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快诵网

楞严说通卷六

发布时间:2023-05-05 10:26:33作者:楞严经快诵网

楞严说通卷六

巴县居士非眼刘道开编缉

成都沙门离指方 示鉴定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此广陈耳根圆通以当此方之机欲人专修于此也。二十四圣。次第陈毕。尔时观世音菩萨。乃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恒河沙数劫前。有佛出世。名观世音。源远流长。名号与逗机之教相应也。我时于彼佛前。乃发菩提心。一者善心。即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也。二者悲心。即众生无边誓愿度也。三者直心。即佛道无上誓愿成也。既发大心。须秉圣教。彼观世音佛。教我三慧。一从耳根中闻性。非同多闻之闻。闻经解义。全用耳识。及耳家俱意识也。一从百不思之正思。非同遍行思。及思善思恶之邪思也。一从无所造作之正修。非同一切善行。及种种功行之邪修也。从此三慧。便得和身入此大陀罗尼门。更不落于岐经迂路矣。彼修行者。不秉圣教。惟恣己意。或信邪师。岂免劳而无功哉。

○问。初卷已斥思惟是妄。何故此中复用思耶。答。前之所以斥者。以阿难一向认此思惟为真。不肯放舍。是认贼作子。故须斥破。欲其识贼而求真子也。今之用此思者。是知其为贼。而借贼以杀贼。转祸为功也。且二十四圣所修。门虽不同。要其用心观察。皆用此思。若无此思。无下手处。故二十四圣下手功夫。皆在观音一门显发。譬如油蜡作灯烛。不用火点。终不明也。若谓不假思惟。直下离心意识参究。则此一门。似是单为上上根说。其或根器稍钝。不免借思而入。若下根人。既得闻思。又必尽力于修。方能得入。是则闻思修为浅深同说法。彰彰明矣。但不可用乱思邪思。若用乱思邪思。终不能入。故曰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又曰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也。

○此下自初于闻中起。至寂灭现前止。乃详陈次第解结修证。为入圆之正行。而一经之至要。盖上之发心是愿。而此为依愿之行。其愿不虚也。上之秉受是教。而此为依教之修。其教不负也。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

我既发是心。而秉是教矣。然起修下手之功何如。夫所谓从闻思修之闻性。本惟藏识心海。一体而具六用。在眼为见。在耳为闻。乃至在意为知。今取第二。故曰闻中。我初于此闻中。一念不生。回光返照。专注以闻自性。是为入流。盖顺闻奔声外注。谓之出流。反闻照性内注。故谓之入流也。亡者。脱也。所者。声尘也。既惟内旋闻性。便于诸声尘。一切不缘。是为亡所。盖根结全由于尘。故尘亡而结乃可尽也。此所兼动静二尘。而此则先脱动尘也。

○闻中二字。拣非肉耳之中。又非耳识之中。乃平吞万相。尽空法界之中。亦即一乘寂灭场地。真阿练若。正修行处也。若于经中。未即了然。可于静坐中。体认的当。行人当五更起坐。夜气清明。其籁初动之时。一念不生。觉此闻性。廓然而圆。朗然而照。山壁不隔。海暗不昏。大小远近音声。鉴彻无遗。乃至微风动树。足履鸣阶。亦所不昧。假如东方数里之外。洪钟发响。固历历分明。西方同时数里之外。群鼓喧声。亦琅琅不昧。如是乃至南陌悲号。北里笑语。车轮马足。一一俱现圆闻之中。如影现大圆镜中。毫发无隐。至于寂然无声时。则闻静愈无边际。到此始知妙性本具。不是修成。但是平日以乱心缘虑。遮障孤负。不自觉耳。入流者。旋转闻声之闻。以反闻自性也。亡所之所。即是动静二尘。动谓有声。静谓无声。今初先亡动尘。然有二种。一者屈曲声。谓有意味者。如言语屈曲之类是也。二者径直声。谓无意味者。如风水鸟兽钟鼓等声是也。此屈曲声。复有二种。一者世俗屈曲。二者道理屈曲。世俗复有二种。一者无力。二者有力。无力有。谓评品古今文章事物。他方昔日不干己事。但恣散乱。无增长烦恼之力。故云无力也。有力。谓说诸欲境。令心起贪。说诸不平。令心发怒。背面毁誉。当面称讥。一切利害之言。令人不觉。嗔喜陡发。忘失正念。此皆世俗屈曲也。道理屈曲者。如说内外邪正道理。乃至法门宗说。玄妙意趣。令人不觉。随言生解。拟议思量。亦是寻声流转。最障本闻。所以宗门于佛祖言教。如生冤家也。行人首先于此诸屈曲声。一切不缘。惟以内向闻性。湛然朗然。安住不动。则粗显分别。永息不起矣。至于水流风动。钟鸣鼓响等。一切径直之声。更是难亡。须是入流功夫。细心专切。久自亡尽也。问。反闻功成。岂一切诸声。如醉睡中。皆昧然不觉耶。答。非也。诸声任有。行人但惟圆照闻性。不漏落流注于声而已。更以喻明。譬如有人眩水。不能自渡。赖人牵之而过。彼人教其仰面视天。不得一息视水。若一息忘教视水。随即漂溺。此亦如是。反闻自性。犹如视天。不复循声。如不视水。更无流转之患。犹无溺水之患也。是知声不可除。而但当反闻尝切。亦如水不可除。而但当仰天专切也。问。诸声不实。既如梦幻。销落之后。毕竟一无所闻。则道成者。皆如聋人耶。答。不然。此非真灭。但以销落聚闻之根。暂沉枯寂。不久心闻洞开。遍满虚空。所谓发本明耀。必将上闻有顶。下闻无间。乃至最近。虫行蚁斗。素所不能闻者。皆当闻之。何况余声。如聋之疑。鄙劣甚矣。问此之入流亡所。但于静坐时习之耶。亦于涉事时习之耶。答。若但取于静坐。何用详辨屈曲等声。正须动静一如。方成大定耳。问。静坐易忘。今即不问。假如有人涉事。访一故人。于路用功。但惟反闻自性。而余声悉不取著。正当闻性湛然。忽于中途。隔墙闻彼故人言语。此声不循。则废其访问之事。若循之。岂不成流转耶。答。此声许寻。不成流转。偈云。众生迷本闻。寻声故流转。若于寻声时。不迷本闻。此但寻声。岂能流转也。问。请分流转与不流转之相。答。汝正反闻自性时。有当寻之声现前。一味寻之。而闻性全成迷昧者。此即流转。若当寻声时。而闻性分明依然不昧。此但暂寻即还。亦谓之得用即休。何得同谓之流转耶。以此为例。凡涉诸事。皆当准此思之。大抵初心静习时。得力为多。静定若成。渐能涉事不昧。若初学静定未成。而遽希涉事不昧者。良难也。问。涉事不昧。既曰良难。则初学反闻。恐难理事两全。答。世谛之人。宁废理以图全事。修行之人。宁废事以图全理。今初心修进。谁要你依旧精研世事。务求两全耶。当知反闻入手之人。虽处世间。惟求省事省言。日用家常。腾腾任运。得静且静。万不得已。一事一言。用了即休。且正当用时。分毫不昧。即言差事差。不顾不悔。惟图反闻无间。心便怡然。问。祖师何言这边那边。都不缺用。答此是大亡已久。绝后再苏。死中复活。方能各臻其妙。非谓初心便能如是也。问。此节旧解多补天台三止观。今何不用。答。三观初心。不离六识思惟而入。今经首废六识不用。将何入三观耶。斯经圆融妙理。全是藏心本具。详在奢摩他中发挥。而行人未修之时。先成圆解。及至修时。行起解绝。但一反闻。极为简便。不劳广立止观。宗门所谓单刀直入是也。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上方离动结此则动静二结兼除也。盖动除静现。自然之理。加功双遣。自然之势。夫既入流亡所矣。然初虽亡所。而所岂易亡。初虽入流。而流岂易入。虽云努力一念不生。未免动静间发。心心收摄。非寂静也。至此。亡所而所无不亡。入流而流无不入。群动俱寂。收摄情亡。亡所入流。二俱成静。由是而知前之亡所。且惟亡动。今之既寂。乃是动结已除。静结方显也。既寂之后。加功进力。反闻功夫。展转深切。以至寂静亦亡。则动静二尘。迥然双脱矣。

○问。亡动即是亡声。而声尘与闻性。如黑白相违。易于分辨。故亡之则易。至于静尘。与闻性相顺。闻性至静。而静尘亦静。俱无边际。俱无分别。亡之恐不易也。答。但患闻性未能了见分明。若了然自见。安有混淆之理。良以闻性是心。静尘是境。心则灵知不昧。境则冥顽无知。境自境。心自心。如尔为尔。我为我。有何难分。譬如世俗凡夫。一入深山无入之处。皆能了别山中寂静。其实于己闻性。丝毫不觉。及至闹市。其静全失。以前静境。全是山静。离山不复有静。所谓静尘也。若能一味反闻。则性静恒在。居山居市。其静不易。则真闻性也。是则闻性本与静尘无干。及闻专切者。亡之甚易。何难之有哉。大抵亡动之后。别无伎俩。只是功夫纯熟。自然增进。至此。则位当圆之初信。而于二乘。则齐初果也。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

上全以亡尘此方以脱根也。因前图作亡尘方便。故立能所二闻。令其闻根而亡尘。如是渐增。加功进行。尘相既尽。外无所对。则根亦不存。能闻之闻机。与所闻之闻性。二俱除灭。故曰闻所闻尽。是则初解三结先得人空矣。

○问。既全以根性增明。而方以双亡动静。令复将根性亦亡。岂不全成断灭耶。答。但以尽根。那云灭性。问。根与性为二耶。答。根如冰。性如水。冰水本无别体。故非二。然冰结而隔。水融而通。故非一矣。今言根尽。但如冰融。岂如水涸。

○问。前言二尘亡后。惟觉闻性极为寂静。湛无边际。今尽内根。复作何相。以别于此。答。前作方便。脱彼二尘。故暂执闻性为内。二尘为外。背外向内。宛然内根恒在。故闻曰中。流曰入。皆内相也。及至二尘荡忘。已无外相。既不对外。内相渐消。以至泯然豁然。无复内外。即根尽之相也。若约三空考之。到此即得人空。盖前此以根对尘。尘为他相。根为我相。排他立我。背他向我。我相宛然。至是根尘俱泯。能所两亡。无复自他。惟一法性。故曰人空。定位当至七信齐于别之七住小乘四果阿罗汉位也。又当知此是菩萨高证圆之七信。但约断见思。证人空。谓齐小之四果。非真实同罗汉也。如世之进士初品。暂同吏员极品。岂真名位与之全同乎。

尽闻不住。觉所觉空。

此脱觉观也。尽闻之后。根尘迥脱。湛一无边之境现前。是为所觉。而照此境之智。则为能觉。尽闻若住。则智境恒对。能所仍存。终为胜进之障。惟加功进行。透过斯境。不钝滞于此。则能觉之智。与所觉之境。二俱空寂。泯然无复对待矣。此望后为断法执微细流注分别也。

空觉极圆。空所空灭。

此脱重空也。觉所觉空之空。是谓空觉。即重空之智也。此重空之智。初起未圆。则能空所空。二俱宛在。今空觉极圆。则非惟所空智境息灭。而重空之智亦复随灭。如以木钻木。火出。则二木俱尽矣。此望前为断法执俱生定位。当圆之十信。齐于别之十住。准三空则次解二结成法解脱矣。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此后解一结俱空不生也。夫动静根觉空灭六结。要之皆生灭心也。初解动灭静生。次解尘灭根生。三解根灭觉生。四解觉灭空生。五解空灭灭生。到此。若住最后灭相。则当为灭相所覆。恒处俱空。应是一种顶堕细障。故百尺竿头。更须进步。然此不复更劳著力灭除。但无住著之心。以俟一刹那顷。本理现前。则此之灭相。即迥脱矣。

○所谓寂者。非对动之寂。从无始来。本自不动之寂也。所谓灭者。非对生之灭。从无始来。本无生之灭也。此是本觉理体。如来藏性。真如实际。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亦名大寂灭海。亦名大光明藏。实乃真心全体。而万用皆具于中。此理现前。则山河大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根隔合开。六根互相为用。而下之一切胜用。皆从此发矣。约其所至之位。应在初住。离分断一分无明。分证一分真理。而一断一切断。一证一切证。四十四地功德。隐然具足。其与别教初地。位虽言齐。而历别之与圆融。实天地悬隔矣。

\

○次第解结修证境。

○此下详演所获殊胜也。上是圆通因行。此乃圆通果用。问。因行为修道之要。理宜详演。而文何甚略。果用待功成自显。似应且略。而文何甚详。答。此经如来与菩萨相同。如来自四卷后半。至五卷前半。合有一卷经文。详脱解根修习圆通。至为委悉。而所以说果用者。祗云山河大地应念化为无上知觉。又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辞甚略也。今菩萨说行若详。则应重如来所示。说用若略。则无补如来关文。二俱非妙。故应因行略而果用广。广略皆适其宜矣。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吴兴作悲字)二者下合十方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六道众生亦应有本妙觉心四字。不重标耳。下三十二应。申同慈力也。十四无畏。申同悲仰也)。

因行既足。果用以生。正当顿断无明。顿证真理时。一刹那顷。忽然超越世间。而不为界内有缚。超越出世间。而不为界外空缚。但见寂照含空。十方圆明。即得二种殊胜功德。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同体。又与如来同一慈力。与佛同用。盖本妙觉心。人人本具。故才证即上合也。二者。下合十方六道众生。与之同其悲仰。盖菩萨所证。即是众生同禀。故证此理者即能与众生同忧患。曲成而不遗也。所谓二种殊胜者如此。

○悲。谓哀求拔苦。仰。谓希圣与乐。同一悲仰。即易经与民同患之意。

○前由因明立所。遂起三种相续。此由入流亡所。遂获二种殊胜。立所。是迷根。亡所。是悟本。立所。是约最初一念迷根。为最细。亡所。是约最初下手工夫。为最粗。以迷时从细至粗。悟时从粗入细。迷悟转换之机。不出立亡二字。然此所字。尤为难除。自初卷心目所在为发端。其后展转所破者。只一所字。曰立所。曰亡所。曰闻所。曰觉所。曰空所。以出一所。即入一所。所之一字。真贴体难刮之垢。实微细我法二执之根也。直至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而所相方尽矣。

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初假二闻故如幻)闻薰(此闻字。指闻性本觉之体。言薰者。所谓本觉内薰也)闻修(此闻字即旋倒闻机之闻。始觉之智。言修者。以此反闻进修圆通也)金刚三昧。(终成一性故如金刚)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

此标承授受出三昧名以彰妙应也。世尊。由我往劫。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以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得佛之体。与佛如来同慈力故。同佛之用。体用兼具。令我身成三十二应。随机赴感。入诸国土。而无刹不现焉。

○三十二应者。现十法界身。圆应群机也。开之有三十二。合之惟四圣六凡。摄尽群类。菩萨随机赴感。如月印千江。然众生希应者。须竭妙感。若无妙感。固不可妄议慈应之不周也。

○钟云。声尘本空。闻性常住。于常住中。一切声尘。及于万法。悉皆如幻。以此如幻法门。始于闻中薰习。终于闻中修证。无作而作。作实无作。随缘应用。本体如如。此三昧者。名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乃三十二应之本也。

○贺云。楞伽有三种意生身。一三昧乐意生身。此当八地。二觉法自性性意生身。此当九地至等觉。三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此由等觉入妙觉位。圣种类身。一时俱现。观音三十二应。正当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也。

世尊。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胜解者。因行已极所起证悟之智也。现圆者。智证将彻未彻将圆未圆也。圆字作满字释之。若入相似三摩地。进修中道无漏。则分真胜解现圆。乃至若修金刚无漏。则究竟胜解现圆也)我现佛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问菩萨何能现佛身耶。答如镜已明形对像现。臣家之镜。王苟临之。岂无王像问等觉菩萨。岂假初住现身说法耶。答天魔现为佛像。鞠多尚乃致礼。况初住菩萨妙理所现。等觉虽尊。孰敢不仰)若诸有学(三果以前贤位圣位俱属有学)寂静妙明(乐独善寂求自然慧)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独觉身。(出无佛世。观物变易。自觉无生。故名独觉)而为说法。令其解脱。若诸有学。断十二缘。缘断胜性(观缘悟道。知迷胜性。由十二缘于是断之。缘断而胜性现矣)胜妙现圆(胜妙即胜性也)我于彼前。现缘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若诸有学。得四谛空(见道一十六心。断四谛下惑。证生空理)修道入灭(初果后进断三界八十一品俱生。品品皆证一分择灭无为)胜性现圆。我于彼前。现声闻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应求四圣乘竟)若诸众生。欲心明悟(深达淫淫欲为苦之本)不犯欲尘(不独人间粗獘之色。即他化之乐亦不乐)欲身清净。我于彼前。现梵王身。而为说法(梵王色界天主。说法者。如金光明云。大梵天王说出欲论是也)令其解脱。(令其离欲尘而生梵世也。是虽舍求皆具。而更重希求。即同下成就也)若诸众生。欲为天主统领诸天。我于彼前。现帝释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金光明云。释提桓因种种善论是也)若诸众生。欲身自在。游行十方。(六欲四洲之十方也)我于彼前。现自在天身(此云他化自在。梵语婆舍跋提。假他所作。以成己乐。即魔王为欲界顶天主也)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欲身自在。飞行虚空。(能至他界)我于彼前。现大自在天身(即色顶摩醯首罗天。三目八臂。骑白牛执白拂者。是也)而为说法。令其成就。(统论诸天。皆举一以该其余。梵王似局初禅。而实该四禅。帝释似局二欲。而实该六欲。二自在别举魔天。以二魔不在正天之属。故更举之。但阙四空。以此论现身而四空不乐身相。故不为现也)若诸众生。爱统鬼神(八部之属)救护国土。(摧魔护生)我于彼前。现天大将军身(四王各有八将而韦陀为上首是也)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爱统世界。保护众生。我于彼前。现四天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四王似应科入天主。今文列于将后。想译者之误。世界即须弥各面一切国土也)若诸众生。爱生天宫。驱使鬼神。我于彼前。现四天王国太子身(那吒之类)而为说法。令其成就。(应求诸天竟)若诸众生。乐为人王(自金轮至粟散皆人王也。粟散小邦之王。如粟之多也)我于彼前。现人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问世之平人有妄志帝王者矣。亦现帝王身与之说遂心之法耶。答此必有德怀仁不忍世乱。发愿世世为有道之主。以理邦国。菩萨为其现所欣之身。与说生贵之因及帝王德业。以薰隔生之种而已。岂教以篡夺之术哉。后放此)若诸众生。爱主族姓世间推让。(为人所推让也)我于彼前。现长者身(具十德为长者。姓贵。位高。大富。威猛。智深。年耆。行净。礼备。上叹。下归。故为族姓之主也)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爱谈名言。清净自居。(博闻强识以道自娱。如此方王通邵雍之类)我于彼前。现居士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爱治国土(三台辅相)剖断邦邑。(州牧县长)我于彼前。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以上三科。似此方儒教所摄)若诸众生。爱诸数术。摄卫自居。(如此方郭璞。华陀之类。医卜杂伎所摄)我于彼前。现婆罗门身(婆罗门此云净行。四姓之一也)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男子。好学出家。持诸戒律。(自十戒以至进具二百五十戒也)我于彼前。现比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女人。好学出家。持诸禁戒。(自五戒进具至五百戒也)我于彼前。现比丘尼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男子。乐持五戒。我于彼前。现优婆塞身(此云近侍男)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女子。五戒自居。我于彼前。现优婆夷身(此云近侍女即堪任近侍比丘尼也)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女人。内政立身(女正位乎内。故曰内政。贵而能勤。富而能俭。故曰立身)以修家国。(闺门为万化之原。故关于家国治乱)我于彼前。现女主身(天子之后)及国夫人(邦君之妻)命妇(妻因夫荣)大家(如曹世叔之妻班昭之类)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众生。不坏男根。(一生不犯女色者)我于彼前。现童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处女。爱乐处身(终不出嫁)不求侵暴。(纵有强暴亦不从也)我于彼前。现童女身。而为说法。今其成就。(应求人趣竟。此皆菩萨调而应。偶而会。竿木随身。逢场作戏。所谓同事摄也)若有诸天。乐出天伦。(此下八部。阙迦楼罗。乃译文略之也。今但七部。此七趣者。虽皆具神通福德威权。然均名恶趣。各有苦恼。故多欲脱去为人。以希进修也)我现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上乐入故令其成就。此乐出故亦令成就也)若有诸龙。乐出龙伦。我现龙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如龙树化五百龙众俱受具戒之类)若有药义(此云轻捷即夜叉也。有三种。一在地。二在虚空。三在天也)乐度本伦。我于彼前。现药叉身(菩萨亦现身者。以菩萨面夜叉心不隔一线故)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乾闼婆(此云香阴。帝释乐神也)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乾闼婆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阿修罗(此云无端正。以女美而男丑也)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阿修罗身(菩萨亦现身者。以嗔化嗔也)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紧那罗(形似人而头有角。天帝丝竹乐神也)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紧那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摩呼罗伽(大蟒腹行者)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摩呼罗伽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如迦毗尊者为蟒受三皈。听讫现老人素服而去。足显菩萨龙蛇混杂无定名亦无定相也)(应现八部身竟)若诸众人。乐人修人。(此现在人中。而求舍身之后。复得人身世世进修者)我现人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非人有形(休咎精明等)无形(空散销沉等)有想(鬼神精灵等)无想(精神化为土木金石等)乐度其伦。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问无想既属土木金石矣。为说何法而得度耶。答菩萨应化神妙莫测。别有方便。说亦非以口说。而听亦不以耳听也)(按三十二应。无越十界。于十界中。独无菩萨并地狱身者。或曰观音已是菩萨。何须更现。地狱苦重不可度也)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薰闻修无作妙力。自在成就。

此结名也。上来如是应现即不无。染污即不得。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所以然者。皆以三昧闻薰闻修。若朝曦散彩。明镜现形。不劳精力。不费心思。缘对自现。初无作为。故曰无作妙力。逐浪随波。泛应曲当。故曰自在成就。无所往而不可现矣。

○释成上与诸佛同一慈力竟。

○三十二应。比普门品微有不同。然本体是同。不妨互有阙存耳。依正法华。具现菩萨界身。准释论。亦化地狱也。

世尊。我复以此闻薰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

此标承三昧名字及悲仰为无畏之本也。无畏。约众生言。盖遭难者。正在怖畏之中。而蒙救得脱。即无畏也。功德。约菩萨言。救生脱怖。实菩萨最妙功德也。世尊。我今以上同慈力。获三十二应矣。又复以此闻薰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证得众生同体大悲。故众生悲苦仰乐。我即拔苦与乐。若有遭苦难。处怖畏。而一称我名。即蒙救脱。不生怖畏。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如此方所谓一人有庆。兆民赖之也。

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一苦恼难。八难之中此一为总。下七为别也)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三者观听旋复。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五者薰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动摇。六者闻薰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夜叉见前)罗刹(可畏)鸠槃茶鬼(厌魅)及毗舍遮(啖精气鬼)富楼那(热病鬼)等。虽近其傍。目不能视。(如土地不见洞山。鬼使不见主事僧是也)七者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著。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能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

此令众生得八难无畏也。何谓十四。一者。由我不随声尘所起知见。惟旋倒闻机。反照自性。是不自观音。以观观者。我既与众生同体。当我如是观时。即摄众生以同观。故能令十方苦楚其身恼乱其心之众生。一心称名。即各各随其音声而得解脱。是虽我观其音声也。即谓以众生观众生可也。以众生一我也。是则苦恼总难无畏矣。二者。见为火因。故见业父。则见猛火。当旋闻声脱时。见亦旋而与色脱。是谓知见旋复。不复召火。故能令一心称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火烧难无畏矣。三者。听为水因。故听业交。则见大水。今以观为听。而闻根旋复。不复召水。故能令一心称名者。设为水漂。水不能溺。水溺难无畏矣。四者。杀害是鬼因。今返闻时。内灭妄想。外除杀业。心无杀害。便不召鬼。故令称名众生。入鬼国而鬼不能害。则鬼害难无畏矣。五者。当反闻时。全以本觉真闻。内薰妄闻。而成就真闻性。故令六根销复。皆同耳根。所谓一根反源。六根解脱也。既六根同于声听。声听无形。即是全身泯于无形。无形岂复有受刃处。故能使称名众生。临当被杀。彼人之刀。段段自坏。即使挥其兵戈。亦如割水吹光。于我不受刀兵之本性。纤毫无动。所谓将头临白刃。一似斩春风也。而刀兵难。又何畏乎。六者。闻薰功极。内莹发光。光遍法界。则诸鬼神阴隐幽暗之物。以向暗背明为性者。岂能堪此光耀而自全乎。故能令称名众生。自药叉以至富单那等。虽近其傍。目不能视。菩萨摄身光所掩。如枭鸟夜视昼盲。罗刹向日不见也。而鬼见难。又何畏乎。七者。当反闻时。音性圆销。尘泯矣。观听返入。根灭矣。根尘两销。则内无所系。外无所缚。离诸尘妄。以此妙力。加被众生。能令枷锁不能羁系。而枷锁难。恶足畏焉。八者。当反闻时。灭音而解脱声尘。圆闻而证极根性。尘灭。则无复外敌。性圆。则咸归内融。故一切处。遍生慈力。以此慈力。加被众生。能令碜心毒人化为慈悲眷属。无复恶心相向。故虽经险路。而贼不能劫。而盗贼难。又何畏焉。众生所得八难无畏盖如此。

○问。菩萨见闻旋复。与众生何预。而令彼称名者即脱水火何耶。答。昔蔡顺之母啮指而顺心痛。岂非母子同体而相通乎。凡夫尚能如此。况证同体大悲者。而疑其不能如是耶。

○心无杀害。虽鬼国可入。可见鬼所得而乘者。皆好杀人也。世人有为鬼所著。而遍信师巫邪说。多杀牲以祈禳者。其能免于害乎。

○贺云。不自观音者。不存一毫我见。即上文闻所闻尽觉所觉空等也。以观观者。以圆通之观观之。即上文如幻金刚三昧。下文圆融清净宝觉也。

九者薰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十者纯音无尘。(音但诠于耳家所对之境。未诠诸过。尘则诠于染。蔽二过。故纯音无尘。谓音虽不坏。而已离染蔽之过。即心境一如也。或音字是闻字之误)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嗔恚。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此云无善心)永离痴暗。

此令众生得三毒无畏也。九者。反闻离尘。迥脱于色。故能随色现色而色不能劫。如水现影。如镜现像。影像安能劫水镜哉。以此无贪妙力。加被众生。能令多淫众生。远离贪欲。而贪毒无畏矣。十者。纯一圆音。了无染蔽尘相。根尘融为一法。既无能对之根。亦无所对之尘。夫嗔生于敌对。无对所对。则嗔恚无由而起。以此无嗔妙力。加被众生。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嗔恚。而嗔毒无畏矣。十一者销昏翳之妄尘。旋精明之妙觉。故外而法界。内而身心。如净琉璃。朗彻无凝。以此无痴妙力。加被众生。能令一切具足见惑之昏。具足思惑之钝。具足无明之性障。及诸阿颠迦。痴之最重者。皆永离痴暗。而痴毒无畏矣。

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此令众生得二求无畏也。夫求男女者。有何所畏。畏其终不得也。菩萨遂其所求。即脱其不得之畏矣。十一者。融形复闻浑身成一圆融清净宝觉。若身相不融。则此身非彼。彼身非此。安得不起而遍。如月印千江乎。由身相既融。故能不动道场。遍一切处。供养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绍继法王。有男之道。又福慧两足。有男子德。故能令无子众生。于我求男者。即诞生福德智慧之男。而求男者。无畏其不得矣。十三者。反闻功极。六根圆通。眼如耳。耳如鼻。皆可互用。而明照无二。含育十方如来妙宝王刹。由明照无二。故立大圆镜。以显无像不现。由含十方界。故立空如来藏。以明无物不容。唯含。故能承顺法门。惟明照。故能受领无失。承顺即坤仪也。受领即女德也。故能令无子众生。于我求女者。即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而求女者。无畏其不得矣。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现住世间诸法王子。有六十二亿恒河沙数。修法垂范。教化众生。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世尊。我一名号。与彼众多名号无异。由我修习得真圆通。

此令众生得称名无畏也。持名者何所畏。而说无畏。盖持名者。或恐其功德不胜。而怀尤豫。或遇持名多者。而惧其不及。皆畏相也。今持菩萨名者。迥脱此二畏。故亦曰无畏矣。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总有百亿日月。今现住此世界中诸法王子。共有六十二亿恒河沙数之多。其随自实行。修法垂范。教化众生。随他权行。顺彼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有能尽持此名号者。功德当无尚矣。然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只在耳根一门发妙。能令一身应无量身。一心应无量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自在无碍。具足万圣法门。则知六十二亿恒沙菩萨所证。皆不离我法界海慧耳。故持我观音一名。与彼共持诸法王子名号者。此二人较量功德。等无有异。世尊。我一名号。与彼众多名号。多寡不齐。何以令持者功德。正等无异哉。由我修习耳根一门。得真圆通。故诸圣虽多。仅能敌我一人也。盖此方众生。耳根利故。爱道者多。所以观音化胜。余根钝故。爱道者少。所以诸圣化劣。是则行位虽齐。对机有异。而持名功德。坐此正等矣。众生称名无畏又如此。

○菩萨显然自任惟我得真圆通。可见余圣所得非真。文殊之拣。不过重明此语而已。

是名十四施无畏力福备众生。

此结名也。如上种种。是名十四施无畏力。非但脱其怖畏。兼复全其福德。而我之福。皆备于众生矣。

○释成下与众生同其悲仰竟。

世尊。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此陈四不思议也。前虽显明上同下合。皆是随机。犹有限量。犹可心思言议。此更充其圆极之量。则不容拟议矣。然上皆标从三昧。尚约因心。此则直承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已涉果地。当是等觉境界也。世尊。我又获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圆修圆证。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至妙。故不可思。至神。故不可议。任运自在。非有为作意所成。故曰无作妙德也。

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反闻之闻。即始觉。自性之性。即本觉。始本合一。二俱成妙。故曰妙妙闻性也)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罗(此云坚固不坏)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切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此云印)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此明一身现多不思议也。夫二十四圣所证圆通。一一皆妙。而我所证耳根圆通。是一切圆通根本。为妙中妙。一者。由我初获此妙妙闻心。惟一心精。脱尽根相。故令见闻觉知。不各局于本根。而不能分隔。复还一真法界之体。成一圆融清净宝觉。交彻互用。无障无碍。为一为多。无所不可。故我能于一身之中。现众多妙容。于众多妙容。说无边秘密神咒。是诚不思议矣。何谓妙容。如首为六用之总。臂表提接之悲。目表照了之智。皆妙容也。但众生浑身手眼。迷而不知。俱成业用。自我得之。如春入律。如月行空。信手拈来。俱成妙用。以首言之。自现一首。以至八万四千烁迦罗首。以臂言之。自现二臂。以至八万四千母陀罗臂。以目言之。自现二目。以至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既应尘劳之数。亦应对治尘劳。具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其中或施慈以摄善人之心。即欢喜相也。或彰威以折邪魔之胆。即忿怒相也。或定以杜散动之门。即澄敛相也。或慧以破无明之窟。即开照相也。首臂目。皆具四种差别。故能泛应尘劳。曲施诱迪。随感而应。无不如心。救护众生。得大自在焉。形能如此。咒可例知。亦应具此四种矣。

○若论妙容。初住即应能现。或数之多寡不等耳。经谓帝释亦能现千首眼。而揆其本位。正当圆之三住。意可类推。

○钟云。众生迷此觉性。六根现八万尘劳。菩萨悟此觉性。全体彰八万德用。如不信菩萨德用。但观自己六根尘劳妄想。念念纷飞。还有涯量否。

二者由我闻(闻即闻性)思(思即入忘功夫)脱出六尘。(即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声度垣不能为碍。故我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是故十方微尘国土。皆名我为施无畏者。

此明各身各形不思议也。二者。由我用闻思之功。脱出六尘。如声度重垣。无所滞碍。故我妙能现一一形。对各机而现各身。诵一一咒。于各身而说各咒。其一一身。一一咒。皆以无畏施诸众生。而脱其怖。故令十方微尘国土众生。悉皆称我为施无畏者。名遍尘刹。皆救苦之功特胜也。

○问。此与十四无畏何别。答。十四无畏。但令众生称名自脱。未论现形说咒。岂混同哉。

三者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

此明过化不思议也。三者。由我修习耳根一门。本妙圆通。已得清净本根。于六尘境。毫无恋著。悉能舍施。以舍感舍。故所游世界。皆过化存神。亦令众生。舍其身所珍宝。悉以施我。求我哀愍受之。而为施作佛事焉。夫众生悭心。最为难破。舍心最为难发。今所过即感其破悭乐舍。是诚不思议威神所使然矣。

四者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旁及法界六道众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此明供养不思议也。四者。我既初获如来藏心。登于究竟。已入妙庄严海。佛法宝藏既开。具无量福慧。手中能出无量珍宝。能以此种种珍宝。所谓衣鬘香灯。拟妙高而同四海者。供养十方如来。旁及法界六道众生。皆以等心至心。悉同供养。如国城妻子。谓之外财。长寿身命。谓之内财。能令众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乃至求长寿得长寿。是以财施也。三昧涅槃。属于法施。求三昧得三昧。如一果二果。以至三贤十圣等。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虽如来至尊极果。尚与成就。是以法施也。盖我观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故生佛同供。财法二施。如此。而供养真不思议矣。

○四不思议中。前三尚是等觉。第四自称佛心究竟。仿佛妙觉极证矣。问。初住圆通。何滥深位。答。圆人一地。具四十二地。功德无遗。初住既尔。位位皆然。不足疑也。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为第一。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此结圆通也。佛问圆通。我从耳根一门深入。反闻功成。六根应拔。寂灭现前。圆照三昧。故得上同诸佛。下化众生。随缘施设。无不自在。溯其最初之因。惟是入流亡所。为起手功夫。以是得三摩提。成就菩提。圆成果地修证。所谓圆通。斯为第一。世尊。彼佛观音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是初住始证之时。已见师资道合矣。由我观听十方圆明。如声度垣。如月印水。故随感随应。而观音之名。遍满十方世界。是既证之后。又见感应道交矣。名实相孚。声称周遍。我获圆通。岂偶然哉。

○按观音三昧经。及大悲经。并云此菩萨。过去久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又悲华经。说往昔宝藏如来。授不瞬太子记名观世音。然则悲华与今经。皆覆本垂迹之名耳。今得圆通。即太子后身也。

○大众各说已竟。

尔时世尊。于师子座。从其五体。同放宝光(表全身吐露也)远灌十方微尘如来(以自果彻他果也)及法王子诸菩萨顶。(以自因彻他因也。然惟灌顶者。表此圆通之理最为殊胜无上之法也)彼诸如来。亦于五体。同放宝光。从微尘方。来灌佛顶。并灌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罗汉。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罗。如宝丝网。(表圆通现前一切声是佛声一切色是佛色也)是诸大众。得未曾有。(言相互显喜极而彻悟也)一切普获金刚三昧。(显首楞严王即是金刚宝觉平等法界也)即时天雨百宝莲华。青黄赤白。间错纷揉。(华分品色所以表行也)十方虚空。成七宝色。(宝具光明所以表智也)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时不现(表万象俱融也)唯见十方微尘国土。合成一界。(表一性究竟也)梵呗咏歌。自然敷奏(表圆通法乐无乎不在也。四卷富楼那所问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正欲睹此境界而令始现前矣)。

此佛现瑞应也。盖众圣各述圆通。则华屋诸门悉启。故佛复现瑞以应之。是诸圣以言显。而如来以相显。总欲众生承言玩相而发悟也。

于是如来。告文殊师利法王子。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此敕文殊选择圆通也。独命文殊者。以其为寂场之大智。诸会之法眼也。于是如来。既现瑞已。即告文殊师利法王子言。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人所修所证。均称方便真实。然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及前后差别。盖千迳九逵。王城不二。迟速巧拙。至处均齐耳。我今欲令阿难开发大悟。不知此二十五行中。谁可对阿难之机者。且不但当现在一人之机。兼我灭后。此界众生。欲入菩萨乘之真因。求无上道之极果。必从何方便门。乃对其机。得易成就耶。盖当机常修。但取一门。故不可不拣。尔文殊具择法眼。其为我仔细披剥。拈出妙门。以嘉惠后学可也。

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

起座顶礼。尊师命也。承佛威神。求加被也。是虽果后大人。而顺仪彰轨如此。可以警我慢之流矣。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此发源开选也。偈曰。欲求返妄归真。当明从真起妄。且诸妄何由而起哉。原夫吾人之性。以知觉为体。故取于觉。以深广为量。故取于海。此觉海性。湛寂而澄。无诸起灭。洞鉴而圆。无诸偏蔽。既圆且澄。总名觉性。而此觉性。本来自妙。不假作为。亦无方所。良由于彼元明性上。妄生照用。遂立方所。所既妄立。而照用之本性遂亡。如云起必障于日。此即依本觉而成业识也。

○觉海指体言。标体大也。澄圆指相言。标相大也。元妙指用言。标用大也。此三大为诸妄所依。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此明万法生起也。既迷性觉而成业识。遂迷性空而成顽空。故曰迷妄有虚空也。由是空晦暗中。结暗为色。复立无情有情二种世界。故曰依空立世界也。以取一分浮虚乱想。凝结而无知者。以成器界。故曰想澄成国土。以取一分浮虚妄想。凝结而有知者。以成根身。故曰知觉乃众生此即依无明业识。生起相见二分也。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此明万法还灭也。夫此迷妄之空。大而无外。本非微劣。而以大觉较之。更大无量。此空生于大觉之中。如海中一沤。遂成至微劣矣。空尚如此。况有漏微尘国土。悉以虚空建立者。其眇小当何如耶。然则此沤若灭。则包界外之虚空。尚归本无。况从虚空所生欲有色有无色有。而能独存耶。本由至虚。故可速灭。所谓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销殒也。

○问。方彰生起。何以遽谈还灭。答。还灭即是归元。今选根深入。正谋归元之路。故备彰生起之虚。还灭之易。以发其端耳。

○钟云。觉海性澄圆二句。即二卷中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也。圆明照生所二句。即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是也。迷妄有虚空。至皆依空所生八句。即引起尘劳。起为世界。静成虚空是也。沤灭空本无二句。即三缘断故。三因不生。狂性自歇。歇即菩提是也。一部楞严。横竖发明。头头凑著。如镜交光。亟须著眼。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此正明根之当选也。夫万法可以还灭。已识归元之路。若得归元。理惟是一。觉性固无有二。但欲入此无二觉性。则方便固有多门。如京畿是一。入路多岐也。若是圣人。全证此性。则法法圆融。事事无碍。故或憎或爱。或苦或乐。无非皆是入理之门。不得拣择。若初发心人。欲入三昧。而得圆根。与不圆根。日劫相倍。则定有迟速之不同。如顺此方之机为顺。逆此方之机为逆。顺则速。而逆则迟也。岂可不选择哉。譬则趋京之路。迂直千差。岂皆捷径。亦不可不择路而趋矣。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法称为内尘。凭尘必有所。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

此拣六尘非圆通也。前云彼等修行。实无优劣。但对此方之机。有迟有速。故文殊向无优劣处。强分优劣。无差别处。强分差别。于是将二十四圣。掂斤播两。一一品题。皆不当此方圆通之本。末后独选耳根一门为最胜焉。彼沙陀虽观色性空而悟入矣。但此色性。元凭妄想。结为障蔽之尘。若以心精了之。终不透彻。岂有不明不彻。昏昏扰扰之物。初心依之而欲证圆通耶。陈如虽闻法音而悟入矣。但音声者。径直声也。语言者。屈曲声也。陈如从四谛入。偏取屈曲。是音声杂语言矣。既落语言。惟以取彼名句之味。一字直目诠自性为名。二字带表诠差别为句。味即所含义味也。且此理圆言偏。初心岂达一言遍该一切义理。云何依之而欲证圆通耶。香严虽嗅香尘而悟入矣。然香尘必待烟合于鼻。方以知香。离则无复香相。是香非常住。不能令觉常恒。觉不恒。则香亦非恒。岂能于香而得圆通哉。药王虽因味尘而悟入矣。但此味性。亦非常然之体。要以味合时始有。不能令此味性。合离恒一。既不恒一。岂能于味而得圆通哉。跋陀虽因触尘而悟入矣。但触无自相。双依能所。内依身根为能触。外依色尘为所触。中间方显触相。若无所。则不显触。是此触相。或合或离。性非有定。欲依之以取圆通难矣。迦叶虽因法尘而悟入矣。但法尘非外五尘之实质。乃五尘影子。惟意中独缘。属独影境。故曰内尘。起意缘时。但专一境。舍一缘一。必有方所。能所皆局。岂能遍涉。欲依之以取圆通难矣。

○钟云。拣非拣圣。乃拣法也。亦非拣法。乃拣机也。凡曰云何获圆通者。就阿难及大众之机言耳。若诸圣。固已各依彼法。毕获圆通。佛已许其无优劣矣。道开曰。非谓圣不获圆通也。谓学人如诸圣而修。则难获圆通。以不当此方之机故。

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四维亏一半。(四维四隅也。意兼四方。具千二功德。四方八百。四隅四百。今但缺后方及两隅共四百。是缺三分之一耳。而言亏一半者。语之忽也)云何获圆通。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舌非入无端。(吴兴曰应是舌入非无端耳)因味生觉了。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身与所触同。(所触二字直指前之触尘而言)各非圆觉观。(圆字双贵觉观二字。圆觉者独立之全体也。圆观者绝待之全智也)涯量(犹言边际)不冥会。(冥暗也会知也)云何获圆通。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想念不可脱。云何获圆通(舌有说法尝味二种之用。论说法则无碍辨才。所谓人无端也。犹与圆通相近。若止论尝味一节。境合方觉。境灭即亡。非能入无端也。何谓圆通乎)。

此拣五根非圆通也。律陀因见性而悟入。然见性虽是洞然明白。但能见前三方二隅。向后一方二隅。即不能见。云何依此不圆之根。而欲证圆通耶。槃特因鼻根悟入。但鼻根出则取香。入则闻香。而缺中间交气。既缺中交。则支离间断。不相涉入。云何依此支离之物而欲证圆通耶。钵提因舌根而悟入。然舌不因味而即能觉了。乃为无端。今者不然。不过因味生觉。味亡觉亡。云何依此而欲证圆通耶。毕陵因身根而悟入。然前之触尘。我已拣其不圆。今此身根。全与彼触尘相同。合中之知。根尘相待而显。皆非圆觉圆观。所以身边际。与触边际。不能于远离之时。暗中有知。合有离无。云何依此而欲证圆通耶。须菩提因意根而悟入。然此意知根。杂于意识乱思。诸识中。唯意识最乱。最为刚强。难于制伏。彼湛了者。即脱尽意识。湛然了知之性也。知根既杂乱思。则湛了终无所见。如非想天人。入非想定。研穷求其湛了。犹不可得。报尽还坠是也。是则久修之人。尚不能脱想念。云何初心。乃欲依此而证圆通耶。盖圆通本是无分别定之胜果。今想念不脱。安能得此果哉。

○见与鼻。拣去不圆之根也。舌与身。拣去合知而浅之根也。意知。拣去非纯离之根也。问根能旋反。转之即性。何亦拣之。答。根虽总皆近性。胜彼尘识。然六中圆缺不齐。前文云。圆根与不圆根。日劫相倍。今正拣去合者。浅者。与不圆者。意令唯取耳根而已。

识见杂三和。(识见应云见识。即眼识也。论云。二和生识。谓根境和合。识生其中。今言三和者。能依自体并所依根尘故曰三也)诘本称非相。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鼻想本权机。(鼻想者于鼻端作观白之想也)只今摄心住。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持犯但束身。(束于身识非谓身根)非身无所束。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神通本宿因。何关法分别。(法分别三字。即意识别名。盖意识是法尘上分别性故也)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

此拣六识非圆通也。舍利弗因眼识而悟入。虽此见识。外对无情之色尘。内依无分别之眼根。能依之一。所依之二。三者杂和而生。若诘其本。则无定相。体既无定。云何依此而欲证圆通乎。普贤因耳识而悟入。虽此心闻洞彻十方。然皆由修普贤行。大因威力。致耳识洞闻沙界。非耳识自妙。能顺初心。成此妙果。既非初心小机。所能得入。云何于此而欲证圆通乎。孙陀罗因鼻识而悟入。然此鼻端白想。本为对治。而权假设。想非鼻识本有也。只为摄住散乱而已。住则偏局一处。何由而圆。盖真心无住。有住则妄矣。云何依此而欲证圆通耶。富楼那因舌识而悟入。然说法者。虽由舌识调弄语言文字。亦是满慈旷劫以来。宿因成熟。具辨才力。故得开悟。非关一时舌识所能。况名句是不相应行。元属有为。非无漏法。云何于此而欲证圆通耶。波离因身识而悟入。然此持戒。但能检束身识。除身识外。更无所束。若圆通之境。当遍融身界万法。今束此不能束彼。则所遗尚多。云何依此而欲证圆通耶。目连因意识而悟入。然意识是法尘分别之性。神通是旷劫宿因之力。了无关涉。纵由意识。亦是念念攀缘。不能离物。既非离尘普遍之法。亦难获圆通矣。

○此经首即斥破六处识心为生死根本。不可依之错乱修习。而诸圣自陈。仍备此六门者。见圣性无不通也。文殊复拣去者。仍顺此经遮止误用也。若初心用此以求圆通。则不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魔外者极多。如六圣得正圆通者极少。所以须拣去也。

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如如非觉观。(如如者。即圆通真实之体。乃离念不动之法。凡起心分别觉观皆不相应。反显旋闻不属觉观。明矣。而强安三观者。岂未见于此耶)云何获圆通。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离。非初心方便。云何获圆通。若以风性观。动寂非无对。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问反闻法门亦从动静而入。何殊于此。答彼乃渐脱动静二尘。以取无动静之闻性。为初心方便。此即取有动寂之风性为入门。所以大不同也)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无觉异菩提。(世有尊太虚空为本性者。当悟此矣)云何获圆通。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长水云。念佛法门。此方最要。虽云生灭。要因念想。专注在怀。兼佛愿力。直生净土。往彼国已。进行弥速。今显圆根。观音为上。抑扬之道。故须拣也)。

此拣七大非圆通也。持地因地大而悟入。然此地性。是坚固质碍之物。不能四通八达。抑且平填要物。多属有为功行。遇佛平心。方得圣性。而初心全涉有为。云何依此有为。而欲证圆通耶。月光因水大而悟入。且此水观。正由系想所成。未离想念。非真实性。盖如如之理。非觉观之法。可得相应。云何依此分别觉观而欲证圆通耶。乌刍因火大而悟入。且彼遍观火性。亦是厌而求离。非身心俱断。断性亦无。真实本离之法。况众生初心。不皆多欲。亦有少欲无欲者。既非初心一定之方便。云何于此而欲证圆通耶。琉璃光因风大而悟入。且彼遍观四大身心。皆是风力所转。风则有动有寂。是对待法。既有对待。便属循环生灭无常之法。非无上觉体。云何于此而欲证圆通耶。虚空藏因空大而悟入。且此空性。是晦昧所成。昏钝冥顽。非有知觉。若菩提觉性。以明灵为相。正与昏钝相反。以昏钝因。取明灵果。如钻冰取火。云何于此而欲证圆通乎。弥勒因识大而悟入。惟修识观。而所观之识。念念生灭。非常住性。纵研穷之极。有存住之心。然但是识阴境界。犹如湛流。望若恬静。而实不住。总属虚妄。云何于此而欲证圆通乎。大势至以六根念佛而悟入。然凡有运动迁流。皆属行阴。皆堕无常。今势至虽曰都摄六根。而主于净念相继。既曰净念。终成有念。既曰相继。难免生灭。若以此为因。往生见佛。则因果相应。无有不可。若以此为因。而求现证不生灭之圆通。则因果不类。决难得也。而云何依此。妄冀圆通亦可获与。合而观之。诸门所以当拣者。一者不对方宜。二者不便初心。三者别有资藉。四者非常修学。可见对方宜。便初心。不劳藉资。通常可修。惟有耳根一门矣。

○七大之中。前五同尘。第六同识。第七同根。比前但加广大之相。而拣意则同也。

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此下独选耳根为圆通。而此显其正对方宜。翻前不对方宜也。盖圣人设教。随方不同。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或有佛土。以佛菩提树而作佛事。乃至或以园林台观。或以虚空。或以寂无说示。如香积佛国。无文字说。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之类。我今白世尊。佛出此娑婆世界。而此方众生。耳根偏利。能由闻性。偏达无量差别理事。故佛对此一方机宜。而以音声施作佛事。所以逗彼闻根之利。是则合音与闻。乃为此方真清净教体矣。教体既在音闻。而欲入正定者。岂可舍教体而别取哉。故应惟从耳根闻性而入也。良以声教但为弄引。闻性实为妙心。故领悟虽是双托音闻。而修定但宜单取闻性也。是则从说选根以来。直至此处。惟此一句。方以决定分明。指出耳根为圆通本根。至妙之法门矣。

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

此赞能证自利利他之德也。夫教体独取闻性如此。求其善得圆通妙门。而独超诸门者。其惟观世音乎。彼分段变易二种生死苦。人所难离也。而能离之。离系自在二种解脱乐。人所难得也。而能得之。离苦能乐。良哉观世音也。其能以闻性自利如此。又于恒沙数劫中。遍入微尘佛国。时为极长。而处为极广矣。得大自在力。三十二应。随缘说法也。无畏施众生。十四无畏。寻声救苦也。以其说法不滞。故为妙音。而寻声救苦。又为观音。以其音性无著。故为梵音。而应不失时。又为潮音。具此四音。故恩沾于凡。而救世拔苦。悉得安宁。而世间蒙益矣。恩沾于圣。而使获究竟常住之果。而出世间蒙益矣。其能以闻性利他又如此。

○详夫菩萨忘音尘而修闻性。及至称名叹德。乃独取音。而不取闻。何也。正表圆人不坏法相。而初心亡尘。但图解根而已。圆通之后。一切妙用。全在于音也。岂如灰断之果。永坏无用也耶。

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身以合方知。(此二句疑倒。应云身以合方知口鼻亦复然也)心念纷无绪。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此句结意应在后科之末。方成总结。今随文便。寄结于此耳)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此显耳根元自真实决定速至圆通不劳借资别因。正翻前别有资藉之缘也。然耳门之所以独妙者何哉。我今启告如来。如观音所说耳根。有三种真实。一者。譬如人当静居之时十方一齐击鼓。则十处一时俱闻。初不分何处有闻。何处无闻。何处先闻。何处后闻也。此见耳根闻性。人人本来自圆。故遍满十方。丝毫不昧如此。是则圆为真实之圆矣。二者。目虽能观。而不观障外。如隔窗纸不见外事。隔皮肤不见脏腑是也。身以触合。方知有触。口鼻之于味香亦然。略离尺寸。了无觉知。意根虽通。而常缠意识。心念纷飞。绝无端绪。是五根俱无现具灵通矣。若耳根者。隔垣皆听。非若眼根隔纸肤而不见也。遐迩俱闻。非若三根离尺寸而不知也。无思常静。非若意根之常思而乱动也。此五根之所不能齐。而不谓之通真实乎。三者。音声之性。有动有静。常于闻性湛然体中。循环代谢。动则历然现有。静则寂然现无。世人颠倒。乃于寂然无声时。惑为无闻。据理而论。但是声无。非实闻性无也。然则闻性既不随声无而灭。亦岂随声有而生。生灭双离。湛然常住。而不谓之常真实乎。且也。即使在梦想中。正当独头意识用事之时。似乎闻性暂断。然犹闻舂捣声。惑为鼓响。则知此之闻性。断不为了无所思而遂成乌有。是则闻性本体之觉。与闻性照用之观。寤寐恒一。不假思惟。前谓月光如如非觉观者。正为彼是思惟觉观故也。此出思惟之觉观却是真如如体。而外四根之身。内意根之心。所不能及。益足以见其常真实矣。此三种真实。皆是凡夫现具。不特证而后有。若就此更修。是顺风行船。因风吹火。何难之有哉。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此明耳根最便初心以翻前不便初心也。且今此堪忍国中。耳根明利。必须语言。方得明了。故佛对此方便利之根。广宣一切经论。然经所诠论。无非发明圆湛妙性。而圆湛妙性。不离能闻之根性。应当借声论而反闻自性。若因指见月可也。奈何狂慧学者。不达如来本意。反迷自己本有闻性。一味循声逐响。但随语句流转。何异执指当月哉。抑且不独众生循声流转。即汝阿难。纵能强记。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尚不免落于邪思。逐邪境而被物牵去。不能自由。岂非随彼声尘。不知旋流。而被沦溺者耶。若知循声顺流而不免沦溺。则知反闻旋流。必获真实常住无妄之性矣。可见旋流一法。其与此方根机。药病相投。一切初心。有何不可用哉。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汝闻微尘佛。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

此专嘱当机必依此门而修也。阿难。汝可谛听。我今日选根。非敢自专自用。故为低昂。皆是承佛威力。故此所说者。即前金刚王宝觉。如幻三摩提。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也。且汝记持佛法。不为不多。然唯乐多闻。不修无漏胜业。故欲漏深重。种习未尽。所畜愈多。殊不得力。而竟成堕淫之过误矣。(先德云祖师言句如破草鞋。宁可赤脚不著最好)夫畜闻成过。亦何贵此闻哉。况本闻之闻。即是妙性。无劳外求。却乃日用不知。反将本闻去受持诸佛之佛法。譬如以金碗乞食。不如碗自可富于食。然则何不识取本闻。而旋倒闻根。以闻闻性乎。良以如来设教。无非欲人自悟本性。今乃弃本性而务驰言教。岂如来设教之意哉。盖多闻。则心放而难收。反闻。则神凝而易入。故令其一反闻。而即得无妄矣。

○贺云。自闻闻。只是反照本性。非真注于耳根也。

闻(此闻字正指所结之根)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见闻(指根言)如幻翳。三界(指尘言)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清。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

上方举妙门之胜名述不修之大错以警其当修反闻而已。而尚未言如何修如何证也。故又曰。若夫修证。则何如哉。彼根之结也。在耳曰闻矣。是闻也。非是无故而生此结相。正因声尘相击。而听精映声。卷声成根。从无始来。遂有此耳根之名。聚闻结滞。无复解脱。既因揽声而结。须待脱声而解。故首须旋倒闻根。反闻自性。以求与声脱。若所脱之尘既销。并能脱之根亦尽。惟一妙性。岂复有耳根之名乎。喻如水本因寒而结冰。故冰须脱寒而成水矣。然非但解一根。而余根尚结也。根相虽六。性体惟一。本以一性。而顿结六根。所谓一结一切结。故但解一根。而余根随脱。所谓一解一切解。喻如片锦六华。华虽各别。而底线相连。故拆一华。而余华皆坏矣。(此约横喻。故六根同一成坏。不同巾之竖喻也)是则一根返源。岂不至简耶。六根齐脱。岂不至要耶。夫至六根解脱。则众生世界。已自不能缠缚矣。而器世界。又岂不能超越耶。盖器界全依根身而立。故见闻犹如幻翳。三界一似空华。从翳起华。有则俱有。无则俱无。今既一返六解。而闻等已复于无。即如翳根已除。自然尘界随销。亦若空华灭尽。而本觉之体。圆满清净。所谓迥脱根尘。灵光独耀矣。夫根身解而器界即销。其亦至易而甚速矣乎。极而言之。根尘销到至净之地。即是明相精纯之时。此常寂光。通达法界。即虚空无边。而寂照光明。周遍含[果/衣]。不翅如大海之含一沤。况依虚空所立之器界根身耶。既已到此境界。却来反观世间种种诸事。真如梦里。以在迷时。未能证此如幻境界。认以为实。觉而后知为梦也。然则汝之所以被邪术所制。无自由分者。正由妄认缘尘影事为心。不知根中圆湛妙心。寂照含空。无可拘制也。汝若早识根中妙心。而解根超界。乃至寂照含空。得大解脱。则登伽在汝觉海梦中。如沤如尘。又安能以梦事而留滞汝形哉。如之何其不勉也。

○前文见非是见。指本体到极真处。故见之名不存。此指工夫到极真处。故闻之名亦不立也。

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尘垢应念销。成圆明净妙。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此以喻合法明一返六脱之义也。何以见一根返源而情器双超哉。譬如世间巧幻师。幻作种种诸男女形。诸根毕具。宛然生动。要以幻师手中所提线索动故。幻人口眼亦动。若线索不动。则口眼亦不动。是则动惟机抽。寂惟机息。至息机归寂。并所依幻处。亦泯于无。而诸幻成无性矣。知此。则知六根矣。彼六根之在人。亦复如是。只因真如不守自性。与无明和合。所成识精明元。为六精之总体。即是第八阿赖耶识。亦即陀那微细识。强名之曰一精明。即如幻师之一机也。六根元依此一精明。而分揽六尘。各成根相。于是在眼名见。在耳名闻等。以根尘和合而成。故名六和合。即如幻作之诸男女也。所以虽见六用殊。惟一精明转。亦如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也。若反闻旋根。而一处成休复。则应拔圆脱。而六用皆不成。亦如息机归寂然矣。以至器世间六尘所成垢染世界。皆应念而销。顿成圆明净妙。是则山河大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也。而非即喻中所谓诸幻成无性耶。至此。则情器双超。而尘无不尽也。若有余而未尽者。尚居学位。未得毕功。若无明已尽。而本明证极。即是如来所证圆成极果。无上菩提矣。夫法门既妙。而修证又巧。乃至成佛无难。何不选此一根。为初心入门之要路耶。

○余尘者。断无明未尽。谓之有余。极而言之。虽等觉亦尔。故诸学。指等觉以前。诸有学菩萨也。问。前文称菩萨一例无学。今何又言有学。答。前位离佛远。显超二乘。故称无学。今邻近如来。对佛究竟无学。故等觉亦是有学。如邻至尊。不取称尊也。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

此复广举所证以发其欣慕之心普劝进修也。夫反闻之功。效验之速如此。今会中大众。及汝阿难。便当旋汝颠倒闻机。不循外而循内。若果能反汝闻如来秘密法门之闻。而闻自己本有之闻性。得此性为因地心。立可成无上觉道。盖圆通之门。虽有多种。若真实圆通。可当此方之机。治多闻之病者。唯此一门。以此一门。是微尘佛。到菩提家一条大路。入涅槃海一重大门。所以过去诸如来。由此而入。现在诸菩萨。亦由此而入。是则已有许多榜样在前。故未来学人。必当依此法门而入也。抑且不唯诸佛菩萨从此门入。即我亦从此门而证。岂特观世音为然哉。夫自不修而唯劝人修。人或不从。身先入而率人同入。人谁不与。文殊之意。至深切矣。

○开曰。推广此门。即孔老二氏。亦从此入。故仲尼云。六十而耳顺。庄子云。我所谓闻者。非谓其闻彼也。自闻而已矣。故知反闻二字。实此方对症之良药。三教之所共用。但所证有浅深不同耳。

诚如佛世尊。询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求出世间人。成就涅槃心。观世音为最。自余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非是常修学。浅深同说法。

此报复尊敕也。诚然如佛所命。询我诸方便。如二十五行。谁当其根。以救诸末劫。如我灭度后此界众生。求出世间人。如入菩萨乘。成就涅槃心。如求无上道。所问四种。求其全顺佛旨者。唯观音耳根一门。最为第一耳。自余二十四圣。所入方便。皆是佛之威神加被。偶触一事。而舍尘劳。非是通长可修。亦非上中下根浅深同说之法。如那律之失明毕陵之触刺。人不皆然。岂寻常一概可入乎。如普贤之大因。满慈之宿辩。善吉之解空。鹙子之净见。皆属深心。岂初机可入乎。沙陀之贪淫。周利之阙诵。但局浅心。岂大心之所入乎。既各有所局。则定有所偏。安得通常可修。浅深俱入。如观音耳门者哉。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但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

此进求加被也。夫此耳根一门。即是前所说三如来藏。即前所说无漏业。即前所说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我今顶礼。愿诸佛以神力。加被未来进修者。皆从此门单刀直入。更无一毫疑惑。若将此法门。为最初方便。则易成就。故堪以此法教阿难。亦可以此法度末劫沉沦也。然但用此一门而不用余门者。以依此一门进修。可超二十四圣之圆通。真实心要。如是而已。

○此经文殊凡四见。皆有深旨。初敕文殊将咒往护者。非大智人。不堪持此咒心故。次问色空是非二义者。非大智人。不能为人排难解纷故。三敕拣选圆通者。非大智人不具正眼。非正眼不能选根。必鹅王而后能择水中之乳故。四请问经名者。以一会之法。始终皆归于本智故。

○如来教示一门深入科已竟。

○二决定义至此方竟。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身心了然。得大开示。观佛菩提及大涅槃。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还归。明了其家所归道路。普会大众。天龙八部。(人天众也)有学二乘。(小乘有学)及诸一切新发心菩萨。(大乘初心)其数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此与三卷末获本妙心。同一心相。但彼悟得。此证得也)远尘离垢。(此即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也。觉所觉空则尘远。空所灭则垢离矣)获法眼净。(初地见道也。若依圆教。即十住初心也)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即圆之七信也)无量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此叙大众开悟证入也。文殊既说偈已。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身心了然。盖向之身心皎然者。但知身心结解之次第。尚未知何门得入。今已确知从耳门入。更无疑惑。故身心皆了然也。此由二十五圣并文殊委悉说尽。故曰得大开示。其观佛菩提及大涅槃之究竟极果也。犹如久为穷子。逃逝他乡。即欲归家。路头不识。今日指出一条还家道路。虽未即得还家。从此直往向前。决不复遭枝岐矣。于是普会大众。自天龙八部。以至初心菩萨。人凡三等。其数则有十恒河沙之多。皆得本心。真无不证也。远尘离垢。惑无不断也。获法眼净。证无不圆也。而大众获益矣。其摩登伽女。今已出家。名性比丘尼者。闻说偈已。即时成阿罗汉。圆证七信。而最劣获益矣。夫十恒河沙。尚为有量也。乃至无量众生。凡在法会者。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初入十信而不可名状之众。皆获益矣。

○问。阿难所证初果。应齐圆之初信。今闻经之众。昔未证而尚成新证。何阿难先已证者。反不列斯位耶。答。论断见惑。则旧证非新。何须列此。若兼论发菩提心。则阿难既示证小。亦云缘生。三心未显。故亦未列斯位中也。

○钟云。前曰路。曰门。至此则曰家者。谓了悟耳根是到菩提家之路。入菩提家之门也。

○此下为最初近下之根特加戒律道场持咒之三事。故大科云加行也。至于因戒所生之定慧。仍是亡尘尽根妙定。及彼定所得三空慧耳。观经文但性详戒。而略于定慧。可见也。问。前门何不用此。答。中根烦恼轻微。无自起淫等四念。且彼于亡尘时防护有力。世俗曲屈。已不容入。安有自起四念。至于阿难初果。已能不入色声等六尘。但加反闻。尚不多费忘尘之力。亦安有自起淫等之念耶。故知斯门。特为尘劳素重。不待声引。而频举自发淫等四念者。加四戒以为反闻之前方便。加道场持咒以为正反闻时之助行也。旧解全不知此。岂自此以后。别为一法门哉。

○寻常一往便指耳门为最初方便。今详此科。则耳门尚为初心方便道场等。方为最初心方便也。

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己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此请安立道场为末世摄心之轨则也。大众既得开悟已。阿难乃于众中。整顿衣服。出座面佛。合掌顶礼。于斯时也。先悟不生灭心。即是大佛顶首楞严王。心圆明矣。又悟得耳根是入不生灭之门路。迹圆明矣。悲旷劫之沉迷。欣今日之顿悟。故悲欣交集。自疾既除。复愍他疾。欲益未来众生故。于是稽首白佛言。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决定从耳根一门深入。从是门中修行。直捷稳当。再无疑惑。然我昔常闻如来有是言矣。曰。自未度而先度人者。菩萨之发心也。自觉圆而能觉他者。如来之应世也。我虽未自度。愿学菩萨。愿度末劫一切众生。但我遇佛说法。已知修行之路。从闻中入。只恐末世众生。去佛渐远。而邪思说法歧路复多。既邪正混淆。令进修者。心无适从。欲摄其心入三摩提。云何令彼安立入道之场地。使邪说魔事。不得扰乱倾动。于菩提心。方得无退屈乎。

○问。菩萨未得度先度人。佛自觉而后觉他。涯量次序何如。钟曰。在菩萨云发心。可见犹费深心。是等觉以前事。所谓以果为因也。在佛曰应世。业已不劳余力。是妙觉以后事。所谓以因为果也。经语自有分晓。

尔时世尊。于大众中。称赞阿难。善哉善哉。如汝所问。安立道场。救护众生末劫沉沦。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阿难大众。唯然奉教。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律藏也)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此先标三无漏学而戒尤为本。盖前文忘尘脱根等皆是发挥定慧。未曾说戒。故此特明之也。尔时世尊。于大众中。称赞阿难云。善哉。善哉。如汝以度生之心。请问安立道场。救护沉沦者。汝今谛听。吾为汝说矣。阿难大众。唯然奉教。佛乃告之曰。汝不常闻我律藏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乎。何谓三义。戒居其一。所谓戒者。不止束身。凡微细心念。即诃禁之。以至一念不生。乃目之为戒也。缘摄心动少。渐向于定。如止风而波渐息。是因戒生定也。缘心静极。本明渐显。兼照万法。如波亭水湛。自体发光。照涵丝发。是因定发慧也。三种具足。毫无渗漏。名三无漏学。非但不漏落于三有。兼不漏落空有二边。是为真无漏。而非小乘比也。然戒实为定慧之前矛。戒根不净。则定慧无由而生。譬如造宅。先固其基。若无基址。徒架虚空。必不成就。故于三决定义中。而首戒。而戒之中。又有四决定清净明诲焉。

○贺云。此经始终以戒为本。盖世尊悬知末法之中。邪师炽盛。非律驳仪。疑误众生。故于此经。首以阿难示堕发端。至是阿难已得开悟。特为未来众生。代请安立道场。世尊苦口叮咛。首揭戒为决定明诲。一则曰。我灭度后。多诸魔民。再则曰。我灭度后云云。又重重结以不如此说。即波旬说。如老人遗嘱。又沉痛。又斩截。使人堕泪。又使人心寒。读至此处。不知痛加拈提。真辜负迦老一片婆心矣。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堕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秪名热砂。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涂。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此先说淫戒也。诸经戒杀居首。谓设化以慈悲为先。此经淫戒居首。为真修以离欲为本。盖欲气粗浊。染污妙明。欲习狂迷。易失正受。续生死。丧真常。莫甚于此。故须首戒也。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律中所犯。罪分轻重。而淫杀盗妄。最为重矣。且以淫戒言之。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非但于身不犯。亦不生一念思想之心。夫众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故缠缚生死。若欲爱干枯。则残质不续矣。且汝修耳根圆通之三昧。本图出见思二惑之尘劳。若淫心不除。则见思决不能断。尘劳决不可出。纵使多智。辨慧通达。禅定现前。发妙境界。如不断淫。于禅定时。不舍淫念。或有思惟。则欲境随现。所念既在欲境。而欲境莫胜于魔。如水就湿。必落魔道。随福厚薄。分上中下品。不魔王。则魔民。不魔民。则魔女。如阴魔中行空禅者。却留尘劳。广化宝媛是也。(此盖定慧心灵触境流注。方有斯堕。若无定慧。徒有淫习。则直堕地狱耳。安有魔宫之报乎)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初不自以为魔也。增上慢成。非果计果。各各自谓成无上极果之道。其惑人可胜言哉。故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即先世带淫修禅之辈。来为教师。神通智慧。密教行淫。以为佛事。递相传授。令诸众生。堕落爱见坑中。欲出见思。反落爱见。一陷邪径。永失菩提正路。如郁头蓝弗。得非想定。才触女手。遂生爱心。便失神通是也。汝欲度生。从今以去。教世间人。修三摩地。必令其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而非无师之传授矣。是故阿难。若谓不断淫而可修禅定者。譬如蒸砂。欲其成饭。纵经百千劫。秪名热砂。不名为饭。何以故。饭以米为本。此非饭本。沙石所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何异蒸砂作饭乎。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必不能出。何异砂之徒现热相乎。然则如来涅槃极果。何路可以修证哉。必使淫欲发动之机。身与心而俱断。盖身之淫机。由心使作。心之淫机。由念驰放。一念不生。方得身心俱断也。然断性若存。终与欲对。欲之缘影未忘。亦非竭绝。故必断性亦无。如病药俱除。方为无病人。而于佛菩提。斯可希冀矣。是则修如来涅槃之正路也。倘末世说法。如我所说。即是如来正说。若不如此说。而别言行淫不碍者。便是魔波旬说矣。如来波旬。所争一间。可不辨哉。

○钟云。机者。淫心所自发。断性不无。则欲之圆影犹在。触机即发矣。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共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岐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众生。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此译人语倒也。当云不游三界酬还宿债)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涂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此明杀戒也。此中所断之杀。非但人畜。下至蝇虱蛇蝎等。皆勿杀也。亦非但亲杀。虽食肉服身。亦所不许。又非但只系身口。虽心念亦止绝矣。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以负命索债。为生死缘。不杀故不续也。汝修三昧。本意欲出尘劳。若杀心不除。则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定落于神道。盖鬼神虽分胜劣。而均是恶趣。故从人而入者。谓之堕落也。若是上品禅人。当为大力鬼。如人间尊奉称帝称天者。若是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如川岳社令之类。若是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如依止海滨之类。彼诸鬼神。亦有徒众。认己是而不知其非。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故我灭度后。末法之中。此辈炽盛。行于世间。倡言食肉不碍成佛。而吾教衰矣。然我于藏通律中。亦听比丘得食不见不闻不疑及自死鸟残五种净肉者。岂无故哉。盖此肉皆我神力化生。如海鱼肉山。皆是大悲权化。非真有命根也。又因汝婆罗门所居。地多蒸湿。加以沙石。诸菜不生。若无肉食。谁资身命。故我以大悲神力。化而为肉。使汝暂得其味而食。非真肉也。可见凡佛许食肉者。皆佛用权变。渐引慈化耳。若我灭度之后。即实夺命之肉。奈何食此夺命之肉。而尚名为佛子哉。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禅定中。偶得心开。受用境界现前。亦似三摩地。而非真三摩地。以食肉障深。现行皆大罗刹。报终必沉苦海。断断非佛弟子也。良以为佛弟子。求出三界。如是之人。相杀相吞。命债不了。解脱无期。何由而出三界乎。然则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必要次断杀生。是为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耳。是故阿难。若谓不断杀业而可修禅定者。譬如有人。塞耳高声。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盖修禅避罪。反乃行杀。塞耳避人。反乃高声。故谓之欲隐弥露也。且也。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路边生草。不故塌。不故拔。仁慈之至。犹及草木。云何大悲。乃取众生血肉以充食耶。不但血肉不可食也。即丝绵绢帛。蚕之所出。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兽之所出。虽非其身之血肉。然亦是彼身之一分。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之丝绵绢帛。及我西土之靴履裘毳等。如是比丘。于世真能解脱。更不再游三界。以酬还宿债矣。何也。以服其身之一分。皆为彼缘。如劫初之人。身有飞光。足若蹑云。由食地肥。啖香稻故。遂致其体坚重。而足不离地也。是则身分犹不可服。而况血肉乎哉。然则修三摩地者。必使我身我心。于诸众生。若血肉之身。及裘毳等之身分。身不服食。心不贪求。我说是人真解脱者矣。既无恶业。自无冤对。不脱何为。后世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人其可弃佛说而从魔说哉。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已得上人法。詃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詈。同于称赞。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彼旬说(裨助也。贩卖也。裨助偷心。贩卖佛法也)。

此明盗戒也。此之偷盗。非只窃人之物。但言行诈异。詃惑恐动。乃至一念希取利养者。皆是也。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利欲贪得。一念不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若偷心不除。尘不可出。厌尘方可以出尘。贪世岂能以越世哉。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委曲取利。其心回邪。必落邪道。上品精灵。如山精水怪。具诸神通。似仙非仙。似神非神者。中品妖魅。现妖通而魅人者。下品邪人。诸魅所着。言行妖异。惑乱于人者。彼等群邪。亦有徒众。邪入肺腑。不知其过。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潜匿奸欺。诈称得道知识。复以妖言恐人。令彼改心易志。敬如神明。于是尽命倾财以奉之。故所过之处。其家耗散。妖邪炽盛之害如此。若吾教则与之相反矣。我教比丘。随其所到。持钵乞食。正欲令其舍贪心而成觉道也。循方而乞。则不自熟食矣。所以然者。以此残生若寄。为旅为泊于三界客舍之中。聊示此一度往还。自此以往。更不复来矣。岂令其恋恋人间。作地狱滓耶。云何妖邪贼人。窃我衣服。假我僧仪。以如来为取利之媒。广行贩卖。造三涂业。而皆言此是佛法。是非法说法也。反谤出家比丘秉具戒者。为小乘道。是法说非法也。以是为非。以非为是。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孰非妖邪之为害哉。且人之至宝惜者。莫如此身。我教比丘发心修大定者。先于如来像前。作舍身微因。或身灯。或指节。或香炷。令彼酬偿宿生负债。辞世间而脱诸漏。能行此行。虽未能即登大菩提路。是人决定能信大菩提法矣。若不行此行。纵得菩提。还来人间酬偿宿债。如我曾于毗兰邑王马厩食马麦三月是也。夫身犹可舍。何况身外之物。而又何偷盗之不可断哉。然则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必令其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耳。是故阿难。若不断偷而修禅定者。譬如水灌漏卮。尘劫难满。所以律制比丘衣钵之外。分寸不畜。止贪也。乞食余分。施饿众生。止吝也。合掌礼众。不慢也。捶詈同赞。无我相也。身心俱舍。无系恋也。身肉骨血。与众生共。无遗余也。比丘之行如此。皆为成就无偷之心。又岂肯曲取以自奉耶。至若听畜百一所需。但禁余二。或许不入大会。避辱不受。及布施不及身分等。皆是不了义中。如萨婆多论所说。若能但依了义教。不将如来不了义说。曲为已解。并误后学者。佛印是人。得真三昧矣。如我所说者。名佛说也。不如此说者。波旬说也。可不辨与。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是一颠迦(即一阐提)消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贝多罗树以刀断则不复活)佛说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三苦海。不成三昧。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四摄之一)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末学。惟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提无上知觉。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此明不妄语戒也。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戒具足。三行已圆。若言行不顾。大妄语者。即三昧不成。成爱见魔。失如来种。何谓大妄语。所谓道未得而言得。果未证而言证。将无作有。惟求世间尊胜第一。常在人前。说我已得三果。以至罗汉辟支。地前诸位菩萨。令人求彼体忏。而贪其陈设供养。若是者。即一阐提。消灭佛种。如刀断木。不复再活。佛记是人。永绝善根。无复知见。沉沦三涂。不成三昧矣。夫我灭度后。敕诸菩萨罗汉。应物现形。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相。度诸轮转众生。或现顺相。而为沙门居士。人王宰官。及童男女。或现逆相。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或净或染。与彼众生。和光同尘。为同事摄。称扬佛乘。诱彼入道。尚不许自称是真菩萨。是真罗汉。泄漏密机于初学人前。唯除命终时。略露消息。遗言付法。令人生信耳。盖住则不泄。泄则不住。此一定轨则也。云何邪人。既泄仍住。明是惑乱众生。要求恭敬利养。而成此妄语。慎莫信之可也。然则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后却要断除诸大妄语。是为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耳。是故阿难。若不断妄语修禅定者。听其言则是。考其行则非。如刻粪求香。无有是处。所以我教比丘。一行一止。皆要直心直言。不容一念虚假。云何妄称得上人法。是何异一介之人。妄号帝王。自取丧身失命而已。且一国小王。尚不容妄窃尊号。况巍巍堂堂。为出世之极尊。而欲窃其名位耶。以如是因。求如是果。因既不真。果亦迂曲。如人噬脐。决不可及。必欲成就菩提。当令心如弦直。直心直言。一切真实。以入三昧。自然不成爱见魔。而成无上知觉矣。经云。学道从不妄语始。此之谓也。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汝当辨之。

○噬脐者。以妄语求正觉。犹以自口噬自脐。莫能及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