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快诵网

一念瞋心起——对频发校园惨案沉思

发布时间:2022-10-26 10:08:08作者:楞严经快诵网

一念瞋心起——对频发校园惨案沉思

  今年三月以来,最引人关注的社会事件,当数接连发生的校园惨案。

\

  福建、广东、江苏、陕西,一桩桩校园惨案,手段令人发指,场景叫人扼腕。面对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面对一个个灿烂可爱的笑脸,手持尖刀的歹徒此时全无点滴慈悲心肠,心中充满的只有仇恨,无比的仇恨。尖刀指向的学生在他们眼里不过是一个个草芥。尖刀,在他们看来是发泄仇恨的唯一利器。

  福建南平校园惨案的凶手郑民生为自己辩解,说自己身为医生,知道捅哪些部位会致命,似乎自己已经留了一手,在宣判后还大呼自己冤枉。可谓至死不悟。且不说杀业可堕无间地狱,单说其因个人怨恨而迁怒于他人、迁怒于无辜儿童致使数位儿童少年殒命、致使数百儿童心灵受伤的举动,足以让众人百思不得其解了。“冤冤相报何时了”,拿无辜的人开刀、甚或拿花朵般的儿童开刀,如何能够解决问题?

  面对这一系列惨案的发生,我们每一个社会人都该做出深刻的思考:这现象背后的问题症结究竟在哪里?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凶手将自己的生命弃之不顾,还要故意搭上幼小的生命以泄私愤,行径如此惨绝人寰?

  校园惨案的制造者,几乎都能侃侃而谈自己制造血案的理由,有些甚或还挺令人同情,但是任何理由都不应成为大开杀戒、滥伤无辜的借口。佛说:“万法因缘生,还从因缘灭”。万法缘起的规律告诉我们,世间一切存在的现象,都是各种条件组合而成的,而各个组成条件本身也是由其他条件组成的,因此一切存在所发生的变化都离不开重重组合的条件,而且各种条件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仇恨的生起有其复杂根源,而仇恨的消解也需要顺缘而解,切不可盲目冲动。

  事实上,惨案的发生固然有其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但主要还是由犯罪者的心理原因造成的。根据对几起校园案件的审理情况来看,杀害孩子并不是凶手行凶的目的,只是他们泄愤的手段。而他们的动机呢?是对自己境遇的不满、是对社会不公正的不满、是对一己私利无法满足后的愤怒转移……或许他们的确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或许他们确实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是当他们选择比自己还弱势的群体进行报复的时候,他们心中的那一点人性的良知已然丧失殆尽,代之而起的只有野兽一般的任情宣泄。这不禁让我想起佛陀的一句名言:“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

  《华严经》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正则行正,行正则业正,业正则果正。起心动念的一刹那便决定了我们将要造成的后果。生活中出现了问题,首先应该分析问题的成因和解决之道,如果时机不成熟切不可勉强从事,否则导致失败后势必会大受挫伤而致使心理紊乱、丧失理智。即便是遭到别人的误解甚至打击,也不应立生瞋恨,更不应转嫁于无辜者身上。应知,由瞋恨心而发起的各种举动,最终导致的结果一定会是错误的,不但不利于最终解决问题,而且还极易殃及无辜,造成他人无端受到伤害。

  人生本无常,生住异灭、成住坏空,是世间不变的定律。人,本赤条条地来,终赤条条地去,连与自己相伴的生命都无法挽留,还奢望带着那些根本与自己无关的身外之物走路吗,还是干脆让仇恨把自己的生命都带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佛学告诉我们,世间万事万物本来无常存在,“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包括我们每一个人。这个世界本来无我,对于我身外的事物,得到了,是暂时归自己所有,大可不必欣喜;失去了,是本来就是暂时拥有,没什么值得忧伤。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视线往往被许多假象所掩盖,我们的心往往被许多幻觉蒙蔽着,看不开,放不下,烦恼不断。我执、法执和无明把自己牢牢地捆绑、缠缚在虚假的尘世,强烈的失落感、绝望感把我们推到了危险的边缘,推向了罪恶的深渊。很多所谓别人给我们造成的痛苦,其实都是因我们心中的无明而起,并通过我们的“我执”而发酵并产生作用。

  犯罪者大都对世间的名利、地位等等身外之物看得非常重要,希望能永远占有。但往往事与愿违,美好的事物和情境在他们面前仅仅是昙花一现,无法永恒。企求掌握自身不可能掌控的一切,过度地期望把握一切,只会使内心压力越来越大,直至导致心理失衡。无常本来只是宇宙人生的规律,但正因为对世界存在的规律不能形成正确的认知,把一切看成永恒,当无常到来时,才会因为遭遇挫折而产生痛苦。我们只有破掉我执、法执一切执着,放下假我,回归真我,才能彻底脱离尘俗、无有染污、无挂无碍,才能透过迷惑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才能“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为此,佛教倡导通过观想“无我”而达到去除我执的目的。通过观想,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个体生命的缘起无我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个体生命在整个空间中与其他存在的相依共存、相互牵连的关系。通过前一种观想,我们彻悟到生命的存在其实只是一种假相,没有必要因为对假相的执著而造业轮回,以极大的代价换回痛苦的果报;通过后一种观想,我们能够明白,个体生命的存在是其他因缘促成的,因而对促成其产生的因缘应怀有感恩之心,常思自己之过、原谅他人之非,从而开放心胸、融入社会。

  佛教的救赎,靠的不是神,不是他人,而是自己。诚然,生活在尘世间,人的内心难免会有怨、有苦,有种种不如意,但是人的内心更应该有慈、有悲、有宽恕。佛菩萨教导我们要常怀拔苦与乐、慈悲喜舍之心,视一切众生如父母,如亲人,面对伤害自己的人,不仅不嗔不恨、无怨无悔,还要用悲悯之心感化他、救度他,甚至代他受苦。《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说:“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黑暗中,为作光明。于贫苦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众生。”宽恕是平等的、无条件的,是人间最高尚的品德。无论对己还是对人,宽恕都是灭却仇恨的最好的良药。唯有宽恕,才可以中止加害者与受害者之间无尽的轮回。

  《法华经》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其实佛与众生的差别只在一念之间。我们的本性是纯洁而慈悲的佛性,宛如宇宙一样虚性空灵、光明宁静。当发现自己已经心中不快,当发现自己即将动辄失控时,不妨尝试着用佛学的解决方法,努力向内观照,建立真正的心理健康机制和对消极情绪的觉察和管理机制,对身外的世界保持正确的接纳态度,从而保持内心的平衡状态。试想,郑民生之流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些道理,又如何会制造那样的惨剧,如怎么会给众多的家庭带来灾难?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动机决定一切。有了问题是想方设法去淡化和解决,还是满怀瞋恨,不顾一切泄愤为快,值得郑民生之流认真省戒。

  让我们寄希望于人类心灵的宁静和谐,并深深祈祷悲剧不再上演,噩梦不再重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