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快诵网

达真堪布:《现观庄严论》讲记六

发布时间:2024-09-03 05:16:00作者:楞严经快诵网
达真堪布:《现观庄严论》讲记六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现观庄严智度窍诀论》。

庚一、(道之自性——发心)可分为二:一、发心之法相;二、发心之分类。

辛一、(发心之法相)可分为二:一、真实法相;二、法相与佛经之关联。

壬一、(真实法相):

今天开始广讲。

前面简略地讲了八事、七十义,今天开始将广泛、详细阐述这些内容,今天是八事中的第一个——遍智。遍智是佛具备的智慧,也是究竟的智慧,究竟的果位。我们通过十种法相,也可以以十种特征来了解遍智。并不是直接讲它的本体,而是通过讲它的对境、因缘等来描述、了知它。

第一个特征就是发菩提心。

这是道之自性,很重要!如果你不发菩提心将无法进入大乘妙道;不走进大乘妙道,就不能获得遍智的果位。所以大乘之门是发菩提心,此处也是讲这个。菩提心分两种,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是一种超越的境界,通过修行而得;世俗菩提心是言思的范畴,通过仪轨可以受持。此处讲的是世俗菩提心。

发心为利他 求正等菩提

这个偈颂讲的是愿行菩提心的特征、法相。学因明的时候,我们知道一切事物都有三相:事相、法相、名相,以其法相把名相安立在事相上。

这是一个具足三相的正确推理。事相是什么?麦彭仁波切的讲义里讲:发心之事相:资粮道菩萨相续中具备向往的心,为众生想获得佛果的心。即表示大乘发心。

发心名相:是具备两个法相条件之法。

这里讲的事相、名相、法相和因明里有些区别。因明里,比如能撑梁的柱子本体是事相,柱子的名称是名相,能撑梁是法相。以法相,确定对面这个事物是柱子,能撑梁之故。这是正确的三相推理。资粮道菩萨相续中的向往之心是世俗菩提心,具足两个条件之故——上求佛果、下济众生。

发心之法相具足两个条件。

(一)为了担负起无量一切他众之利益的重任,而以大悲心缘于他利;这是自利和他利中的他利,是慈悲和智慧中的慈悲。下济众生之心,成佛不是为了享受佛的待遇,而是为了度众生。

(二)与希求追寻目标——获得真实圆满正等菩提相应的殊胜之心。这是二利中的自利,慈悲和智慧中的智慧。上求佛果的心态、愿望。

为什么要上求佛果?为了下济众生。必须要具足这两个条件,可以说是自利和他利,可以说是慈悲和智慧,也可以说上求佛果、下济众生之心。这就是世俗菩提心。作为大乘修行人,最起码应该具足这样的心态。

菩提心这个心是心王还是心所呢?狮子贤论师、解脱部论师都是比较著名的论师。从《现观庄严论》这个角度来讲,二人都是比较有发言权的,他们的注释都是公认的。他们认为,菩提心这个心应该是心王不是心所。

而无著菩萨和世亲论师兄弟二人则认为,菩提心不是心王,而是心所。无论上求佛果,还是下济众生,都是欲望。希求的心也属于欲望,故而是心所。佛经里讲五十一心所,这当中有决定对境的五心所——欲乐、胜解、念、定、慧,都属于心所,其中包含欲乐。

佛经中明确它是一种心所,所以菩提心的心是心所,不是心王。在无著菩萨的《经观庄严论》和世亲论师的《境观庄严释》里,均安立为心所。

如果仅仅是心所,并不合理,仅仅是心王,也不合理。所以龙钦巴大士将两个观点融合,以互不矛盾的方式宣讲。龙钦巴大士认为既是心王也是心所。发心王的同时发心所,心所把心王变成了菩提心,也可以理解为同时变成了菩提心。虽然心王和心所是两种法,但他们的对境是一致、统一的,二者一起发菩提心的时候,心王心所都是菩提心,二者同存。

在此讲义中,麦彭仁波切的观点与狮子贤论师、解脱部论师两位的观点是一致的,认为心王才是真正的菩提心。

此处所谓的“希求”(欲乐),是属于五别境当中的心所,并且是以因法希求欲乐的名称,来安立作为果法之发心(菩提心)的。

这样安立的原因,是因为一旦具备了向往善法菩提的本体——希求菩提之心,则可以生起作为果法的发心(菩提心);或者虽然生起的是心王,但却是以助伴希求向往之名来命名受助者发心的。

这样取名有什么必要?

其必要:是因为依靠助伴——希求、向往,就可以生起菩提心。无论是向往,还是欲望,心就可以发出来,这个心就可以变成菩提心。

如果心所自己是菩提心,有什么过患、损害呢?这种希求心、向往心是菩提心的因法,如果菩提心是希求欲乐的本体,则因果成为了一体,这就像承许木柴与火为一体一样,有这样的过患。这是麦彭仁波切的观点,和两位论师是一致的,心王才是菩提心,心所是向往之心、希求之心,将心所的名字取给了心王。因的名称取给了果,这是取名的一种方式。所以麦彭仁波切认为主要是心王,不是心所。

菩提心的所依:具有该法相的(愿)菩提心之所依:包括天、龙等等在内的,向往大乘并希求佛果的众生,都可以生起该发心。

我们讲别解脱戒的时候,讲戒器,也就是别解脱戒的所依。此处讲的所依也是这个意思。

什么样的众生相续中才可以产生这种菩提心?与别解脱戒不同,别解脱戒的戒器必须是人,还必须是南瞻部洲、西牛货洲、东胜身洲这三个洲的人。不要说其他众生,甚至连北俱卢洲的人都不能成为别解脱戒的法器,在《三戒论》中我们讲过。

菩提心与其不同,不仅是人类,“天龙夜叉鸠槃荼”,所有的非人也可以成为菩萨戒的戒器,都可以发菩提心。地狱里的众生因缘具足时也可以发菩提心。佛祖释迦牟尼佛当时在地狱里受苦的时候,对伙伴生起了菩提心,瞬间就从地狱中获得了解脱。很多佛书里讲这是佛祖释迦牟尼佛第一次发菩提心。

饿鬼有发菩提心的,天人有经常来听法,发菩提心的。当时佛祖传法的时候,很多天界、阿修罗界的众生都来听闻,最后都发了菩提心。由此可见,不仅是人类,其他非人也可以成为菩萨戒的戒器,可以发菩提心。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所依不同,除了人类,其他道的众生也可以发愿菩提心,但是行菩提心是不可以的。

行菩提心之所依:虽然在印度论典《菩萨地论》以及《菩提道灯论》中认为,生起菩提心需要有别解脱戒的基础,但这是从殊胜所依的角度而言的。

相关论典里尤其是《菩提道灯论》里讲得很清楚,如果要获得菩萨戒体,就必须要有别解脱戒的基础

,具备七种别解脱戒的其中一种即可,否则得不到菩萨戒的戒体。但是麦彭仁波切认为,这是殊胜所依,所以要有别解脱戒中的一种为基础。

如果是一般的所依,也并非必须有别解脱戒的基础,因为其他道的众生也可以发菩提心,欲界天人与具备上界身份的众生也具有菩提心的缘故。但是很多佛经论典里都讲,一般情况下,发菩提心、受菩萨戒,要有别解脱戒的基础。《菩提道灯论》也是这么讲的。但是,此处麦彭仁波切说这是殊胜所依,不是一般所依。其他道的众生及非人也可以发菩提心,甚至可以得到菩萨戒的戒体。

但是我认为,一般情况下应该是不可以的,除非是特殊的众生,作为例外而存在。不要说天界,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里也肯定有。天界的众生没有人这样的殊胜机缘,人类的概率多,天界只是部分有特殊根基的众生,才有这个福报,一般情况下,都要有别解脱戒的基础,才可以发菩提心,得到菩萨戒的戒体。

我们在《三戒论》中讲过,有些论师认为广行派和甚深派是不一样的,甚深派认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以同一个仪轨来受持。内心如果不立下誓言,没有对治违品,那就仅仅是发心,而不是受菩萨戒。如果不仅仅有发心,还有持戒的意乐,心里也立下了誓言,有对治违品的作用,还是能得到菩萨戒体。发菩提心的同时可以受菩萨戒,但不一定都要先受菩萨戒,这是甚深派的观点。广行派有不同的观点,认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是分开的,以不同仪轨而受持。先发愿菩提心,再发行菩提心,受持行菩提心的戒。

还有一些论师持不同的观点,认为发愿菩提心不需要仪轨,自己发就行了。即发心不用仪轨,如果想受菩萨戒,就需要仪轨。对此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和说法。

甚深派是文殊菩萨传给龙树菩萨,这样传下来的;广行派是弥勒菩萨传给无著菩萨,这样传下来的.这叫两大传承,也叫两大车轨。

藏传佛教、大乘佛法里以这两大车轨为主,但各自都有不同的观点。此处讲的是所依。按麦彭仁波切的观点,人类之外的众生,如果有福报和机缘,都可以发菩提心、受菩萨戒;有些论典里讲的是殊胜的所依,不是所有的所依,所以是不矛盾的。

生起菩提心的因法: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发菩提心,获得菩萨戒呢?因缘到了,有福报了,这是生起菩萨心的因法,包括现见佛陀之身。以前有很多这样的情况,一见到佛陀,善根就成熟了,就发了菩提心。现在佛陀不在世间,已经进入了涅槃,但是还有佛身口意的所依,比如佛像、佛经、佛塔。

当年佛亲口说过,这些都可以代表他。佛像代表佛身,佛经代表佛语,佛塔代表佛意。有些人看见庄严的佛像,就生起了菩提心。

有的人见闻诸佛菩萨之威力,一听到佛和菩萨的威力这种不共的功德,就生起了菩提心,这是特殊情况。大部分人是经常听闻大乘佛法,自己去熏陶、串习大乘佛法的教理,慢慢在自己的相续中就产生了菩提心。

还有些众生因眼见众生之苦而难以忍受等等因素在内,而生起了菩提心。比如我们前面讲过的公案,无著菩萨当时看见下半身腐烂的狗,对狗生起了极大的慈悲心,同时也生起了菩提心。看见了受苦的众生,心里难以忍受,生起了菩提心,也有这样的情况。

众生的因缘不同,福报也不一样,所以会通过各种因素而生起菩提心。但是大部分人,要经常听闻大乘佛法,串习大乘教义,这样容易生起菩提心,没有其他的办法。

那种一见佛陀就生起了菩提心,一见受难众生就生起了菩提心,一听到佛菩萨的不共功德就生起了菩提心的人,都是比较特殊的。有没有这种人?也有,但是不能自欺欺人,你可能不是这种人,你需要经常听闻大乘佛法,串习大乘教义,这样慢慢在你的相续中才会产生菩提心。

下面讲菩提心的分类。之前讲加行的时候也讲过菩提心的分类。

仅仅从世俗菩提心的角度而讲,有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两种。也可以分三种菩提心,戒定慧三学同存的菩提心,叫戒定慧三学菩提心。还可以分四种菩提心,胜解行菩提心、清净意乐菩提心、异熟菩提心、断证圆满菩提心。这是以地道界限划分的。

资粮道和加行道的菩提心是胜解行菩提心,一地到七地菩萨具足的世俗菩提心,叫清净意乐菩提心。大乘三清净道,八地九地十地具足的世俗菩提心,是异熟菩提心。佛境界中的菩提心,是断证圆满的菩提心。

断证功德圆满的菩提心,不一定是世俗菩提心,其他教派也承许这三个菩提心,但是他们认为这四种菩提心,不仅仅都是世俗菩提心,有这样的区别。

还可以分五种菩提心,以五道来分,有五种菩提心。可以分六种菩提心,以六波罗蜜可以分六种菩提心。在《现观庄严论》里没有做这些分类,只分了二十二种。

壬二、(法相与佛经之关联):

彼彼如经中 略广门宣说

作为发心法相的所求他利之彼法,与追寻佛果之彼法,也就是“上求佛果,下济众生”,并不是作者自己杜撰臆造而成的,而是符合如与《无尽慧经》和《华严经》的内容是一致的,广中略《般若经》中的提法的,因为经中也曾以广略的方式就此而进行过宣说,本论是根据佛经的含义宣讲的。

弥勒菩萨是佛,无著菩萨是菩萨,他们为什么这么讲呢?主要是让我们这些后学者了知,不能以自己的分别念来宣讲佛理,不能以自己的分别念来衡量佛经的密意,要依教证。尤其汉地的学佛人要注意,讲佛法时,绝对不可以掺杂自己的分别念,要依靠佛的教言而宣讲。

虽然此处论述发心之际结合佛经而进行了论述,但在讲述其他内容时,并没有这样结合,因为发心是第一个内容,所以跟佛经相结合而讲。其他的内容以此类推,都是在佛经中有明确宣说,都能找到,都有出处。我们应当了知,既然此处都这样以经和论两相对照而进行了讲述,则其他所有的所诠内容,在佛经中都是有出处的。

那么,佛经中是如何就发心而进行宣说的呢?

《中般若经》中云:“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欲圆证一切法一切相之佛果,当学般若波罗蜜多。”从而略示了菩提;之前讲了以广说略说的方式进行过宣说。

至于广说,则如“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以无住而住于般若,布施之行、布施者、受施者不可得故(讲的是三轮体空),而以无舍之理成就布施波罗蜜多”等等内容,从而宣说了修学六波罗蜜多。

另外,经中也略说了他利:“菩萨摩诃萨欲令十方刹土恒河沙数世间界之所有众生皆证无余涅槃,为了这些众生而修学般若波罗蜜多。”“于众生之悭吝者以布施令入……于智慧衰败者以圆满智慧令入”等等,吝啬的人以布施令入,其他般若波罗蜜也都如此,从而宣说了他利。

佛经里讲了自利和他利,发菩提心的时候对照讲的。其他可以以此类推,佛经里都有宣说,都有出处,并非自己杜撰臆造。

下面是菩提心的分类。可以分两种、三种、四种、五种、六种,但是在这里是分二十二种。

辛二、(发心之分类):

如地金月火 藏宝源大海

第一讲的是如大地般的菩提心。

一、在小资粮道阶段,刚刚入大乘的是小资粮道。这个时候具足的菩提心,与作为助伴的希求向往菩提大义相应的发心有法犹如大地,因为是一切白法之基础的缘故。

大地是比喻,比喻小资粮道的发心。助伴相应的心是向往菩提大义。他是刚进入大乘,欲望心增强。有些人有疑惑:菩萨也有欲望啊?菩萨也可以有欲望的,这是为众生,上求佛果、下济众生。他肯定有欲望,因为他处于凡夫地,还是凡夫人,要经过资粮道、加行道的修行,最后进入圣道。

二、在中资粮道阶段,与意乐助伴相应之发心犹如纯金,因乃至菩提而不改变、不减损的缘故。

一般情况下,中资粮道的发心,直至成佛之间都不改变、不减损,不会被外在的因素减损。但特殊情况下是不一定的。真正不退转、不改变,要到加行道的忍位才可以。

三、在大资粮道阶段,资粮道分三个阶段:大资粮道、中资粮道、小资粮道,大资粮道是资粮道的末尾。再往下就进入加行道了。

与增上意乐助伴相应之发心犹如新月,新月指初一的月亮,因能增上一切善法的缘故。善法越来越增长,如同初一到十五的月亮。新月是比喻,用来比喻增上意乐助伴相应之大乘资粮道的发心。

四、在加行道阶段,加行道分四个阶段,暖位、顶位、忍位、胜法位,但是发心只讲了一个,即只有一个发心。

加行道阶段,与修习随顺二智加行助伴相应之发心犹如烈火,因依靠遍知一切之三智,即能燃烧三智违品障碍之柴火;虽然不是彻底,但是粗大的可以断除。经过加行道之后就要进入见道了,要现证诸法的究竟实相,现证真如。

五、在见道初地,已经见道了。与布施相应之发心犹如宝藏,因能使一切众生获得满足的缘故。

这个时候助伴是布施,布施波罗蜜特别突出。所以。布施助伴之发心,犹如宝藏,以种种神通满足众生的种种需求。

六、在二地阶段,与持戒助伴相应之发心犹如宝源,因为是一切功德珍宝之所依。

七、在三地阶段,与安忍助伴相应之发心犹如大海。三地菩萨安忍波罗蜜多比较突出,安忍做助伴相应之发心犹如大海。因遭遇一切逆缘皆不被动摇的缘故,到那个时候不会动摇的。

金刚山药友 如意宝日歌

八、在四地阶段,与精进相应之发心犹如金刚,因信念坚不可摧的缘故,所以叫金刚。四地菩萨精进波罗蜜比较突出。

九、在五地阶段,与静虑助伴相应之发心犹如山王,因以散乱不能动摇诸所缘的缘故。

十、在六地阶段,与般若助伴相应之发心犹如良药,因为能彻底寂灭烦恼与所知二障重疾的缘故。

十一、在七地阶段,七地菩萨与方便善巧波罗蜜多助伴相应之发心犹如善友,因善根无穷或一切时分中不舍众生之利的缘故,如亲友一般。

十二、在八地阶段,与大愿波罗蜜助伴多相应之发心犹如如意宝珠,因如愿而成办结果的缘故。

十三、在九地阶段,九地菩萨具备的发心与大力波罗蜜多相应之发心犹如日轮,因能成熟所化相续之善法庄稼的缘故。

十四、在十地阶段,与大智波罗蜜多助伴相应之发心犹如正法之歌声,因阐说令所化诸众欣悦之正法之缘故。

王库及大路 车乘与泉水

雅声河流云 分二十二种

在极清净地的五殊胜道阶段,则有五种发心。前面是资粮道一直到十地,一共是十二个。资粮道有三个,加行道有一个,十地十个,共十四个。

十五、与神通相应之发心犹如国王,因依靠威力无碍而成就他利的缘故。

十六、与福德与智慧二资粮助伴相应之发心犹如库藏,因具足菩提必须具足福慧资粮的缘故。

十七、与三十七菩提也叫三十七平助伴相应之发心犹如大路,因一切圣者皆由此而前往或即将前往的缘故。

十八、与大悲及胜观相应助伴之发心犹如车乘,因不堕于任何生死涅槃而轻易去往的缘故。两个车轮比喻轮回边和涅槃边。

十九、与总持辩才相应之助伴发心犹如喷泉,因能受持已闻未闻之法而不穷尽的缘故,这五个都在三清净地。

最后三个菩提心,都是安立在佛地:

二十、在佛地的加行阶段,与欣然宣说四法印助伴相应之发心犹如雅声,因向向往解脱之所调化众生发出正法妙音的缘故。

二十一、在佛地的正行阶段,与唯一道平等性助伴相应之发心犹如河流,因增上生(暂时的利益)与决定胜(究竟的利益)之他利任运自成、连绵不断,且无有差异的缘故。

二十二、在佛地的结行阶段,与法身助伴相应之发心犹如祥云,因能居于兜率天等而示现种种相的缘故。

其实佛地是没有分别的,只是我们以分别念这样区分。

以上所说,即为发心的二十二种分类。这是麦彭仁波切的观点。

总而言之,从小资粮道直至佛地之间的这些远离违障,并与作为助伴的希求欲乐等相应的,如同大地一般的诸等发心,是按照层层递进、逐步上升的顺序而安立的。此处所说的地道界限,为狮子贤阿阇黎的观点。也有其他论师将佛地所摄的最后三种发心判定为十地最后有际的加行、正行与结行。

这里是有辩论的,麦彭仁波切、宗喀巴,很多论师把最后三个菩提心安立在真正佛地的加行和正行、结行。还有自宗龙钦巴大师等很多论师认为,佛地不应该是真正的佛地。佛地不可能有加行正行结行这样的分别。这是第一。第二,二十二种菩提心应该都是愿行菩提心的分类,都是世俗菩提心。真正的佛地,不应该有世俗菩提心。

他们把佛地解释成十地末,佛经里经常把十地说成佛地,因为十地菩萨境界和佛地特别接近,因为什么?十地菩萨即将要成佛了。十地也有很多时候叫佛地的。所以这里的佛地不是真正的佛地,是十地。那三种菩提心都安立在十地的加行、正行、结行三个阶段。龙钦巴大士也是持这个观点。二十种分类的菩提心,都是在菩萨阶段,佛地没有这些分类。

在这里,菩提心分二十二种,菩提心本体以及助伴、功德、比喻,三种结合的方式宣讲的。其实菩提心分很多种,有胜义菩提心,也有世俗菩提心,也可以按照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二者总体分类。

如果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还有菩萨的学处,这里没有仔细讲。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要修练愿菩提心的学处:自他交换,自他平等,自轻他重菩提心。行菩提心的学处,有修持六波罗蜜等。

受了菩萨戒也有根本戒、支分戒的内容,之前在戒律里讲过,在《大圆满前行》中也讲过。我们讲《入行论》的时候,第一品讲的都是菩提心的功德。当你的相续中生起了菩提心的同时,所有业障都会消除,会成为人天供养处等,讲了很多菩提心的功德。

佛经中也这样讲过,发菩提心的功德,如果有个形状,整个虚空也容纳不了,是尽虚空遍法界的。讲皈依的时候也这样讲,讲菩提心的时候也这样讲,这是不可思议的意思。如果真正生起了菩提心,它的功德,以我们的分别念无法衡量。但是恐怕我们的相续太差了,可能生不起来菩提心。

发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世俗菩提心。通过修行才能获得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是通过仪轨受持的,通过学习也能获得。所以要重视菩提心。

《现观庄严论》里,讲八事或七十义的时候,首先讲的就是发世俗菩提心。如果没有这个功德,其他任何法都不可能成为大乘法,不可能成为成佛之因。现在有茶道香道等很多道。但如果没有菩提心,没有办法走进大乘妙道;如果没有进入大乘妙道,相续中不可能产生大乘道的道相,不可能产生大乘佛法里讲的功德。希望大家不要好高骛远。先观察自相续,有没有生起世俗菩提心。

菩提心独有的特征已经讲完了,若以特征衡量,我们才能了知世俗菩提心,才能知道自己相续中是否具足这种功德。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上师仁波切宣讲于2018年6月6日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