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佛母现在被大家所熟悉,可能有一部分已经了解它的详细资料,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人不清楚般若佛母的一些信息的,例如般若佛母形象有几次演变,般若佛母是由《般若波罗蜜多经》所化现。很多人都不知道般若佛母的形象是有怎样的演变,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1.无论两臂形象还是四臂形象,手持经书(或者手持莲花上置经书)都是必须有的特征,这应该也是图像学上判断般若佛母的必要条件。
2.经书应该是左臂(四臂形象为左上臂)持有或双臂皆持有。
3.四臂形象中主两臂应在胸前结转法轮印。
4.两臂形象中右手持莲花,而四臂形象中右上臂或施无畏印,或持念珠。
11世纪,四臂财舍度母像,东北印度帕拉风格,左侧像高7厘米,国内私人收藏;右侧像高10.5厘米,翰海拍卖2009年拍品。
这两尊四臂佛母皆为11~12世纪帕拉风格作品。其四臂为左前手作无畏印,右前手放于右膝上施予愿印,后左手上举持般若经书,后右手上举持念珠;佛母坐于一卧躺的外道身躯之上,同时沿双腿装饰人头蔓络以为尊严。其密教色彩较为浓烈,当是吸收了印度教的某些神秘元素。图1的形象与“财舍度母”的成就法描述最为贴合,除了发冠中未见不空成就佛的形象外,念珠、经书、予愿印都与典籍描述相符,另外我们可以看出四臂准提与这两尊四臂女尊的最大图像学区别是“双手捧钵”。总结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定义图1中的两尊女神为财舍度母。
12世纪,四臂般若佛母像,古格风格,高度不详,国外私人收藏。
这件克什米尔风格浓郁的造像是此一时期比较经典的般若佛母造型,我们从其图像风格以及工艺精细度和铜质的差异基本可以判断它来自12世纪左右西藏西部古格王朝。此尊造像所代表的般若佛母形象基本完成了从印度源流向西藏本土自我意识的过渡,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
13世纪,四臂般若佛母像,西藏西部造像,高26厘米,国内私人收藏。
这件13世纪合金铜般若佛母的图像学特征与《法集名数经》上的描述完全一致:主双手在胸前结转法轮印,左后臂持莲花,莲上放置《般若波罗蜜多经》(已佚),右后臂手持念珠。这可以被看作是13世纪时四臂般若佛母的标准造像,此件造像面容俊美,从其神态依然可窥见摹仿印度北部造像艺术神秘隽永的审美元素。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