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云大师 1.聪明的争议 聪明很好吗?语云:聪明反被聪明误!三国时代的杨修,因自持聪明,恃才傲物,最后反招来杀身之祸;东吴的田丰,力劝袁绍不要对曹操正面作战,袁绍不听,将之打入大牢,出兵后果真大败,牢中的田丰一听,说:我命休矣!人曰:你劝谏得对,袁绍一定会放了你。田丰说:我素知袁绍为人心胸狭窄,我说错了,他或许可以容我;我说对了,他必定不肯容我。田丰的聪明,不但没有为他带来官运亨通,反而冤死狱中。 苏东坡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虽然是苏东坡对当朝的讽刺,但也说明,一个人徒有聪明才智,如果没有培养福德因缘,也是很难立身处世! 2.宏观与微观 维摩居士的丈室虽小,它能容纳三万八千多作狮子座椅,能接待万千的菩萨罗汉,就等于佛陀看整个的三千大千世界如庵摩罗果,这就是宏观。诸葛亮在隆中的时候,刘玄德前去访顾请教,所谓隆中对,诸葛亮道出三国分治的远景,这就是宏观。 从一片云朵可以知道天气的变化;从一粒米可以看出农夫的汗水和辛苦;从一沙一石可以看出三千大千世界;从袈裟的一角可以看出佛像的金容慈悲;从树木花草的成长,可以见到大自然无限生命的机能。 所谓见到一切诸法的成就,就能见到因缘,这是微观;见到缘起,就能见佛,这是宏观。乃至须弥纳介子;介子藏须弥,就是宏观;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就是微观。 3.低头 有一个人问一位哲学家:从地到天有多高?哲学家回答:三尺高!为什么这么低呢?我们人不都长得至少有四尺、五尺、六尺高吗?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