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它不对治妄想,它认为对治妄想产生一种对立,不好。
你只要保持清楚的觉照,观察你的本性是清净的,何其自性本自清净,根本就没有妄想。所以《楞严经》的观念是没有妄想。
我们在治疗疾病的时候有两种观念:我有病,我去治疗;或者,我根本就没有病。根本没有病的思想就是《楞严经》的思想,就是妄想本来就没有。
在本经当中佛陀会用很多很多的方式,用七个处所,有七番的说明,来说明妄想本来就没有,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
看下一段:妄想的本质是什么呢?
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
这是指五阴身心,它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所以妄想是因缘所创造出来的假相,跟过去的生命有关系,是从生命点点滴滴累积而成的。
过去有一位年轻人,他跟一个女孩恋爱交往三年,已经准备要结婚了,突然这个女孩子变心嫁给另外一个男众,这个年轻人承受不了,就生病了,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因为他是心病,医生也治不好,后来有一位行脚僧路过他家,他的父母亲很高兴,就把这位出家人请到家里坐,希望这位出家众能为年轻人开导。
这位行脚僧入定一观察 --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就叫年轻人先睡一觉。这位年轻人在梦中出现一个景象:他发觉自己走到大海的岸边,沙滩上有一具女众的浮尸,尸体被海水冲到岸边来。这时候,有一个人走过来,看到这个女尸,充满了悲悯心,讲了一些祝福的话就走了。
第二个人,走过来看到这个女尸,也产生悲悯心,讲了一些祝福话,还把他的夹克脱下来,盖在女尸身上,也走了。
第三个人走过来,看到这个女尸,不但起悲悯心,还挖了一个洞,把女尸埋好,讲了很多祝福的话,才走掉。
年轻人醒来之后,行脚僧就对他说:你看到了喔!你就是第二个人,当初你看到这个女尸,脱掉夹克盖在她身上,所以她陪你三年,她现在是嫁给第三个人,那个帮她埋尸的人,你应该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所以我们今生跟什么人结什么缘、做什么事,事出必有因,只是看不到过去的因缘而已。
这些因缘假相,在生命中会不断的出现,你一执着,它就干扰你;你不去执着,它自然会消失。
就像这个年轻人,要是没有遇到这位禅师,就糟糕了-- --活在妄想之中,总是忿忿不平,为什么她会这样子?
如果走不出他的妄想,谁都救不了他。
等到临命终时,你生起这个妄想,又住在这个妄想,那谁也救不了你。
我们这一生所出现的假相,事出必有因,跟过去有关,知道就好,要放下。
前面一段讲到“妄因本空”,这以下讲“妄果非有”,由迷情产生的生死的果报,也是不可得。
我们看佛陀举的譬喻。
亦如翳人,见空中华,翳病若除,华于空灭,忽有愚人,于彼空华所灭空地,待华更生,汝观是人,为愚为慧?
富楼那言:空元无华,妄见生灭,见华灭空,已是颠倒,敕令更出,斯实狂痴,云何更名,如是狂人,为愚为慧?
佛陀说,比如有一个眼睛有翳病的人,眼睛有一层翳病,他见到虚空当中有一朵花,在那个地方狂乱地飞舞。这个时候他去找医生,把他眼睛的翳病治好了,这个时候他的虚空的花自然消灭了。
因为他这个花是由翳病才有花的,空中没有花,就只是那一念的翳病才产生有。
所以,你把翳病治掉以后,这个花就消失了。
花消失了以后,如果有一个愚痴的人,他又停留在虚空当中那个花消失的地方,等待这个狂花再一次地出现:这个花什么时候再出现呢?
佛陀问富楼那尊者说,那你认为这个在等待狂花出现的人,到底是愚痴的人,还是有智慧的人呢?
富楼那说:虚空当中本来就没有狂花,只不过是眼睛的毛病而虚妄见到狂花生起。你把眼睛治好了,狂花自然消灭嘛。所以见到狂花消灭的时候,这个已经是一层颠倒了。
你已经颠倒过一次了,你现在又期待狂花再一次出现,这个人可以说是颠狂愚痴。不但是颠倒,还是一个痴狂之人,又何必再问这个人是愚痴还是智慧呢?
当然是愚痴嘛,这就不用问了。
这个譬喻是什么意思呢?看佛陀的合法。
佛言:如汝所解,云何问言诸佛如来妙觉明空,何当更出山河大地?
这个地方就是说,正如你所理解的,那你还要问说,诸佛如来证得妙觉佛性以后,什么时候这个妙觉佛性又产生一念妄动,而产生山河大地呢?
不太可能!因为那个妄的力量已经被观照智慧破坏掉了,所以生死的果报不会再出现了。因为清净心本来就没有生死。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