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案本文
唐相国杜鸿渐出抚坤维,闻益州保唐寺无住禅师名,思一瞻礼。延请禅师前来请益。
(缘起于现象界,唐相国杜公,闻知无住禅师大名,想请教佛法,故延请禅师前来请益。)
杜公问曰:「云何不生?云何不灭?如何得解脱?」
(甚么叫不生?甚么叫不灭?如何可得到解脱智慧?)
禅师曰:「见境心不起,名无生,不生即不灭,既无生灭,即无被前尘所缚,当处解脱。不生名无念,无念即无灭,无念即无缚,无念即无脱。」
(若汝能对境不起一心分别,此即名为无生。若此无生已能理解,则不生即无所灭。既然无生灭,则汝将不被诸前尘影事所束缚,如是即处在解脱知见上。行者对境时而心不生,是则名为无念,既无念即无所灭,无念即无所被缚,无念即所谓解脱。)
禅师又曰:「举要而言,识心即离念,见性即解脱。离识心见性外,更有法门证无上菩提者,无有是处。」
(要而言之,我等识心若能立即离念,如此可见体性,即是解脱。离我等识心而见性外,若还有其它法门可证得无上菩提者,无有是处。)
(二)玄祥释解
1.前言
修行首要破色身、打破黑漆桶,让心眼微开或全开,若能做到谓去除有身见,正式进入心灵的潜修、实修阶段。一入实修时首当要明心,明心之时以「执杖牧牛」式的修行最得力,让此最圣最灵的真心,能觉知一切因缘后,而无一妄想相随,当然最后以真性主行,至此始能谓悟得「心空」,也就是做到明心了。
且观黄檗禅师云:「志公(宝志禅师)曰:『未逢出世明师,枉服大乘法药。』如今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但学无心,亦无分别,亦无依倚,亦无住着,终日任运腾腾,如痴人相似。世人尽不识你,你亦不用教人识不识。心如顽石,都无缝罅,一切法透心不入,兀然无着,如此始有少分相应。透得三界境过,名为佛出世。不漏心相,名为不漏智。不作人天业,不作地狱业。不起一切心,诸缘尽不生,即此身心是自由人。不是一向不生,祇是随意而生。」
一个开悟行者始能确实修作明心,地前菩萨三贤位行者心眼稍开,亦稍能修心养性,即所谓长有圣胎。行者纵使修到心明,但尚未能达见性,未知自性缘起运转真实,未见自性超时空之见闻觉知能力,所以说尚未见性。有些行者还未达心明(心空),就大谈见性,似有点本末倒置。至于如何做到明心,就如黄檗禅师所言,但求十二时辰中,行、住、坐、卧之间,一定要学习面对诸境界时,能不起一妄想心相应之无心法门,亦要学习无分别心,亦要学习不要依倚任何人、事、物,不要执着一切境界。这也就是《金刚经论》中所言:「…,令悟真心,常觉不昧,不随妄想流转,但依真性主行,名悟心空,二句偈也。」
行者开悟后潜默将养的修心,用心认真运任得本真,就像是痴人似地穷用功不辍---舍一切法。让世间人,看不出行者内心境界,行者亦不必让他人来认识自己。心要能像顽固石头一样,连一点点缝罅都没有。如此,才能使一切法透不入心,无所黏着,也就是学习佛法的三三昧─空、无相、无愿等正定。得三三昧后,始有一点点与佛法解脱道相应。行者若能透得过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之因缘果报,始名为一佛出世(但此佛定不是如来佛)。无烦恼诸漏心相现时,始能得到无漏智慧之知见。千万不要作人天果报之善业因,纵使造了善业因,也要以无相之心观之、照之,始不受善业报;更不要作地狱果报之恶业因,因一失人身,万劫不复矣!行者能不起一切心念相应时,则诸外尘境、内心诸缘皆尽,不令您的心生起一法相应。如此,此身与心,才算是能自主,您也才算是自由人,也才能超出三界九地外,证得欲、色、无色三界外,身心得逍遥自在。至此境界,行者已得到无量禅定力后,就是所谓见性。但要得解脱,还得要证得法空始得。
2.释题
本公案名为:「见性解脱」,行者未悟入先作明心事(粗习),悟入后也作明心事(离微习),待心明后始能谈见性事。行者见性后,无执一切法,始能得法解脱,也就是证得法空理,得”悟空”第四句偈。见性大家的概念也许很模糊,以《金刚经论》所言:「复观自性,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变化无穷。威灵莫测,明明了了,自觉自知,灵灵寂寂,无为常为,名悟性空,三句偈也。」《金刚经论》四句偈已出现在本网无数次,不厌其烦地让其重现,无非要读者能时时回忆,时时依准,做为修行的指标。
进而言之,要能见性,当先明心,行者纵有最灵最圣之心识,若不能做到真性主行,无妄想流转相随,就不配谈明心之证,悟不到心空,更不能谈见性。行者本身心眼开,虽似有点灵通力,但若心地不明,反去执取一切世间相,及诸多人事物之是是非非,将永远没有办法做到明心(心空),行者只有修忍辱法、一切法忍法,才能悟得无生法忍,也才能初步做到明心之境。
待行者灵圣心寂然不动后,才能有见性的机会;依《金刚经论》经文所述,见性者自性能通一切因缘,超越时空而起一切自性缘起法用,行者性用中威灵莫测,不能用语言阐述,也不能用文字阐述,有所阐述即犯有法执,当永远蒙蔽自性空明。明心行者能于自性缘起自应虚空诸缘中,内心能够明明了了,自觉自知;若做不到自觉自知、明明了了,就不能说是「见性」。见性行者当有外缘时,即能体知寂然之体,常现灵灵之觉知,于寂寂然之空体中,以无为、不动为基础,却常现利益群生之有为缘起性用。
行者至此始能说是明心见性境界,可惜明心见性还与解脱道无关涉,行者要能解脱当能破掉五上分结;五上分结者即超越色界结缚、无色界结缚、我慢、掉举、无明等五微微细法执。见性后行者要以般若波罗蜜多智,观一切色界、无色界诸法虽殊胜,但能不黏着,观其无所有、不可得,以避免堕入色界天、无色界定之因缘果报中。
所以见性后行者能去除我慢心微习,进一步破除掉举心,此掉举心未破前,已能感召遍虚空一切业缘,顺逆、善恶业缘中,都要能安住此清净自性,不让有妄习应缘起心法,这样就能不让内心有掉举现起,调举也就是已悟行者与十方有缘众生微细因缘交遘中,心定不浮动的清净自性状态。若无掉举心,行者与一切业缘都能不受感召,如此无始无明始能破灭,行者已能做到对于一切有缘众生心感召悬绝,即真能不受后有,这时才是见性得解脱的境界,也就是悟得法空理也。
3.语体文解
唐相国杜鸿渐出抚坤维,闻益州保唐寺无住禅师名,思一瞻礼。延请禅师前来请益。
唐代宗李豫当朝时,杜鸿渐先生时任宰相,有日出抚坤维区域地方,听闻到成都府益州有保唐寺,寺中有一名无住禅师者,即想要瞻仰礼拜一番,乃延请禅师前来请益。相国杜鸿渐先生是一击鼓专家,他曾击羯鼓入神韵,而使羊群起舞。羯鼓是从中国北方城外传到中国的一种鼓乐器,用骟了的公羊皮做鼓皮,装上圆状型桶所做成的鼓,就叫做羯鼓。
无住禅师者(714~774)是唐代禅僧,陕西凤翔郿县人,俗姓李,故又称李僧、李了法。初修儒术,武艺绝伦,年方二十,遇嵩山慧安禅师弟子陈楚璋居士,默传心法,遂改归佛。天宝初年(742 顷),往太原参谒自在禅师,从之剃发,八年始受具足戒。干元二年(759),时年已四十五,参谒无相禅师于四川成都净众寺,并嗣其法。无相禅师示寂后,无住禅师于永泰二年(766)入空慧寺,十月与杜鸿渐国师问答,开演顿教之法,后住保唐寺开法,教化大行,世称保唐无住禅师。大历九年六月三日坐化,世寿六十一。
按语说:「缘起于现象界,唐相国杜公,闻知无住禅师大名,想请教佛法,故延请禅师前来请益。
」累名由心证而得,所谓无住禅师者当能无住一法守真空,光闻名即能让人生起瞻仰礼拜之愿情。杜公问曰:「云何不生?云何不灭?如何得解脱?」
见面后杜相国即问说:「什么境界叫不生?何种法相叫不灭?还有一个人如何修得解脱境界?」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既然有生有灭,何以说不生、不灭?在不生不灭中得解脱,那该要怎样来做呢?
按语说:「甚么叫不生?甚么叫不灭?如何可得到解脱智慧?」不生者是本体空相,不灭者是因缘生诸法,缘灭法灭,诸法本无生灭。行者要有解脱知见,当断除内在一切妄习、心病,也要能舍弃种种修行中的善境界,始能得解脱三界之束缚。
禅师曰:「见境心不起,名无生,不生即不灭,既无生灭,即无被前尘所缚,当处解脱。不生名无念,无念即无灭,无念即无缚,无念即无脱。」
无住禅师答曰:「用眼根来说明时,行者见性见到外境相(像)时,觉知后妄心不相随而起,这就是所谓的不生,觉而不住谓不生。若行者有能力观此诸法因缘生而能观其不生,则此不生就等于不灭。既然行者对于法无生灭的认知做到了,也就是没有被前尘所束缚,这就是眼根、眼界、眼处解脱境界。也就是说无可观之人,无所视之境,视者内心不动、不执取其境,这就是圣人解脱知见。不生换个名相来解释,就是因缘来时,心感知后无妄想念继之而起,这样就是觉而无住,也可以说是无念了。既然无念就无所谓法灭不灭的问题,行者自性应缘感知而能不动心,此因缘法使法生、法灭,但过程间不碍自性、空性之寂静。若行者能做到此无念,就是已做到不被因缘境所缚,所以行者无念既得,即谓得解脱知见了。」
按语说:「若汝能对境不起一心分别,此即名为无生。若此无生已能理解,则不生即无所灭。既然无生灭,则汝将不被诸前尘影事所束缚,如是即处在解脱知见上。行者对境时而心不生,是则名为无念,既无念即无所灭,无念即无所被缚,无念即所谓解脱。」当吾人一觉知实有因缘法后,常再起分别心,若分别心起而名相即现,仅此而已,也可说觉而无住,还是有解脱知见。
禅师又曰:「举要而言,识心即离念,见性即解脱。离识心见性外,更有法门证无上菩提者,无有是处。」
无住禅师又再进一步阐述道:「举其重要的道理来说,吾人面对境相之人事物时,不让识心起作用,就是所谓的离念。当识心认知其尘境,而无有心念生起时(即无妄想相随),这就是见性的样子,能见自性应缘时无妄想相随,即是解脱之境。离心识后即能见性,除此外,更没有什么其它法门来求得无上菩提了,若说有法门能得无上菩提,无有是处。」
按语说:「要而言之,我等识心若能立即离念,如此可见体性,即是解脱。离我等识心而见性外,若还有其它法门可证得无上菩提者,无有是处。」无上菩提者观一切法无有一法可得,既无一法可得,始能悟得平等一切法,悟得无上正等正觉。初学者要学习断离一切法的执着,不住一法守真空,则能离识心,无妄心着黏一切境。若是更高一层的修证行者,有善境界也要能学习无住,这样熏习无住,才能得无上菩提道果。
(2006.07.18.撰于法尔)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