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人都是知道法眼的,法眼是五眼里面的一个仅次于佛眼的层次。在法眼层次的人们,同时具有天眼和慧眼的功能,不仅仅能够看见事实,也能看清其来龙去脉等等。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看一看法眼是什么意思。
佛教的基础就是“因缘”,它是佛教的核心,也是佛教的认识论。
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看待生命以及生命中的问题与烦恼,如何看待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互动……
所有这一切,佛教都是以因缘的立场来认识的。
佛陀说:“见缘起者,则见法。”因此,“因缘”是佛教的法眼。
点绿色小喇叭收听文章语音
不懂因缘的人学佛,就像闭着眼睛在学,即便他读了很多佛经,却未必能正确地理解。
比如,若没有因缘的认识论,对佛教中“无常”的理解,就不可能是正确的。
举例来说,现在你的眼前有一本书,请问你是看到这本“书”,还是看到“没有黄瓜”?
实际上,你只能看到“有”什么,而无法看到“没有”什么。
“没有”什么,是在你看到“有”什么之后,才会想到或者明白的。
就像你现在看到这里有书,也就明白了这里没有黄瓜。你的这种明白或想到,一定是建立在对事实的认识上。
因此,符合事实的认识论一定是现实“有什么”。
如果你的认识论是着重在“没有”,不论看到任何事物,都认为现实是“没有什么”,所以,你觉得一切无常、一切无我、一切皆空、一切皆苦……
那就会变成任何事物都一样 —— 反正都是“没有什么”,接着,你就会跑出一个想法——法法平等、无有高下。
要知道:这样的认识论是有问题的!
当你懂得这些,你在生活中会得到什么好处呢?
如果你是当婆婆的,你就要知道:你只能看到“有”,无法看到“没有”,所以,你看媳妇的时候,就不要看到她“不孝”,因为不孝是你想到的。
事实上,你只能看到她做了什么。
你能看到的是:她如何煮饭、如何扫地,以及她做的这些是否合乎生活的需要。
所以,你讲事实就好,而不要讲事实以外那些你自己想出来的,你能这样做,就会比较幸福。
如果一个人总是看到没有的,那不就像看到鬼一样吗?
眼睛明明看到有什么,可是大脑却一直告诉自己“看到没有什么”,很多人与人之间的烦恼皆是由此而来。
学因缘法的人,一定要学会看到有的,不要总是看到没有的,这就是佛法的认识论,要懂得用在生活上。
例如,一般人对无常的理解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虽然说的没有错,但那不是重点!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大家都一样;但是人生的过程,每个人却不一样。
都一样的还提它干嘛?不一样的才是重点!
但长久以来,整个佛教都在强调“一样”的,而不关注“不一样”的部分,使得佛教失去了澎湃的生命力。
这两种认识论的差别,又在哪里呢?
首先,以“因缘”为认识论的人,他是这样看的:诸法因缘生,缘生则无常,这没问题!
因为无常即代表:现在的因缘是“有的”,但不论好的因缘或坏的因缘,都不是长久的,也都是可以改变的。
因此就会形成一种生活态度 —— 不会因过度乐观而得意忘形;也不会因过于悲观而失去生活的意志。
知道因缘是可以改变的,就会认真于改变不好的环境,并且努力地维系良好的因缘。
既不否认无常,生活态度又能很务实、实际。
反之,对现实的认识论是“无常”的人则认为:既然不论好或不好都会过去,那又何必认真?不管有钱或没钱,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又何须努力?
一旦认识的焦点放在“现实中没有什么”,你的生活态度及价值观就会偏离现实。
譬如你打开冰箱,是要看“有什么东西可以煮”,还是要看“我不能煮什么”?
如果冰箱门打开,你只想到 “我不能煮什么”,基本上你就煮不出什么。
如果你打开冰箱,是要看“我有什么可以煮”,那么,无论如何你总是可以煮点什么的,对吗?
上面就是关于佛教所说的“法眼”的讲解了。现在很多的师兄也都是在修行佛法的,我们若是能够认真的念诵修行的话肯定是很好的。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