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知识|学佛修行要懂得发心,做到自由福报,你知道佛教发心有几种吗?
佛教文化中,佛陀教导我们,懂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思想下,众生要发心,发菩提心。生活中我们都有顺境与逆境之时,从佛学的角度和我们生活中来看,发心就如我们给自己定一个目标,然后去用一切正念的思想去完成,去实现。那对于佛陀的教育观点要发心,都有发几种心呢?
既然说发心,我们就要先来了解下,佛教词“发心”的大意。在佛教的文化中,修行人如果忘失菩提心,轻则懈怠废弛,重则道心全退。所以,特别是大乘佛教中的人,不能片刻离开菩提心。
每个人的发心是不同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生活的环境不同,发心的动机里所存储的意念就不同,发心也分很多种心,如虚荣心的发心、颠倒发心、自私的发心和为利益大众之发心,而我们所发的心储存在阿赖耶识中,时刻观照我们当下。那按照佛家的文化,发心主要有哪几种呢?
第一种:发慈悲心,人我无间佛教文化中有说:“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有慈悲心的人必能泯灭人我对待,必能不分亲疏地照顾到周遭的人,自然能与别人没有隔阂,达到人我无间,所谓“自利利他”,这也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
第二种:发信愿心,常随佛学常随佛学,在佛家的经典中,是普贤菩萨所发的十大愿之一。我们学佛修行,就是要学习佛菩萨的发心立愿,我们要常跟随善知识、老师、古贤大德们学习,有一份发心必有一番成就,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第三种:发菩提心,上弘下化菩提心就是,佛家讲“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是一种大愿心。这是学佛修行的人都应该发的大愿心,能发菩提心,必能进趣菩萨道,要有大慈大悲的菩萨精神,既度众生,也度自己,所谓“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第四种:发无我心,扩大完成佛家讲的无我,并不是指人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了。佛家的“无我”是说我们的心境上,我们要包容一切,将别人看成与自己一样,为了完成大我,而可以牺牲小我,要有菩萨的精神。就如《金刚经》佛教导的,要无住色相而布施。能够发无我的心,把自己融入大众之间,融入团体,那么大众就是我,团体就是我。所以无我之我,有这种心,更能成就一切,成就你、我、他。
学佛修行要如何发心呢?
发心,就是立大志,就是发大愿。发心是一种动力,我们每一个人所发的心有多大,它的动力就有多大。就像我们生活工作中,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一样,制定正念正业目标,懂得“善用其心,善待一切。”那么学佛修行发心有四种,应该如何发四种心呢?
第一:耻有所不知的发心佛家文化中,常教导我们要有忏悔心,要有惭愧自己许多不知现象,如很多的科技常识我不知道,很多的文学典故我不懂,很多的哲学理论我不明白,如生活中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我都不健全,因而感到惭愧羞耻心。因为耻于自己不知道,这样才能激励自己发心多学。所以佛家教导我们要广学多闻,要博览一切常识,不懂的我们就要多去学习。
第二:耻有所不能的发心就因为耻有很多不知,惭愧自己有所不能,如我做事不周全,我教书不能尽职,我领导人不尽圆满。惭愧自己的无能,因此要发心,增强自己的能力,能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第三:耻有所不净的发心时刻参会自己的心地不清净,心里常常充满贪瞋烦恼,常常有侵犯他人的意念等,起心动念之间,我们是否常常心怀阴谋诡计,充满种种贪欲等现象。因此,要发心来改善自己、净化自己,如果我们总是觉得自己做的很好,那么我们就会松懈下来,不管是对于生活还是工作,每一件事都是如此。
第四:耻有所不善的发心
懂得忏悔、惭愧自己有哪些不好的地方,如没有尽力去做好善事,所以今后要多发心多做一点善事,在有能力前提下,多布施,多带给别人欢喜,也就成就自己。布施不仅仅是钱财的布施,所谓“日行一善”是中国传统的美德,也是佛家提倡,乐于助人也是一种布施。
佛家的“菩提心”包括三心:
直心:正念真如法,与真如本体相应,不与外界相应。反闻闻自性谓之直心,是菩提心的根本。深心:欢喜修行一切善行,戒律是善行之一,属自利的善行,切实修学,自生欢喜。大悲心:是利益一切众生之心,自利利他,所谓利乐有情一切众生。
菩提心就如同一面镜子一般,把我们关照得清清楚楚,俨然实现,但事后却一点痕迹都没有,即“修一切善,离一切相”,如心中不清净,那就是给自己增加烦恼,所以佛陀教导人们要无住于相布施,要有无所求而多从善。
经典中有云:“发起大悲心,救护诸众生,永出人天众,如是业应作。”大悲心是大菩提的根本因行。众生有苦难,去救度他,不过救其一时之急,是善心与善行而非菩提心;度其出六道轮回,了生死,才算是发大悲心。
不管是学佛修行人,还是我们众生,生活中发心发愿也是我们必要的,有大发心、大发愿我们就能跟随着我们正念之心去创造我们的美好生活,功德福报自然来。就如《生活禅》倡导的“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如果我们能在学佛修行中智慧的应用佛家的教导,也能把佛法智慧融入我们生活中,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思想,我们必定心安自如,福报自来。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