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改过好夫妻
作者:黄威南
佛家重视发愿,这几乎是人尽皆知的常识,就连经题也时常这样提示我们,如:《地藏菩萨本愿经》、《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在自己过去的想象中,诸佛菩萨的本愿气势磅礴,脑海浮现充满英雄感的电影画面,“伴奏”的是万人空巷的喝采声…但在领受了佛经的教诲后,一盆凉水灌顶,原来诸佛菩萨的本愿功德竟然就在日常生活,夫妇、眷属间展现。
佛在《五苦章句经》(卷1)中说:“夫父子、夫妇、兄弟、家室、知识、奴婢有五因缘。何谓为五?一曰怨家,二曰债主,三曰偿债,四曰本愿,五曰真友。”除了我们平常熟悉的“怨亲债主”之外,这段经文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亲子、夫妻、兄弟、家庭成员,以及朋友、同事或下属之间有五种因缘,分别为:一、冤家-过去我们对不起他,伤害过他,对他有一份亏欠,如今理应忍受他的怨恨,希望用诚意的改过和忍让,乃至加倍的关怀化解他内心怨恨的痛苦,期盼他早日得到心平气和的安乐自在;二、债主-所谓“讨债来的” -那是我们欠了他的恩情,曾经受过他的恩惠,今生为了报恩来和他做伴的;三、还债-因为过去我们曾经帮助过他,对他好,所以今生对我们特别爱护、照顾,这份情义值得感念,应当彼此惺惺相惜,彼此感恩,延续善缘;四、本愿-诸佛菩萨本愿不离普度众生,我们与一切众生同住世上,彼此间互相对待的关系,古人归纳为五伦十义,家人、朋友…自然也是“众生”之一;五、真修实干的同修道友。
随后的经文为我们解说了五种对待关系的具体情况,经中说:“何谓怨家?父子、夫妇、兄弟、宗亲、知识、奴婢相遇相杀,是谓怨家。何谓债主?父母致财,子散用之,是谓债主。何谓偿债?子主致财,供给父母,是谓偿债。何谓本愿?先世发意,欲为家室善心欢喜,厚相敬从,是谓本愿。何谓真友?先世宿命,以道法因缘共相承事,后相经过,生则明法,精进志和,是谓真友。”(CBETA, T17, no. 741, p. 545, c3-13)
第一种情形,就是“怨家”,也就是“仇家”,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亲子之间互相伤害,像现在新闻报导中的杀父、杀母,或虐待儿女致死,乃至夫妻、兄弟、亲戚、朋友以及老板和员工之间,或者同事彼此反目成仇,刀刃相见,演成凶杀。人际关系如此恶劣,甚至彼此性命不保,当然已经全无幸福可言。
其实,像现在一再震撼社会的丈夫殺妻子或妻子殺丈夫的案件,在古代也曾经出现,在《法苑珠林》(卷44)中有这么一段记载:“汉灵帝建宁三年,河内有妇食夫,河南有夫食妇。夫妇阴阳二仪之体也,有情之深者也;今反相食,阴阳相侵!岂特日月之眚哉?灵帝既没天下大乱:君有妄诛之暴,臣有劫弑之逆,兵革伤残、骨肉为雠,生民之祸至矣!故人妖为之先作,恨不遭幸有屠乘之论以测其情也(右三验出搜神记)。”杀了自己的伴侣,还把他的遗体吃掉,这样悲惨的事情让人听到即生起不忍的心情…古德说:夫妻有如太阳和月亮,是互相配合,相辅相成的,感情最深的-我们可以想象:夫妻成双成对,就像筷子,也像左、右手,总是互补长短,你帮我、我帮你,一旦自相残杀,就如同日月相撞,这不是要造成大灾难的吗?果然,古德在记载中告诉我们:不久之后,天下大乱,各种人与人之间的斗争、伤害层出不穷,战争、仇杀…各种祸害一一来到社会大众的面前!夫妻关系的崩溃瓦解,出现了不正常的情况,就是一种先兆,预示着即将出现的种种社会乱像-因为夫妻对下直接影响儿女的身心发展,对上必将失去对父母责任的承担,其他人际关系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因为不了解圣贤人的教诲,不明白佛法所揭示的因果定律,不能见微知著,从社会的一个小螺丝钉的松懈脱落而警觉到对整体结构的逐渐崩坏,接二连三更大的灾难也就成了不可避免的宿命了…然而这真的是“宿命”吗?还是我们不够细心?我们应该赶快警醒才是!
佛经中说:“夫妇不相和顺,数共鬪诤,更相驱遣,后堕鸠鸽中。”(CBETA, T17, no. 747b, p. 564, a22-23) (见《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卷1)夫妻之间不和,经常争吵,还闹离婚者,将堕落为禽鸟。因为,这是一种人类文明的倒退:连夫妻之间都不知道如何相处,我们待人处事的能力在那里?人类自称为“万物之灵”,是否应该自问:“夫妻彼此的结合是为了甚么?”《地藏经》说: “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一些禽鸟的结合是为了传宗接代,人类的延续香火更肩负了将现有道德文明传承下去的使命:小则个人家庭兴衰,大至与天地并称“三才”,要为大自然善尽一份保护环境,确保一切动植物皆能共享天地之恩的使命…为何会沦落至被与禽兽相提并论的处境?甚至可能还更加不如…在《护生画集》中有这么一幅画,还有这么一段话,叙述了动物界中雌雄成对,愿共甘苦的“夫唱妇随”,这幅就题为“愿共甘苦”的漫画,其文字说明如下:
“菱峡间有子母鹊,比常鹊差大,雌雄未尝相离。虞者必双得之。闭雌于笼中,纵雄出食,食饱则归。纵雌亦然。若双纵,则径去不复返矣。”两只鹊鸟一起被捕捉,一同关在笼中。若把雄鸟放出觅食,吃饱后一定还是回来,自愿入笼与伴侣一起受苦;把雌鸟放出的情形也一样。除非是双双一起放生,那么他们就会一去不回头;否则的话,为了与自己的伴侣相守相伴,他们是谁也不愿背弃谁的。看看他们,想想自己,当我出门在外时,是否还记得自己的责任?我如何显扬父母对我的品德教育?如何为子女做楷模?为兄弟、亲朋做示范?在物欲、情欲中我是否迷乱了自己?我还记得自己是一个“人”吗?
印光祖师说:“世少贤人,由于世少贤母,与贤妻也。” (见《印光法师文钞》〈冯平斋宜人事实发隐〉)一个人是否能成就确实与母亲和太太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也即是说:与自己对待母亲和妻子的态度有很重大的关系。一个男人对自己妻子的爱,源头必是来自于对母亲的敬爱。因为,在家庭中妻子承担的即是传承自母亲的责任,彰显的即是母德的光辉。不能感念母亲恩德的人如何感知妻子的贤德?不爱妻子的人又怎会珍惜自己的子女?不能敬妻爱子的人又将父母对家道发展延续的愿望置于何处?父母是自己的恩人,而妻子是自己家庭的恩人,她放弃自己的家庭温暖,为承传延续丈夫的家道而付出一生辛劳,为丈夫圆满孝道,扩充孝行-“敬重爱护”是所有丈夫唯一可以做的回报,又怎能将她视作任意满足自己情欲的对象?更不能做出对她不忠的事!所以佛为在家弟子制订五戒,有“不邪淫”这一条,在十善业道中更进一步提升到“不淫”,这是对自己配偶彻底的敬重和爱护。虽说“食色性也”,但是我们能将自己的人生伴侣视同食物吗?
能够敬重自己妻子的人学佛会有成就,可以消除自己的灾难,这在经典中有典范:
在《三宝感应要略录》(卷1)中记载着这么一则《信妇言称阿弥陀佛名感应(出外国贤圣记)》的事迹:“昔天竺阿输沙国中,有一婆罗门,愚痴不信,恶业严身。”这则感应事迹的题目若直接翻译成口语的话即是“听老婆的话念阿弥陀佛名号而得到感应”。有关事迹发生在古印度的阿输沙国,一位愚痴而不信佛,满身恶业的人身上。虽然他本身是一位宗教工作者,但是对于佛法却排斥不信。
“其妇净信,解念佛定。妇每劝夫曰:‘汝可念无量寿佛!’夫不随。”幸好,这位幸运的男士有一位信佛的妻子。这位太太有着清净的信心,一心念佛。这位女居士常劝丈夫:“您也可以念阿弥陀佛!”她的丈夫却不愿意接受。这自然是有原因的。为什么呢?
“此婆罗门多欲爱妇,情深染着,不知厌足。”原来,这位男士的情欲深重,对妻子的各种欲望、要求没有满足的时候-执着很重。
“时妇曰:‘夫妇如双羽,汝如何不似我行?既不随我心,我亦汝不随;众不顺情!’时婆罗门曰:‘我愚痴故,不能持汝行。将如何?’妇曰:‘汝定一时,我修念佛定讫击金鼓时,将唱南无阿弥陀佛,入寝屋方交卧。’婆罗门如言而行。三年后依微疾而卒。
胁下尚暖,妇疑不葬。”这位有智慧的太太就说了:“夫妻好比鸟的一对翅膀,应当比翼双飞,您怎么不与我同行呢?您若不顺我心意,和我一起念佛,我也不再顺从您,任何事情我都不再听从您的了!”她的丈夫就说了:“我太笨拙了!不能好好持念这句佛号,怎么办呢?”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有“心”念佛,那也就不难了!这位觉悟人生,一心慈悲救护,要将与自己今生有缘的丈夫自轮回的苦海中救脱出来的学佛太太,发挥持名念佛法门的方便妙用,向自己的丈夫提议说:“您自己择定一个时间,当我修学念佛三昧功课告一段落时,会击打金鼓,出声唱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这时您就用心听、用心和,我们一起念佛!然后我们才进入睡房安寝。”有如顺水推舟,因为对妻子的执着,而对妻子言听计从的婆罗门丈夫就这样在欲望的推动下不知不觉与这句救度生死苦难的阿弥陀佛名号越来越亲近,对“阿弥陀佛”越来越熟悉,印象一天比一天深刻,在潜移默化中不自觉地皈投依靠了阿弥陀佛的清净慈悲。三年后,婆罗门因一场小病而去世了。但是因为胁下还有体温,他的太太有所疑惑,并没有直接将他入棺,举行葬礼。
“五日方活。悲泣谓妇言:‘吾死入镬汤地狱,罗剎婆以铁杖打罪人,打动镬缘,即谓汝金鼓声,不觉高声唱南无阿弥陀佛!尔时地狱如凉池,莲花弥满其中,声所及罪人皆生净土!”五天后,他醒过来了!涕泪交流的婆罗门向自己的妻子叙述着自己的濒死体验:“我死后进入镬汤地狱,那儿的鬼卒以铁棍棒打罪人,当棍子打在铁镬的边缘时,发出的敲击声不禁令我即时回想起您每次唱念佛号时所敲打的金鼓声,我即不觉随声附和高声唱念起南无阿弥陀佛!此时地狱就如清凉的水池,到处开满了莲花…佛号声音所及之处的罪人都往生净土!”
所谓“习惯成自然”,古德一再提示我们:念佛诀窍在于“熟处转生,生处转熟。”一定要将自己起心动念时熟悉的、惯性的贪、嗔、痴、慢…转换成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从此以佛为依靠,不再以自己的烦恼、习气为依靠;让贪、嗔、痴的念头,自我中心的惯性思维越来越“陌生”,让阿弥陀佛的慈悲音容越来越熟悉、鲜明,让诸上善人的生活言行对自己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周密,让极乐净土的风土民情全面填满心间,让娑婆世界的浊恶影响淡出自己的心念,不再困扰、纠缠,引发自己的痛苦烦恼,昼夜六时只有阿弥陀佛在心间。李炳南老居士曾说:“念佛不改心,喊破喉咙也枉然。”这句话即是在提示我们:念佛目的在“改心”-即转变我们的心念。“一切法从心想生。”要改变命运,要转变境界,就要转变自己的念头,把自己错误的看法、想法转变过来,然而我们的思想千头万绪,念头此起彼落,念念相续,要如何捕捉?要从何下手?大觉世尊深知我们的习气,体谅我们的苦恼,为我们开示了殊胜、方便的念佛法门,古德教导我们:“妄想千般都不管,佛号一句要分明。”一句佛号取代了万千烦恼,就如千年黑暗被一盏明灯照破:当一念慈悲生起,再如烛火燃烧相续,我们对人的关怀、照顾成为起心动念自然而然的反应,以此善念而起的皆是善言、善行,待人处事时带给人的总是温暖、光明,当自己这样做到之后,父母所得必为善体亲心的孝子,妻儿所见必是体贴尽责的好丈夫、好父亲,其余类推。我们对人的亲爱方才得以实现,对自己人生幸福的期望也才得以实践。
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生离死别即是“大难”。再恩爱,再关怀,生死之苦,有谁能免?在世千种恩爱,死时万般无奈!唯有佛法可以超越。一句佛号带我们疏远自身的烦恼习气,解脱生活的苦恼,也带我们走出死亡的幽谷,飞跃死亡的恐惧。就如这则感应事迹中的这对夫妇一样,还阳的婆罗门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体证了夫妇同念佛,生时欢聚死无惧,确实能得幸福。
这位念阿弥陀佛的婆罗门说:“罗剎白王,王放还吾曰:以此奇事传说人间。即说一偈云:
若人造多罪 应堕地狱中
纔闻弥陀名 猛火为清冷’
婆罗门忆持而再说,闻者欢喜矣。”鬼卒眼见一句佛号将地狱的热恼化成莲池的清凉,受苦的罪人因此往生极乐的净土,便向阎王老爷据实报告。结果阎王爷对这位念佛人说:“你回去吧,把你亲身经历的这件奇事传说出去,帮助更多的人脱离苦难吧!”阎王爷还即时作词作曲,唱了一首歌:“如果有人造作了许多罪业,应当堕落到地狱之中受苦,只要一闻阿弥陀佛的名号,猛烈的火焰立即化为清凉!”贪嗔痴像三把猛火,烧痛了我们的人生,专念佛名熄灭了火焰,还原了生命的清凉。
夫妻一起念佛,获得幸福人生的例子还有很多。这是我在《大藏经》中搜索到的另一则公案:
《往生集》(卷3)有这么一则〈夫妇见佛〉的记载:“宋葛济之,句容人,稚川后也。世事仙学。妻纪氏,独精诚念佛。元嘉十三年,方在机杼,忽觉空中清明,因投杼仰瞻四表,见西方有佛现身,宝盖幢幡映蔽云汉。喜曰:‘经言:无量寿佛,其即此耶!’面佛作礼。济之惊异,就之。纪氏指示佛所,济之亦见半身。俄而隐没。祥云五彩亲里咸睹焉。自是多归佛法矣。”
宋朝的葛济之,本来世代都是学仙的,他的妻子纪女士,自己专心诚恳地念佛。有一天,纪夫人正在纺织的时候,忽然感觉空中一片清净光明,因而放下手中的工作,周围仰望,见到西方有佛现身,宝盖和幢幡布满虚空,景象庄严。纪夫人很欢喜地赞叹道:“佛经上所说的阿弥陀佛,就在这里了!”於是面对佛像恭敬礼拜。济之先生觉得很讶异,便走过来了解情况。纪夫人指示佛所在的地方,济之也见到了佛的半身。片刻之后佛的影像也就消失了。他们的亲友、邻居也都见到了伴随阿弥陀佛而来的五彩祥云,从此之后,这些亲友之中的许多人也都皈依佛法了。
纪夫人一心念佛,见到了佛的全身;她的丈夫葛济之因为向来学仙,心思分散,还有很多“自己的”看法和观念,虽然受到自己妻子的精诚所感,也见到了佛的现相,所见却只有半身。周围的亲朋好友和邻里等,与纪夫人的关系更为疏远,认识更浅,所见只有阿弥陀佛周边的五彩祥云。一个人认真念佛、努力学佛,她的思想、行为表现在外,一定会造成影响。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心中有佛,觉性自然表露在外,不必刻意宣扬表现,流露的慈悲、宽容也自然感动着身边人,甚至动物草木。这是自然发生的事。完全不必刻意去经营、造作。要度众生,先度自己。当自己的烦恼习气一分分减少,当自己的态度一天天谦和恭敬,佛法的真实利益自然展现在大家面前,胜过千言万语“广告式”的宣传。还有甚么比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感受更能令人信服呢?我们费尽心思,刻意经营人脉,向外奔驰,强求幸福-要找一个理想的太太或寻访一位“如意郎君”,或是期待一位“贵人”的降临,打救自己的苦难,提升自己的事业或人生境界,却遗忘了准备好一个安分守己,亲切随和,无诤和善,乐于助人,让人欢喜结交、仰慕亲近的自己。幸福不远,就在为人付出的地方生起;就在不求回报,没有怨悔的土地生长延续。不论婚姻、亲子、朋友,任何一种关系都一样。实例中的纪女士就在自己的纺织机旁,面对自己学有专长的丈夫,没有化妆打扮,没有妖艳娇嗲,却让他关心、留意自己的一举一动,依从自己指示的方向去观察留意,看到和自己一样的美好境界。夫妻同心,幸福随时。这不是每个女子梦寐以求的好丈夫吗?这不是每对夫妇日夜盼望的快乐生活吗?纪夫人安分守己,把自己的纺织工作做好后,还要顾及家务,恐怕已经没有时间去进行甚么“交际手腕”了…但是,如果亲戚、邻居对她不信任、不关心,又有谁会理睬她在某个黄昏的所见?谁会按她指示去伸长脖子仰望?究竟当日空中出现的只是一抹特别奇诡秀丽的晚霞,或是酷似人形的云彩?我们可以确定的是:纪夫人纺织的布裁制成衣服之后穿在任何人的身上都暖和、耐用。纪夫人在她的人生舞台上扮演的一定是一个时时“惠与众生真实之利”的角色。这是绝无疑义的。
一句简单的佛号竟能有如许大的威神力,似乎难以想象。《大藏经》中的另一则实例或许可让我们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增长我们的信心。
《法苑珠林》(卷33)中记载:“如旧杂譬喻经云:昔舍卫城外有人妇,清信戒行纯具。佛自至门乞食,妇以饭着佛钵中,却行作礼。佛言:‘种一生十,种十生百,种百生千,种千生万,种万生亿,得见谛道。’其夫不信,默于后听,佛祝愿。夫曰:‘瞿昙沙门言何过甚!施一钵饭乃得尔福?复见谛道。’佛言:‘卿从何来?’答曰:‘从城中来。’佛言:‘汝见尼拘陀树高几许耶?’答曰:‘高四五里,岁下数万斛实,其核大如芥子。’佛言:‘汝语过甚。何有种一芥子乃高四五里岁下数十万子?’答曰:‘世人共见其实如是。’佛言:‘地是无知其报力尚尔,何况人是有情?欢喜持一钵饭上佛,其福甚大不可称量!’夫妇二人心开意解,应时即得须陀洹道。”
这也是一则学佛的妻子引导自己的丈夫学佛并获得成就的事迹。佛陀托钵乞食,来到这位学佛妇女的家门前。对佛法有着清净的信心,认真持戒修行的女居士,恭敬顶礼,供养了一钵白饭。接受供养之后,佛说了:“种一生十,种十生百,种百生千,种千生万,种万生亿,得见谛道。”女居士的丈夫在一旁聆听佛的祝愿,觉得佛有夸大其词的嫌疑,即开口责问:“这位出家人,我说您说话也未免太过夸张了吧?只不过施舍一钵饭而已!能有那么大的福报吗?还能开悟见真谛呢!”佛陀不答反问:“您刚从那儿回来啊?”丈夫回答:“刚从城里回来。”佛陀又问:“那您可见到尼拘陀树了吗?树有多高?”丈夫回答:“那树可高了!树身高度有四、五里,每年结的果实累累,有数万斛之多!果实中的种子却只有芥子那样小。”这时,佛陀模仿这位先生刚才的口气说:“您这不是太过夸大了吗?那有种一颗芥子而能长到高达四五里的树木,还能年产数十万颗果子?”这位先生回答说:“这是世人共同亲眼所见的事实,事情确实就是这样子!”於是佛说了:“土地无知,(是我们所谓的非生物),它所产生的作用尚且达到这种程度,何况人是(会思维,有自主行动的)有情众生?欢喜供养觉者一钵饭,所产生的福报极大,大到无法测量计算(意思就是无量无边,没有止尽)!”夫妇两人听了佛的开示之后,心开意解,当时即证得(初果)须陀洹道。
因缘的力量不可思议,我们的心力不可思议,经言:“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如何用“心”-把握这一念心,对我们人生命运的升、沉,苦、乐,至关重大。因此日常生活中如何待人处事其实就决定了我们人生的幸福与否。
佛经所说五种亲子、夫妻、亲眷…等人际关系的因缘中,“讨债”、“还债”,多数同修已经耳熟能详,有者经常挂在口边,甚至哀叹自己“债主”太多,家亲眷属皆成了自己修行解脱,往生路上的“拖累”及“障碍”。其实换个称呼,所谓“债主”都是过去对我们有恩惠的人,我们来不及回报他们,就向他们匆匆告别了,现在有缘重聚一堂,能够弥补前生的缺憾,回报甚至加倍地关爱、惠顾他们,圆满未了的一份心愿,延续曾经的一段情谊,正是自己知恩报恩,累积功德的机缘,不能不说是一件好事。所谓“还债”,那是自己以前做的可能还算可以,最重要的是,对方人好,随和,不计较,还宽宏大量,见我一点小小付出,竟然对我“涌泉以报”,扪心自问:自己那有这么好?今生这么小器,过去一定也好不到那里!对于这份浓情厚谊能不感恩吗?自己怎么那么幸运?遇见这么厚道的人!一定要珍惜,要向他学习!要知恩报恩!
我们知道:诸佛菩萨的心中以“一切男人为我父,一切女人为我母。”这是从诸佛菩萨普度众生的本愿中流露出的慈悲敬爱。佛经中说:“何谓本愿?先世发意,欲为家室善心欢喜,厚相敬从,是谓本愿。”既以众生为我父母,则一切众生皆成眷属;菩萨为成就、庄严一切众生而成就、庄严了自己。《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诸佛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说明诸佛以亲子之情看待一切众生,如此看来,则关怀子女之情、不忍子女受苦之心,可以上通佛心;子女亦为眷属,则家亲眷属可以成为助道之缘,是我们立地成佛的基础。世间绝无爱儿爱女而不爱其生父、生母之理,若真疼惜子女,怎忍心让他失去双亲之一?婚姻关系与亲子关系一脉相承,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如今离婚成风,即是割裂亲子关系,即是瓦解家庭关系,也就是在崩溃社会的基本单位,破坏社会的整体和谐!此所以古人说:“婚姻乃是终生大事。岂可儿戏!”我们在放纵自己的情绪和欲望的时候,可有想及自己的所作所为对自己未来的人生以及其他人所造成的伤害?佛心时时怜念众生,而我心日夜汲汲营营只顾自己放纵“淫”欲-“淫”者,泛滥也。泛滥的欲望,不论食欲、色欲,名利之欲、自私之欲,泛滥成灾,人际关系的败坏、治安的决堤、健康的红灯、此起彼落的天灾,追本溯源,岂不都由此而生吗?时时怜念众生者必时时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令自己的所作所为对众生造成伤害,努力于有利众生的事业,所思所想以及言行举止必定以利益众生为目标。“爱人者,人恒爱之。”为众生造福,才是真正为自己求福。我们所以受苦轮回,只因念念自私为己,划地自限,以“我”为囚笼,困住了自己,不得自在。所以,我们应当知道:在修行历程上真正障碍我们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的自私自利。
明白这一点,就知道修行关键在转自己的念头,改变自己的态度,而不是去改造或控制别人。所以修行的障碍永远是自己的烦恼习气,人生的幸福永远只在扫开自己内心的云雾后霎时出现。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捩点,也是人生路上重要的分水岭。
我们的生活总离不开家庭和事业,苦乐在此,人生的成败亦在此。孝顺父母,是为天下子女做示范;敬妻爱子,是为一切夫妇立榜样,告诉大家:家庭是可以幸福美满的;忠于事业,热心服务,是为大家做引导:瞧,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来善有善报,功不唐捐。在在处处,自利原是为了利他,利他方是真正自利;自、他之间其实原为一体,彼此互相影响,互相带动。所谓“本愿”即是我们的根“本”目标(“愿”望),我们的人生方向。自利利他就是我们人生的立足点(根“本”),也是我们人生努力实践的目标(“愿”)。在明白了人、我一体,彼此实为一个生命共同体之后,於是我们和身边的每一个众生成为了生死旅程中“真”正的“友”伴。
佛经告诉我们:“何谓真友?先世宿命,以道法因缘共相承事,后相经过,生则明法,精进志和,是谓真友。”谁是真正的同伴?谁是最佳良友?延续着宿世的因缘,彼此今生今世互为眷属、亲戚,或成为朋友、同事,若以道义相交,明察因果,一心成全而又心平气和,则彼此一起改过,共同进步。这就是真正的善知识,真正的朋友。如何方得结交如此良友?获得如此理想的人生伴侣?关键还在自己。胡小林居士曾于演讲中总结其修行纲领:“感别人的恩,改自己的过。”这就是幸福人生的秘密。用在婚姻生活中,这句话就是:“感太太(或丈夫)的恩,改自己的过。”总想到对方的好处,时时感受对方对自己关怀照顾的地方,常发觉自己对他还做得不够、不好的地方,感激他的宽容,感激他依然给自己改过以求做得更好的机会。感恩他用眼泪、怒气,或唠叨来提醒自己发现自己的缺点,那是对我的提点,对我最彻底深刻的爱护!你以为每个人都愿意来冒着得罪你的危险,给你劝戒提醒吗?若不是因着一份关怀之情,谁会理睬我?谁会愿意为我劳神费力?这样的牺牲,如此忘我的照顾,教我怎能不感恩?
如果真能做到只看对方的优点,专改自己的缺点,夫妻之间那有甚么争吵纠纷,那会有甚么不满?对于自己的配偶只有感激,天天感受到对方对自己的恩德,心平气和,心满意足,欢喜满盈心中,一定笑口常开,如此婚姻生活一定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