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极乐之路
行持方法
漫谈念佛
“念佛”是净土宗的主要修持方法。《观无量寿佛经》有:“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华。”《楞严经》卷5载:“我本因地,以念佛心,人无生忍。”《起信论》说:“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往生要集》载:“往生之业,念佛为本。”在心里称念法身佛,想具体存在之佛相,或佛陀之功德,乃至口中称念佛之名号,皆称为念佛,是为修行佛道之基本行法。念佛,即指对佛的归敬、礼拜、赞叹、忆念之意。净土行人因念佛,可使贪扆痴不起,临终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念佛的种类很多,先说佛经对念佛说明:
《般舟昧经》、《大阿弥陀经》卷下及《华严经·贤首品》等,皆说到念佛三昧法:一心系念一佛之名号,并观想佛之三十二相好光明,及其于众中之说法,如此念念相续不断,则能于定中见佛,亦得以往生佛国。如净业行人以念阿弥陀佛为修行法门,若行人愿往生佛国而至诚念佛号,则于命终时,即能往生阿弥陀佛国,称为念佛往生。因念佛往生为阿弥陀佛之本愿,故信解其本愿念佛称为本愿念佛;此乃由佛之智慧而起,故又称智慧念佛。末法之浊世众生,根机劣钝,不堪义解、持戒或观想等行,仅信称念弥陀名号以往生,此为愚钝念佛。念佛时不参杂其他行法,专心称名愿生净土者,称为专修念佛。若以自力精勤称名者,则称自力念佛;反之,若以弥陀赐与之信心,自然促其念佛者,则称他力念佛。如果你是称名念佛与观想念佛并行者,称为事理双修念佛。
我国诸祖对念佛法门之分类亦有多种:1。智顗大师之《五方便念佛门》举出5种念佛法门:①称名往生念佛三昧门,指行者于念佛时,则必生起愿生净土之心。②观相灭罪念佛三昧门,即一心以观想到此佛之相好光明,以此兴明照触一切罪障,令其悉皆消灭。③诸境唯心念佛三昧门,指所观之佛,乃从自心而起,别无境界。④心境具离念佛三昧门,指观想之心,亦无自相可得。⑤性起圆通念佛三昧门,行者趣深寂定,放舍一切心意、意识,蒙十方佛之加被护念。于此,则智门兴起,任运无碍,成就圆满功德。2.怀感大师之《释净土群疑论》卷7,举出有相、无相二种念佛三昧,明示欲得无相念佛三昧者,应念法身佛,而欲得有相念佛三昧者,则念报身佛、化身佛。3.澄观大师的《华严经疏》卷56,举出五种念佛法门:①缘境念佛门,②摄境唯心念佛门,③心境具泯念佛门,④心境无碍念佛门,⑤重重无尽念佛门。4.飞锡大师之《念佛三昧宝王论》举出三世佛通念法:①念现在佛,专注一境而圆通三世。②念过去佛,知佛与众生乃迷悟之别,然二者之因果相同,无有二致。③念未来佛,生起一切众生平等而皆为未来诸佛之心。5.宗密大师之《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卷4,举出四种念佛,此即为净业行人所说的四种念佛:①称名念,专心称念佛名。②观像念,观念塑画等之佛像。③观想念,观想佛之相好。④实相念,观自身及一切法之真实相。
传灯大师和蕅益大师分别在《楞严经圆通疏》卷5和《灵峰宗论》卷7等所举,将念佛分为念他佛、念自佛及自他具念3种:1.念他佛,即念阿弥陀佛功德庄严之境,或念其身之相好,或念其法门、实相等,称为念他佛。此系庐山慧远等诸师所修之法门;2.念自佛,即观现在一念介尔之心,无体无性,离过绝非,具足百界种种性相,与三世诸佛平等无二,若观至历历分明而一心不乱,则三昧功成,豁然破除无明之障,而顿入明心见性之境。此系天台宗、禅宗等诸师所修的法门;3.自他具念,即观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了知众生乃诸佛心内之众生,而诸佛即是众生心内之诸佛,二者感应道交,自他不隔。此系永明延寿、楚石梵琦等诸师所修持之法门。
日本净土教将念佛分为寻常、别时、临终3种,据源信大师之《往生要集》之说为:1.寻常念佛,系指日常之念佛;2.别时念佛,系指于特定时间、场所之念佛;3.临终念佛,则指临命终时,等待阿弥陀佛来接引时之念佛。
其他有关念佛者,如修行念佛法门之同志,为相互砥砺,同修念佛法门而结社集会者,称念佛会,为结社念佛。修行念佛用之堂宇,称念佛堂。此堂供奉西方三圣像,作为净业行者礼佛、念佛、打佛七等用。除净宗道场之外,禅宗、天台宗、律宗丛林,亦多有此堂之设。长时相续之念佛,称为不断念佛或常念佛。静心凝神之念佛,称为定心念佛。以日常之散乱心念佛,称为散心念佛。以念佛为每日必修之行,称为日课念佛。日常生活中,不论何时何地之念佛,称为长时念佛。于昼夜六时礼拜念佛,称为六时念佛。于寒冷中巡行念佛,称为寒念佛。大声称名念佛,称为高声念佛、大念佛。将称名配合于音乐而行,系始于唐代法照大师之分为五个层次而配合五音曲调之五会念佛,此类附曲调以称扬佛名者,称为引声念佛、甲念佛。如歌唱般之唱咏念佛,则称为歌念佛。若扣击钲、鼓而边跳踊边念佛者,称为踊念佛。其他尚有摄心念佛、数息念佛、参究念佛、看话念佛、静坐念佛、观心念佛、释迦念佛、药师念佛、观音念佛、弥勒念佛等多种念佛。总之,念佛之真义,在由口念佛而进入心念佛,念念不忘,亦即此念是佛,则念念成佛。
念阿弥陀佛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者,当发十种心,称念佛十心。出自《大宝积经》卷92《发胜志乐会》。据经载若有众生发如下十种心,且随所发之一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则此人于命终时,当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此十种心为:1。无损害心,即念佛之人于众生常起大慈心,不加损害而令得快乐;2.无逼恼心,念佛之人身心安静,于众生常起大悲心而深加愍伤,令得脱苦;3.乐守护心,念佛之人于佛所说之正法,当应不惜身命而守护;4.无执着心,念佛之人常以智慧观察,于一切法不生执着;5.起净意心,念佛之人不仅能离世间杂染之法,复于利养等事常生知足之心;6.无忘失心,念佛之人求生净土,成佛种智,于一切时念念不舍此心;7.无下劣心,念佛之人常行平等之心,于众生尊重恭敬而不生轻慢;8.生决定心,念佛之人不执着世间之言论,于无上菩提之道,深生正信而毕竟不惑;9.无杂染心,念佛之人修习功行、种种善根,心常远离一切烦恼杂染;l0.起随念心,念佛之人虽观如来相好,然不生爱着之心,于无念中常念阿弥陀佛。
“念佛三昧”指以念佛为观想内容的一种禅定。亦即观念佛德或称念佛名之三昧,有因行与果成二类:1.因行念佛三昧为①一心观佛之相好或一心观法身之实相,二者皆是观想念佛;②一心称念佛名,是为称名念佛。2.果成念佛三昧指上三种因行之所成,如心入禅定或佛身现前。因行念佛三昧为“修”,果成念佛三昧为“发得”。《观无量寿佛经》载:“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但当忆想,令心明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大智度论》卷7还说到念佛三昧能灭除种种烦恼及先世诸罪。诸家所说念佛三昧之相状与功能,虽皆称念佛三昧,然诸佛有十方与三世之异,并有法、报、应三身之别,故念于观、称等有种种不同。净土门之念佛三昧,据昙鸾大师之《略论安乐净土义》、道绰大师之《安乐集》等所说,专注且相续不断地念“念佛三昧”之相状或佛之神力,念佛之智慧、毫相、相好等,念其本愿、称名等,总称为念佛三昧。
念佛之本意在忆念、追想,由内在之思忆表现于外者即为称念,称念配合深入之观想,于醒、梦、定等之际,皆念念不离佛,此三昧又名般舟三昧。于《文殊般若经》,以专精修念佛一行,称为一行三昧。又于《华首经》,以专修念佛三昧之相好,称为一相三昧。
专修念佛的方法与仪规
佛有专修与杂修。关于此二之解释,异说颇多,怀感以《菩萨处胎经》为根据,执心不牢固称为杂修,执心牢固称为专修。杂修者生懈慢国,专修者方生极乐,此盖由至心、不至心论专杂之别;择英、源空等以二修即正杂二行,谓以身口意业专心称礼、忆念阿弥陀佛为专修,以散慢之心而修诸善则称为杂修善导大师判分往生净土之行,为五正行、五杂行。其中,五正行通常指读诵、观察、礼拜、称名、赞叹、供养等,又五正行以念佛为正业,其他为助业。故净土宗之专念,多指专称阿弥陀佛名号之修行,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散善义》中所说的,“一心专念弥陀名号”一句即是。
此外,净土法门行人还应知道,专修有四得,杂修有十三失。专修者必得往生,是为千无一失;杂修者必不得往生,是为千中无一、万不一生,故念佛要专心系念。
专修在净土宗,就是往生极乐世界之修行,亦即行为与心境皆和往生净土之正道契合,而专心奉侍阿弥陀佛之行持。或指以正信心修五正行中之“称名”,此即是“专修念佛”。
净土行者一生所行的专修念佛,据《阿弥陀经》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则今有“一日一夜专修念佛法”、“专修佛七”、“闭关念佛”等,今将其法分别介绍于下:
一日一夜专修念佛法
《无量寿经》说:“昼夜常念,愿欲往生阿弥陀佛清净佛国,十日十夜,乃至一日一夜不断绝者,寿终皆得往生其国。”《佛说阿弥陀经》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由此可知一日一夜不断绝的念佛法门,正是《无量寿经》的当机,念佛者如能于此法门生实信,因信发愿,从愿起行,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至心回向者,俱得于临终时往生极乐世界。修一日一夜念佛,可遵如下仪规:1.唱《莲池赞》;2.诵《佛说阿弥陀经》一遍;3。念《往生咒》七遍;4.念《发愿文》;5.唱《大阿弥陀赞》、《赞佛偈》后,接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并转念六字或四字佛号,如此一日一夜乃至十日十夜念佛声不断绝;6.念三菩萨圣号各三称;7诵《三皈依》;8.礼祖;9.回向。大众念诵佛号时,各自应将身心性命,部交付与弥陀大誓海中;于一昼夜间誓不起一念世间想,不起一念计较身心性命想;且念时声音应调和统一;期间饭食亦事先安排分批受食,不令佛号间断,方为合法。
专修佛七
专修佛七是专一念佛,贵在专一其念。为了达到一心不乱,故在结七时的道场,应选远离市嚣的僻静古刹;专修净友于七日中要放下一切,不作他务,不假他想,专精念佛,否则对同修者之妨碍极大;念佛行人于七日前,持咒净坛。凡道场所供尊像,要作真佛想,先期至诚礼拜,以多为妙,迎请慈尊降临,然后翘勤恳切,对佛发愿,愿自己所有身心性命,都交付于弥陀大誓海中,于七日中除持念佛号外,不起一念他想。发愿已,求佛哀怜,于此七日放光摄受,如此依佛而住,当处放下万缘静持起七。每晚休息才醒,即持佛名。持名要不缓不急,不散不昏,调息得中。务使心中佛号,历历分明。着衣、吃饭、上厕、行住坐卧洪名不断,满七之日,以大回向结束。专修行人,如此精进七日,七日后仍须保持行力,方不负此功,是为专修佛七:
专修念佛殿堂守则多人专修念佛,必有一协同遵行之条款,以利共修。为此,特依诸方佛七殿堂守则之条例,拟订守则如下,以供查阅:
1.期内禁语,不得阅读、会客、闲谈。
2.每晨按规定时间起香,行者须事先进殿堂礼佛等候,不得迟到。迟到者应自动跪香。
3.进出殿堂须先问讯礼佛,问讯时应弯腰过半,不得过与不及。他人礼佛时,不应由头前经过。
4.绕佛次序: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未穿海青者垫后,男众在前,女众在后。
5.不得在佛殿内穿着海青,不得逗留佛殿观看。
6.绕佛时不得前后远隔距离,念六字佛号时两手结弥陀印,平放在脐上三公分处;四字佛号,则两手合掌于胸前。
7.如带课诵本,应双手捧之,不能卷摺及放于拜垫上。
8.唱念时须和声庄严,发声整齐,不得怪腔异调,不得高低嘶喊或闭口默声。
9.共修时间不得手掐念珠。静坐时男众拖鞋放在自己坐垫的右边,女众则在左边。
10.止静时若昏沉,请自动下座至指定地点拜佛,或自动请香板,但不得擅自出堂,亦不得出声妨碍他人。
11.凡参加精进组者,个人每天必须用自己休息时间,礼佛300拜,开大静前如未拜满者,应自动跪香,并于补足后方可入睡。
专修念佛起居规则 专修念佛时,大众共同生活在一起,应遵守的起居规则,应该注意下列各款:
l.起床盥洗,启闭门户须轻声,以免扰众。
2.用斋时,不得嚼食出声,碗、筷、匙等不得碰击出声。先食毕者,安详默念佛号,等待结斋。
3.注意节约用水、用电。
4.工作时亦禁语,倘职务必要时,宜以简短语言轻声交代。
5.随喜参加者,于绕佛时方可进入殿堂。在外等候时,应随声念佛号,切勿闲谈。
6.寮房内禁语,除规定时间外,不得入寮放逸;有病缘者,须告假后方得进寮休息。
7.须遵从纠察或监香人员之指导,并及时纠正之。
8.休息时间,大众默念佛号或礼佛。
专修念佛日课修行专修念佛期间,可不上殿、不上供、不会宾客、不做除念佛外一切杂事,专一念佛。每日4:00下单(夏令提前半小时,其余时间亦相应提前半小时)漱洗毕入堂。专修功课如下:
第一枝香:起香4:30、归位5:15、止静5:30、开静5:45、回向6:00,起香时念《佛说阿弥陀经》一卷,《往生咒》三遍,接“阿弥陀佛身金色”赞佛偈,出位绕念,持六字洪名。归位后趺坐,出声念佛。止静后默念或金刚持,昏沉重者可下位礼佛。开静后起佛号,出声坐念。回向时念:“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念毕下位。
早餐后,对面站,再接第二枝香。
第二枝香,7:30起香、8:00归位、8:15止静、8:45开静、9:00回向。起香时用引磬、小鱼念《赞佛偈》起佛号后,出位绕念,归位以至回向全与第一枝香相同。以下与第二枝香完全相同。
第三枝香,9:00起香、9:30归位、9:45止静、10:15开静、10:30回向。
第四枝香,13:00起香、13:30归位、13:45止静、14:l5开静、14:30回向。
第五枝香,14:30起香、15:00归位、15:15止静、15:45开静、16:00回向。
第六枝香,18:00起香、18:30归位、18:45止静、l9:15开静、19:30回向。
第七枝香,19:30起香、l9:45归位、20:00止静、20:30开静后接大回向、21:00一日专修功课圆满。闭关念佛
指闭门谢客而隐居念佛。亦称闭净土关。闭关行者于特定期内,停止一切待人接众之事,而一心一意自室中念佛、拜佛、行一行三昧等修法。其时所住之处称为“关房”,闭关时即于室内专修一门,依闭关者预期之目标而不同。期限亦不一定,有数月者,亦有数年的。闭关期间以不出闭关场所为原则。故闭关时须有人护持饮食、医药等事,称为护关。其方法如下:
闭关克期法指定闭关时间之法。闭关之期限有长短之分:少期,为初次闭关者而设,因其不知闭关之法,虑有差误,作短期练习而设,少则10天,多则20、30天不等,习之既熟,再刻大期,如90、120天为定程,春夏以正、二、三、四或二、三、四、五月为节,秋冬以七、八、九、十或八、九、十、十一月为节,最好避严冬、酷暑,此为中人以上立法。若在上根,不顾自身命,遑恤寒暑,勇猛直前,决无退惰,以证为期,非此所能限制,然一般亦以三年为期。
闭关念佛五要指闭关念佛者必须预先定妥之五项:
1.择地,当以丛林古刹及僻静园林为得所。必外远市嚣,内绝宾客之处,始免解说之烦。行道之室,当以三楹独院为率,西楹为供佛室,东楹为卧室、卫生间,中楹庋置杂物、作休息之所。供佛宜西方三圣像或惟供阿弥陀佛金像一躯,必向东。案上设香炉一,案前设蒲团。行人坐必背东而面西,余无别物,绝外缘,净心目也。卧室惟衾枕、床及必备衣服,纸笔墨,茶具等,一切无关典籍、玩具皆宜屏去。扫除宜有定时,总门使人自外下钥,非有意外要事,不许妄开。
2.择人,择人之说即觅好护关服务者,可于亲友同志中选,惟嘱其屏绝外人,及警止附近喧扰而已,服务者必定时传送饮食、茶汤、衣服及下钥看守,当择笃实诚朴之人,无忘忽之患。如有意外,当使服务者传简为要。
3.预约之说有二:①凡闭关人如别无碍,固属胜缘,倘有父母、尊长值关期而染危疾,或行人自病必须出关者,行人当于入关之前,预嘱家人及护关者,设遇此等意外,方得通知专请出关,其余不得妄请。②行人入关一心念佛,不宜偻指计日,如已证一心,则心无他念,固不知出关为何日。即未证一心,为日太久,亦必不记出关之期,当于入时先嘱护关人,俟期满之次日,即书一简请行人出关,免心计之扰。
4.克期之法,宜先少后多,如自一七、二七乃至七七,或90日、120日,多则一年、三年,随行人根机而定可也。
5.仪轨为闭关所必有,以便遵行。然个人念佛关,应先发愿,愿文有通有别,忏悔求生净土及发菩提大心等愿,古人所已言者为通例,行人自发之愿为别例。心苟纯切,无论为通为别,皆能如愿以偿,不然虽别何益?其自发别愿者,必先通教典,俾所发之愿无不与正觉相应,始免流弊。若不通教义,妄发不宜发之愿,不如惟以通愿为得矣。如发别愿,惟为父母忏罪求福,深合教义多能克果,其余当以通愿为主,若怀挟谬妄,或妄冀神通及前知之属,即为波旬说,正行人之大戒,不可不慎。通愿文以云栖大师《西方发愿文》为最。行人入关之第一日,为慎重计当先以黄纸书愿文,焚香礼佛已,即于佛前火化。然后照平时定课之仪,先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以次诵莲池海会,《弥陀经》,《往生咒》,《赞佛偈》,颂佛号、观音、势至及清净大海众菩萨而止,乃口诵《愿文》一遍即退坐念佛不缀,自此后乃至百二十日,每日惟专念洪名,不复再有他念,直至出关而后已。惟《愿文》之中,当删去“愿禅观之中,梦寐之际”二句,下增“伏愿百二十日关期之内,径获一心,遂证三昧,得见阿弥陀佛云云”。关中惟在一心执持名号勿失,更无所谓仪轨。此为居士闭关念佛之五要。
闭关念佛仪轨闭关念佛惟在念佛,无所谓仪轨。若无仪轨之仪轨,如饮食便溺就卧,口不诵佛而心念不忘,亦仪轨也;心口之间无非念佛之地,亦仪轨也;佛室之内惟行人得入,亦仪轨也;坐不倾侧忘敬、跏趺、平坐、随便坐皆可,倦不妨经行,但须缓步安详,亦仪轨也;室内不着短衣,夜睡惟解长衣,不得并去里衣,亦仪轨也;早则五更,迟则黎明不得迟起,白昼不卧,亦仪轨也;入关以前当沐浴更衣,以示洁净,关内不再行废事,亦仪轨也;关内不得观书消遣,不得流连外庭、卧室以消遣,亦仪轨也;期内非有要事书简付外,不得以写字消遣(但可记修持心得),亦仪轨也;期内除第一日焚香礼佛化愿文,及期满焚香礼佛始退外,余惟每早起入关室时礼佛一次,余时礼佛虽无定次,亦仪轨也;平日定课念佛,皆当持珠记数,闭关专念,不得再以持珠记数致增外扰,亦仪轨也。原夫佛之所以嘱望众生者,惟在一心不乱,众生所以闭关念佛者,亦惟在悉屏外缘,能证一心,此专念第一义也。若不知此义,或以礼佛为敬,而不知以专念为敬,或以沐浴为洁,而不知专念为洁,则上违诸佛之遗教,下背专念之真修,已负执事废理之衍。若号称闭关而不肯谢客、不肯禁语,是直以专念良法为游戏,尤不足为议矣。
闭关念佛五戒闭关念佛宜戒五事:1.禁语,入关后此口舍念佛外,再不得另作他语,包括禁接电话;2.禁事,入关后此身舍念佛外,再不得营他事;3.持斋,入关后皆食纯素,能持午者更好;4.谢客,入关后舍护关一人外,不得再见一人;5.退堕,入关后舍父母尊长染危疾及自急病或意外祸患外,不得无故出关。
五会念佛法
五会念佛为唐代法照大师依《无量寿经》所创的念佛法门。该经卷上说:“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大师仿极乐世界中风吹宝树出五音声,而定五会念佛之法,令道俗欣羡净土。仪式为集合音声佳美之道俗数人,威仪整肃,分为五会,以五种高低缓急之音调而念佛。其第一会平声缓念,第二会为平上声缓念,第三会非缓非急念,第四会渐急念,第五会念阿弥陀佛四字转为急念,每一会重复数百遍,以五会为一周,见《五会法事赞》。《叹西方净土五会妙音赞》中有:“第一会时平声入,第二极妙演清音,第三盘旋如奏乐,第四要期用力吟,第五高声唯速念,闻此五会悟无生。”又说:“第一会时除乱意,第二高声遍有缘,第三响扬能哀雅,第四和鸣真可怜,第五震动天魔散,能令念者入深禅。”
修五会念佛的功德利益甚大,莲宗四祖法照大师于《法事仪》所述:“五会念佛利益,即于此生,为能离五浊烦恼,除五苦,断五盖,截五趣,净五眼,具五根,成五力,得菩提,具五解脱,速能成就五分法身,功德最胜无比。”
净宗诸祖每于念佛得深禅定时,神游西方极乐世界,亲闻乐邦水鸟树林,微风吹动时,皆悉发念佛、法、僧三宝的关系,昙鸾、善导、法照诸大师亲闻此音,为此土众生宣扬倡导,这就是五会念佛的根源。特别是四祖法照大师,因得文殊、普贤二大菩萨的指教,以及阿弥陀佛的付嘱,乃创制五会念佛谱,极力弘扬,五会念佛法门遂大行于世。
五会念佛修法:五会念佛以大众共修最易得益;个人则利用录音放送作助念,亦可自修。共修时齐念、轮念均可。念佛时最好观想一朵八瓣莲花,一遍观一瓣,十遍成一朵,功课完毕,勘验各人所记莲花朵数、瓣数,则可知各人念佛是否专心。如是互相砥砺行持,易收一心不乱之效。以上为人人可依之而行的修法,若专修五会念佛,可照《大正藏》第47册所收的《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行持即可。
五会念佛自唐武宗会昌法难之后,已成绝响。虚云老和尚弟子观本法师,从日本藏经中发现五会念佛残卷,乃重谱新声,由法振法师记谱,发愿弘扬。现在所听到的即是观本老法师重谱的新声。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及音乐中国出版社,都曾依此录音流通。
略谈十六种观想
观为观照,能观之智须大悟之后,慧才能启发。在未开悟前,名之为识。识是妄想心,是凡夫的境界,天天想凡夫境界,故为妄识。如果以此识心,用来观佛的境界,那就变成佛的境界,佛境界没有妄识,故可转识成智。观字之妙,即在于此。《观无量寿佛经》就说的是用十六种方法,进行次第观想之经,教众生成佛之法。
“十六观”指《观无量寿佛经》上所说的十六种修观想之法,又称十六观法、十六想观、十六妙观、十六正观、十六观门等。念佛行者由忆念阿弥陀佛之身与净土,得以往生西方,其观行之方法,有十六种,今略加介绍:
1.日想观,又名日观、日想、日轮观,为《观无量寿佛经》所说十六观中之初观。行此观法时,于落日之际,正坐向西,谛观彼落日,内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开目闭口皆令明了,极乐净土之方位即朗然可知。又观日轮之光明,而想极乐净土之光明等。
2.水想观,又名水观、水想,为《观无量寿佛经》中所说的十六观之第二观。观想时,初见西方一切皆是大水,先观水之澄清,次起冰想,见冰之映彻作琉璃想,观想净土琉璃地之内外映彻。
3.地想观,又名地观、琉璃地观、地想,为《观无量寿佛经》中所讲十六种观法的第3观。其观想方法是想地下有金刚七宝金幢擎琉璃地,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一一宝各有五百色光等,其光如花。此观系于“水想观”成就之后所作之观法,若此观成就后,则作“宝树观”。粗见极乐国地的方法,具如第2观水观中说,这是在没有得三昧时看见的,故为粗见极乐世界。真实而详细地看见西方极乐世界,须得念佛三昧方可。故经说:“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说。”此种境界应在得观想念佛三昧之后方见,比前所说庄严多了,说亦说不完,所以不可具说。
因凡夫心想羸劣,难观极乐世界,故佛先教以日观,再修水观,此二观为修地想观的前方便。水观修成,即能粗见地相,可得三昧,得三昧后,方能圆满地观,消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此时信心成就,待此期生死果报尽,则“必生净国,心得无疑”。
4.宝树观,又名树观、树想,为《观无量寿佛经》所说十六观之第4观。宝树指西方极乐世界之林木。《无量寿经》说极乐国土之树,皆为七宝合成,其七宝为金、银、琉璃、玻璃、珊瑚、玛瑙、砗磲。《无量寿经》卷上载:“微风徐动,吹诸宝树,演出无量妙法音声。其声流布,遍诸佛国,闻其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耳根清彻,不遭苦患。”即观想西方极乐世界有七重行树,一一树皆高八千由旬,诸树具足七宝华叶,一一华叶皆显异宝之色。又一一树上有七重网,而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犹如梵王宫。
5.宝池观,又名八功德水想、池观,为十六观之第5观。西方极乐世界的池中,充满八功德水,因此水有八种殊胜功德故。《无量寿经》卷上中说:“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清净香洁,味如甘露。”《称赞净土经》说:“何等名为八功德水?一者澄净;二者清冷;三者甘美;四者轻软;五者润泽;六者安和;七者饮时除饥渴等,无量过之患;八者饮已定能长养诸根,四大增益。”《观无量寿佛经》载:“次当想水,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宝妙色,黄金为渠,渠下皆以杂色金刚,以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一一莲华,团圆正等十二由旬。其摩尼水,流注华间,寻树上下。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复有赞叹诸佛相好者。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是为八功德水想。”
6.宝楼观,作此观想即刻成就以上五种观法,故又名总观,亦名总观想、总想观,为《观无量寿佛经》上所说的十六观之第6观。《观无量寿佛经》载该观之观想内容为:“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此众音中,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此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是为总观想。”此观将前几观所说的极乐世界宝地、宝树、宝池等结成总观想,故名总观。接着该经又说明此观之利益:“若见此者,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命终之后,必生彼国。”此观以观极乐世界的宝楼而观全体报土之观法。
7.华座观,观佛及二菩萨所坐之华座,为《观无量寿佛经》所说十六观法之第7观,又称华座想,因观法非眼识所对之境,唯为心上之想像,故名。据经文所载,其观想之法为:“佛告韦提希: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于七宝地上,作莲华想;令其莲华,一一叶上,作百宝色;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画;脉有八万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见。华叶小者,纵广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莲华,具有八万四千叶,一一叶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以为映饰;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盖,七宝合成,遍覆地上。释迦毗楞伽宝,以为其台;此莲华台,八万金刚甄(音zhēn)叔迦宝,梵摩尼宝,妙真珠网,以为校饰;于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一一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幢上宝幔,如夜摩天宫,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处处变化,各作异相。或为金刚台、或作真珠网、或作杂华云,于十方面,随意变现,施作佛事,是为华座想,名第七观。”经中佛接着告诉阿难,作此观想时须注意:“如此妙华,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若欲念彼佛者,当先作此华座想。作此想时,不得杂观,皆应一一观之,一一叶、一一珠、一一光、一一台、一一幢,皆令分明,如于镜中,自见面像。”佛说此观的最后,告诉听众修此观的利益为:“此想成者,灭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必定当生极乐世界。”
8.像观,又名像想观、佛菩萨像观、像想。观想一阎浮檀金色佛像,坐彼华上,又观音、势至二菩萨像,侍于其左右,各放金光,为《观无量寿佛经》中所说的十六观之第8观想,又称佛菩萨像观。其观想方法据经文所载为:“佛教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如来),阿罗诃(应供),三藐三佛陀(正遍知)。想彼佛者,先当想像。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见像坐已,心眼得开,了了分明,见极乐国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天宝幔,弥覆其上,众宝罗网,满虚空中,见如此事,极令明了,如观掌中。见此事已,复当更作一大莲华,在佛左边,如前莲华,等无有异,复作一大莲华,在佛右边。想一观世音菩萨像,坐左华座,亦作金色,如前无异,想一大势至菩萨像,坐右华座。此想成时,佛菩萨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诸宝树,一一树下,亦有三莲华,诸莲华上,各有一佛二菩萨像,遍满彼国。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水流光明,及诸宝树,凫雁鸳鸯,皆说妙法;出定入定,恒闻妙法。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若与合者,名为粗想见极乐世界。是为像想,名第八观。作是观者,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
上面所说的是第8个观,此观观想一佛二菩萨的像,因为凡夫心想粗劣,佛的报身相还观不起来,故先观想三个莲华座上,坐着一佛二菩萨像,这是观想佛菩萨之前的一个方便,这次所观的西方三圣像是坐像,因为它是个像,故名佛菩萨像观。此观是要行者先观出具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应身佛来,我们作观想,这是能感的心,有感就有佛来应,这叫感应道交。作观想,是修行,要修作一尊佛出来,这是“是心作佛”,把佛修作出来了,是心就是佛了,这尊佛是自己的本性佛,所以叫性修不二;性具的佛,和修造出来的佛没有两样。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叫做依性起修,全修在性。“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两句经文非常重要,可以说是《观经》之经心。它有如《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八个字一样,它是《金刚经》之经心。这两句和彼两句之重要性虽相同,而用功下手的方法不一样。《金刚经》是从空门下手,《观经》则从有门而入。而我们依经作观,就是将凡夫心变成佛的心之方法。净土宗着相是对的,但他所着的是妙有之相,净宗行人寄托于他佛身上作观想,到观想成功之时,就见到我们自己的自性弥陀。经文中的“正遍知海”,就是诸佛甚深、广大的智慧。“多陀阿伽度”是如来,“阿罗诃”是应供,“三藐三佛陀”是正遍知。这个称呼就是佛十种德号之前面三个德号,合起来就是佛。我们一心系念谛观彼阿弥陀佛如来、应供、正遍知。因修佛观,观想成功了,我们的心就变成佛的心,就会得到佛的大智慧。后面“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水流光明,及诸宝树,凫雁鸳鸯,皆说妙法”。这里说明至此,行者已得天耳通之利益了。此时已入念佛三昧,故“出定入定,恒闻妙法。”经文接着讲“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行者出定时,应将定中所闻得的法音记住,不要舍弃。令与修多罗合,“修多罗”即是佛经,若定中所闻与经不合,或出定所闻与定中所闻者不合,此定即非像观禅定,是名妄想。如与经符合,则是粗想见极乐世界。此观想成就能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并绝对会修成下面第9观所要修的佛身观,于现身证得念佛三昧。
9.遍观一切色身相观,指《观无量寿佛经》所说十六观之第9观。《观经》载:“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此想成已,次当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阿难当知,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但当忆想,令心眼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作此观者,舍身他世,生诸佛前,得无生忍。是故智者,应当系心,谛观无量寿佛。观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入,但观眉间白毫,极令明了。见眉间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得见无量诸佛故,诸佛现前授记。是为遍观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观。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此即为遍观一切色身相观之全部内容,其只所以名为真身观,系相对于第八观之像观而言。此观之主要内容是说明“能见无量寿佛,即见十方无量诸佛”,故从观无量寿佛入手。但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每一相又有八万四千好,又怎么观呢?这个要门就是“从一相好入”,经告诉我们从“但观眉间白毫”,观到“极令明了”之时,则“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这就是佛大慈大悲,以过来人之经验,告诉下手步骤。此观成功,则非但能见无量寿佛,而且十方诸佛皆现前,并且十方诸佛即授行者记。
此观又称佛身观、遍观一切色身相。作此观想时,以如来遍法界平等之身为对象,如经中所说。
10.观音观,又名观世音观、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想。即是观想观世音菩萨庄严之相,为《观无量寿佛经》所说十六观之第10观。该观为观想观世音菩萨庄严之相及修此观的功德利益,现据经分述如下:佛陀告诉阿难尊者及韦提希夫人说观见无量寿佛,不论开眼、闭眼都能了了分明之后,次应观想观世音菩萨。这位菩萨的身高有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头顶有个隆起的肉髻,颈项放出圆形的光明,从四面看去,各有百千由旬。那圆形的光内,现有五百尊化身佛,每尊佛都有一丈六尺高,同释迦牟尼佛形相一样。每一尊化身佛,各有五百位化身的菩萨,和无量诸天,作为随从的侍者。在菩萨通身的大光明中,显现有地狱、饿鬼、畜生、人类、天人等五道众生的形形色色之万象,均可在此光之中看到,可见菩萨时刻不舍众生。头顶上戴有毗楞伽摩尼宝珠装饰而成的天冠,天冠中间有一尊站立的阿弥陀佛化身像,佛身高二十五由旬。观世音菩萨的面孔,为阎浮檀——最胜金那种金色;两眉中间的毫相,具备七种珍宝之色,流放出八万四千种光明。每一种光明,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每一尊化佛,都有着无法以数计的化身菩萨,作随从侍者,度化显现随意自在,满十方界,广度苦难众生。菩萨的手臂似红莲华之色。有八十亿种微妙光明,化为装饰用的璎珞宝珠,在这些璎珞中,又都显现着种种庄严之物。手掌现五百亿种间杂着的莲华颜色。十个手指中,每个手指的端部,都有八万四千种庄严美观的纹路,每个指尖上有八万四千种色,每一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普遍映照一切众生,菩萨就用此宝手来接引众生,救度众生。菩萨举足时,我们就可见到足下有千辐轮庄严之相,菩萨一下足,足底下就有自然化现的五百光明台接住他的足,并有金刚摩尼宝华,满散其间。菩萨其余身相都与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每一相又有八万四千随形好相同。但顶上的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的真实色身之相,是第十个妙观。能作此观想者,可不遇诸祸,净除业障,除无数劫生死之罪。观世音菩萨的福报极大,只要听到菩萨之名,就可获得无量福,何况仔细观想菩萨的形象。
修观音观的下手次第为:先观观世音菩萨的肉髻顶相,次观想菩萨的天冠之宝相,其余毫光、面相、身光、光明等亦按此顺序观下去,即是循着头面、颈项的次第下去,直至足下千幅轮相,悉使明了,如看自己手掌上之物品那样清楚。作这样观想的,是为正观,其他不合经文之想,则属邪观。
11.势至观,又名大势至观、观大势至菩萨色身想。此观是观想大势至菩萨之庄严德相,为《观无量寿佛经》所说十六观之第十一。行者修此一观法时,观想大势至菩萨身高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使远离三途。乃至观想其天冠中显现十方佛国之相,其肉髻上有一宝瓶,瓶中盛诸光明,普现诸佛事。《观无量寿佛经》载:大势至菩萨“顶上肉髻如钵头摩华,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观经四帖疏·定善义楷定记》卷8引《本缘经》记此瓶中盛父母之遗骨、《本缘经》未详,童子教曰:“观音为师敬,宝冠戴弥陀,势至为亲孝,顶戴父母骨。”道源法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说得更清楚:“大势至菩萨最初发心修道之时,他的父母早已弃世,若是父母在世,他还可以劝导父母信佛、修行,使父母了脱三界,可是他的父母已经弃世了,他想起来,这是最大的遗憾,于是他将父母的遗骨,用瓶子盛起来,顶在自己的头上来修行办道,将自己修行办道的功德,时时回向父母,祈求三宝加被他的父母能够得道,超出三界。那时候大势至菩萨初发心出家,还是个凡夫,他父母的遗骨,亦是凡夫的骨头,因为大势至菩萨勇猛精进办道之故,每天给他父母回向,因此,那瓶子里面他父母的遗骨,亦起了变化,本来他头顶上的瓶子,是凡夫用的瓶子,这时候变成一个宝瓶,他那父母的遗骨,是凡夫的骨头,这时候变了,变成一片光明。”同书还说:“大势至证了菩萨果,能运用种种神通变化,利益众生,他父母的遗骨,变成了光明,亦能够神通变化,普现佛事,利益众生。”
12。普观,又名自往生观、普往生观、普观想。观行者自身生于极乐,于莲华中结跏趺坐,莲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乃至佛菩萨满虚空,为《观无量寿佛经》所说十六观之第12观。《观无量寿佛经》载:“见此事时,当起自身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跏趺坐,作莲华合想,作莲华开想。莲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想、眼目开想,见佛菩萨满虚空中。水鸟树林,及与诸佛,所出音声,皆演妙法,与十二部经合,若出定之时,忆持不失。见此事已,名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是为普观想,名第十二观。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此行人之所。”上面所引即是普观想的全部经文。普字作总字讲,作一个总观想,观想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见此事时,即是将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和正报庄严观想出来之时,也就是将西方三圣的真实色身相观想成功时。行者于此时接着观想,自身坐于莲华之中,结跏趺坐,此莲华合起来。莲华一合,就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莲池之中,于是又作莲华开想。莲华一开,行者观想有五百色之光明,来照自身,虽眼睛尚未开,但觉眼前十分明亮。此时可睁开眼目,眼睛一开,就见佛菩萨满虚空中,耳朵还可听到流水的声音在说法、鸟鸣的声音在说法,乃至风吹树林的声音亦在说法,还有诸佛也都在说法。这就是有情、无情皆演妙法,而且所说的法都与十二部经相合。此处十二部经,总指大乘一切经典。作此观想时,你必须清楚其时你所观想而闻到的法音,是否与佛所说的经义相合。如不合,则不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是魔境。没有基础的行者,就易在此出错。为不使出错,就得先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印光大师知晓现代人的根机,怕大家修了会出乱子,故不允许修观而劝以持名。修此观想是靠自力,行人修观之时入了定,所以有上面所讲的境界出现,入此定就是入念佛三昧,得此三昧,方知心力不可思议。若是没有得到念佛三昧,欲生而无法去。修此观想在经中也没有说到佛来接引,完全靠自力,故出定之时还要忆持不舍,只有如此忆持,则西方极乐世界西方三圣的化身会常到你身边,此时你就不会退心,也不会退失此行门。至此,因行者入定时可到西方去,出定后又能忆持不失,就会有三宝时常加被,得种种力,故往生可必!
13.杂想观,又名杂观、杂明佛菩萨观。观丈六像在池水上,或现大身满虚空。即杂观真佛、化佛、大身、小身等,为《观无量寿佛经》中所说观想方法的第13观。是观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两位菩萨三尊种种变现杂想之观法。智者大师《观经疏》说:“普杂何异而为二耶?普观作自身往想,称彼境界一一具观;杂观明佛菩萨神力自在,转变非恒,大小不定,或随物现,故名为杂。”经之前部自第8像观至本观共六观,是观佛的正报庄严。如前想观成,则有西方极乐世界化身的西方三圣,常到行者所,行者则永不会退心,亦永远不会退失行门。因此时入定能即至西方,出定又可忆持不失,同时又会蒙三宝加被行人,得种种力。如此,则生西可必。修持杂想观之方法,经云:“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当观于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如先所说,无量寿佛,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来宿愿力故,有忆想者,必得成就;但想佛像,得无量福,况复观佛具足身相。阿弥陀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国变现自在,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丈六、八尺;所观之形皆真金色,圆光化佛及宝莲华,如上所说。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于一切处,身同众生。但观首相,知是观世音,知是大势至。此二菩萨助阿弥陀佛,普化一切,是为杂想观,名第十三观。”
14.上辈观为《观无量寿佛经》所说“十六观”之第14观,名上辈生想。总括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等三生之观想,名上辈观。往生净土者依其因,而有上、中、下三辈,三辈复分上、中、下三品,总为九品。上辈观即观上辈徒众自发三心、修慈心不杀行等、临终蒙圣众迎接,及往生后得种种胜益之相。上品上生为九品净土往生的第一。《观无量寿佛经》说:“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上品中生,九品净土往生之二。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彼国。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及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授手迎接。上品下生为九品净土往生的第三。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者命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众菩萨,持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
15.中辈观,又名中品生观、中辈生想,为《观无量寿佛经》所说十六观中第15观之名,观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3种往生人的善行。此一观行即受持五戒、八戒等戒,并修孝养父母等中辈之行,而观感圣众迎接往生之相。中品上生为净土往生九品之第4,据《观无量寿佛经》说,净土行人受持五戒,八关斋戒等小乘戒,不得有犯。不造恶业,离诸过患。以此戒德回向愿生彼国,是人临终时阿弥陀佛与比丘众现前接引。佛光照触,演说小乘法,赞叹出家。闻已欢喜,自见身已坐华台,低头礼佛,未举头顷,已得往生。莲华寻开,法音同赞四谛之德,应时即获阿罗汉果。中品中生为净土往生九品中之第5,据《观无量寿佛经》说,是人受持沙弥戒、比丘具足戒,受持八关斋戒,一日一夜,清净无犯,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薰修,临终时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光照触,持七宝莲华迎取。行者自见闻空中有声赞叹,自见坐莲华上,华合往生。经七日莲华乃敷,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即得初果须陀洹果。经半劫已成阿罗汉。中品下生为净土往生九品中之第6,据《观无量寿佛经》说,行人孝养父母,奉顺六亲,行世仁慈,博施济众。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广说极乐国土乐事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闻已即命终,少时即得往生。经七日已,华开遇观音势至为说法,闻法欢喜,得须陀洹果。过一小劫成阿罗汉。
16.下辈观为《观无量寿佛经》三辈观之一。《观经》所说十六种观法中,后之三观观九品往生的人之最后三品,名为下辈观,即是第十六观,又名下品生观。经文说:“是名下辈生想,名第十六观。”即观下辈徒众虽造作恶业,然临终遇善知识,而知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因之得以往生,及蒙种种胜益之相。下品上生为《观无量寿佛经》所说九品往生之七,经说:“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诸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众恶,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随化佛后,生宝池中。”下品中生为《观无量寿佛经》说:“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遇善知识,以大慈悲为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下品下生者,《观无量寿佛经》说:“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是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花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
附:白毫观
白毫观是净土观门修证方法之一。《观无量寿佛经》说:“无量寿佛,身相光明,阿难:当知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又说:“观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入,但观眉间白毫;极令明了,见眉间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得见无量诸佛故,诸佛现前授记,是为遍观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观。”故慈云忏主、兴教大师等力倡修白毫观,是为净土行人早证三昧,成就净业。
修白毫观前,须布置一间净室,西面安立一尊,面朝东方的阿弥陀佛庄严圣像,并供《观无量寿佛经》1卷,其他香灯供果,可随喜方便供养。初发心时,一日安排1-2次修观,其余时间应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专礼阿弥陀佛。初期也可加修《大悲咒》、《阿弥陀佛心咒》或《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等。
在正修观想之前,修观者应心中存想三宝,以求慈悲加持,礼佛之后,恭敬地跪在佛前,心中应恳切地发如下大愿:“我与法界一切众生以及诸佛、菩萨的性体本来不二,但我与众生在迷,诸佛已悟,我今修白毫观法,愿普为法界众生,求生安养净土。”发愿后再礼佛三拜,然后绕佛数匝,心中默持佛号,待气息已平,缓缓地坐于座上,调和身、息、心,使身心均感安详和顺,即可进入正观的修习。正观分5个层次,由于境细,难用文字详述,所以其中微细境相及其过程,全凭修持者自己去体会,如能获善知识亲为指导,则进步更为稳妥,其效更速。现略述修法如下:
1.调和结束后,手结法界定印,心中先持阿弥陀佛名号片刻,心念已经收摄后,即放下名号,以与视觉直线平行的虚空中,观想一尊阿弥陀佛丈六金身立于莲花之上。初观时以净室所供的佛像作观境,即观所供佛像立于空中,到了观想分明时,此像渐渐化大,愈显庄严,成丈六立体型的真金色、具三十二相之佛,并各相好一一清楚,明了现前。此时再无身心世界,一切皆已放下,唯此所观之佛相庄严,常住于虚空之中。这一层观想,不论经过多少次的修习,一直到佛相明了现前时,方可转入第二层的白毫观法中去。
2.佛三十二相既已观成,即可进修白毫妙观了。入座之后,先观丈六金身完全显现时,把心念集中于佛的两眉之间,观想有一珂雪一般洁白的微妙毫相,长约一丈五尺,周围五寸,白毫的外表有八个棱面,一一棱面均发出光明。白毫的内部是虚通透明,而此白毫又是以眉间为中心,向右方成旋转之型,其微妙的光明照耀着阿弥陀佛的金色圣容,一一面相清楚分明,莹净明彻。对上述的白毫之相,有了总体的理解之后,即可在观想时慢慢出现其相,并遂渐清楚分明,此时应把心念住在白毫之相中,不使偏离,并把阿弥陀佛金身虚化,似有非有,而心念的重心就坚固地住在白毫之中,不使移转。如此久久修习,心念渐得明了,妄想皆歇,寂静之中获得清净的法乐。但因心有所住,仍不离实有之执,故无法超越对待之相,故应进趣第三层的无住之修了。
3.每次座中修习时,白毫光明明了现前,自觉清净轻安。此时应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有的感觉也是意识的分别作用。因此,能观之心本空,所观之境亦无,既不住于心,也不住于境,如镜中像、水中月,如梦如幻。如此在细心中作意思维,就能遣除实有之执,心念便不落在幻妄的知见中,不再随境迁流,也不被感觉牵着走,而是正在明了观想之时,心中了无一法当情,无住生心,于是即入于真实的妙观之门。除妄是一种善巧方便,不可以善巧方便为真实,故在破执之后,还应进入第四层的中道真境。
4.虽在上法中了知心境是空,但不妨在空中方便起于妙假之观,所以不取断灭偏滞之空在真实,心中仍然明了现前即空的白毫妙相,而不留一丝分别执取,如此久久修习,心念愈空,境相也愈妙。在层层体入之际,忽然在因缘时节成熟之时,空假双亡,心境顿绝,灵妙的实相真境、法界的中道之性完全显现,此刻即进入了不可思议的三昧正定境界。进三昧后,便得真实受用,而有第五层的不思议境界出现。
5.修持者初证三昧后,仍须修观用功,以期保护不退,并不可随便示人,依然进修不怠。如果久久不退,当于正定之中,阿弥陀佛胜应身的八万四千相好庄严,自然一一开显,亲见阿弥陀佛胜应之身现前,并见十方无量诸佛胜应之身现前,见十方无量诸佛现前授记,成就微妙功德。因安住三昧故,虽见诸佛现前,仍无住着,不生情想。而自心灵妙之用,了达如空花幻影,去住自由,无碍自在。
以上五个层次的次第修习方法,各人的进程可能不一致,但其中最关键的是切不可执着境界,否则即有入偏的危险。因此,还须明白一心三观之理,以符正观法要。其关键要诀是:“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亡即是中。亡照何曾有先后,一心融绝了无踪!”要知其详,可参见兴教怀则大师的《净土境观要门》。
忏悔与礼忏
梵语忏摩,梵文ksama,音译忏摩。略称为忏。其义为悔过,请人宽恕,佛教以之消除罪业,清除心垢。就是指乞请他人忍恕自己的罪过。《南海寄归传》载:“忏摩乃是西音,自当忍义。口云忏摩,意是请恕,愿勿扆责。”其义即:我们向人忏摩,即是请他忍受和宽恕我做了对不起他的事情,请其原谅于我。因此《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谓:“梵云忏摩,此翻悔往。”
忏悔二字,乃双举二音,为梵华并举之词。忏摩指乞请他人忍恕自己之罪过;悔为追悔、悔过之意,即追悔过去之罪,在佛、菩萨、师长、大众面前告白道歉,以达到灭罪之目的。义净法师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那耶》卷十五注说:“言忏摩者,此方正译当乞容恕,容忍致谢义也。若触误前人,欲乞欢喜者,皆云忏摩,无问大小,咸同此说。若悔罪者,本云阿钵底提舍那,阿钵底是罪,提舍那是说应言说罪。云忏悔者,忏是西音,悔是东语,不当请恕,复非说罪,诚无由致。”慧苑《音义》卷下载:“忏悔谓忏摩,此云请恕,谓请前人忍受我悔罪。”在佛法中,忏悔为消除罪业、清除心垢的重要方法。《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以忏悔业障为菩萨十大行愿之一。《心地观经》载:“发露忏悔,罪即消除”戒律中有忏悔法,以后还形成各种忏悔仪式、忏悔修法。忏悔大分为事忏、理忏二法。事忏者,于众僧或佛像前发露罪过,自责自咎,保证永不再犯。理忏者,观罪性本空,与实相相应。如《观普贤行法经》载:“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事忏又分两种:一作法忏,于佛或众僧前坦白罪过,以灭犯戒之罪;二取相忏,于定心中忏悔观修,以见到佛摩顶等瑞相为灭罪之验,以灭烦恼之性罪。理忏一名无生忏。
又《往生礼赞》中,列举广、要、略之忏悔法:1.要忏悔,即唱颂:“南无忏悔十方佛,愿灭一切诸罪根。今将久近所修善,回作自他安乐因。恒愿一切临终时,胜缘胜境悉现前。愿睹弥陀大悲主,观世势至十方尊。仰愿神光蒙授手,乘佛本愿生彼国。”以行忏悔。2.略忏悔,修行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等五悔。3.广忏悔,广于佛、法、僧三宝及同修大众之前,忏悔过去或现在之罪业,并列有广忏悔之文。然一般皆唱颂《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卷40所载:“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扆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之偈文,实则已为略忏悔。同书又将忏悔之相分为三品:1.从身体之毛孔与眼出血者,称为上品忏悔;2.从毛孔出热汗,从眼出血者,称为中品忏悔;3.全身微热而眼出泪者,称为下品忏悔。复次,若忏悔之心一起,刹那不取造孽罪之念者是为上品;隔时不取念者为中品;而隔日不取念者则为下品。以上称为念时日三忏悔。
另在《般舟赞》中,以唱诵阿弥陀佛之名号为忏悔。又斋戒行礼以修忏悔,期望得到诸佛菩萨降福加持者,称为忏礼。
礼拜与忏悔合称“礼忏”,亦称“拜忏”。礼忏即是礼拜三宝,忏悔所造之罪。是依诸经之说而忏悔罪过的仪则,此仪则称忏仪,依忏仪而修之,称为礼忏或修忏。我国佛教中的忏法,起源于晋代,渐盛于南北朝。自南朝梁代以来,采用大乘经典中忏悔与礼赞内容而成之忏法,以种种形式流行,从而产生许多礼赞文及忏悔文。据《广弘明集》卷28悔罪篇记载,就有梁简文帝之《涅槃忏启》、《六根忏文》、《悔高慢文》,沈约的《忏悔文》,梁武帝的《慈悲道场忏》即俗称《梁皇宝忏》等多种。至隋唐之间,智者大师认为礼忏乃修习止观的重要行法之后,大师撰《法华三昧忏仪》、《请观世音忏法》、《金光明忏法》等,以后各宗也都有依据本宗修行特点的忏仪出现。净土宗有善导大师的《净土法事赞》、法照撰《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宋代为忏法的全盛时代,当时天台巨匠而又与净土宗深有关系的四明知礼、慈云遵式等大师又着有多种忏仪,知礼大师有《金光明最胜忏仪》、《大悲忏仪》、《修忏要旨》。遵式大师有《净土忏仪》及《金光明忏法补助仪》等,知礼大师尝修《法华忏法》、《光明忏法》、《弥陀忏法》、《请观音忏法》、《大悲忏法》等各数十遍不等。金代王子成汇集净土因缘,编成《礼念弥陀道场忏法》,略称《弥陀忏法》,后广行于世。本忏乃专修净土,求生极乐法门为主,兼有忏罪之功。修持忏法,可使三业清净,都摄六根。身礼佛容,身业清净;口称佛号,口业清净;意念佛德,意业清净。三业清净,便是都摄六根,故修净业者,亦多兼修礼忏,业障忏除,一心系念净土,则极乐可生。忏悔灭罪时所唱诵之文称忏悔文。有长短多种。较长者有《八十八佛大忏悔文》;《华严经》中的:“我昔所造恶业,皆由无始贪扆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言简意赅,最负盛名,亦最为常用。
适合净宗学人修持的忏仪主要有如下几种:1.《净土忏》,又称《往生净土忏愿仪》,为慈云忏主所撰,辄采《大本无量寿经》及《称赞净土经》等诸大乘经典而立的忏法;2.《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是为慈云忏主专为在家居士修净土而作,分决疑门和行愿门。《净土忏》乃为专修净土、求生极乐的法门,忏文中已将《阿弥陀经》及《往生咒》列入。故幽溪大师暮年,曾奉行此为日课,临终趺坐,以指书空作《妙法莲华经》五字而化,法门之妙于此可验;3.《受持佛说阿弥陀经行愿仪》,成时大师依经辑录,为净业行人可随文入观,是真受持,随观归诚,是真信受之要法;4.《大悲忏》为宋代法智大师所撰,清见月律师删文重纂。历来修此忏者多获感应,因虔诚修持《大悲忏》,诵《大悲咒》能得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死,并可于命终后随愿往生十方佛土。其修行净土法门者,因观音菩萨亦在西方,其愿往西方、亲觐三圣当亦更易,故有助于修弥陀净土法门者的往生西方;5.《礼八十八佛洪名宝忏》,清鼓山道霈法师补纂,此忏具有灭罪消愆之德用。至诚礼诵,纵即“五无间罪、阿鼻地狱”亦得除灭。吾人多生多劫所造恶业,实难筹算,诚礼此忏可除,罪灭则往生更易。
忏法指礼忏之仪制,又称忏仪。依准此类仪则而修之,称为修忏。忏悔,原是将自己生活上所犯之过失,于一特定日在僧团众僧前告白,表忏悔之意。后渐含人类精神整体之六根忏悔,与身、口、意之三业忏悔两类。我国的忏法起源于晋代,渐盛于南北朝。梁天监时,武帝请僧摭采诸经妙语,集为十卷悔文,前为六根三业,皈依断疑,忏悔解冤;后及六道四恩,礼佛报德,回向发愿。其中正以露缠结罪,涤过去之恶因,复凭发菩提心,植当来之种智。此即为《梁皇宝忏》。此后,即采用大乘经典中忏悔和礼赞内容而成忏法。至智者大师时,更使忏法具备了独特的形式,将其所说四种三昧中的半行半坐三昧,体现于《法华三昧忏仪》之中,使成既是修行的方法,同时也是忏悔的仪式。其内容即含有较完整的严净道场、净身、三业供养、奉请三宝、赞叹三宝、礼佛、忏悔、行道旋绕、诵法华法、思惟一实境界等十法。
隋、唐之间,佛教各宗派多依本宗所主之经典,撰成种种忏悔行法。本宗则有善导大师《净土法事赞》,法照大师《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等广为流行。宋代是忏法全盛的时代,法智大师作《金光明最胜忏仪》、《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及《修忏要旨》等,大师一生曾修《法华忏》三七日为一期的共5遍,《金光明忏》十日为一期的共20遍,《弥陀忏法》七日为一期的共50遍,《请观音忏》七七日为一期的共8遍,《大悲忏》三七日为一期的共10遍,此外又结十僧长期修《法华忏》和《大悲忏》各3年。慈云遵式大师撰《请观音消伏毒害三昧仪》、《大弥陀忏仪》、《小弥陀忏仪》、《炽盛光忏仪》各一卷,领众修念佛三昧、修忏不断,人称慈云忏主。金代王子成集净土因缘为《礼念弥陀道场忏法》,略称《弥陀忏法》10卷,其自序谓此忏“依梁武忏之仪轨,阐弥陀教之功行。千佛备列,圣众全彰”。清代则有成时大师依经辑录《观无量寿佛经初心三昧门》和《受持佛说阿弥陀经行愿仪》,并编入《净土十要》中,广为流行。清代各种忏法除寺院修习之外,为民间所常礼诵。鼓山比丘道霈大师将礼五十三佛与三十五佛之缘起,增入《八十八佛洪名宝忏》中,使行礼忏者起正信、发大愿、尽诚恳祷礼敬持诵,以取无上菩提。列入我国寺院日常晚课中之《礼佛大忏悔文》,为各宗通用,影响深远
最好最大的临终关怀——谈临终助念与终后处理
人总免不了要死,这是任何人也逃脱不了的事实。我们学佛修持,非但要活得有意义,死时也应安详自在。我们佛教对“死亡”这一生命现象,早就圆满地解决了。佛教徒能安详舍报,有的还能自知死期,于沐浴、礼佛后或坐脱或立亡,而毫无痛苦,这是非佛门弟子所望尘莫及的。当然,也不是所有佛教徒都能如此,他们有的虽对死亡早就有清楚的认识,不会有惧怕的心理,但业重者临终时仍会有痛苦,或心情不安,故须对其作开示、助念佛号,以增长其正念,助其往生。如临终前的关怀工作做不好,则病者往生随业受生,因此说临终之一瞬间甚为重要。助人临终时往生极乐净土,是最好最大的临终关怀。
为什么要助念
佛教是求解脱之道,若行者大事已办,则终殁后即得解脱;未得解脱,便是继续轮回生死。修行者未到生死自主的程度,或根本不知道修行的一般人士,到临命终时,都需要他人帮助念佛,使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助念之力,是靠阿弥陀佛本愿力的加持,也得助念者功德力量的相扶持,还有临终人的因缘,如无缘的话,临终前怎么会有人给他助念呢?有了人助念,临终前行人还须深信佛的功德,念佛求愿往生,这是自力的因,非常重要。具此因缘,必定往生。
临终前念佛求生净土,须具自他二力。自力为往生正因,他力为生西助缘,因缘和合,必能成就往生大事。
就自力来说,平时要深信有西方极乐世界,深信阿弥陀佛悲愿广大,切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并至诚一心念佛求生净土。行者临命终时,世缘放下,正念不失,蒙佛接引,即得往生。
次者,自力未充,于临命终时,旁人为其助念。一者,可助病人提起念佛之心;二者,可助病人忏悔业障。障缘消除,便蒙圣众接引往生西方。
以上二种人,临命终时,能如平时之真信切愿,有恳切的念佛往生之心,这个最后念佛的一念心,就是“自力的因”。
平时不知有信愿念佛的人,或虽信净土而功夫未能纯熟者,于临终前,遇善友开导而心生欢喜,正信发愿,求生净土,此亦为行者的“自力的因”。
阿弥陀佛宏愿普度众生,极乐世界清净庄严,是“他力的缘”。
净友的善巧开导,令生正信,放下一切,念佛求生净土。莲友及家属为之助念佛号,以及终殁后12小时以内不移动、不哭泣等,也是“他力的缘”。
若临终时,具足自力的因与他力的缘,则感应道交,必蒙佛接引。凡符合以上因缘条件者,必万修万人去。
平时虽信愿念佛,但临终时为病苦逼迫,念佛心提不起,或放不下世间情爱及关切子孙与财物,这就是“不具自力的因”。若临终时没有善友来开导,亦无人助念佛号,又遇无知家属搬动、哭泣,破坏正念,痛苦加剧而口不能言,这是“不具他力的缘”。
若临终时,虽有自力的因,而缺他力的缘,或功夫纯熟,自有把握,不需助念,但为家属搬动、哭泣而使正念丧失。此是有因无缘,不能往生。
若临终时,有家属、净友开导、助念,亦不搬动、哭泣,而亡者自己为病苦所逼,或系情世间、爱财物等心放不下,提不起信愿念佛的心。此是有缘无因,不能往生。
阿弥陀佛的宏愿,犹如满月,无所不照。众生念佛,当如湛水,寂静不动。水澄月现,心净佛显。念佛机熟,感通相应,承佛愿力,悉皆往生。千念万念,在临终一念,助念即能助之往生,是人生最大的事!因为临终最后一念,是超升和堕落的关键,最后一念善,即生善道,最后一念恶,即生恶道,最后一念念佛求生净土,即往生西方。一念念佛之心即是心力,佛的愿力即是佛力,感应道交即是法力,三种不可思议之力,融合于一句洪名“阿弥陀佛”,自然在念佛者的心中显现接引,故临终最后一念念佛之心,即随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家属及亲友的助念佛号,是希望病者最后念佛的一念心随佛往生,所以临终助念之妙用最为殊胜。
助念前的准备
危重病人的病室,宜供阿弥陀佛接引像,无论画像,塑像均可,佛像安放处所,以病危者能看到为准。
像前宜放香炉,炉内燃上等檀香或沉香,若燃线香,则只须一炷即可,免使室内香烟过于浓烈。至于蜡烛,则不用亦可,电灯亦代表灯供养。此外,佛前能供些素雅的鲜花则更好,净水,果品等亦不能少。
法器应备大磬、引磬、木鱼三种。如无法备齐,则只要有引磬一把也可以。
参加助念者在接到助念通知后,即须心系佛号,恳切至诚,身心肃穆,直至助念完毕返家时为止,不得轻举言笑,念诵时最好穿海青。
助念之规制与病家注意事项
助念活动只有如法地进行,才能体现出助念的殊胜作用,故助念者必先熟知助念的方法和步骤。
助念是代佛行化,故应认真负责,切不可大意误了他人的了生脱死大事;到病家后,应先召集家属说明注意事项,做家属的为使自己的亲人能超升,就必须听从助念者的指导;助念者的态度必须诚恳,说话更要和蔼,使病人听到后能心生欢喜。助念者要把自己当成病者的亲人,虽今生不是,过去世定当做过眷属,只有这样,在助念时的心就会更切,责任心也更强了;除对病人讲开示外,其余一切世事俗情之话,一律不许与病人谈。如遇亲属朋友来看望,则要问明原因,如来参加助念,则应服从统一安排,如果仅仅是来看望慰问的,则请家属带至别室相谈,以免妨碍病人的正念。
病人家属不管是佛教徒还是非佛教徒,既请助念佛友来助念,就要一切听助念者的安排,同时要劝告其家人,在助念时不要向病人嘘寒问暖,或让亲友摸头触脚。总之,为使病人能安详往生,一切必须服从助念者的指导去做。
在医院开出“病危通知”而无法医治之后,病者与其家属就应念佛以求往生,先可由家属和亲戚朋友一起念,至危急时(如脉博微弱)请来的助念人员必须坚守岗位。此时如病者疼痛难忍,可打止痛针以缓解,为使病者能正念分明,脑部最好不要麻醉。
助念如果在病人不十分危急时就开始,则先念《莲池赞》一遍,《阿弥陀经》一卷,《往生咒》七遍或二十一遍,《赞佛偈》一遍,接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直到回向时再念“阿弥陀佛”四字洪名。
如果开始时病势就已极其严重,就从“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直念下去,法器单用引磬即可。
助念开始时如病者已亡故,则先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接引导师阿弥陀佛”一句后,接念《往生咒》四十九遍或一0八遍再念佛,念时可用引磬木鱼同敲。助念时的佛号,如病者平时习惯念四字洪名者,则助念同人也就念四字好了,于病者来说字少反而易念,故印光大师亦是提倡用四字名号助念的。
助念开始时,如病者神智清楚的,应先说法安慰,劝其放下一切,一心念佛,说的内容大致为:
“□□居士,现在请你不要想其他方面的事,清楚地听几句佛法。佛说人生有生、老、病、死苦,这是必然的现象,是任何人都逃不脱的,有生必有死,但死并不可怕。阿弥陀佛发过大愿,临终十念、一念,他皆会接引行者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寿命无量,可一生成佛。因此,你应当发愿,用你一生中所做许多好事的功德,求生佛国,一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如你阳寿未满还不该去的,因阿弥陀佛是大医王,他会使你很快恢复健康的。现在大家为你助念,你能念,就轻轻地跟我们念,不能念的话,就听我们的声音,心里默念,专心地听着,其他什么也不要想了,一心祈求阿弥陀佛来接引你,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莲池中去!千万要注意,要阿弥陀佛或西方三圣来接你,你才跟着去,其他亲戚朋友与任何人来接,你都别去,阿弥陀佛一定会来的!”
念佛开始后,助念者每个人都要专一其心,声音要整齐清越,不要太快或过于缓慢,声调也要适中,更不要悲戚或急躁,应以一种庄严、肃穆、而又和谐、安宁的声音,轻轻地念。使病人能于安详、恬静、怡悦、自在的情况下往生。
病人将要断气的时候,眷属应在佛像前跪念或拜念,所有参加助念的人都要在心中观想,作阿弥陀佛放大光明接引亡人,亡人在佛光中间合掌往生西方。此时高声念佛,直至断气后三小时。在这阶段中,主持助念的人必须特别注意,绝对制止抚摸亡人的身体,所有眷属亲人不应哭泣。大家如此助念,一直到亡人身体全部冷透才停止。
往生者将断气之前,即可于其胸部置金光明沙,次放“无上密部拔度六趣陀罗尼”、“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及“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等三张咒轮,再盖陀罗尼经被(往生被)。此三项工作最迟在断气时即应放置妥当。
在行人将舍报时,如条件许可,应加鸣“无常磬”(即大磬)。《资持记》引智者大师语云:“人命将终,得闻钟磬,增其正念。唯长唯久,气尽为期”。
随后代亡人在佛前回向: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华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助念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愿以此功德,回向□□□,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注:后二偈为助念者功德回向,必不可缺,因助念功德必须回向于亡者,亡人才可得助念之益。)
唱毕《回向偈》,如亡者生前未皈依三宝,有法师同去,则由法师为授三皈依。如无法师,则念皈依时,观想代亡者在佛前自誓求受。若有法师授三皈依,当请亡人家属或代表代为接受。皈依词是:
1.我□□□(亡者名),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念三遍,每遍结束各一拜)
2.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生。(念三遍,每遍结束各一拜)
3.我□□□(亡者名),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念三遍,每遍结束各一拜)
三皈依毕接念回向偈: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华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说三皈依和回向后,助念就结束了,一般参加助念的人可以离开。但亡者遗体未火化前,最好灵前仍应佛号不断。
助念虽是辛苦的事,但这是帮助他人念佛往生西方,是代佛荷担度脱众生的责任,是一种最大的功德,是我们成佛的因,将来我们必可仗此功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用成佛的因感成佛的果,是助念者最殊胜的因果。
逆抚念诵助生西妙法
对于临终时不能自主生西,经助念亦未见佛来迎者,可用“逆抚念诵法”,助其往生。其法为:
以两手掌向其温处逆抚而上,至于顶门,掌离体约2公分,行者全神贯注于两掌,口中作如是言: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惟愿不违本誓,哀悯此“持戒念佛弟子□□□,速来接引。令其神识由顶门出,上生西方极乐国土,离苦得乐,速证菩提,决定往生!决定往生!决定往生!
又复为念《往生咒》、《大悲咒》、《心经》、《弥陀心咒》。《弥陀心咒》即是:
嗡,啪嘛,打惹(日雅合音)啥,所哈。
如手抚口念不停,倦则换人继续行之。或以多人围绕念佛,抚者倦时稍休,续念续抚,以得到头顶后温为止。
此逆抚一法,系用于死后顶冷而温在下部、或头顶与心部之温度平均者,即使通身已冷足部尚热者,经长时施救,亦能渐渐温升至顶而生极乐,这是刘净密居士运用唯识学原现而行的决定生净土之利他法,不仅符合理事,也是经长期实践证明是绝对有效之法。
此逆抚念诵法,也符合中阴救度法。前所述为临终前的助念法;此逆抚念诵法,则用于死后未得顶温往生征兆的挽救。行此逆抚法时,生者对于将欲命终之人,不论男女,宜以引磬、小鱼节音,为之更番念佛。更以主事一人,时时于彼耳边而告之言:“你是念佛弟子,或更受持某戒,及你平时曾发愿念佛求往生,或观佛、坐禅、布施、礼忏种种功德”之类,择要告之,嘱其明记勿忘,此利益最大。因亡者此时于幻觉、错觉位中,神识瞀乱,无始迄今百业来牵,随至而往。今得有人切切提醒,告以现世曾修各种善事,即起瑜伽相应增上作用,所有恶业,无缘得侵。又可时时提醒亡人神识,可说:“阿弥陀佛从西方来了,丈六金身毫光四射,见到吗?”于此时暗示其观佛、见佛相助,效力难可思议,定可消恶业生净土,此名“真正应用唯识教理,现在受用”。愿十方佛子普同信受,结合念佛,互助往生。此节材料,据1936年上海佛学书局出版之《应用唯识学决定生净土论》一书。
终后处理
病人终后十二小时之内(夏天至少亦须在八小时之后),切勿移动、哭泣、沐浴、更衣。因初死之时虽呼吸停止,心脏不跳,但心识尚未出离。故印光大师说:“病人将终之时,正是凡、圣、人、鬼分判之际,一发千钧,要紧之极。只可以佛号开导彼之神识,断断不要洗澡换衣,或移寝处。任被如何坐卧,只可顺彼之势,不可稍有移动,亦不可对之生‘悲感’相,或至哭泣,以此时身不自主,一动则手足身体均受拗折扭裂之痛,痛则瞋心生而佛念息,随瞋心去,多堕毒类,可怖之至。若见悲痛哭泣,则情爱心生,佛念便息矣!”又说:“所最贻害者,莫过于妄动哭泣,若或妄动哭泣,致生扆恨及情爱心,则欲生西方无有一矣。又人之将死,热气自下而上者,为超升相;自上而下者,为堕落相。故有‘顶圣眼天生,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之说。然果大家至诚助念,自可直下往生西方,切不可屡屡探之,以致神识未离,因此或有刺激心生烦痛,致不得往生”。即使时隔很久而想探其冷热,亦应遵兴慈大师所说:“如欲察其冷暖,务须轻轻探摸,不可粗重”。
十二小时后沐浴更衣前,先将陀罗尼经被及三张咒轮拿去,待事毕再如前所说次第放上、盖好。
十二小时后沐浴着衣,一般以笔者之经验,经长期助念而亡故者,即其生前不信佛,亦多体软;若遇有手足关节硬,不能转动,也只要将亡人轻推,使仆于床,将衣服两手穿进去,慢慢拉上,再使亡者仰卧,整衣、扣上扭扣即可。切不可听人说死亡过久,躯体僵硬不好穿衣,而于刚一断气就忙于穿衣等,因此事最为重要,故再三说之。殓衣宜用旧物,不用新者,也不要穿丝绸织品与毛织品,能令亡者获福,有现成好衣亦宜布施他人。葬地也不宜做大坟,兴慈大师说:“凡人死后衣棺丧葬等,愈简愈妙。须知多费一钱,即折一分福,多伤一命,即增一分罪”。
亡人火化之前,应将陀罗尼经被及三张咒轮取出,并摺好。俟骨灰放入骨灰盒内,然后将三张咒轮置于骨灰上,再将摺成骨灰盒大小之陀罗尼经被放上。所投影处即有无量功德,可超度亡者。
亡人逝世后,眷属等人,最好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内,应吃素、念佛、守五戒,这样才能使生者、亡人皆获利益,真孝父母者当如此做!
亡人命终之后,眷属应于七七之内,为死者广造功德,如布施、放生、救灾、济贫等。还应赠送经书、供养三宝、礼拜忏悔、诵经念佛,以求佛力加被。若亡人已生西,则因此功德可增高莲品,若未往生,则可使中阴得度。因为亡者平时虽不学佛,甚至根本不信佛,但中阴身最渴望得到有人救度,故七七之内的超荐,是有殊胜效果的。
最后要说明一下,有关民间对丧事的处理与我们佛教徒的应持态度:首先一个原则是因为我们是佛教徒,就应该对亡故的亲人负责,依上面所说的去办就好了;对一些违背佛教原则的迷信行为,也绝不能随俗。七期之中要超度亡人,也只能用佛教的方法,即以佛教经忏、普佛、念佛的方法。这点须特别注意,否则非但达不到超度的目的,还会种下不必要的业缘,对后世之解脱也会增加困难,切记!
还有些人认为由于生辰八字的关系,常去病家送往生、送葬,就有可能被“冲”到而“倒运”“害病”,因此顾虑重重。对这个问题也不必害怕,在佛法中是没有这些禁忌的,助念是去念佛,去做大有功德的好事,不仅善神护持,也得诸佛菩萨的佑护,是做功德、是修持,故我们不必顾虑民间信仰中的禁忌,皈依三宝,就要以佛所说的法为准!
我们若能发心经常帮助他人念佛,助其往生西方,那么将来我们自己到临终之时,自然也会有人发心来为我们助念。他人因仗我们的帮助念佛而往生西方,将来他决定会从西方随阿弥陀佛同来接引,使我们不失正念,往生西方。即使我们送往西方的人还未“花开见佛”,因我们有此送往生之因,也会得佛力加被而顺利往生。
由于我们经常参加助念活动,送人往生,对于临终时之种种情况,及其对往生的利害关系,一定会了解得很清楚,到了自己临终时,就可用所积经验,而使自己更如法地安详往生。
南无阿弥陀佛!
附三张咒轮及陀罗尼经被(往生被)图形于后。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