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沙师备禅师悟道因缘
福州玄沙师备宗一禅师,雪峰义存禅师之法嗣,俗姓谢,福建人。少年时,喜好钓鱼,每天泛一小舟于南台江上,跟江上的渔者相游戏。唐咸通初年(860),师备刚好三十岁。回想起这以前的一段生活,他忽然生起强烈的出家愿望,于是弃舟投芙蓉灵训禅师座下落发,旋即又前往豫章开元寺受戒。此后,他便寡言少语,一心精进修行,布衲芒屦,终日宴坐。众人都为他的巨大变化感到惊异。
师备禅师本与雪峰义存禅师是同门师兄弟,都曾经亲近过芙蓉灵训禅师。但是,从悟道因缘上看,雪峰禅师却是他的得法老师。因为师备禅师以苦行著称,故雪峰禅师常常称他为备头陀。
一天,雪峰禅师问师备禅师:“阿那个是备头陀?”
师备禅师道:“终不敢诳于人。”
第二天,雪峰禅师又召师备禅师前来,试探他说:“备头陀何不遍参去!”
师备禅师道:“达磨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
雪峰禅师一听,便点称是。
后雪峰禅师住山开法,师备禅师随而从之。他一边兢兢业业地帮助雪峰禅师建立道场,一边随众入室请益,不分昏晓。后因阅读《楞严经》,突然发明心地。从此以后,师备禅师机锋敏捷,往来酬答,无不与契经相应。诸方学人,凡有未决,必前来从他请益。甚至与雪峰禅师对机,亦当仁不让。雪峰禅师曾赞叹道:“备头陀再来人也。”
一日,雪峰禅师上堂云:“要会此事,犹如古镜当台,胡来胡现,汉来汉现。”话音刚落,师备禅师便出众问道:“忽遇明镜来时如何?”
雪峰禅师道:“胡汉俱隐。”
师备禅师道:“老和尚脚跟犹未点地在。”
师备禅师出世后,初住普应院,后止玄沙,开法接众,殷勤不倦,天下丛林,皆望风而礼。闽帅王公审知,亦待以师礼,并奏赐紫衣,号宗一大师。师备禅师示寂于后梁开平戊辰(公元908年),春秋七十四岁。师备禅师法化于闽,前后三十余年,禅侣七百许人,其得法者首推罗汉桂琛。
师备禅师不仅宗门透脱,而且对教下经论亦颇精通。故他住山以后,在接众方面,除了直指之外,还经常不辞口舌,委曲指点。他的不少开示法语,对初学者而言,显得很平易近人,不失为参禅学道者的入门指南。现摘取一则法语,如次:
“佛道闲旷,无有程途。无门,解脱之门;地意,道人之意。不在三际,故不可升沉。建立乖真,非属造化。动则起生死之本,静则昏沉之乡。动静双泯,即落空亡。动静双收。瞒顸佛性。必须对尘对境,如枯木寒灰,临时应用,不失其宜。镜照诸像,不乱光辉。鸟飞空中,不杂空色。所以十方无影像,三界绝行踪。不堕往来机,不住中间意。钟中无鼓响,鼓中无钟声。钟鼓不相交,句句无前后。如壮士展臂,不藉他力。师子游行,岂求伴侣?九霄绝翳,何在穿通?一段光明,未曾昏昧。若到这里,体寂寂,常的的,日赫焰,无边表。圆觉空中不动摇,吞烁乾坤迥然照。
“夫佛出世者,元(原)无出入,名相无体,道本如如。法尔天真,不同修正。只要虚闲,不昧作用,不涉尘泥。个中纤毫道不尽,即为魔王眷属。句前句后,是学人难处。所以一句当天,八万门永绝生死,直饶得似秋潭月影,静夜钟声,随扣击以无亏,触波澜而不散,犹是生死岸头事。道人行处,如火销冰,终不却成冰。箭既离弦,无返回势。所以牢笼不肯住,呼唤不回头。古圣不安排,至今无处所。若到这里,步步登玄,不属邪正,识不能识,智不能知。动便失宗,觉即迷旨。二乘胆颤,十地魂惊。语路处绝,心行处灭。直得释迦掩室于摩谒,净名杜口于毗耶。须菩提唱无说而显道,释梵绝听而雨花。若与么见(现)前,更疑何事没栖泊处?离去来今,限约不得,心思路绝,不因庄严,本来真净。动用语笑,随处明了,更无欠少。
“今时人不悟个中道理,妄自涉事涉尘,处处染著,头头系绊。纵悟,则尘境纷纭,名相不实,便拟凝心敛念,摄事归空,闭目藏睛,终有念起。旋旋破除,细想才生,即便遏挎。如此见解,即是落空亡底外道,魂不散底死人。冥冥漠漠,无觉无知,塞耳偷铃,徒自欺诳。这里分别则不然,也不是隈门傍户,句句现前,不得商量,不涉文墨,本绝尘境,本无位次,权名个出家儿,毕竟无踪迹。真如凡圣,地狱人天,只是疗狂子之方。虚空尚无改变,大道岂有升沈?悟则纵横不离本际,若到这里,凡圣也无立处。若向句中作意,则没溺杀人。若向外驰求,又落魔界。如如向上,没可安排,恰似焰炉不藏蚊蚋。此理本来平坦,何用铲除?动静扬眉,是真解脱道。不强为意度,建立乖真。若到这里,纤毫不受,指意则差。便是千圣出头来,也安一字不得。久立,珍重!”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