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非常喜欢您说用温和的方式了解自己,可以带着幽默感观察自己的无知、傲慢、冷酷和僵硬,又心怀敬意看待自己当下的体验,尊重自己,也可以对自己慈悲。还有哪些方法能帮我们与自己亲密相处?这些方法的最终目的指向哪里呢?
答:保持对自己身语意活动的清醒的觉察,这是与自己亲密相处,用温和的方式了解自己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您也许会觉得奇怪:难道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动作、语言、心念不知道吗?一般来说,没有经过觉察的训练,人往往处在习惯性的散乱当中,很难持续清醒的了知自己身心的活动。
念处法门是训练觉察力的传统方法,就是把身体、感受、心念及至一切现象作为觉察的对象,由近而远、由粗大到微细不断去观察了知。所有这类训练都旨在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我们将能更准确清醒地知道自己的一念一行和周围的变化。我们的觉知将逐渐回归现象、事物的真实状态。
问:现代人情绪时刻爆棚,甚至有一种说法要远离负能量。即使怀有慈悲心,人还是很容易被外物感染,从而让负面的情绪占据心胸,到底是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还是慈悲为怀?
答:两耳不闻窗外事在这个时代好像很不容易做到。你就是坐在家里不出门不跟人接触,电视、电话、网络,也会挟带各种各样的信息从天而降,把你团团围住。所以,一味回避不一定就能如愿地“远离负能量”。
慈悲心首先是一种开放的心态,不排斥,愿意分享和分担。人自然就有慈悲心,愿意见到人家高兴,不愿意见人痛苦。
只是不同的人,这个慈悲心有强有弱。既然是不用教就会的,为什么佛教中还要专门用一套方法去训练慈悲心呢?因为一般情况下自发的慈悲心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退失,而佛法却是教我们如何呵护那脆弱的一念慈悲,令它坚韧、壮大。
有时候避免负能量干扰的有效方法,恰恰是慈悲心,因为它的开阔柔韧会让我们跳出眼前的一时一事,看到事件更大的背景,看到在这个背景里众多因素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促成。
问:可是天天新闻里播报的都有让人难过的例子,人一旦不达目标就容易消极、失望甚至绝望放弃生命,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如何赶走或者正确处理这些自己心里的阴暗面?
答:现代人脆弱的原因有方方面面。比如说,不懂得世事无常的道理。认为事情必须要以自己期待的样子发生、发展,否则就会倍感挫败。
可是迁变不居本是生活的常态,怎能因为你喜欢就停止变化?既然是变,就要知道事情的变化由诸多因素共同影响造就,不单是你个人的意志。人们习惯于恒定、孤立地看待事物,忽视无常和因果,所以常常陷入僵局。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