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者简介:圣喜尊者(Ven. Ariyananda)生于1964年。曾到新加坡留学。1992年出家,翌年6 月受比丘戒。曾被派至缅甸帕奥(Pha-Auk)禅林修禅。现任龙树林僧寺(Na-Uyana AranyaSenasana)禅修指导老师。ShriKalyani 派为不持金钱、持戒精严的比丘僧团,目前有五百多位比丘,一百多所分院,绝大部份在森林、乡间;龙树林僧寺为其重点发展的禅修中心之一。
Namo tassa Bhagavato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礼敬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者)
Dhammapiti sukham seti
vippasannena cetasa,
ariyappavedite dhamme
sada ramati pandito'ti. –Dhammapada verse 79
各位净信的尊者,佛陀在祇园精舍谈到摩诃劫宾那尊者(Ven. Mahakappina) 时,为比丘们诵出这首偈颂。这首偈颂的含义是:
饮法水者以净心,住卧于安乐之中;
智者恒常喜乐于,圣者所宣说之法。
─《[C1] 法句经》第79偈
(编按:了参法师(叶均)译作:得饮法水者,心清而安乐。智者常喜悦,圣者所说法。)
各位都知道如何在这个世间快乐地生活。在这个世间,我们可以发现主要有两种快乐:第一种是物质生活的快乐。有些人努力地累积物质,像房屋、汽车及其他财产,并且在这些物质当中追求快乐。然而,他们无法透过这些物质而达到真正的快乐。大家知道佛陀在出家之前像国王那样拥有许多财产,但是他并不因此而感到快乐;可是无知的人们却期望藉著累积物质而得到世间的快乐。如此,各位尊者就可以知道,累积物质的快乐是很低等、很粗劣的快乐。
第二种是没有物质的快乐或透过非物质而得到的快乐。有智慧的人会努力地透过非物质或无物质以达到真正的快乐。如果我们有许多物质,我们就必须多方面地设想:如何扩展这些物质、如何保护它们、如何存放它们…。如此经常有许多念头生起,心就不自由,不能正确地思惟。如果有人减少这些物质或放弃这些物质,他就不用老是挂念它们;他的心从物质中解脱出来,这样的心中就会时常有快乐生起。
大家都很有智慧。大家都曾经拥有一些财产、教育与知识,但是大家放弃它们,而来过著很自由的单纯生活。如此过著没有财产的生活,心就得到自由,因而经常感到快乐。
大家知道我们的善慧菩萨(BodhisattaSumedha):他拥有数不尽的财产,然而,在他年轻的时候父母就过世了。他理智地思惟:“我的父母累积了这么多的财产,但是他们一分钱也带不去。我的祖父母也是一样。”然后他思惟:“我应该将这些财产转变到下一世。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将所有财产布施给没有财产的人。”于是他施舍了所有的财产,然后进入森林去修行。在七天之内他就证得八种定1及五种神通,能够以神通力在天空飞行。如果当初他控制自己的财产,扩展、保护自己的财产,他就不可能得到那样的快乐。然而,他的智慧指示他应该走的路。他的智慧说:“放弃一切财产。”他照著做了。智慧又说:“这样子修行。”他也照著做了。就这样,他藉著智慧而达到高等的快乐。所以大家就能了解:财产愈少,快乐愈多;财产愈多,快乐愈少。
在这首偈颂里,佛陀讲到“饮法水 者”(dhammapiti),意思是获得增上的成就,因而很快乐的人。什么是“增上的成就”呢?证得禅那,证得圣道智、圣果智2称为“增上的成就”。如何才能获得增上的成就呢?基本的就是财产(所拥有的物品)要少,其次是应当削弱妄想的力量以及在禅修时停止妄想。
我们想要修行呼吸念(anapanasati安般念)3,但是如果有许多事情要想,我们就无法持续地修行,心会经常跑掉:看住一个呼吸之后,还不到下一个呼吸,心就跑了。然而,有智慧的人会下定决心在禅修时不胡思乱想。慢慢地,妄想的力量会减弱,而禅修的目标(所缘)会变得愈来愈清晰。然后清明的心会专一、集中在目标,于是心中就有快乐生起。如果继续没有妄想生起,这个快乐就会更增强。当心力开展时,就有微弱的光出现。如果禅修者继续控制住妄想,微弱的光就会渐渐变亮,乃至变成似相 (patibhaga-nimitta)4,而且定力能提升到近行定。如果禅修者继续控制著心,减少妄想,而持续地保持正念,就能将定力提升到安止定或禅那(jhana)。
在禅那的阶段主要必须解释四种色界禅与四种无色界禅。色界的初禅(第一禅)依靠五项因素来维持,这五项因素称为五禅支;第二禅依靠三个禅支;第三禅依靠两个禅支;第四禅依靠两个禅支;四种无色界禅也都各依靠两个禅支。如此,就能将心提升到愈来愈好的层次,而且心中自己涌现快乐。任何禅修者修成这些禅那之后,就能凭借自己的定力而自得其乐。
如果任何人观照身与心而了知这些只是色法与名法而已,他所得到的快乐比禅定的快乐更强,因为这种快乐是由他的智慧而来的。当他进一步开展智慧到能够了知三世的因果关系时,他的快乐又比之前的更增强。如此逐步修行,最后能证得所有的圣道与圣果,并且以道果的力量而享有真正的快乐。这些就是佛陀在这首偈颂里要解释的快乐。
摩诃劫宾那尊者原本是两个国家的国王。在他统治国家的时候,他安详和平地处理政事。他有一千位大臣辅佐他,也都安详和平地办事。有一天,国王要去花园,他的随从一千位大臣也跟著他去。在路上,他遇到五百名商人驾著他们的车辆。国王问说:“你们从哪里来?”他们回答说:“我们从舍卫城来。”国王又问:“舍卫城那边有什么消息?”商人们要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漱口,向舍卫城的方向礼拜,然后才回答说:“在舍卫城,世尊佛陀出现了,法出现了,僧团出现了。”他们又进一步解释佛、法、僧的含义。国王生起很大的信心,因为他曾经在过去生中培育波罗蜜的缘故。他心里想:“统治国家太辛苦了,应当舍弃它而去见佛陀。”他对随从们说:“朋友们,现在我想要到舍卫城去见佛陀。”他的随从们说:“既然国王要去,我们也要跟著去。”最后他们都决定要去舍卫城。国王写了一封信给他的王后阿耨加 (Anoja) ,告诉她自己要离开的事情,并且交代她赠送三百万个金币给商人们,以酬谢他们带来这个讯息。
国王和一千位随从开始向舍卫城走去,在路上他们必须渡过三条河流。当他们来到第一条河流时,见到那条河流很大,水很多。他们生起坚强的心念,想著:“现在我们就要去拜见具有无限力量的佛陀。以佛陀的无限力量,愿我们能渡过这条河。”如此,由于忆念佛陀的力量,他们很容易地就渡过了那条河。其次,他们走到第二条河,那也是一条水流很多的大河。他们生起坚强的心念,想著:“现在我们就要去听闻具有无限力量的法。藉著法的力量,愿我们能渡过这条河。”于是,由于忆念法的力量,他们都轻易地渡过那条河。然后他们来到第三条河的地方。他们忆念僧团的无限力量,心里想:“僧团的力量是无比的。以那个力量,愿我们能渡过这条河。”如此,他们很容易就渡过去了。
佛陀每天进入深的禅定,出定后就观察世界的众生,看看他应该去帮助谁。这一天,佛陀见到这位国王及一千位随从要来见他,就到第三条河的岸边去,坐在一棵树下入定。当国王来到这里时,他见到佛陀,心里想:“这位尊者一定就是佛陀。”于是他走上前去顶礼佛陀。佛陀有能力了知每个人的波罗蜜或善根,他观察到他们都具有证悟法的深厚波罗蜜,所以就为他们开示佛法。他们全部证得第一个圣道果──须陀洹道果。
国王的王后阿耨加接到国王的信之后,也生起坚强的信心,因为她也曾在过去生中累积很多功德,她的波罗蜜善根成熟。当她听到佛、法、僧的消息时,心里想:“我也应该依循这个法。”于是她先依照国王信里的交代,赠送三百万金币给商人们,接著她自己又赠送六百万金币给他们,总共九百万金币。然后她就出发前往舍卫城去见佛陀,大臣们的妻子一千人也跟随著她去。当她们来到第一条大河时,她们藉著忆念佛陀的力量而轻易地渡过去;然后她们藉著忆念法的力量而渡过第二条大河;藉著忆念僧团的力量而渡过第三条大河。她们在同样的那个地方遇到佛陀,上前去顶礼佛陀并且听闻佛法。她们全部证得须陀洹道果;而国王及一千位大臣在听闻这第二次开示之后,都证得所有道果与神通。佛陀对他们说:“善来,比丘们。”他们全部得到袈裟及成为比丘。国王成为比丘之后的名字也是叫做摩诃劫宾那尊者。王后与一千位同伴也都跟著出家。
摩诃劫宾那尊者从出家生活中得到很大的快乐:他想进入禅那的时候就能进入禅那,有时则进入果定5。从这些定境出来之后他会说 :“哦,真快乐!哦,真快乐!”(Aho sukham, aho sukham) 有些比丘听到了,怀疑他为什么会那样说,就去报告佛陀说:“世尊,摩诃劫宾那尊者经常说:《哦,真快乐!》,不知道他是不是在想念以前当国王时的生活?”佛陀就招唤摩诃劫宾那尊者来,问他说:“你是否经常说:《哦,真快乐!》?”他回答说:“是的,世尊。”“你为什么会那样说呢?”“世尊,我在这个教法中得到很大的快乐,所以我那样说。”佛陀是无所不知的,但是由于其他比丘怀疑的缘故,所以他问了这些问题。后来很多比丘聚集在那里,佛陀就诵出这首偈颂,并且讲了一次很好的开示。许多比丘因而了知法、照见法及证得道智与果智。
这首偈颂谈到体验法而得到的快乐。简单地说:遵守出家戒律、得到禅定及培育智慧力以达到圣道与圣果,如此就能享有真正的快乐。“住卧于安乐之中” (sukham seti) 意思是一切时候都很安乐:吃饭时很安乐,走路时、说话时、睡觉时[C2] 都很安乐。因为没有了执著,所以宁静与安乐一直存在内心。
下一个字是“智者”(pandito)。谁是“智者”呢?能够了知善法与恶法、了知善法的利益与恶法的过患之人称为“智者”。智者先了知通向安乐的道路,然后依循这条道路去走。这条道路就是八支圣道,或译为八圣道分。渐渐地,他能够走完这条道路而达到真正的安乐。这样的人称为智者。
“以净心”(vippasannena cetasa)是指心不被烦恼染污。真正了知法的人能经常保持心清净,经常保持正念,所以他的心不会被染污。没有定力或深度智慧的人很容易被烦恼所染污,很容易生起贪爱、嗔恨和愚痴。智者则是渐渐地将这些污垢从他的心中去除,使心保持清净,如此就能经常保持正念,安乐地生活。
“圣者所宣说之法”(ariyappavedite dhamme)。谁是圣者呢?佛陀、辟支佛及证得圣道果的人称为圣者;他们依循正法而达到证悟。任何想达到证悟的人都必须依循八圣道分而修行,然后渐渐能达到圣者的境界。圣者们完成戒、定、慧三学,因此我们也应当逐步地完成戒、定、慧三学,以达到真正的安乐。
在这个教法中,我们很清楚地了解要得到真正的快乐就必须培育戒、培育定、培育慧。要培育戒就必须清净地持守出家戒律及开展慈心。要培育定就必须有次第地禅修,必须减弱妄想的力量,想任何事情时都必须有正念地想,并且必须在一切时候都修行自己的禅修业处。要培育慧就应当将世间的人、事、物分成组成部份与微粒:必须将自己的身体分成三十二个部份及微粒,别人的身体也是一样;必须了知我们的精神现象分成心与心所。当我们看一辆车时,如果只看外表,智慧就不会生起;如果我们见到它的各个组成部份,智慧才会生起;在我们的身体与精神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
现在各位已经了解培育定与慧的方法,这正是大家修行的大好时机。如果能将全部的精神用在修行上,我们就能真正地得到佛陀指示我们的快乐。
以此法的力量,以我们波罗蜜的力量,愿我们都能证得禅那、圣道与圣果。
(2001.11.11 讲于斯里兰卡.龙树林僧寺)
【注解】
1.八种定(attha samapatti):或译为“八等至”。安止定(appana-samadhi):即禅那 (jhana);心完全专一、融入于单一目标(似相)的状态。此时的心很坚定、很有能力、清净而无烦恼、宁静而不动摇。一般常提到八种安止定,即所谓的“八定”TT四种色界禅及四种无色界禅;有时再加上灭尽定,称为九次第定──这些是世间定。
圣者们进入并安住于所证得的圣果境界时也是安止定(禅那),称为果定(phala-samapatti)──这些是出世间定。(灭尽定:心与心生色法都暂时不生起的定境;具有八定的阿那含及阿罗汉圣者才能达到。)
禅那 (jhana):八种禅那(八定)即:
四种色界禅TT
一、初禅:远离烦恼、不善法,由寻、伺、喜、乐、一境性这五个禅支维持定力而专注于似相。(禅支:维持禅那的精神因素。)五禅支:寻:将心投入目标;伺:持续地将心保持于目标;喜:专注于目标时生起的欢喜;乐:专注于目标时生起的快乐感受;一境性:一心融入目标。
二、第二禅:由喜、乐、一境性这三个禅支维持定力。由于没有寻与伺,所以定力更强,喜与乐的品质更超胜。
三、第三禅:由乐与一境性这两个禅支维持定力。由于没有喜,所以定力又比第二禅更强,乐的品质更超胜。
四、第四禅:由舍与一境性这两个禅支维持定力。由于舍离了苦、乐、忧、喜,所以正念清净,定力极超胜。(舍:不苦不乐的感受)
四种无色界禅──都是由舍与一境性这两个禅支维持定力,差别只在于所专注的目标及定力的浅深不同TT
一、空无边处禅:以无边的虚空相为目标;
二、识无边处禅:以空无边处禅心为目标;
三、无所有处禅:以空无边处禅心的不存在(无所有)为目标;
四、非想非非想处禅:以空无所有处禅心为目标。
2.圣道智、圣果智(ariyamaggabana, ariyaphalabana):与圣道心、圣果心同时生起的智慧心所。
3.呼吸念 (ànàpànasati):或译为“安般念”;正念专注於呼吸以培育定力或智慧的修行法门。
4.似相:三种禅相当中最高的一种。(禅相nimitta:修行禅定时心专注的目标)。三种禅相 ──
一、遍作相(parikamma-nimitta;预备相):开始修行止禅培育定力时专注的目标;尚未被心摄取、原本的自然目标。
二、取相(uggaha-nimitta) :定力提升时,遍作相完全被心摄取而在心中生起的影像。
三、似相(patibhaga-nimitta):定力更深时,取相进一步净化后,心中生起与取相很相似,但是更稳固、更纯净的影像。深度的刹那定、近行定与安止定都是以似相作为专注的目标。
5.果定(phalasamapatti):或译为“果等至”;圣果心相续生起的境界。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