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段文是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所开示的法语:
问曰:今欲劝人往生者,未知若为安心、起行、作业,定得往生彼国土也?
答曰:必欲生彼国土者,如《观经》说者,具三心必得往生。何等为三?
一者至诚心:所谓身业礼拜彼佛,口业赞叹称扬彼佛,意业专念观察彼佛,凡起三业,必须真实,故名至诚心。
二者深心:即是真实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
三者回向发愿心:所作一切善根,悉皆回愿往生,故名回向发愿心。
具此三心,必得生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如《观经》具说。应知。
第十四段文是善导大师,引用《观经》三心的经文,然后对三心做简要的解释。这个问答非常重要。
我们净业行者,念佛要往生极乐世界,是否做到安心、起行、作业这三点?如果做到这三点,往生极乐世界是肯定的、是一定的、是必定的,如果没有做到这三点,当然就很难往生极乐世界。
首先解释安心、起行、作业,这三个名相。“安心”就是指《观经》所说的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观经》这三心归结在第二深心。“深心”,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解释为“深信之心”,所以,说深心、说信心或者说安心,虽然名词不同,意义都是一样,所以安心就是指《观经》的三心。“起行”就是指《往生论》所说的五念门,礼拜门、赞叹门、观察门、作愿门、回向门,这是起行。安心是说意业,起行是说身业、口业,意业也包括在内。“作业”是指四修,四修就是恭敬修、无余修、无间修、长时修。
所以,现在要劝人往生极乐世界,未知如何造作安心、起行、作业,方能一定往生极乐世界?问的意思就是如此。
那么做到安心、做到起行,做到作业,也就是做到《观经》三心,做到《往生论》五念门,做到四修法,那决定是往生极乐世界。
“必欲生彼国土者”这句话,善导大师用的真好,在经文是说“欲生彼国”者,那么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多用一个“必”字,必是非常肯定的用语,必定,必定想要往生极乐世界的行者,也就是真的有切愿想要往生极乐世界的念佛人。请问诸位在家菩萨:你有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吗?有!那么下面《观经》所说的三心你就会去做,而且会想要做好。如果你不一定想要往生极乐世界,你就不一定有心将《观经》三心做好。犹如你有心要将病痛治好,你一定会好好的照医生开给你的药服用,三餐按时服用,这样你的病就容易治愈。如果你不是真正有心要往生极乐世界,你就不一定会好好做好《观经》三心,或者是《往生论》的五念门,或者四修法;你如果真的有心要往生极乐世界,你一定会做好,你一定会好好念佛。
“如《观经》说者,具三心必得往生”,具三心者必得往生,换一句话来说,要往生极乐世界,无论方便化土或者真实报土,无论上品上生或是下品下生,都必须具足《观经》三心,不管专修的行者、杂修的行者,都一定具足三心,就是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因为具足这三心,一定往生极乐世界。既然诸位菩萨刚才你回答我说,你一定想要往生极乐世界,那么这三心一定要做好,因为纵然你有心要往生极乐世界,如果没有做好《观经》三心,你有心只是虚愿而已,并不能达成你想要往生极乐世界的愿望。
“何等为三?”下面先来看第一至诚心。
“一者至诚心:所谓身业礼拜彼佛,口业赞叹称扬彼佛,意业专念观察彼佛,凡起三业,必须真实,故名至诚心。”至诚心就是真实心。身业礼拜阿弥陀佛,口业赞叹称扬阿弥陀佛。
在这里说“赞叹称扬”,当然意含口念阿弥陀佛的圣号。所以在讲席之中,信愿经常赞叹阿弥陀佛,赞叹阿弥陀佛的愿力不可思议,赞叹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对十方一切众生毫无遗弃的救度,而且在讲席之中,信愿也会经常请大家跟阿弥陀佛鼓掌赞叹,这就是在跟阿弥陀佛赞叹,这样就是在修行,这样就是口业赞叹称扬彼佛。称扬名号的真实功德,令十方众生听闻,而对阿弥陀佛的名号建立信心,一心念佛往生极乐世界。
十方诸佛如来,都称扬流布阿弥陀佛的名号,令十方众生得闻、信受、称念、往生、解脱、成佛,所以,阿弥陀佛的第十七愿诸佛称扬愿成就,十方诸佛共宣同赞的法门就是阿弥陀佛的教法。
所以诸位菩萨!虽然你我现在在凡夫因地,但是我们如果宣扬名号的意义,劝人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我们所做的事情,也是和十方诸佛宣扬阿弥陀佛教法,所做的事情完全一样。
自己的念佛,决定会往生极乐世界,是对阿弥陀佛的救度最真实的赞叹,也是最真实的称扬。念南无阿弥陀佛,口业称扬赞叹阿弥陀佛,这样就是做到第一至诚心。三业之中口业最容易表达对阿弥陀佛的归命,因为口业可以赞叹阿弥陀佛,可以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也可以称扬阿弥陀佛的功德。
“意业专念观察彼佛”,“专念”就是心中的默念,所以说念佛,包括意业的念佛以及口业的念佛,如果是说称名,就专指口业的念佛。“观察”是观想察知,也就是修观。当然要修观修到观见阿弥陀佛依正庄严,修观的行者如果内心没有进入禅定,那是不容易与阿弥陀佛相契相应,当然也不能见到所观之境,定境不相应,就是因为修观的行者内心散乱。所以在定中才能观见所观之境,定境相应,方能获得灭罪往生的两种利益。意业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这是一般人都做得到的。如果必须修观,修到观想成就,灭罪得生,这是一般的人不容易做到的。但是,用一份真实的心来拜佛念佛,这是任何人只要有心就可以做到的。
诸位!每天好好至诚礼拜阿弥陀佛,每天好好至诚称念阿弥陀佛。在宜兰冬山道种寺,住持上德下清法师,就教导道种寺的信众,一边拜佛一边念佛。一边拜佛一边念佛,不但是身业的礼拜,也是口业的称名,而且一边拜佛一边念佛,慢慢的拜慢慢的念,不但不会很辛苦,也是一种很好的运动,这样的修行不但建身又建心,一举两得。所以信愿也经常鼓励听经闻法的信众,一天拜佛三百拜,念佛一万声。诸位菩萨你如果肯实践,一年、两年、三年下来,我相信你的身体也会很健康。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念佛一句福增无量,当然你的业障就越来越轻,你的福慧就越来越多。
所以,做好《观经》第一的至诚心,三业真诚和阿弥陀佛相应,身业礼佛、口业念佛、意念想佛,身口意三业和阿弥陀佛相契相应,怎么会不能往生极乐世界呢?
下面看第二深心。深心是这三心的重点,深信之心,深心相对而言就是浅心,就是浅信之心。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对深心的解释,也同样是用机法两种深信的道理来解释。
“二者深心:即是真实信心”,在《往生礼赞》,善导大师这样说,在《观经四帖疏》善导大师说“深心即是深信之心”。既然是深信之心,就是真实信心,不是虚假的信心,对阿弥陀佛深信比较好,还是浅信比较好?深信比较好。诸位菩萨!阿弥陀佛的名号你每天称念,你对阿弥陀佛用名号要救度你往生极乐世界的信心,是深还是浅?如果有人跟你说:“怎么可能,念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就要往生极乐世界,哪有那么简单?”你会被影响吗?如果有人说:“念阿弥陀佛,不可能往生极乐世界,要修什么法门、修什么法门、再修什么法门,这样才会往生。”那么你会因为没有修对方所说的法门,你就害怕不能往生吗?如果临命终没有人来为你助念,只有你一个人念佛而已,这样你对往生极乐世界有把握吗?有!可是临命终你没有正念分明,有可能意识昏昧,有可能成为植物人,也有可能成为老人痴呆了,那么你平时佛号念千念万,念三十年,可是很不幸,在临终得到老人痴呆症,连自己叫做什么名字都不知道,那这样你对往生极乐世界有信心吗?如果你对阿弥陀佛建立深信之心,我相信你不会再疑惑。
善导大师说:“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这段法语是在说机的深信,下面就是在说法的深信:“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善导大师只要说到净土教的信心,一定是就机与就法两方面同时而说。机就是指众生,法就是指阿弥陀佛。相信了知自身是具足烦恼的凡夫,诸位菩萨!你有相信自己是凡夫吗?你是凡夫还是圣人?,如果是圣人,你也不能暴露你的身份,因为暴露身份你就要走了,要入涅槃了。
“相信自身是具足烦恼的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我们就是这样的生死凡夫。所以这样烦恼具足的凡夫,善根薄少的凡夫,流转三界的凡夫,不出火宅的凡夫,要如何的修行才能“定得往生”?下面要说的法就是要利益这种具足烦恼的凡夫,也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
“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就是说信,“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是说行,有信有行,信行一体,而且信说在前面,行说在后面,所以口业的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下至十声一声的念佛,是建立在信受阿弥陀佛本愿的前提之下,善导大师说的非常的明确。法语或是经文,前后的顺序次第,有时候是很重要,是有意义的。“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在前,“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在后,信前行后。“弥陀本弘誓愿”就是弥陀本愿,将“本弘誓愿”四个字用两个字来说就是“本愿”。相信阿弥陀佛的本愿,阿弥陀佛的本愿,就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就是要广度十方众生,所以赞佛偈有一句四十八愿度众生,度什么众生?十方众生。十方众生是指什么人?我!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就是要度我这样的众生。我这样的众生是什么众生?就是前面所说的“具足烦恼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我们现在在人道在三界内,现在还在火宅之中。既然我们是烦恼凡夫,当然是善根薄少,诸位菩萨!你是善根薄少还是善根深厚?善根薄少,当然就是修其它圣道教法难以修成。善根薄少的人,烦恼具足的人,想要参禅,纵然有心但也很难开悟;想要修教,也很难大开圆解;想要修密,也不容易做到三密相应,就算修净土法门,念佛也会打妄想。这样的众生就是“具足烦恼的凡夫,善根薄少”,正因为如此所以才会“流转三界,不出火宅”。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火宅就是三界。以火宅来形容危险苦难,这是世尊在《法华经》所说的,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既然我们现在在三界火宅之内,那当然身心必然是充满苦恼,所以要修什么法门才能够赶快离开三界火宅呢?就是修阿弥陀佛本弘誓愿。如何修学阿弥陀佛的本愿教法?就是做好信与行这两点。信就是要“信知弥陀本弘誓愿”,而且是做到深信,浅信还不够。深信阿弥陀佛本愿的行者,自然口业流露一生老实的念佛,就是“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在这里善导大师举出临终少念,包括一生多念。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心中信受阿弥陀佛的本愿,乃至十声一声,一定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善导大师说这样的道理你要相信吗?如果你相信,你就会放心念佛。我们相信善导大师所开示的法语,心中念佛是充满了安心,这样就是信心念佛的内涵。
诸位菩萨!有的人不相信念佛乃至十声一声,能往生极乐世界,怎么可能临命终念十声佛号,就要往生极乐世界?《观经》下品下生,世尊所说的道理是真实不虚的。下品下生的众生,就是一生造作逆恶之罪,临终快要断气了遇到善知识,生命到了剩念十声佛号的时间,念十声阿弥陀佛的圣号,往生极乐世界了,所以善导大师所说的道理,和世尊在《观经》所说的道理,完全是符合。你相信阿弥陀佛的名号有这样不可思议威神功德力,更进一步思惟:既然临终念十声阿弥陀佛圣号,都能往生极乐世界,那么平生念佛念千念万,是不是更能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你的念佛,如果从平生到临终,做好往生三法信、愿、行,你怎么会不往生极乐世界?当然一定往生。
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用语,说的非常肯定,“定得往生”,定是一定,定是必定,定是肯定,所以深心做到了。最后第三回向发愿心,如果深心做到了,第三回向发愿心就不成问题。
“三者回向发愿心,所作一切善根,悉皆回愿往生,故名回向发愿心。
”专修第十八愿的人一心念佛,将念佛功德善根回向,求生极乐世界,这样就是做到第三回向发愿心。或者是根据第十九愿,修诸六度万行的人,不管是修布施,还是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或者是诵经、或者是持咒、或者是朝山、或者是拜忏、或者是放生、或者是修任何一行,所作的一切善根,悉皆回向求生极乐世界,这样就是做到回向发愿心,也就是当你修任何行的时候,都是为了要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做到回向发愿心,才会成为往生因,譬如孝顺父母,回向发愿求生极乐世界;譬如奉事师长,回向发愿求生极乐世界;譬如口业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回向发愿求生极乐世界;譬如身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回向发愿求生极乐世界,无论修什么行都是如此。那么做到回向发愿心,三心圆满具足,至诚心做到,深心做到,回向发愿心做到,下面善导大师就说“具此三心,必得生也”,圆满做到这三心,就一定往生极乐世界。“如《观经》具说”,如《观经》所说的,应知。
在《往生礼赞》善导大师还说,“若少一心,即不得生”,也就是说,三心少了至诚心就不能往生,或者是少了深心就不能往生,或者是少了回向发愿心就不能往生,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定是要具足《观经》的三心。如果你念南无阿弥陀佛,是真实要往生极乐世界,那你对阿弥陀佛的本愿是抱着深信之心,那你在念佛的每一句佛号当下,都圆满具足《观经》所说的这三心,当然你就能往生极乐世界。(选自《决定往生语录》)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