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快诵网

漫长的精神历程

发布时间:2024-06-13 05:16:11作者:楞严经快诵网

明自了缘起性空的道理,明白了我空和法空的道理,才能进入三十七道品,也就有了“资粮”,可以从资粮道上起步,一直走完究竟道。下面看三十七道品。

首先是八正道,这是释迦牟尼佛亲自宣讲的,具有无上的权威性和真理性,这八正道分别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正见”就是缘起性空的般若智慧,是不含错误、谬误的正确思维的本质。如具备“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槃寂净”这个“四法印”的牢固意识,就可以称之为“得正见”。有了正见,在迁流转变的、不遑安住的痛苦无常的人生中才有航渡彼岸之舟,才不会在茫茫纷乱的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中迷失方向。

“正思维”是正见在具体精神活动中的应用。人们的头脑无时无刻不处于对事对物的分析和判断之中。没有“四法印”这个正见作为准绳,那些分析和判断就会因为“我执”和“法执”而产生邪妄和迷谬,就会对人生造成危机和痛苦。

“正语”,有了正见和正思维,运用在与人交流的语言(包括文字)活动上,就会纯正无染,其形式和内容都合乎佛法修行的准则,决不会产生低劣恶毒的妄语、谤语、绮语、两舌恶口是非语、欺诈骗人语等,并远离那些无所事事、无聊消遣等游戏语等。总之其语言都是堂堂正正,利人利已。

“正业”是指合乎佛教规定的活动、行为。总的来说要使自己的身、语、意三方面的行为活动都要得其正。正业涵盖了人的劳动、生活、社会交往、精神内容等各个方面。最重要的和一般所指的正业,就是杜绝杀盗淫妄等恶行,并推广到杜绝一切不净的行为活动,爱护、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乃至一切生命及其存在的权利,才能保证修行的纯正。

“正命”指规范维持自己生活的来源,正当地生存、生活以修持佛法。一切与正业不相合的职业和谋生手段都不是正命,而违犯正业的则是邪命。杀盗抢骗、贪污走私、贩毒卖淫等更属恶命。只有那些以劳动为生,按劳取酬,合理合法不伤害他人的职业和谋生手段,才能称为正命。没有正命就谈不上正业,没有正业也谈不上正命,两者关系密切,是修行的根本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四法印、证见正思维就失去了效力。

“正精进”,精进就是发奋和努力。精进是取得成功的动力所在,相对于懒散和懈怠而言。人世间不乏刻苦追求的人,若为贪欲和恶见所驱动,在邪门歪道上投机取巧,则不能称为正精进。那些头悬梁,锥刺股,或十年寒窗,或卧薪尝胆,精进之力倒足可嘉,但谋的是一已私利,仍然不能称之为正精进。佛教的正精进,乃以四法印规范正业正命,用于正念正定,以使加速完成漫长的修通过程。

“正念”是对烦恼意念的排斥和洗涤。正见和正思维,在于认识的理性上。而止念则是针对情感及其属性。人们头脑中浮现的事物,呈理性工作状态时并不经常,更不用说纯正理性状态了。念指思维对象及情感对象的单元体,俗话称之为“念头”。并因念头的积聚流动而产生思维和情感的过程乃至行为活动。如果说正见是全体,正思维是局部,那么正念则是构成局部的基础单元,保持正念,正见和正思维才能无所渗漏和疏失。从这里可以看到佛教教理的细密程度。

“正定”是由般若观照之定,以区别种种邪定外道定和凡夫定。定是指精神的专注与恒续,用以打破六识与七识和八识间的隔障。定可以使精神进入超能状态,获得常态下五蕴和根尘识所不能达到的境界,所以必须以般若智慧观照,并纳入佛教内各种相应的止观次第进行修习。否则进入魔境,误人误己,并极难治疗。

“八正道”不是泛泛之说,乃是释迦牟尼佛亲证境界后而加以规定,以指导后人修行。正见就是四法印,这是佛教徒修行的指导思想;正思维是在正见的基础上所作的方便教授,对己对人皆不可缺;正语、正业、正命、正定等不仅自己身体力行,并可以引起他人的崇敬,为他人作榜样。总之,八正道不仅是佛教徒修行的必须,而且是佛教教化的当然。八正道给修行者带来了一种与世俗完全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念和精神感受。

而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则是在八正道的基础上,分别对八正道的某些项目进行深度、专注的修持,以确定和扩大由八正道带来的那种人生价值观念、精神感受及其力最。

“四念住”对一般较有修持的佛教徒来说还比较熟悉,因为这是佛陀在世时曾经提倡过的,南北朝时是中国禅修方法的主流。四念住又称四念处,也就是精神和心理的意念放置之处或安住之处。严格说来。四念处是正见、正思维和正定乃至对八正道的一种全面结合。四念住的内容分别是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这就是把佛的四法印的正见纳入心地观法和日常功课之中。这样的观法,就是正思维;其细微和具体的部分,又是正念;其专注所在,又是正定;以此法传示他人,又是正语;恒续不懈,又是证精进;以此为准则,规范自已的行为和生活,又是正业和正命。再如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就是般若行;观身不净,观受是苦,引伸开来就是一般修观人常修的不净观、白骨观等。念住念住,一个人的精神和心理常处于这样的状态;就会淡化和消除世俗人生对“我”、“法”的那些贪执之情及其引起的种种烦恼和痛苦。

“四正断”是四念住在行为上的一种肯定和显现,有了四念住的观照,观念上对世间善恶行为有了判断,就应断恶就善,使自已的行为活动趋向至善和光明。四正断为“断断、仪律断、随护断和修断”。四正断又名四正勤,断是断恶、勤是勤修。其主要表现在对正业、正命和正精进上。如对自己以往所发出过的恶业,应努力断除;对末生的恶业,要努力防止它产生;对已产生的善业,应坚持到底;对未生的善业,要努力使它生起。总之就是正业和正命的实践上精进不怠,并使之趋向圆满。四正断对出家的僧人和在家的居上,在后来被扩大为各种戒律,这就增加了它的共业力量和威力,便一些不能自觉修持的人感到一种外在的束缚和影响力,以督促自己在行为上符合四正断的要求。

“四神足”又叫四如意足,这是在修行八正道、四念住、四正断的基础上,由正定所达到的一种高级精神状态。四神足本身也是对正定内容的一种规定,是对正定的实践和收获,所以四神足包括了因和果两个方面。神即神通,神是妙用莫测,通是自在无碍。神通有不可推测的、超越世俗常态的神妙作用,能使自己的身心意如意自在。如果剔除那些离奇的渲染,四神足就是超常态的一种充沛精力和智慧。四神足分为欲如意足、念如意足、精进如意足、思如意足四个层次。欲是仰慕佛法的庄严深妙和安乐乃至神通,如意即如其所意,修行欲如意足则可以收到这种成效——当然是在正定、四念住和四正断中达到。念如意足、精进如意足和思如意足也是一样的,分别可以达到正念、正精进和正思维——智慧的禅定实践的高级成就。

“五根”在这里不同于眼耳鼻舌身这物质的五种感官。而专指一切善法的内在精神和心理的依据。有了四念住、四正断和四神足,就可以使自己的精神和心理达到一种质的转变和确定,分别为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既称为根。即四念住、四正断和四神足已在自己的意念中生了根,成了自己精神心理实质的组成部分,牢固而不可动摇。有了信根,对佛法、四法印、四圣谛则深信不疑,不再怀疑和动摇。有了精进根,对一切佛法就会本能地勤修不怠,不存在懈怠和勉强。有了念根,就会念念不忘,随境随事,无不纳入佛法的修行之中。有了慧根,则处处是般若,任何疑难和困惑,都会在般若的光明照耀下得到清晰明确的抉择。当然,对一般初学佛法的人,则应以养植五根为目标,这是转凡成圣的内在依据。

“五力”是五根成熟所产生的力量,略同于四神足,但比四神足的范围更广阔。信根成熟,就有了强大的信力,不仅不为环境所动摇,反而可以影响和改变环境。精进力的成熟,使自己在修持上获得极大的动力,能以之向更高更深的佛法领域迈进。念力更是四神足加一种自在境,可以心想事成,神通妙用可随念而生。定力是定根成熟的标志,随所在处,无不可定,并可进入更高深的禅定境界。慧力是慧根的增长,有了慧力,则可以穷究诸法,明达般若,趋向解脱以最终成就菩提。

“七觉支”是三十七道品的最高层次,前面的可以归纳为“因”,而七觉支则可以归纳为“果”,——当然这只是相对的,还不能称为究竟果位之果,因其仍处于“因位道谛”的范围,还不属“果位灭谛”——涅槃的范围。但已经接近灭谛了。觉是智慧和明了,佛的本意就是一个觉字,可见觉在佛教智慧中的地位。七觉支就是七种觉悟,分别是念觉、择法觉、精进觉、喜觉、轻安觉、定觉和行舍觉。念觉是对所修习的佛法常系念而不忘。择法觉是选择和判断,就是用智慧观察万事万法,能识别真伪,直趋正道。精进觉是精进力行之时,善于觉了明察,使之进入最佳程序,不走弯路,不作无用之功。喜觉是修持佛法后,远离那些颠倒梦想和苦厄所得到的喜悦。这种喜悦不是世俗利欲满足之喜,而是修持佛法和禅定所带来的那种“法喜”。轻安觉是因身心无染而远离病痛和烦恼的轻朗和安宁。定觉是在前面五觉的基础上,定力更为深入和神妙。由于有了定觉,还可以改变和优化自已所依据的眼耳鼻舌身的肉体性能。最后是舍觉,舍是对自我执着的否定和扬弃,佛法讲“无我”,没有舍,这个无我就是一句空话。

在八正道、四念住到七觉支的这一系列修行的基础上,对“我”的种种障碍修持、拖累解脱的弊病有了认识,加之五根五力的成熟,舍也从被动到了主动自觉阶段。佛教常说“难行能行,难舍能舍”。只有舍,这个对狭隘自我的否定和扬弃,才能达到万物平等、心物皆寂的境界,这里,与灭谛的涅槃已相隔不远了。

三十七道品是道谛的核心部分,在佛教大乘瑜伽唯识学内,又把道谛分成“资粮道”到“究竟道”五大阶段。

第一阶段的资粮道,如《瑜伽师地论》所说:

若自圆满,若他圆满,若善法欲,若戒律仪,若根律仪,若于食知量,若初夜后夜常勤修习觉寝瑜伽,若正知而住,若善友而性,若闻正法,若思正法,若无障碍,若修惠舍,若沙门庄严,如是等法,是名世间及出世间离欲道趣向资粮。

资粮道是修道的因和准备阶段,如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样。要使自已和他人得圆满的解脱吗?要修习无上纯善的佛法吗?就得信守佛教的戒律,守护好自已的六根六识,不让其放逸和胡作非为。并要亲近善知识,了解戒、定、 慧三义的意义等等。有了这些因和资粮,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即“加行道”。

加行是在资粮道上的精进,有的人把它等同于四禅八定,也有其道理。四加行为暖加行、顶加行、忍加行和世第一加行。

“暖” 如般若智慧之火,焚烧一切世间烦恼,并产生相应的智慧和定力,又称之为“道火”。

“顶”如登高极顶,眼界大增,智慧开阔;低处的各种烦恼遮障无不一一明了,同样产生相应的智慧和定力。

“忍”是小我的放弃,明了四谛法和十二缘起,加上暖、顶的功力,故能舍去小我的执着和贪欲,顺融自然而通达无碍。同样可以产生相应的智慧和定力。

“世第一”就是世间第一,有了暖、顶、忍三种加行,出世的道心坚固,虽不是达到解脱,但于佛教的基本法义已能契合而投入,是世间法中最为尊贵和殊胜的,故称第一,也能产生相应的智慧和定力。 凡夫所修的四禅八定,若不能与这四加行相应,只能称为凡夫禅或外道禅,若能与四加行相应,就可以进入佛法的见道位,进而进入修道位了。

“见道位”在这里也是因位,不等于佛菩萨果位上的那种得道,也不等于禅宗明心见性或开悟的那种见道。这里的见道位,是指对佛法的道谛有了明确的信心和认识,一般可指为解悟。所以见道位又称为通达位,就是通达于佛法教义及其修持。有了如此的基础则可以如法修道了。

修道因人的层次不同而有多种方法,如世间道、出世间道、软道、中道、上道、方便道、无间道、解脱道、胜进道等九道乃至十一道。总之就是断烦恼了生死的方法。九道的第一就是世间道,是色界诸天人所修习的方法,因其尚属有漏道,所以仍为世间道。这就是初静虑、第二静虑、第三静虑和第四静虑,也就是四层大定,分别与空无边天、识无边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天相应。所以又称为四无色定或四空定。

九道中除世间道外,其余八种都是出世间道,修持相对于四圣谛的苦集灭道的苦智;集智、灭智和道智,再加上相应的禅定,包括小乘禅法、大乘禅法和无上乘禅法,这里就不细加介绍了。

十一道分为观察道、勤功用道、修治定道现观方便道、亲近现观道、现观道、清净出离道、依根差别道、净修三学道、发诸功德道、遍摄诸道道这十一类。其实就是对三十七道品的另一种分类和组合,其次还有四正行、四法迹、发诸功德道和三无漏根等四种总汇性的编组。这些提法,都不出三十七道品的范畴,都与修行者的精神、心理、意念和行为相应,都是以佛教的戒定慧三学的内容,改造和强化修行者的意志和行为。这种种的精神状态和内容,现代心理学是无从知晓的。

道谛的最上品是究竟道,又称无学道。前面四种道是有学道,即可以通过学习和修行而走过来。而无学道即是无学,即是离开一切精神内容的极其清净光明的智慧。如八正道在这里就成了无学正见、无学正思维……无学正定,加上无学正解脱和无学正智,故称十无学法。这还仅是究竟道中的一部分,如《集论》说:

依金刚喻定(大涅槃),一切粗重,永已息故;一切系得,永已断故;永证一切离系得故;从此次第无间转依;证得尽智及无生智、十无学法等……如是等依,名究竟道。

前面四道总的来说是“因”位之道,究竟道却是由因转“果”的关棙。“从此次第无间转依”,也就是“心转依”、“道转依”和“粗重转依”三大类。“心转依”是证得法性心,自性清净,永离一切内外烦恼,就是真如转依,就是平常佛教内常说的“烦恼即菩提”。“道转依”就是从前的世间道,在这里转变为出世间道,也就是一切法都可以在这里成为佛法和解脱道。因为在究竟道里没有三界内的贪欲,体现了宇宙万法的平等和圆满。“粗重转依”即是在第八识——阿赖耶识中,一切烦恼、随眠等粗重的业力及其种子全部变为清净和智慧的种子。尽智是断除一切烦恼后所出现的一种高级智慧,如《心经》中所说“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的这种智慧。无生智是除断一切苦,或处在一切苦中“毕竟不生法性”所产生的智慧,即平常佛教徒中常说的“无生法忍”。

这一切,是达到阿罗汉、菩萨和佛必由的“内证”之道,不是学习和修行可以达到的,其实质就是前面四种道的成熟和升华。在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和究竟道这五种层次的“因位”上,还有相应的“果位”,也就是不同级别和层次“学位”、“职称”。从色界、无色界天人到罗汉、菩萨乃至佛。如修四加行可得十七种色界天人果,修四静虑可得四种无色界天人果。修究竟道可得“声闻四果”——四种阿罗汉。再往上,广修功德,就可以从一地菩萨逐渐升至十地菩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而成佛了。

佛教瑜伽唯识学认为,从资粮道到究竟道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宇宙生命的过程,“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要成就一个菩萨,如果因与果结合计算,要经过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佛地这四十一个阶段,仅资粮道一位,就有十住十地十回向,这么三十个阶段,在时间上称为一期“阿僧祗劫”。

“阿僧祗”的汉语意思就是无量数,劫是宇宙成(生成)、住(稳定)、坏(衰变)、空(空冥)四大过程的统称,又分小、中、大三种劫,小劫一千六百万年,中劫三十二亿年,大劫一百二十八亿年。三大阿僧祗劫不知又当为多少个大劫了。

从这里也可以看到,从资粮道到修行道,都是在向烦恼作斗争,都是力图从苦谛和集谛的十二生死缘起中得到解脱。到了究竟道,就彻底地断除了“颠倒梦想”,解除了十二缘起这条系缚生命的生死链条,而使自己的生命和精神都得到了新生,得到了自由 进入了“灭谛”。

灭就是息灭,就是涅槃。息灭什么,就是息灭生生世世使生命和精神陷入生死苦海的惑业苦——也就是烦恼。息灭了烦恼,就达到了解脱,就达到了涅槃。说来轻松容易,可是回顾上面有关道谛的那些章节,要达到涅槃,要成罗汉、要成佛,的确是人世间最艰最难的一件事了。

涅槃所显示的精神状态极为高妙,如相对于“四法印”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静,而说“常、乐、我、净”。常是永恒、乐是快活、我是大我、净是纯净,这四种精神状态都显示在佛菩萨的广大无边、深入无际的智慧和力量之中,以上是就《心经》涉及的一些佛学范畴和知识所作的一些系统但却肤浅的介绍,远未能把通达信、解、行、证四大层次的深蕴和博奥的内涵带给读者。为了以简驭繁,这里引用《七佛偈》两个偈子,或许能使读者能在纷繁中得到头绪。

毗舍浮佛偈

假借四大以为身, 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 罪福如幻起亦灭。

拘留孙佛偈

见身无实是佛身, 了心如幻是佛幻。

了得身心本性空, 斯人与佛何殊别。

编辑:心晶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