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
踏入空门中,
了却诸迷狂,
解脱尘间蛹,
涅槃众生相。
——《寻寺记》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物质水平的极大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开始注重精神领域的追求,而寺庙作为一股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
每年、每月、每天、每时每刻都有人赶往寺庙,有的是为了祈福,有的是为了鉴赏文物古迹,有的是为了欣赏风景,但我们每次游历寺庙之时,是否真正读懂了他的声音,又为何潜移默化的静下心来。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走进寺庙的建筑机巧,领略不一样的建筑风格。
如从旅游角度而言,寺庙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山林寺庙、都市寺庙与近郊寺庙。其中都市寺庙大多处于繁华的市区中,成为了佛家步入烦世、宣扬佛法、弘扬文化的幽静之所,这些寺庙本身也是一种历史的见证,北京著名的“法源寺”便是其中代表之一。
而山林寺庙与近郊寺庙往往避开了闹市,利用山灵水秀的天然地势修建庙宇,将寺庙隐逸于山林之中,也是寺庙建筑的主要表现形式。
那么问题来了。
大家游赏寺庙应该注重哪些呢?
1寺庙的建筑及布局
很多寺庙的殿堂与碑刻本身就是重要的历史文物,即便经过翻新与重建,也依旧保留着古时的建筑韵感,因此寺庙可以说得上是传承中国古建筑最经典的地方,与宫殿类建筑相仿,规模较小。
大部分寺庙遵循坐北朝南的中轴线纵深原则,只有个别的寺庙朝向特殊,如杭州的金山寺(面朝正西)、西藏的大昭寺(面向西)小昭寺(面向东)、北京的大觉寺(面向东)。
整体布局围绕大雄宝殿作为中心主体建筑,由南至北依次排列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方丈室、藏经阁等,左右分布祖师殿、珈蓝殿、鼓楼、钟楼,当然也会因地形、面积等实地限制而进行调整。
如此布局非常符合人的视觉习惯,其将重要的殿堂集中在一条视觉线中,使观瞻者的关注与注意力更加集中于中轴建筑,且越往内部殿堂的级别越高、越庄严,层层递进,彰显寺庙典雅庄重的气氛,十分富有秩序、规整的感觉。
2
寺庙的历史及文化
大多数的寺庙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每一座古寺都蕴含着不同的故事,比如北京的法源寺,是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为哀悼北征辽东的阵亡将士下诏而建,命名为“悯忠寺”,清雍正时期该寺又被定为律宗寺庙,更名“法源寺”,大雄宝殿正中“法海真源”的匾额是后来乾隆皇帝的御笔题字。
除此之外,还应浅知寺庙之中的佛文化,避免在游览期间因其他人的责怪。进入寺庙,首先要穿行寺院外门,也称“三门”、“三解脱门”,中为空门,东为无相门,西为无作门。一般游者不便穿行于中门,在左走左门抬左脚,在右走右门抬右脚,以示谦卑、不贡高我慢,切勿踩踏门槛。
进入天王殿,正中位置为袒胸露腹的大肚弥勒佛,为“竖三世“中的“未来佛”,法号“弥勒菩萨”。两侧立有佛教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提多罗吒、西方增长天王毗流驮迦、南方广目天王毗流博叉、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弥勒佛身后屏风背面立有神将韦驼,又名韦琨、韦驮天、韦驮菩萨,其背对弥勒佛,面向大雄宝殿,降魔伏鬼,保护佛法,是佛教的护法神。此为寺庙中的第一重殿:天王殿。
其后便进入寺庙的主殿大雄宝殿之中,作为整座寺庙的核心建筑,僧众朝暮集中修持也在这,佛祖在任何寺庙中都供奉在此。佛像坐、立、卧姿态各异,主尊佛一般供奉一、三尊佛,此外也有五方佛、七尊佛之说。大殿两侧多供奉有十八罗汉、二十诸天或十二园觉像,正殿背后立有三大士或大型海岛观音,而规模较大的寺庙还会在东西配殿中供奉护法佛与该宗祖师。
重佛像头部微微前倾,双眼凝视,使得众人观瞻之时四目相对,营造出一种渺小、震撼、折服的心理体验,从而生出大雄宝殿的恢弘气场。
3
亲近善知、净心启智
游寺者无论是否有宗教信仰,去寺庙时都要怀着一颗慈悲善良的心,而寺庙的真正价值也在于佛法的净心启智。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从佛法中寻求精神领域的解脱与启智才是游览的意义所在。
从山门开始以中轴庙宇为线,层层递进,布局独特,规模宏伟;从建筑整体布局、屋顶规格、基台的逐渐抬升到殿内佛像的位置安放,循循有理,巧创神韵,庄严肃穆。看似寻常的每一个细节,都营造出了一种能让朝拜者心安的空间体验,也正是这样的信仰观,配合着寺庙的建筑布局,给世人造成了个脱离尘世繁琐的一方净土。
希望此文可以让大家在旅途之中也能游赏到寺庙的独特韵味,听到他所传递给我们的净心启智之声。
最后提醒大家,进入寺庙参游时务必要遵守寺庙的规矩,不能踩踏门槛,不要穿行中门,入寺顺时针右绕参拜,不可随意对佛像拍照,不可大声喧哗,见到出家师父要恭敬礼貌等等。
祝愿每个去寺庙参访的人都能福慧增长、六时吉祥。
随心所欲 想说就说
不一样的地产观 多面的地产人
地产|真相|但说|无妨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