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俗名傅瑞林,1966年8月19日出生在福建省仙游县赖店镇罗峰村一个佛教氛围颇为浓厚的家庭。在祖母和母亲的影响带动下,12岁的他就翻起了佛经。并且还常去附近的玉塔寺玩,总觉得寺院很熟悉、很亲切,不知为什么却非常喜欢寺里菩萨的慈祥与自在。后来看了许多佛教读物,深受唐玄奘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精进求法,传播佛教文化的精神所影响。法师1974年至1979年就读于仙游赖店中心小学,1979年至1982年就读于仙游县华侨中学,其间成绩优秀。1982于莆田广化寺定海长老座下剃度,并依止圆拙老法师修学。1991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并获硕士学位。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福建佛学院院长、福建莆田广化寺方丈、陕西扶风法门寺方丈、《法音》主编、《福建宗教》顾问、《福建佛教》主编。
求学时代 酸甜苦辣
初中毕业后,即1982年3月3日(16岁)农历二月初八,他受宿生之愿的驱使,及唐代高僧玄奘法师西行求法的精神所影响而毅然决定出家,来到远近闻名的莆田广化寺,礼定海长老为剃度恩师,落发为僧(现长期在东南亚一带弘法利生)。并依止近代二位高僧,印光大师、弘一律师的弟子圆拙老法师修学佛法(生前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及谘议委员会主席)。在老法师精心栽培下,他律于行、志于学,认真地背诵佛教经论和儒家经典,如《沙弥律仪》、《论语》等,并在老法师面前考试通过,为以后济世利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习之余,他还十分注重福德培养,打扫殿堂的卫生及别人不愿意干的活。圆拙老法师对他十分严厉,有一次在拖斋堂的地时老法师悄悄地走过去检查,发现不够干净就当面让他重复拖几遍。他聪明好学做事又勤奋认真,于第二年便考进福建佛学院预科班,并以总分第一名成绩就任“班长”。法师在学院期间更加努力学习佛教经论及文化知识,课余时间总乐于帮助同学各种困难,并发心护持常住。
1984年(18岁)法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北京中国佛学院本科班。从此法师更加勤奋好学、刻苦专心,若有不懂之处虚心向师友请教,直至弄懂为止。也时常因思考问题而废寝忘食,从不虚度宝贵的暇满时光。他生活简单朴素,心灵善良单纯。每逢星期天和节假日,宁静祥和的教室里,时常会有一位身材瘦高威仪具足的学僧在课桌前,孜孜不倦地塑造自己远大而宽广的志愿并默默地耕耘着……。法师虽远在北京却念念不忘身居海外的剃度恩师及依止师圆拙老法师,常以书信往来。有一次给老法师写信说:“学院较乱,大家不愿学修,浑浑噩噩过日子,自己见了伤心并想回广化寺”,老法师回信郑重地告诉他:“别人是别人,你应当虚心学习”,这句话给他极大的启发和鼓舞。在遇到困难时至诚地祈求三宝庇护及敢于突破困难,面对自我,升华心灵。另外赵朴老对法师也爱护有加,常帮他及时解决许多困难。1988年(22岁)本科毕业后考上研究生,法师继续攀登智慧的高峰,探索佛法的深邃,并于同年在四川成都文殊院宽霖大和尚座下求受三坛大戒。
1989年,广化寺方丈毅然法师退居。当时,学诚法师的学识已引起佛教界有识之士的注意。在德高望重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自关怀下,经毅然法师举荐和全体执事一致赞同,决定将年仅23岁还在就读研究生课程的他推上广化寺方丈的位置,并于同年二月初八日举行升座典礼。成为全国年纪最轻学历最高的名寺方丈。法师面对崇高的名位,毫不自满,反觉得自己德才不够担此重任而几度推脱。有一次他竟不告而别,但大家觉得他是最合适的人选,又把他找了回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法师任方丈期间仍一如既往、持之以恒地钻研学习,并于1991年顺利通过了中国佛学院研究生班的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同年兼任福建佛学院副院长。
身兼数职 认真负责
法师于1993年(27岁)被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在京期间,无论出访国内或者国外他总是谦虚地为同行的老法师们服务,从中观察他们如何为人处世,历境练心,方便度生的。1995年任福建佛学院院长。1997年任福建省第八届政协常委。1998年(32岁)被选为福建佛教协会会长,《福建佛教》主编,《福建宗教》顾问。曾任中华海外联谊会第一届理事,中国反邪教协会理事,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02年9月16日(36岁)在第七届佛代会上,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是中国佛教协会新一届领导集体中最年轻的一位,同时兼任《法音》杂志主编。谈起自己的当选,他表示,“这是前辈高僧大德对我的信任,我将尽心尽力地辅佐会长,并做好份内工作”。多年来法师在中佛协的付出是不言而喻的,实难用寥寥数语来加以表达。 2004年1月16日(38岁)荣膺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方丈,3月13日任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副秘书长,8月20日任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是唯一的汉族僧人。2005年7月当选为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理事。年纪这么轻便身兼多项要职,每天的工作量可想而知。他的时间是分秒必争,但并不以此为负担,反视为庄严。他常说:“无我无畏,无私无忧”。无论在何处大家看到他都是和颜悦色,身心自在,一点也显不出因事务的繁忙而忧愁不安,这说明内心具足戒定慧的功德;充满着光明、清凉、快乐、宽大,亦是具有菩提心的流露。有学僧问这种境界是怎样修的?法师说:“克制自己,不迁怒,常反省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