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佛朋友谈神通
历观今日的学佛朋友,每每对神通之事津津乐道,对显示神通者趋之若鹜,大有凭神通以判凡圣,求神通以为解脱之势,此为学佛之迷途,决非佛法之正道。 大小乘佛教经典,对于佛...中国佛教史观的形成与佛教史学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对此跌荡多姿、异彩纷呈的复杂历史过程,由于印度人历史观念的淡薄,罕有详尽系统的历史记载。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我国,与我国的儒道思想经...从宗密的禅教一致论到延寿的禅
引 言人们一谈起禅宗,总要提到教外别传、不立言说乃至呵斥经教之类的话头。仿佛一说读经看教,就不是禅宗了,这实在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姑且不论其如何违背禅宗的宗旨,就是与禅宗...佛教本迹史观片论
编者按:当今的佛教历史研究者,一般都把佛教历史作为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客观对象来加以研究,对佛教史籍的内容各怀仁智之见,难以切近事实真相。当代佛教研究学者宋道发先生...佛法三纲要见地、修证与行愿—
一、事与理圆融无碍中国佛教至唐代玄奘广译佛典,整个佛教界研习教理之风盛行,致使一般佛子寻行数墨,皓首穷经,终生困于义理,泛海而忘归,迷途而不返,于佛法修证,无半分相应。...发菩提心的深远意义
对于有志于大乘的一切佛弟子而言,发菩提心是极为重要的,故大乘诸经一再强调,尤其是《大般若经》,所说最为详尽。首先,诸菩萨唯有为求一切智智发菩提心,并且不执着如是之心...吴越王钱弘俶与宋代天台宗的复
一、引言天台宗是最早创立的中国佛教宗派。创立之初,经由智者大师(538~597)、章安灌顶(561~632)等诸师的努力,加之陈、隋两朝的有力护持,曾经兴盛一时。而自唐初灌顶寂后,教势...周敦颐的佛教因缘
引论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原名敦实,因避英宗旧讳,改名敦颐,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六年,世称濂溪先生。着作今存者有《太极图说》及《通书》等...宁可侧重行履工用不可取于狂慧
引言 南怀瑾先生认为,佛法是可以由智慧而寻思求证得到的真理。凡是佛学理论,有此理,就一定有此事,是事理合一的。佛家所说的形而上和世间万有的理论,都可以用科学的实证...宋代佛教政策论略
宋代佛教政策论略宋道发 一、宋代佛教政策之渊源 在印度的古代社会中,出世的宗教是超乎世间的王权之上的。宗教的修行者得到社会各层人士的普遍敬仰与供奉。作为印度宗教大家...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