楞严经快诵网

三学之戒学

发布时间:2022-08-08 17:07:20作者:楞严经快诵网整理

戒学是佛教教义。学佛者必须修持的三种基本学业之一,为防止行为方面的过失。亦称增上(卓越)戒学,指戒律。即防止行为、语言、思想三方面的过失。由于大小乘的不同,其戒律也有所不同。另外对出家的僧侣和在家的居士也有所区别。例如小乘有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等;大乘有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戒等。

三学之戒学

小乘五戒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八戒为:在五戒外另加卧高广大床、花鬘璎珞、歌舞戏乐。二百五十戒:即二百五十项应戒的言行细目,合并为五项时,称五篇门。大乘三聚净戒为: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十重禁戒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说过罪、自赞毁他、悭、瞋、谤三宝。四十八轻戒为:不敬师长、不举教忏、背正向邪、不瞻病苦等四十八项具体戒条。

三学之戒学

戒是出生一切功德善法的根本。从浅处说,佛教的戒学,是人生伦理道德的规律,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准则。往深处讲,戒是塑造人格乃至于圆满究竟——成佛的由路。修学佛法的人,从进入佛门信敬三寳起,一直到完成无土佛果,都是有其戒相可说的。律,为三藏教法之一,其行门之广,蕴意之深,类别之众,不是三言两语所能道尽的。

三学之戒学

佛教传来中国,义理之学偏盛,钻研者多,咀嚼消化,早已蔚为中国佛教之大观。而戒学一门,虽有印度律师东来传布,并有诸部律本译行此土,然历代究治之人不多,未能蔚为风气,自始即与中国佛教的影响不深。及佛教寺庙丛林制度逐渐形成,出家受戒,亦只在「律重根本」、「疾求证悟」而已。至南山道宣律师,宗归四分,将小乘律导入大乘,中国律学始成为一宗。此后展转流行,仅附于丛林中用为传授出家制度之仪制,因多少尚能保持佛教出家之纲格,于佛教之传继流行,殊多裨益。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热门内容

  • 相关专题

  • 月排行榜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