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的说,当前社会由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市场经济的冲击以及教育、法律的缺位等原因,孝道日渐失去其在调整家庭成员关系特别是代际关系上的约束力,人们心中的孝道观念逐渐缺失甚至消解。孝道观念逐渐失去其在调整家庭成员关系特别是代际关系上的约束力,农村中的不孝行为日渐增多,种种失范和无序现象的存在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第一,十年浩劫对传统孝道的全盘否定。五四运动以来, 传统道德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糟粕而遭到了猛烈的批判, 作为封建礼教之首的孝道更是首当其冲。
新中国建立以后, 围绕传统孝道的批判和继承问题在社会开展了一些有益的讨论, 但随之而来的十年浩劫对传统文化的否定达到了极致, 让沉淀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伦理道德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践踏和摧残。文-革把传统文化思想当作农业文明中的腐朽思想, 对其进行盲目的横扫和清除。被视为维护封建宗法等级秩序、压抑人性的愚忠愚孝自然是被批驳得体无完肤。孝文化被当作封建四旧的代表, 贴上了封建、腐朽、落后的标签。在那个时期,讲孝道就会被视为是封建思想而遭到批判, 人们提及子女应对父母孝敬时, 均怕被扣上封建孝子贤孙的帽子而讳言孝字。如此良莠不分的将孝道与封建糟粕等同起来, 以致孝道中的仁爱美德等优秀思想也一概被否定。在这种环境下, 人们的思想混乱, 孝道观念淡薄甚至曲解, 孝道的基础遭到了动摇。第二,金钱至上思想让很多人变成了畜生。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速发展, 金钱至上等思想悄然滋生并逐渐肆无忌惮。经济利益原则逐渐成为主导人们行为的标准。甚至对父母的孝敬也要以能否获取利益来衡量。于是, 孝道观念便在这种背景下逐渐被淡化。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与人口的增长,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浪潮方兴未艾, 并且呈现出流量加大、流速加快之势。它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种局部变动, 对农村家庭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方面, 打工者在外出过程中思想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对传统文化认同感低, 不再把侍奉父母视为人生第一大事, 而是追求个人的自我发展。随着外出时间的延长和外出半径的扩大, 他们很难照顾老年人的饮食起居, 不能保证对老年人有效持续地进行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另一方面,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外流, 造成农村家庭结构逐渐小型化和家庭重心的下移, 一些子女就把抚育下一代作为第一要务。高昂的教育费用使家庭不堪重负, 他们没有时间, 更没有精力照顾老人, 对老人的赡养不得不放在其次。
第三,社会感恩教育的缺位。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 在我们的道德教育中不乏感恩的内容。感恩是自古以来、几乎存在于任何社会的一种伦理思想和行为规范, 也是人的品质生长的基点。然而长期以来, 社会感恩教育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几乎成为教育中的真空地带。感恩教育的缺位导致了青少年没有感恩意识和孝道观念。首先是学校教育缺位。应试教育主导下的中小学几乎把文化课当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惟一指标。为了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学校只注重学生成绩的优与劣, 而忽视对学生人格、人性的教育与熏陶。第二方面是家庭教育错位。第三方面是社会隐性教育指向偏颇。在社会评价体系方面, 当今社会一味强调物质经济的成就, 而将精神的价值置之脑后, 社会价值体系暴露出明显的欠缺和薄弱之处。社会对一个人的肯定性的评价, 不乏事业成功、地位显赫等内容, 但是现代人的基本道德素质, 例如感恩、孝道, 则很少被纳入评价体系当中。这种评价体系无疑影响着人们的感恩意识及其道德形成。
那么,儿女们怎么做才算尽孝道呢?我没有答案。此文为的是抛砖引玉,提醒善良的人们找到自心,实实在在的去尽孝心。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