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快诵网

慈法法师:不受无益苦念佛得快乐

发布时间:2024-04-16 05:20:44作者:楞严经快诵网
慈法法师:不受无益苦念佛得快乐

不受无益苦 念佛得快乐

――2013年10月江西九江开示之四(13日)

四声念佛的由来

这个六字洪名啊,它的称诵方式有很多很多的,就是在社会上传播的很多呀,有喜悦的,有明快的,有追忆的,也有那种比较沉重的,反正什么样的调子都有。以前呢,我给他们学这个念佛――最主要是领众,为了领众方便,南腔北调的来你把握不了,一个叫定妙的老和尚,他是那样说:“过去呀有法师教念佛,他用谱子记过。”说的是印光法师,我不知道是不是,他记的有谱子。“嗒嗒嗒的嗒嗒,嗒嗒嗒的嗒嗒,嗒嗒嗒的嗒嗒,嗒的嗒嗒吧吧”。他用那个谱子,他用那个琵琶给我弹的。

当时,我比较困惑,就是在94年,这个殿堂里东来西往的、南来北往的这些出家师父南腔北调的,念佛很不容易把握。今天来一群四川的,明天来一群东北的,后天来一群什么,不知道什么地方的,把你搞得晕头转向的。我就跟这个老和尚请教,我说:“能不能有一种方法,不让它南腔北调的,当时传播的方法也很多。”他说:“那我就把这个调子给你说一说。”他说:“这个调子实际简单,就是我们念佛呀,这个阿弥陀佛这个说法,现在传法也多,就是比较简单,就六个字中其它的音都不要管,这个第三个字,你就观察这个‘南无阿’,这个‘阿’字上呢,因为‘阿’是一切音的这个老祖宗,就是最重要的一个音。‘阿’字用得最多,你在这个地方关心它就行了,其它的不用管它,因为这个音的力量最大,或者说最重要。”对,它就用那个四音:平音、二声、三声、四声,来把这个四声念佛呢就给了一个,给我一个提示,反正我们后边念就好念了。谁来了只能这么念,不允许你南腔北调。慢慢的这个念佛就比较有次序。当时,的确很多念佛人感觉很喜悦,因为有次序了,以前念的南腔北调没有次序,有喜的有忧的,但这个地方它很舒展,也不喜也不忧,很宁静、很广大,就像四无量心一样的。

我念一念,你们有个概念就行,听一听:“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但是“阿”字稍微有一点点动静,其它都不管它,其它的就是,你念到哪个地方都可以,不管,对!就把这关注点就在这“阿”字的发音上,平音、二声、三声、四声就可以了。这个好记,好念,它又平白,就是不加任何的喜、忧、悲、伤,不加,都不加,啥都不加,不加情绪。的确当时,各个地方来的念佛人感觉到这个好。那时间就是那样念,一直就是多年来,基本上,我也比较相对的提倡这么个念法。它因为没有压抑的东西,它也没有亢奋的东西,很如实,很平展,可以比较如实地表达我们的这种状态——无忧无喜的,但是你会产生一种宁静的、深远的,当然也很多人会掉泪,也会掉泪。

刚才有位居士提到,是不是我们念念佛,那我们就念念佛,就用那种无诤的心,对!利益十方九界众生的心,我们念一念,就用这个四声念佛法:

(众: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主要是后面这个一定把收音越干净越好: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掷地有声,就像仍在地上一样,就把一个一个的人都给扔在极乐世界里,就是干干净净的,越干净越好,对,越干净,不费力。你要不干净了呢,就会费力。那我们那样就是男居士、女居士,男居士第一声,女居士第二声,我们这样念一念,主要是什么呢?你这样你不丢念。

(众: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自己饮水,现在我们知道,水,乃至于一切万物,都有见闻觉知,都能懂得人的意思,所以你给它善的讯息,它确实会变得很善很美,这是博士给我们做实验的。譬如比如我们平常喝的这杯水,你在水上贴个「感恩」,贴个「爱」字,这个水的质量就特别好,你要是相反的,贴个我「我讨厌你」、「我恨你」,那水的质量就特别不好,甚至于常常喝人会生病。然后你就懂得为什么大悲水能治病,就是这道理。

现在我们晓得水有见闻觉知,我们用大悲咒水晶杯,这就是大悲水。什么时候贴上去,一个小时以后你再喝,它确实就管用,你不会念也没关系,水会看,所以这个方法很好。

结缘 大悲咒水晶杯 敬请加微信18680571807 长期结缘 全年流通


念佛不在于多少,在于真正整个身心的投入。你念很多,你念得很散、很慢、很烦呢,真是给你带来很多烦恼的相续;要念得很投入、很真切,也可能念一声会给你带来不可思议的喜的、真诚的一个开端。实际念佛呢就像打开灯的开关一样,你“啪”一打,这个灯光就亮了,你真诚地这么做会有力量的;你要是似是而非的,或者说那样漫不经心的,就像你说:“开灯,开灯,开灯!”灯一直不亮,就是我们的真诚、彻底没有打开,就像天亲菩萨说:“世尊我一心,皈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真有这样的心念,真有这样的一个誓愿一样的,那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或者说,真正有一个利益十方九界众生的这样一个心,照十方国无所障碍的这样一个心,那你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念的一声好,十声亦好,千声万声亦好。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念佛呢真正的从质量上看出来,干脆不要从数量上看出来,直接从质量上下手。因为果地觉为因地心啊!不允许没有质量。这样看呢,就知道阿弥陀佛在他那个愿望中有那样的愿说“设我成佛,十方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真实语了(注《大势至念佛圆通章》原文: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就是讲质量,一定要以果地觉的心——如母忆子,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不相离远。那么我们现在呢,以佛心念佛名,利益十方。这样它有一个不可思议的一个智心、悲心的作用力。因为这个名声的传播会震撼着所有听闻的人、念诵的人。

因为不是为了应酬人,也不为了数量,就是为了开启我们的无诤心的作用,朗照于十方法界,消除一切众生的分裂、对待、迷失、痛苦。这样看呢,可能念佛就不是个任务了,是个由心而发的——礼敬供养赞美的作为、感恩的作为。一定不要把它当一个负担,当成一个任务。把它当成一种感激、供养,一种喜悦的传递,一种知佛恩、报佛恩的心,或者说知众生恩、报众生恩的心,或者说利益一切如母有情的心,给予一切如母有情真实利益的这样一颗心。那我们再念佛,真的不会求那个数量了,你一定在质量上,认认真真地念一声就是一声,习惯了,你不念那真诚也会出来,不念的无诤也会做了。要不然,我们就那种似是而非的、完成任务的、压迫的、被迫的,怕是下来培养了一个无明、无奈,甚至是烦燥。

这一点呢,我们通过今天这一节课、两节课呢,慢慢的有有一个这种——以佛心念佛名的守护,以无诤的心念佛的守护,以利益十方众生念佛的一个守护,以惠以众生真实之利心的一个念佛名的守护。慢慢的就是它不是任务了,你感觉这是真是一个愿望了——我就是在用一个愿望念佛,用佛愿在念佛名,以佛心念佛名。果地觉为因地心,那就成一个教法的事实了!那么我再说,“你修的什么法呢?”你说:“我修净土的!我的确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在念佛呀!在以佛心念佛名呀!在弥陀念弥陀呀!”你没有什么畏惧啊!没有什么不安啊!那我们这样念佛有意义,那我们再去念多少声都可以啊!那就是真正都是欢喜地依教奉行啊!十声、百声皆方便,千声、万声亦真实啊!

它有三种心即得往生:深心、至诚心、回向发愿心。这三种心就是佛心,就是无诤的心,就是万德具足的这种功德心。凡夫心不可见了,凡夫心念佛时即是三十二相,即是八十种好。佛在经典上都讲:佛住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众生心念佛时,即是三十二相,即是八十种好。这是真实不虚啊!没有前后际,念佛时就是成佛时、度生时啊、利生时啊!我们不会在这个地方迷茫,不会在这个地方不相应了,不会说我念多少佛才能怎么样了。或者不会说,我们念佛、不念佛怎么样了。那我们不得不念,因为你誓愿已融入了念佛心,念佛心已融入了你的誓愿。我们的心就是念佛心,因为心念跟佛的这种果地觉已经互融,已经完全地互融了,没有对待了。

很多人可能会睡觉的时间(都)比过去那念佛的时间——那样喊着念,那样念,那样逼着念——还要会念佛的。我这个完全是受之于一个出家师父,我在92年遇到一个出家师父,我就跟他坐对面,他一天就“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跟人说啥话都“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给我印象太深了。晚上了,就搞不懂,说这北方人这么干什么呢?“南无阿弥陀佛”。别人说什么,跟他说话,干什么,他就“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哎,搞不懂,晚上(自己)睡觉了这个镜头还在回忆:一有什么,他也是“南无阿弥陀佛”。结果呢,不得了了,把自己吓死了。后面这样一睡觉就这样念,一睡觉就这样念,结果白天不敢想,打妄想,一想就会出来事实,一想就会出现事实。到后来我说:“哎呀,想找一个学戒的师父,或者说能教授戒法的师父。”第二天,就从我那个剃度师父那儿就来出家师父,直接来到我那儿。当天下午,我们去找我师父去了。只要动念它就会实现,把人吓得,那时间就毛骨悚然的。最后在佛前说:“我啥也不想了,你不要让我搞这一套了,对不对,你把我掂对的这不得了。”就说,你把它封闭了,我不这样做。所以后面就不这样念佛了,感到太可怕了。但这是无意识念佛,就是看到对方那样念呢,存下了一个概念,无所希求地念佛,反而你一动念就成就了,很吓人的。

我那时候在茅棚里住,在桐柏山住。我们那儿有一个桐山,很高的,很漂亮的一个山。哎呀,心里动念了,当天动念说:“能不能去桐山看看呢?”那边的出家师父就过来了:“我领你到桐山看看吧。”把我吓的哇哇的,“我不去了,”我说(笑)。

那时候不知道什么叫念佛法门,也没有念过佛。但是就晚上一睡觉,那个出家师父的加持呀就成就了。哎呦,把你搞得晕头转向的。实际上,我们无求的心念佛那不可思议的!它把你整个法界给腾清了,搞干净了,你只要敢动念,你一动念,嗨!那不得了,事来了。所以我们要是用无诤的心念佛太好了。

我学这个法门呀纯粹是,哎呀,真是碰到那么个,真是碰到了!真那样!你要是不了解这样的利益功德,我们用很多心,求功夫的心、求这的心、求那的心,求来求去,求得一塌糊涂,但是很烦,它总不相应。因为没有将果地觉为因地心哪,因为我们违背了这个教法的传播方式了,所以很多人修行总不成就。我们要依这个教法的体系接受这个教法呢,万修万人去!相不相信呢?(众人鼓掌)怎么都没矛盾对不对?就是万修万人去嘛!你依法修,它怎么不万修万人去呢?佛力住持你怎么能(不去)?就是得不退转嘛,对不对?你就活得安详嘛,你撒手就自在嘛,这个找不到不自在嘛?

那我们再说,客居娑婆,行为方便,只是我们所有的作为就是,佛已经把方便给我们了。在这幻化业中无得无失,你了解了,你该做些啥呢?做些啥有意义的事呢?哪个最有意义呢?你在这里面找到个“最”了,什么“最”——无所用心,无诤心中可以利益世间嘛!某老师可以讲儒教了,有的人可以讲这个、讲那个都没有问题呀。你不跟人争,你都。本心就是觉悟心,就是佛心,讲啥,啥也是佛法了。要不然,小心哦!

那我们念佛呢,下面怎么念佛,你自己心里横念竖念都是佛号,但是真诚心、回向心、深心!对,很多人对深心这个地方呢,就是可能有很多解释。但在经典上世尊解释深心解释得比较简单——知无众生可度,广利世间。它是这样讲的——知无一法可得,广行佛法。这个知是什么呢?就是了解、运用这个正见、无所得的正见利益有情,利益那些执著的有情。说不执著啦,好了,可以了!

佛陀的教法至简至明,威德、善巧、究竟、真实、感人至深。他的确能感动你那一颗是非的心、颠倒的心、痛苦的心、迷惑的心,让它不再迷惑、不再颠倒、不再痛苦。这一点呢,念佛的确是很好了。刚开始念可能有点慢,可以加快一点:

(众: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好!念佛呢可能是,有时候人会昏沉啊,有的人会掉举啊,有的人有时候会……哎呀,真是不一样啊——心情、环境不一样;人多、人少不一样;人前、人后不一样。那我们就找一个自己喜悦、省力、感人的、真诚的方法就好了,一定不要死搬硬套地把自己、把他人、把身体搞得很苦,因为那样不是修行。“阿弥陀佛”这个名号呢,他有欢喜光芒,有智慧光芒、有无尽的光明哟!这个光明不能用那忧伤、沉重、负累的心哦!

追求苦非佛法

我有一次去东北,去拜见一个法师,这个法师在东北很有影响的,是一个念佛的修行者。他是一个道场的住持法师,很勤奋的一个出家师父。我那时就是刚刚接触佛法不太久,总是要参学嘛,就去了。法师就——大家就一打招呼——说:“就是希望我给大家也提一提阿弥陀佛这个什么。”正打七呢,我说:“我是来参学的,就来念念佛好了”。

他说:“你还是给大家讲一讲吧。”我就讲这个:可能遇到阿弥陀佛的这种誓愿啊,普利一切,利益一切的这个誓愿,或者果地觉为因地心这样的一个平等印契众生、接引众生的这样一个誓愿,我讲了一下。居士们很感动,因为啥呢?他们学得特别苦,他们念得很苦。他们有一个调子是民国时间的一个二十多岁的出家人念出的调子。出家人二十多岁呢就去世了,就是可能是……他们称为他是说是,反正很慈悲,说是观音菩萨应世也好,反正很慈悲。但他这个调子特别悲伤,我听了以后,我头疼。他那个调子就像那个人被残害的时候的那种挣扎的声音一样。我心里可难受了,说这样念佛,这么悲惨地念佛,人能受得了吗?但我又不敢在人家寺庙里说这个调子太悲伤了。

我给大家开示了以后,大家就感觉到,因为他们很悲伤地念呢,我给他讲的这么轻快,大家感觉到这很欢喜的,感觉说这回往生有希望了。结果这个法师呢说:“我给大家解释解释吧。法师不是这样说的,法师是这样给我说的,怎么说呢?‘要苦修呀!不苦修会行吗?’。”他就往苦修上引导。所以我想一想,哎呀,我还是忏悔吧。我说这个可能是大家走的佛法的路子,或者说接受的教诲也不一样。我就给他告假,我说:“我就参学也参学了,我可能还得走。”他说:“哎呀!不行呀!大家一起念念佛多好。”我说:“这个调子呀……哎呀,有点那样子啊。”但得诸乐,我在这个地方没有乐子。我不是要那个乐啊,但是实在是太痛苦了。他说:“那不行,这是……”我说:“那你就念”,我说:“念不了我走人哦。”他说:“不行,你不能走。”最后我来一句狠的,我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我说我学净土是,释迦牟尼佛传达的是“但得诸乐,无有众苦”。你这把我心搅得太苦了。他一听这话就跟我翻脸了:“这都是念佛,怎么道不同呢?”我说:“心里难受。”

走了以后呢,后面呢,我真是很远的方向给这个法师忏悔了。我说“我这个人呢耐力不够,心力不够,就是承受力不够。”但他还是那样念,我看那些居士,真是,我走的时候很多居士都哭了。因为他们怎么受得了呢?不知道。他们打七天天那样念呀,我只念了一会啊。所以我就向那个法师很远的距离我忏悔。我说:“我福德力不够,耐力不够,向你忏悔了”。我说:“你那些居士我祝福他们不要那么苦”,我就走了。

但我说句实话,我在国内遇到这样的,我都感觉到真是,有的人念这个净土呀,修这个净土呀,真是不像是净土,倒像是娑婆世界,不像是净土的法门。因为阿弥陀佛的这个果地觉为因地心呢,是让大家运用无染的修行,运用无染的心智——智慧心,用慈悲的心智、安乐众生的心智、拔苦得乐的心智予众生真实利益,令众生归入实相,远离善恶对待的心智。所以,太苦我感觉也没意思。当然,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乐也乐不到哪儿去了,只是有时候依法能得到一些法的喜悦如此而已,法的轻松如此而已。但就娑婆世界有啥乐的?没有啥乐。但是娑婆世界本来就够苦了,不要再找苦了。本来就很多苦,生、老、病、死就够苦了,还有求不得的苦,还要再求个苦。我想到那个法师现在我还揪心,心这个地方打揪,就是这样子。不是,那个调子呀,有的调子很是……。我以前接受那个妙莲和尚的那个六度念法,我感激得不得了,很轻快。有很多年真是很明亮,很喜悦。但我希望呢,大家起码说不要受苦。因为这个地方真是佛法的教法是救度、挽救我们的苦的心,让我们不再苦,起码说在旧的苦上不再增加新苦了。

所以我们念佛呢,我感觉到佛名中有这样一个内容——就是不要再制造苦,包括我们修行净土法门,其它的作为也不要再增加新的苦。当然我们不能贪著放逸呀什么呀,也不能贪著那个,贪著那个东西你心还是有诤,对不对?无诤中,它就有清净、平等、安住的内容,平等、清净、觉悟的支持。所以,这里面没有放逸的东西,也没有增加新苦的内容,才能使我们真正的但得安乐,觉悟人生。——这是很真诚的一个教法,很彻底的一个教法。

因为我们知道依经依教,它的确不是为了苦我们,娑婆世界本来就是真是,他方世界的人忍受不了我们的苦了,我们再去找苦吃?起码对净土这个修法不公正了。因为,果地觉中没有叫我们再找苦吃啊!因为,它这个教法的纲领就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一定要看到这个法的准确的地方,接受这个教法,再来实践这个教法。依法修持,依法得法喜哦,依法安心,依法称名。往生论上讲啊,怎么念佛呢:口称阿弥陀佛光明名号,与彼光明智相相应。这里面没有苦的,能解除众生苦分,不令生新苦的。

这一点提醒提醒。所以说我们念佛名啊,不是增加苦分,不是要积累数字的,也不是为了增加什么业。是令我们安稳喜悦的果地觉为因地心这个心起到作用,我们去做。念,也是为了起到作用;不念,也是为了起到作用;念与不念,都在念佛!那是真正地念佛呀。

这个念什么呢?无对待地念,平等地念,无诤念地念哦。这个根本守住了,那法的乐趣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升起,大家会笑的。对,这会真从心底里笑。因为,法喜充满!谢谢大家!

(众 :阿弥陀佛 )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