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快诵网

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

发布时间:2023-03-23 16:50:15作者:楞严经快诵网

  【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

  这一句话表面的意思并不深,就是让我们要常行方便,给人以帮助,要做种种的阴德、善事,来积累福田。安士先生在发明这一段文里面他是这样注解到,「下文逐事劝勉,此乃撮总提纲,皆培植心地事。时时种种,拆开不得,方便阴功,亦拆开不得」。这句也就是说,下文所说的是一件一件事来劝勉我们去广行阴骘,常行方便,所以这一句话『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就是总提纲。这句话以及下文的这些开示,都是劝导我们培植我们的心地福田。所以这个方便、帮助人的事情,善事、阴德都要从内心里生出善而落实到行动,这不是做假相,装模作样的,真的从内心当中生起仁善。这里讲到「时时」和「种种」拆开不得,时时是对方便而言,种种是对阴功而言。所以为人行方便的事情是时时要做的,不能够有一刻忘掉助人的这种善心,这也是《十善业道经》里面告诉我们的,所谓「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这就是讲到行时时之方便,念头里面不能夹杂著不善,如果夹杂不善就会把善断掉,这时时就做不到了。所以这时时是讲一天二十四小时我们念头上没有断助人行善的心,虽然在事上我们会中断,但是心上不能中断。下面又说,方便阴功,亦拆开不得。这个方便是给人以方便。什么叫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宜。这就是说,最便宜、最适应、最合适的方法,这叫方便。用这个方法做什么?用来帮助别人,这叫方便。佛法里面常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讲的是存心,这个存心是时时刻刻都要跟慈悲相应,方便这是讲利益众生的方法、方式多种多样,无论怎么做都是在利益众生。阴功,这个功叫功德,你行善积功累德,而讲的阴功就是你不求人知道,你所做的善事即使没有人知道,更没有人去表彰,但是我们还是这样真诚的、耐心的去做,因为我们不是为表彰,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誉来去做的,更不需要别人报酬,这是我们本分应该做的,这叫阴功。有这颗心,这是纯是一颗爱人利物之心,所以这个功德就很大。

  下面安士先生又说,「方便之行,而欲时时无间」,这就是说的不能有中断。一般来讲,方便之行要时时没有间断这个确实不容易,为什么?因为人他一天也有三餐、也有睡眠,很多杂事,要让自己方便的行为不间断确实不容易,但是必须要有这颗心,有这颗心也就能够称得上行时时之方便。我们这个心念不断,所以事情一来我们马上就会去做,因为我们的这个心念始终都是保持这样的爱物利人。下面讲「阴功之作,而欲种种无遗」,我们积功累德,欲就是希望,希望能够种种没有遗漏,这是我们的希望,我们希望凡是利人利物的事情不要有一件漏掉,这真是纯善之心。古人常讲发意圆成,这个意念是如此的真诚、如此的勇猛,事情还不待你去做已经功德圆满。事情做得好与不好、成与不成,确实这是众生福报,还有因缘能不能成熟,要看条件,但是我们的心确实是真诚的,这就功德圆满,这也能称得上种种无遗。但是我们不能说我有这个心就行了,事上可以不用做,於是在事情上就会推托,说一句什么随缘,就不肯去努力落实,这样就不能算是这里说的种种之阴功。为什么?心其实并不真诚,真诚的心发出来肯定是不遗余力来去做,做得成做不成我们都不计较,我们是但问耕耘,不问收获,但是耕耘的时候必定是全副精力投下去。

  「以世情言之,必不可得之数也」,这是讲用世间我们的观念来看「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这很难达到,可以说不可能,你怎么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帮助人?你怎么可能所有的善事阴德你都做尽,没有遗漏一件?世情上来看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刚才讲的是从理上来讲,理上讲我们只要心是真诚,能够做到「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不令丝毫的不善间杂」,那我们的念念都是善,在理上讲这就能做到。在事上讲能不能做到?事上也行,所谓「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事上怎么无碍,怎么能够做到?这底下讲,「若通以佛法,竟绝无难事,视其力之所能,则勇往为之,力所不能,唯有先发宏愿,俟之他生后世而已」。所以佛法讲得圆满,一般世间的角度来看这个事情很难做到,时时刻刻都在行善难,种种阴德都做圆满这很难,但是佛法通三世,佛法讲什么?如果我们现在面对这桩善事,必须努力去达到、去做到,勇往为之,如果力所不能,我们也要先发宏愿,我们发愿将来要做到,这一生做不到我来生后世必须要做到,你这个愿真诚,也是圆满,因为有愿必成,所以这个心总是一样的。两者,一者是现前勇往为之,做到,这是真诚心,另外一种,虽然现在能力、条件不足,但是发了这个真诚的愿,将来做到,心是一样的,所以事上来讲也是一样的圆满。因为我们讲时间本身是一种假象,爱因斯坦讲的,时间是错觉,现在和将来那是你虚妄的概念在分别执著,你真诚心发出来之后,现在做到和将来做到功德相等。所以我们这里看论心不论事。

  安士先生在他前面讲「欲广福田须凭心地」那里有引徵一个故事,这是《法苑珠林》里面,叫「十粒除贫」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讲我们中国在隋朝时代在终南山有一位普安法师,这位普安法师是一位得道的高僧。隋唐时代的佛法很兴盛,我们现在师父上人在讲《华严经》,华严五祖都是隋唐时代的人,第一位祖师杜顺和尚,到最后第五位祖师宗密大师,都是隋唐时代的人。当时这位普安法师也是精通《华严》的一位大德,他也是专攻《华严》,他隐居在终南山。在《高僧传》里面对他有详细的记载,说他有神迹,譬如说有一次有人在一个叫做子午、虎林的山谷里面建造了一个庵舍,可是这庵舍上面有一块大石头,这个大石头有一天就会坠落,大家都很害怕,怕什么时候崩下来会压死人。这位普安法师就很慈悲,他就在那里用心念来起这个念头,说希望这个大石头被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要在这里造成危险。结果他刚刚动了这个念头,就见到这个石头就飞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大家看了之后都觉得非常惊讶,也对这位高僧非常的惊叹。普安法师说这个是《华严》之力,《华严经》的威力,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我们现在听师父上人讲《华严经》,我们就晓得这个道理,所谓是「一切唯心造」,这在《华严经》里面有这句话,「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普安法师他念力非常集中,非常纯一,所以这个念力不可思议,境界都是我们心念变现出来的,念力强他就能够改变境界,所以石头都能够被搬走。像这样的一种神迹,记载里有不少,可以证明这位普安法师他是一位圣人、圣僧。

\

  这位法师居住的地方於是就感化了很多人都学佛,而且大家都非常乐意供养法师。有一天这位法师到了一个村庄,叫大万村,大万村里面有一个村民叫田遗生,他家里很穷,真的是家徒四壁,什么东西都没有,衣食不济。他有四个女儿,穷得连衣服都只能够分著穿,都不能有自己单独的衣服。有一位长女,长女名字就叫华严,当时她二十岁。这一家是学佛的,懂得三世因果,知道自己这一生这么贫穷是由於前生没有修福,不肯布施,招感的这么贫穷的果报。所以他们就想这一生要好好布施修福,可是想想家里什么东西都没有,拿什么布施?找来找去只找到两尺粗布,很差质量的布,只有两尺,他们也觉得真的是非常痛心,想拿东西布施都没有。正在悲叹,突然抬起头看到屋顶上,屋顶是漏的,从那个漏的孔缝那里他们看到有一扎禾苗,稻禾,上面有点谷穗。於是他们马上上了房顶把这禾取下来,然后去皮,剥掉外面那层谷,磨成总共有十粒黄粟。然后就想把这十粒黄粟供养给这位出家人,普安法师,可是自己又没有什么衣服穿,真的是衣不蔽体,都没办法出门,怎么办?只好等到晚上半夜三更没有人的时候,大女儿叫华严,她就拿著她要供养的东西,粗布二尺还有十粒黄粟,我们讲十粒米,就匍匐前进,爬著走,为什么爬著走?因为她的衣服都不能遮蔽她的身体,她只好爬著走。走到这位法师所在的精舍,在外面她就把那个两尺布就扔了进去,手上还捏著这十粒米,她就把它放在,因为外面都有一个接受人家供养的一个桶,她就把这个米放在这个桶里布施。布施以后她就发了一个愿,说愿我前生的悭贪的果报从此就尽了,就了结了,现在对於佛前我求哀忏悔,以我仅存的这些物品来供养出家人,希望我这个贫穷业报到此为止,愿明天大家,就是僧团里面吃饭的米煮出来之后都变成黄色,因为我供养的是黄粟,黄色的,大概像玉米这种,发了这个愿,希望这个愿能够成就,发完以后她就擦著眼泪回家了。等到第二天早上,僧团都起来做功课,然后就吃饭,就发现怎么煮出来的米都变成黄色的,就觉得很惊讶,要去打听,后来才知道,原来当天晚上这位贫女来过这里布施。这消息传出去以后,当地有一些有钱的人听了之后很感动,马上就拿出钱物来周济他们家,改善他们的生活,后来这位叫华严的女子也出家学道去了。这是「十粒除贫」,你用十粒米的布施得到的果报,把生生世世贫穷的果报都消尽。这证明人这种真诚的愿心,做出的事情虽然小,布施的量虽然少,但是功德已经圆满。这是讲到她这一生能做的她就勇往为之。所以我们看到这位贫女这种勇猛的精神,布施,连衣服都没得穿,要晚上匐匍前进来去布施,这种勇猛精神,所以感得的果报这么殊胜。所以这个愿我们要发,发起真诚的善愿,佛法里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不仅佛门勉励我们要发愿,世间人他也重视发愿,我们常常讲,有良好的愿望,这个良好的愿望不是为自己的,而是为大众的。所以安士先生给我们下面专门谈发愿。

  首先讲世间的善愿,安士先生说,「若在朝廷,愿君恩周海宇。若在草野,愿人永享太平」。如果自己是当官的,在朝廷里,希望皇帝的恩典,我们现在讲国家领导人的恩德,能够普周四海,让所有的百姓都能够得到恩惠,这也是做官的人他的善愿,他忠君、报国、爱民。如果是没有当官,在草野,就是做普通老百姓、平民,也愿所有的人都永享太平,也愿和谐世界早日实现,我们要发起这个真诚的愿。这就是范仲淹先生他所谓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一个真正有善愿的君子,他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心里想到的都是万民,把自己给忘掉了,这就是善。凡是为他人著想这就叫善,为自己著想的那就叫恶,自私自利想自己叫恶。为什么叫恶?因为我们老想自己,到最后永远都会处在六道轮回当中,不能够出离,而且会愈陷愈深,因此这个叫恶,对人对己都没有利益的。

  下面讲「见人父子,愿其慈孝;见人兄弟,愿其友恭」。这是在人伦上发这个善愿,希望天下人都家庭和睦,所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我们都这么希望。这个愿发出来了,遇到有这些事情,可以帮助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我们肯定就会做。譬如说见到别人父子吵架,那你肯定不会袖手旁观,你肯定会劝解,跟双方都讲道理。父子有亲,这个亲爱是天性,怎么能够忘记这种亲爱,而为了一点点小摩擦就发生争执?劝解,兄弟之间也是,劝他们和睦,「兄弟睦,孝在中」。兄弟之间争吵往往都因为争利,「财物轻,怨何生」,劝他们要重义而轻利。遇到有这些家庭不和的,我们去劝,没有遇到的,我们就要常常通过讲课、通过分享,把古圣先贤、五伦道德说给大家听,以预防家里发生不和。想想如果每个人都这么做,一家能和,一个地区家家都能和睦,地区就和谐了,和谐社会就实现了,一国里面所有家庭都能和睦,这一国也就和谐了,全天下的家庭都能和睦,那就和谐世界实现了,这就是孔子大同世界的思想。要发这个善愿,做不做得到那是一回事,可是你愿不愿意做又是另外一回事。不能说这个事情难,让世界和谐这个事情我做不到,就不肯做,不肯做是你没有愿,那是你自己的过失。你发了愿你努力的去做,即使是最后种种因缘条件不成熟、达不到,可是你是问心无愧,你已经善愿圆满。

  下面又说,「自得饮食,愿天下之饥者皆饱满」,自己得到了饮食,马上想到天下人受饥饿的能得到温饱生活。所以我们想到非洲还有很多饥民,我们看到前不久的报导,说中南美洲一个国家叫海地,那里的饥民,因为今年粮食减产,没有粮食,只好用泥来做饼,吃这个泥饼,照片都出来了。我们看到了要发起这个愿,希望他们能够尽快从饥饿当中走出来,希望援助尽量早点到他们手上。我们对於饮食要加倍的珍惜,知道当我们浪费粮食的时候,这个世界的另外一个角落就会有人正在饿死。所以真是一粒米、一片菜叶都不能够浪费,那你的愿才是真的愿,要不然那是假的愿。「自得衣裳,愿天下之寒者皆温燠」,这是自己有好的衣服穿,要希望天下还在受饥寒之苦的人他们能够得到温暖。所以自己生活节俭一点,多余的钱多救济贫苦,这世界上饥寒交迫的人还是多。

  「越历市廛,愿在在家盈户足」,越历市廛就是经过都市人家,这个廛就是讲一户人家,一居之地叫做廛,希望每一家每一户他们都能够过上温饱、小康、幸福的生活。「经行阡陌,愿年年雨顺风调」,阡陌是田间小路,你走在农村乡间的小路上,你要想到希望风调雨顺,粮食产量保证,让家家户户都能过上平安幸福的日子,这是善心。自己要常常检点有没有起这些念头,还是老想著自己的这一身一家,有没有想到世上的千家万户。「见人渡江河,愿其无风波之患;见人越险阻,愿其无蛇虎之伤」,看到人过河过江,我们现在交通工具更多了,车、船、飞机都包括在内,希望他不要有任何风波,不要出现意外。你有这样的一个善愿,他真的就得到加持,为什么?因为一切唯心造。心念很重要,念头不能乱动,不动则已,一动要与善相应这才好,要给这个世界带来吉祥。你这个念头一动,你是善的,你给世界带来的就是吉祥。佛法的理讲得更深刻,因为这个世界、这个宇宙都是你念头变现的,所以这个世界好与坏,你的念头要负责任,所以要起这些善念。见人如果走到危险的地方,险阻,这是有危险的地方,过去山林险要都会有蛇、虎,野生的这些猛兽毒蛇会伤人,这些地方现在是少了,可是危险的地方却没有少。天然的危险少了,人为的危险多了,譬如说盗贼、土匪、恶霸,甚至是战争,这些地方确实我们这世界上很多,我们知道有人去这个地方的,希望他不要遇上这些不好的境遇。

  「遇贫穷,愿其富厚;闻疾苦,愿其康强」。遇到贫苦的人,我们希望他能够富裕起来,贫穷固然是果报,由前生造作悭贪的因而成的,我们愿他什么?在因上改,把悭贪放下,换之以乐善好施,他才能够真正富厚起来。这个厚也有厚道的意思,为人厚道,他的生活、福报自然就会改善。闻疾苦,听到有人病了,受病苦的煎熬,我们希望他赶快恢复健康强壮起来。这都是发善愿,不要小看这些念头,这些念头有很大的加持力。日本江本胜博士他用水实验证明了这一点,他发现人如果用善心、善念对水,水结冰以后观察那个水结晶,这个结晶很美,如果用恶念对这个水,水的结晶就很难看。水都有反应,何况是人?因此这种善念我们发出来了,这就给天地之间增加了一分吉祥。所以你看有这个善心善念,而且时时刻刻不间断,这就叫做行时时之方便。遇到任何的事物,任何的境遇,心念起的都是善的,像刚才讲的,遇到艰难困苦的,遇到贫穷的,或者是遇到风平浪静的,风调雨顺的,或者自己得到温饱的,遇到任何事情,我都起相应的善念,这就叫作种种之阴功。你起这个念头别人不知道,不知道的善就叫阴功。你看行这个善,积这个阴德,你不用钱,也不费力,为什么不去做?所以佛家也是这样教导我们,《华严经》里面就有一品,叫「净行品第十一」,「净行品」里面佛就是这样教导菩萨如是发心。它记述的是菩萨一天的生活,早上起来的时候,起来盥洗、用洗手间、吃饭,在家里跟妻儿在一起的时候,出去参学的时候,走在路上的时候,或者是工作的时候,等等,这一天二十四小时,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发相应的善愿。你看他每一句、每一个动作都讲到「当愿众生」,他没有想自己,愿众生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净行品」教我们,这是菩萨用心,这种用心你看又不费钱又不费力,可是却积无量功德。所以会修的人,他真的不用很费力气他就积了很大的功德,不会修的人,一天忙到晚也没见修什么功德。这个我们要学,这些道理明白了就知道怎么用我们的心。

  底下又讲,「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这两句就是《太上感应篇》的话,这是随喜心。见到人得到了,得到什么?得到好的,包括福报、名闻利养、健康长寿,这些都是福报,或者是得到进步,在学业上进步,在德行上提升,凡是他有所得他肯定高兴,他高兴我也高兴,他得到了就好像我得到了一样,这种随喜心很关键。圣人教导我们,千言万语讲的什么?就讲宇宙万物跟我一体,你看老子也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华严经》上讲「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都是讲一体。既然是一体就应当随喜,哪有人我之分?因此人之得即是己之得,那是由衷的欢喜。如果是见到别人得到了,不能生欢喜心,反而生嫉妒,这就造罪业。所以全在用心不同,见到同一桩事情,有的人可以修无量功德,有的人就造无量罪业,用心用错了,真叫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果报真的一个天一个地。所以我们怎么能干这傻事?为什么要嫉妒人?譬如说我们一起学佛,同一个班上同学大家在一起学习,看到人家进步了,人家学佛悟得深,他进步很快,我们能不能生欢喜心?如果能生欢喜心,你的功德跟他一样,他的进步就是你的进步,这叫随喜功德。如果我们不能生欢喜心,反而会心放不下,不乐意,心里上上下下,这是什么?嫉妒心作怪。嫉妒心很麻烦,佛法里面称三重障,其中一条就是嫉妒,三条重大的障碍,障碍什么?障碍你的心性,障碍你成佛,可以说是障碍你的福报,积累的福报被嫉妒的念头烧掉了,为什么?嫉妒是瞋恚,瞋火是烧功德林。所以遇到这些事情我们就要练自己,看到别人进步我们要高兴,发自内心由衷高兴,而且想方设法去成就他。

  曾经过去我遇到一位法师,他跟我讲了一句话,非常难得,我非常佩服他。他说什么?他说我不希望我在修行上成为第一,我只要见到人家比我好的,我一定在后面去托他,把他托上去,修行比我落后的,我就尽量去拉他,我得在中间,对上面的往上托,后面的我得往前拉。你看有这个念头,这是善,他没有嫉妒心。所以「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这是真实学问,这些必定要在境界上去练,有境界现前了我们就要练我们的心,如果没有这些境界,我们没办法检点我们到底还有没有这个念头。我在过去二000年,这说话已经八、九年前,我有一次跟我母亲到新加坡去拜见我们师父上人,当时他正在新加坡讲法,在一个很好的机会我就跟师父上人请教,请求师父上人给我指点迷津,告诉我,我现在修学还有什么毛病,我自己看不出来的,请师父上人替我指点,我好好改正。我请求得很诚恳,请了一遍,师父上人不讲话,又请一遍,还不讲话,第三遍,这个时候师父才讲,很淡淡的说了一句,说「要放下嫉妒心」,这句话我就永远记在心里。检点一下自己,确实内心里有嫉妒,不能做到「见人之得,如己之得」。看见人家超过我,心里确实会放不下,内心里面真的有这种高下之心、攀比之心。这也是我们现在不幸生活在这个社会,都是竞争社会,不像古人,古人都是崇尚谦让,都把好的让给你,自己安贫乐道,现代人不是这样讲,现代人你安贫乐道你是傻子,都要讲求竞争。我们在这社会上受了这个污染,在学校里面读书都教你竞争,从小学就开始争名次,中学、大学,到后来到美国留学那更是竞争社会,染了不少污染。有竞争必定会生嫉妒,为什么?我不如人的时候,我争不过人的时候,是不是心里就会起瞋恚的心、不满的心、不平的心?这是嫉妒的根源。自己要是超过人又生傲慢心,傲慢和嫉妒两者都是三重障之一,还有一种是贪欲,《华严经》里讲的三重障。我们师父这段时间老强调这个,放下三重障:嫉妒、傲慢、贪欲。人家比我好就生嫉妒,我比人家好就生傲慢,两种大障碍。这两种障碍来源於什么?贪欲,贪欲是根,贪什么?贪名闻利养,所以你才会争,争得到就傲慢,争不到就嫉妒,就这么回事。所以自己检点一下,真的这些烦恼内心里很多,所以就改,学习什么?「见人之得,如己之得」,学习随喜,刻意的去改、去做,做了整整八年。想想确实嫉妒心,我不敢说完全放下,但是确实比以前淡得很多。怎么见得?在境界上你能够看,人家比我们好的时候,我们过去是不满,觉得你有什么了不起,就是侥幸,就有那种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不如人还给人家损几句,知识分子的通病,所谓文人相轻,现在真的没有了,很欢喜,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希望别人去做,别人做了的我们就随喜,我们绝不跟人争,这就是进步。现在我们就是要在境界上去训练,没有境界你就很难去观照到底自己功夫到哪里。「见人之失,如己之失」,就是别人有亏失、有不幸,就好像自己亏失和不幸一样,要生起怜悯心,这是一种慈悲。悲是悲他人之苦,慈是给他人以乐,要去认真的培养起这个善心。

  「如是念念不绝,何难以四海为一家,合万物为一体乎」?这是安士先生教导我们,念念都与善相应的话,「以四海为一家,合万物为一体」这不难做到,这就是性德。我们的自性本来是一不是二,众生同一自性,佛法称为法身,所谓「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我们法身是相同的,是一不是二、不是多,所以叫做万物一体。这个在理上我们能理解,但是没证得,为什么没证得?因为有我执,有个我在,就障碍了证得法身。我们怎么样去修?就通过这样修,念念都发起善愿,利人利物,慈悲一切,把我们的心量扩大,不是只想自己一身、一家,而是想到天下万民,进而想到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你看你的心量就跟法界合一了,不知不觉你就证得法身。所以利人正是自利,自利者其实是害己。安士先生下面有一段评论,这是「按」,他说「此特世间之善愿耳」,这是前面所说的,是世间的善愿。「何则」?为什么?「以其唯知有一生,而不知有多生也」。所以为什么称它为世间善愿?这是因为人有迷悟之不同,所以就有世间和出世间的不同。如果我们只知道有一生,不知道有三世,过去多生,未来也有多生,我们不知道这个,这叫迷,对宇宙人生真相不明了这叫迷,这就叫世间的,你是善愿,这是世间善愿。

  「但患今世力之不及,而不知他生后世有愿必遂也」,如果只知道有今生,不知道有来世,往往会有这些担心、顾虑,这一生做这个善事力所不及,达不到,这么一想就退心了,善愿刚生起来就没有了,就退掉了,就不能够保持念念与善相应,只是第一念善,后头就变不善,退掉了,所以时时之方便就做不到。倘若我们能知道他生后世,今生做不到,来生有愿必遂,遂就是成就,有愿必成,你要相信这一点,你的愿就不会退了。下面说「且其所愿,止在人道,而不能及天仙、地狱、鬼、畜也」。世间善愿仅仅局限在人道里面,我们讲六道众生,他只是六分之一,这很有局限性,不能够达到天,道家讲仙,仙道达不到,因为他这个概念里没有,我们讲井底之蛙,他看到天就像个井口这么大,不知道这外面还有无量的世界,所以心量就小了,小了这个善愿就小,所以心量要扩大。有天道、有修罗道、有地狱道、有饿鬼道、有畜生道,加上人道,总共是六道众生,我们都要希望一切众生得到善、得到福。

  「不仅如是,纵令所愿事事如意,六道皆蒙其惠,亦不过人天小果,未能拔去一切生死之根也」。即使是我们把我们的心量扩大到涵盖六道众生,念念都希望六道众生得到福利,这能不能够说出世间?也不能,这还是世间善愿,六道众生还叫世间,它不能叫出世间,所以还不能圆满。为什么?因为六道众生的福报最好也不过就是人天小果,就是你在人道享福,你在天道享福,仅此而已,你不可能再超越,这个福享尽了还得堕落,而且六道轮回里面,到三恶道的因缘多,在三恶道的时间长,这个很麻烦。要怎么办?要出离六道,这才能得到究竟的福利。所以这里讲要拔去一切生死之根。在六道中的众生都免不了生死,即使是寿命最长的天人,那是无色界里头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天,他们的寿命是八万大劫,这么长的时间。一个大劫等於十二点七亿年,也就是这个娑婆世界成住坏空八万次,这叫八万大劫。你想想这个时间有多漫长,但是也免不了生死,他八万大劫寿命到了,定功失掉了,他还会堕落,而且一堕落往往都摔得很重,可能一下就坠到地狱道,所谓登得高摔得重。所以六道当中没有幸福可言,佛在经里面讲叫三界火宅,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就是六道,都是火宅,就像一个房子烧起火来了,你还在房子里乐,乐什么?太危险了,赶紧出去,所以要拔生死之根。生死之根是什么?就是贪欲,所谓「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来到我们娑婆世界来投生的都是因为爱欲,爱欲愈重他的生活层次愈低,三恶道爱欲就比三善道要重,因此把这个拔掉,六道也就出去了。

  「是故大智慧人不可不发出世宏愿」,大智慧人他是个明白人,明白了宇宙人生真相,知道三界六道不能够居住,虽然身还在六道当中,但是心已经发起出世的弘愿,这个弘是弘大,这是出世的大愿。出世大愿一般佛法有讲四弘誓愿,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叫四弘誓愿,它能帮助我们出离生死。为什么这四弘誓愿发起来可以帮助我们出离生死?因为刚才讲的,生死是因为贪欲而来,贪欲的根本是执著我,叫我执,有我就有贪,你看它就障碍了我们回归一体的本性,在这一体当中就硬生生的分起你我对立,那叫妄想,不存在的却偏偏生起这些妄念,分自分他,有妄想、有分别、有执著这就有生死、有轮回,有这些因果相续。我们现在如何把我执放下?放下我执不容易。小乘的方法,要靠定功,要修定,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阿罗汉的定要修到九次第定才能出生死、出六道,如果还在第八这个定那还是六道里面的,那是四空天人的定,那个不行,还出不去。你想想修这个定功出生死轮回不容易,太难了。大乘菩萨教我们怎么样破我执?这个方法巧,让我们发起弘愿,不要想自己,想的是众生,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度就是帮助的意思,我要帮助无量无边众生,我不想自己,只想众生。那我自己在哪?我自己没有了。你看没有了我执就断了,自自然然三界六道就出去了。大乘这个方法很巧妙。因此修行,佛让我们首先得发起弘愿,要广度一切众生,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核心,四弘誓愿核心在这里。底下三句,这是你发了真实度众生的愿自然去做了,首先是断烦恼,「烦恼无尽誓愿断」,烦恼断了才能学法门,「法门无量誓愿学」,断烦恼是自利,学法门是利他,自利利他都圆满了那就成佛了,「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个誓愿也圆满了。真正成佛众生也就度尽,你第一愿就真的圆满了。所以修行的动力是为度众生,真正有发起为度众生的弘愿你肯定努力断烦恼,你会认真学法门、修佛道。

  安士先生他的注解当中说,「此菩萨四宏誓愿也,每句中包无量妙义」,每一句话真的妙义无穷,我们这里只能够简单的说一说。「人能体会四语」,就是如果我们能体会这四句话,「使行住坐卧中念念不绝,是亦菩萨而已矣」。这是讲什么人是真的菩萨?能够在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一天二十四小时念念都跟这个四弘誓愿相应,这个人就是菩萨。所以菩萨首先要发起这个愿,这个愿要真实,不是口头上的。我们内心里真的为众生牺牲奉献,我在这个世间来做什么的?就是来帮助众生。帮助众生首先帮助他断恶修善,断恶修善他才能离开苦难,离苦得乐,进而帮助他破迷开悟,提升灵性,最后转凡成圣,他也成佛了,我的帮助才能够停止,念念都这样想。所以菩萨来这个世间做什么?他做的工作就是教化众生,因为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都要通过教化才能实现。教化有身教、有言教,他要这样去做。身教是给众生做好样子,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言教是当众生请问的时候要跟他讲解、开示。念念都是这样,这就是菩萨。

  下面说「经云,修行不发菩提心,譬如耕田不下种,纵刻刻发世间善愿,经於恒沙劫,不如暂时一发菩提心也」。这是佛经上讲的,修行如果没有发菩提心,就像耕田的时候你不下种子,你怎么能有收成?你光耕田没用,没有种子它不可能长庄稼。种子是什么?种子是菩提心,这菩提心就是四弘誓愿,所以要先发菩提心。我们念佛求生净土也是首重发菩提心,你看《无量寿经》里「三辈往生」,上辈、中辈、下辈,往生的条件都是讲「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就是你老念佛,念念不断的念佛,这叫一向专念。可是光念佛还不够,得要发菩提心,真正四弘誓愿变成自己的观念。有的人问了,有些老头、老太太又没有文化,四弘誓愿他都没看过,更不懂什么意思,可是他念佛真的往生了,怎么解释?他有没有发菩提心?他发了,他真正发起帮助一切苦难众生的心,他的心是很仁爱、很慈悲的,虽然他这个四弘誓愿的语句他没见过,他不识字,可能不懂,可是他心上真的有这样的一个愿,你看他的行动就能看出来,他对一切众生都这么慈爱、这么关怀,无私的帮助,能牺牲自己为人奉献,他菩提心真发了。所以这个四弘誓愿我们不是只讲一个句子,死在这个经文上面,是真正在内心里以它为观念。真发起菩提心那就真有成佛种子,所以这种人念佛就能往生;没发菩提心念佛也没用。还搞自私自利,还跟人争的,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还怨天尤人,跟人对立、跟人冲突,他众生无边誓愿度没发起来,口上是念了,心里没发,这样的人念佛就很难往生。所以没有发菩提心的人,即使是时时刻刻都发世间善愿,而且他这里讲,经恒河沙劫,恒河沙劫这么长的时间,可是这些善愿累积的功德,都不如暂时发起一念菩提心的功德。这个我们凡夫好像难以思议,为什么发一念菩提心有这么大功德?因为这一念菩提心,他的心量是遍法界虚空界,恒河沙劫算什么?叫沧海一粟,无量无边法界的众生你都要去度,这一念真诚发起这个心,确实超过世间任何善愿,因为世间善愿心量有限,有局限的怎么能跟无限的来比较?

  下面安士先生他徵引了一些佛经的故事例证,为我们说明发这个愿,包括出世的愿,是这么样的重要,果报这么样的殊胜。这里第一个故事讲的是「三童发愿」,这是在《阿闍世经》里面讲的,说过去无央数劫前,不知多少劫之前,很久远之前,有一位佛出世,这位佛名叫做一切度如来。那时候有一个大富的人家,有三个小孩,这三个小孩一起玩,大概当时见到这尊佛像,他们就各自供了一串珠子(佛珠)。这个佛像两边站著两个罗汉,就是像我们现在在大雄宝殿里面看到的,释迦牟尼佛当中,旁边站著,左右各站著阿难、迦叶两位尊者,这都有表法的意思。当时那个佛的时代也有这个佛像,两边站著两位尊者。这三个小孩各发了一个愿,一个小孩说我很希望将来做佛右边的那个比丘,另外一个小孩说我很希望做佛左边的那位比丘,第三位小孩说我很希望做中间的这位佛,你看三个小孩发的愿不同。结果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说当时发愿的这三个小孩,现在就是:一个是我,一个是舍利弗尊者,一个是目犍连尊者。那个发愿要成佛的人就是释迦牟尼佛,发愿做佛左右两边比丘的两个小孩,一个是舍利弗尊者,一个是目犍连尊者。你看看愿不同他的果报不一样。佛家讲有愿必成,虽然是无央数劫这么久的时间,但是他有愿必定成,因为这个念头真动了,动了之后因就种下了,什么时候缘成熟了果报就现前。所以我们知道这个道理,念头不能乱动,真的得往好的地方动,不能往不好的地方动,你好的愿有愿必成,你不好的愿也有愿必成。所以有些人很愚痴,动不动怨天尤人,自咒咒他,说什么「不行我就死给你看」,好了,这个愿发出去不得了,将来真的死给他看了,不是今生就是来生。所以不能够自咒咒他,要发起大愿,度众生的愿。

  下面又有一个故事,是《涅盘经》记载的,叫做「号同古佛」。这是讲释迦牟尼佛他讲自己过去本生的故事,他说在无量无边恒河沙劫之前,他当时是一个凡夫,遇到了古释迦文佛,一位古佛,这位古佛的名号也叫释迦牟尼,跟我们现在的世尊佛号相同。释迦牟尼是什么意思?这是印度梵语,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叫能仁寂默,释迦是能仁,就是能仁爱众生,仁就是慈悲,寂默就是心寂静、清净,所以佛的德号就是讲慈悲、清净这个意思,清净对自己,慈悲对众生。当时释迦牟尼佛遇到的这位古佛的名号也叫释迦牟尼,对他,就是对这个凡夫,当时释迦牟尼佛前身,佛对他讲《涅盘经》,当时他听到《涅盘经》心生欢喜,要供养佛。结果可能钱不够,他就把自己卖了,卖身,可能要卖到一个富贵人家那里给他做苦力,拿一点钱,卖身,把这个钱买了很多的香、花来供养佛,供养的心很真。当时佛给他讲《涅盘经》,他听到有一首偈子,当下就发愿,说愿我来世成佛也跟这位佛的尊号一样,号释迦牟尼。所以到今天,这是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在古印度示现成佛,他就号释迦牟尼,这是成就过去久远劫前的那个愿望,有愿必成。

  下面他又引《金刚经》里头提到的一个典故,这是「发愿先度」,这个故事详细在《贤愚经》里面,专门有一品是讲这个的。这是讲世尊在无量劫前做忍辱仙人,这个故事我们大家都听过。他有一次在山中静坐,修忍辱行。当时有一位国王,叫歌利王。歌利王翻译成中文叫做暴君,很残暴。他正好出来打猎,带著很多宫女。当时这个国王打猎,去追猎物,大概也累了,歇了一会。这些宫女就看到这位忍辱仙人,於是就生起敬佩,就围在忍辱仙人座下听他讲法。国王醒来以后,他找这些宫女都找不到,最后看到忍辱仙人,马上心生妒火,瞋恚心就大起,来质问忍辱仙人,你在做什么?他说我在修忍辱。当时歌利王就非常的气愤,说你在修忍辱,那我现在羞辱你,看你能不能忍,就给他一刀,把他的手斩下来,双手斩下来,又给一刀,又一刀,双脚,耳朵,鼻子,就这样一块块的给他肢解,这叫凌迟处死。但是忍辱仙人自始至终不生怨恨,而且当时还发了愿,说愿我成佛的时候我先来度他,因为他太愚痴,贪瞋痴太重,我要先度,免得世人效法他,让世人也会堕落,所以先度这种恶人。结果愿发了以后,经过无量劫,忍辱仙人成佛了,就是我们的释迦牟尼佛,本师。他成佛以后,讲经说法第一会,这是在人间第一会,在鹿野苑度五比丘,这五比丘当中第一个证得阿罗汉果的就是憍陈如尊者,憍陈如尊者正是歌利王他的转世。你看愿兑现了。所以我们不要认为我们每天发的愿好像没什么,不可以小看我们这个愿,哪怕是就像前面讲的小孩子在嘻笑之中发了一个愿,都有愿必成,更何况是发自於至诚心。

  我们读《无量寿经》,知道阿弥陀佛曾经发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就是阿弥陀佛在无量劫前他修行的时候发的愿。他原来是个国王,我们读《无量寿经》对这个都很了解,他叫世饶王,是大国王,国家很富足。后来遇到世间自在王如来,这是他当时的一位古佛,跟佛出家学道,发愿建立极乐世界清净国土,愿一切众生闻佛的名号,能够至心信乐,很相信,很愿意来,很欢喜来,能够一心念佛,在临命终时候佛就来接引,让他即时生到极乐国土,永不退转,直至成佛,发起这个弘愿。世间自在王如来当时告诉他,有愿必果。经上讲了一个他的比喻,他说「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就像一个大海,你要用斗,一斗一斗的去量这个大海水,经过无量劫,你也能够把大海量完,何况是至心求道,精进不息,你必定能够如愿以偿。所以当时世饶王出家了,号法藏比丘,法藏比丘发愿真诚,这是四弘誓愿发起来了,所以他一心修行,勇猛精进,修了无量劫,终於实现了这个愿,建立了极乐世界清净国土,接引一切有缘的众生往生净土。什么叫有缘众生?你只要真相信,你真愿意去,你真肯念佛,这就叫有缘众生。佛这个愿实现了,他说这个愿不实现他不成佛,但是他成佛了,他成佛十劫了,换句话说,这个愿成就了。我们要有信心念佛,只要真能放得下这个世间,你真愿意往生,肯定能去。你这个愿跟佛的愿相应,这就相应来念佛,这样就肯定如愿以偿,这是讲到净土。

  还有一个是《经律异相》里面有提到一个故事,叫「有愿易度」,有愿的人,过去生中发了愿容易度。这是佛在世的时候,那里有一个聚落,有个部落,这些部落的人行邪见,他不相信佛,外道。这个时候佛也看出这个部落因缘,知道自己去度他们很难,佛不能度无缘之人,有缘才能得度,你不肯相信,过去生中没有结过缘,那就很难度他。结果释迦牟尼佛看到他手下弟子目犍连尊者跟这个部落的人有缘,就派遣目犍连过去给他们教学,度化他们。结果没想到目犍连一去到那个地方大受欢迎,上宾接待,全部都归顺,全皈依了。很多弟子可能对这个不明了,为什么佛都度不了,目犍连可以去度?佛告诉他们,说这些部落的人过去生中就跟目犍连有这个缘分。他说过去无量劫的时候,目犍连做一个樵夫,砍柴的,到山里去砍柴,就见到有无数的这些蜜蜂,蜂窝,大蜂窝,这些蜜蜂正要准备袭击这个樵夫,要螫他,当时这个樵夫马上就发起这一念,跟它们讲,跟这些蜜蜂沟通,说你们都有佛性,你千万不要毒害人,你们也是本性本善的。大概这个樵夫也是学佛的人,他说出这个话。他说我将来要是成佛了,成道了,我先来度你们。这一念发出来,这蜜蜂很听话,这些小虫、昆虫你真诚心跟它沟通,它其实很通人性的。我跟我母亲有一次,就在澳洲,家里来了一窝蚂蚁,进了屋里,当时我们觉得很麻烦,蚂蚁进屋了,又容易伤害它们,而且它要是来搞破坏这很麻烦。就跟它们沟通,诚心诚意的劝,「蚂蚁菩萨,你们赶快出去,不要在这里骚扰我们,我们也不要伤害到你们」,劝它赶快搬家,它们结果真的走了。所以证明这个昆虫、小动物都通人性,这个人性我们就说是佛性,同一个性,当然能够沟通。所以当时这个樵夫跟它们这么一沟通,这个蜂就散去了,就这么一个缘分,这群蜂到这一生成为这个部落里的人,轮回到人道,但是还是行邪见,畜生道这是愚痴感应的,邪见就是愚痴。但是目犍连跟他们有缘,一去全部给度化了,为什么?因为过去生中目犍连曾经发了这个愿。所以有愿就容易度。所以我们要发起大愿度众生,这样本身就是跟众生结缘,特别是从事圣贤教育工作的老师、讲经弘法的法师,首先得先发这个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愿我到哪里都跟众生有缘。我们师父上人就教我们,他说他每到一个道场,向佛顶礼三拜,他都发三个愿,第一拜,愿跟这个道场结缘,结法缘,能够在此地讲经弘法,第二拜,愿跟这里的常住、护法结缘,他们能够护持我在这里讲经,第三,愿跟这个道场的信众结缘,讲经有人来听。他到每个地方都是这样,发这个愿这就是结缘,所以你看看我们师父法缘这么殊胜,结来的,你不发善愿你这个缘就结不上。法缘要靠自己去结,从哪里结?关键是我们心上要有这个愿。

  还有一个故事是《大智度论》里面的,讲到「发心即胜二乘」。这是讲到有一位证了阿罗汉果的僧人,有六神通,六神通里面包括他心通,知道人家心里想什么。他有位小沙弥做侍者,这一个大和尚、一个小和尚走在路上,小和尚帮著师父背著担挑,挑著衣钵跟在后面。这小沙弥心里就起了个念头,说我希望要勤求佛果,我要作佛。念头刚动,这个罗汉就知道,於是他就把这个小沙弥的衣钵接过来自己挑,让小沙弥走到他前面。结果走著走著小沙弥又起了个念头,说成佛太久远了,太难了,倒不如先求一个阿罗汉果,可以早日解脱,就变成小乘了。这念头刚动,这阿罗汉也知道,就马上把肩上的肩挑就还给这个小沙弥,让小沙弥跟在他后面走。就这样,小沙弥在后面又起个念头想成佛,结果又走到前面去了。如是三次,前后这么捣腾,这沙弥最后就很奇怪,他说师父,你为什么一会叫我走到后面,一会叫我走到前面,你是不是有点老糊涂了。他师父就告诉他,说我可不是糊涂,我知道你心里面在想什么,你刚开始动一个念头,想要勤求佛道,那你就是菩萨乘人,我阿罗汉也要走在你后面,可是你后来这个念头灭了,你想只做一个小乘,你没有大乘心了,那你就不如我了,所以你得走在我后面,你给我挑这个担子。这才明白,原来人的果位高下你看发心最重要,发起大乘心已经胜过小乘阿罗汉果,但这个心是真心。所以《优婆塞戒经》里面讲,如果有人发起菩提心,诸天都大惊喜,认为说我已经得到了天人师。所以只是发心,你看就胜作阿罗汉,为什么?因为有愿必成。

  今天我们「行时时之方便,做种种之阴功」这一句就讲解圆满。讲得不妥之处,请各位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