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在佛法里面,佛菩萨教导我们的是经典。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可能就知道,现在这个社会仿冒的很多,假东西太多,所以他老早就想到了,到这个时代有假的佛法。所以他在过世之前就对学生说明,佛要过世的时候,阿难尊者向他老人家请教,您老人家在世,我们依你为老师,你要不在世了,我们依靠什么人?佛没有指点哪一个人,佛只说了两句话,「以戒为师,以苦为师」。你要真正成就,不怕吃苦,要守戒律。戒律是佛的行为,戒律从哪来的?世尊日常生活,他的工作就是教学,他是职业老师,处事待人接物把它记录下来就叫戒律。戒律是佛的行为,经论是佛的智慧。说这么两句话。所以学佛要从扎根教育做起。我们今天学佛,学了没有成就,原因是什么?我们没有扎根,就是基础教育疏忽了。基础教育是什么?《十善业道》。几个人学佛是从十善业开始的?其实十善业还不行,十善业底下还有基础,那是什么?小乘。佛在经上说过,「佛弟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释迦牟尼佛否认,你躐等。像念书一样,一定要从小学、中学、大学,这就对了。小学、中学不念就念大学,没这个道理的,你决定不能成功的。所以要求你先学小乘。
那我们的《大藏经》经典传到中国来,小乘经典翻译得非常完备。南传是小乘,我们看看巴利文的经典,跟我们中国《大藏经》的四阿含小乘经论,经律论一对比,分量几乎差不多,将近三千部的经典,巴利文经典比我们只大概多五十部的样子,你想想看翻译得多完整。所以中国在隋唐时候,小乘两个宗,那是基础,成实宗、俱舍宗,这两个宗现在没有了,早就没有了。唐朝中叶以后,我们祖师大德就放弃了,不学小乘了。不学,那怎么办?用儒跟道代替。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就融合,学佛一定要学儒、学道,代替小乘;学道的人,你看道长,他也学佛,他也学儒;念孔子书的人,他也念经,念佛经,他也念道。所以形式上有儒释道三家,实际上合成一体,实际上分不出来,它都通。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我们应当要晓得。学习,这个指导原则收到很好的效果,你看从唐到现在,这将近八百年当中,成绩卓著,出家的高僧,在家居士,高士,成就的人很多,超越印度。到我们现在,这一代问题出来了,小乘不学了,儒跟道也不学了,一下就学大乘,所以学了一辈子依然不能成就,原因在此地。
因此我们在这么多年当中,在国内、在海外,细心观察,为什么在家学佛,《十善业道》做不到?出家学佛,《沙弥律仪》做不到?总的纲领,三皈依不但没有做到,三皈依什么意思都不懂,正确的意思不懂,原因到底出在哪里?出在满清亡国之后,我们把传统文化的三个根疏忽。虽然疏忽,它这个影响,影响到民国二十年,民国二十年之后逐渐淡薄了,中日战争之后,八年抗战,就完全没有了,这在文化上来讲是无比的损失。所以我们现在不管是学儒、学佛、学道,都没有办法跟古人比。不要说太早,跟民国初年的人比就比不上,差距就很大!人家那个时候都有这个基础,所以无论学哪个他都有成就。
在现今的社会,印光大师,这是佛门的大德,他老人家一生极力提倡的是因果教育。我们当时看到老人家这种作风还不以为然,到现在我们才完全明白他老人家用心良苦。我们得到一个结论,人如果受过伦理道德的教育,他不愿意作恶,为什么?他有羞耻心,礼义廉耻,做不善的事情觉得羞耻,所以他不会作恶,羞於作恶。人要知道因果报应的事实道理,不敢作恶,为什么?他有报应。所以中国几千年来,就是这两种教育维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全,几千年来的长治久安从哪里来的?得力於这个教育。而佛法的教育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没有伦理道德、没有因果,佛法就没有了。像盖楼房一样,第一层是《弟子规》,第二层是《太上感应篇》,第三层是《十善业道》,所以前面两层没有,十善业道就做不到,就流於形式。我们终於把这个原因找到,找到之后,极力提倡要扎三个根。三个根扎下去之后,无论学什么,你学儒,你成圣成贤;你学道,那成神仙;你学佛,你能成佛、成菩萨,都能成功,这一点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重视。过去没学,现在赶紧补习,把这个课程补出来,一样能成功。扎这三个根需要多少时间?真正肯干,一年就够了,一年我们就把基础扎稳了,往后的修学,那这个进步真是一帆风顺。
有人问我儒释道要怎样才能复兴?我在这三个根上加了一句话,三个根是德行,你有这个德行,现在找不到老师,没人教你,那你还是不行。古圣先贤留下来的典籍全是文言文,现在虽然有人把它翻成白话,翻成白话味道就变了,不是原味。
你要真正想成就,你得要尝到原味才行。原味怎么?你得学文言文,你不会文言文,你就没有能力阅读古圣先贤留下来的经典。文言文怎么学法?文言文要背诵、要讲解。背诵,你找到汉语拼音的,在台湾的注音符号的,没有问题,你可以读诵,你先把它背熟,然后再求解,字字句句把它讲透。过去李老师告诉我,五十篇,你能够熟读五十篇的古文,你就有能力读诵;换句话说,儒释道三家的典籍你有阅读的能力。要用一年的时间,一个星期学一篇,五十个星期五十篇,用一年的工夫,你就有能力阅读。如果用两年的工夫,你熟读一百篇,李老师说,你就有能力写文言文。文言文是《大藏经》的钥匙,是《四库全书》的钥匙,你拿到这把钥匙,这些典籍就是你的文化财产。如果拿不到这把钥匙,这个典籍摆在家里没用处,你看不懂。所以连三个根,加上文言文一百篇,总共三年,三年时间你就拿到了。我把这桩事情告诉蔡老师,蔡老师听了很欢喜,他说他发心学一百篇古文,他要讲。我说太好了,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个星期学一篇,指定一篇文章先让大家读。读,不必在一起,个人去读,要读到能背。讲解,或者用一天、二天的时间,同学们聚集在一起,蔡老师去学习,讲给大家听,一个星期一篇,两年这个钥匙大家都拿到了,这是好事情。不能依靠白话文的翻译,依靠白话文翻译,你永远没有能力自己直接去读古人的作品。这个对於我们发心学习圣贤典籍是非常非常必要的一个手段,真正想成就,你要用三年功,一年把德行养好,就是一定要落实《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这三样东西不是念的,不是背的,是要做到,真正做到,你就有圣贤的基础,学习圣贤的条件。
无量寿经菁华 (第十四集) 2010/1/7 华严讲堂 档名:02-038-14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