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五佛”是佛教中的概念。佛教以时空无尽、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佛无尽为其根本理念。佛既然无尽,所以体现在佛像的塑造供养方面有很多仪轨,有供一佛的、有供三佛、五佛、七佛、千佛、万佛的,无非因指则明、借事显理。其中所谓五佛,又称五智佛、五智如来,根据密宗教义而设立,以五佛配五方:中央毗卢遮那佛、东方阿从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成就佛。在新的时代里、新的形势下,前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从构建中国佛教信徒信仰体系的角度出发,对“五方五佛”理论作了全新的解释和演绎。
赵朴老认为,神州大地上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分别有五尊大佛–东方灵山大佛、南方天坛大佛、西方乐山大佛、北方云冈大佛、中央龙门大佛。尽管这五尊佛像的名称与佛经中的五方佛名称不完全一致,但佛佛道齐,事相上的差别,不碍理性上的平等、一致。因此,这五尊佛像从理论上说已是五智俱足,从自然法则上说是五大协和,从修因证果的关系上说,在因行上有四大名山四大菩萨的信仰,在果德上有五方五佛的崇奉。赵朴老认为,中国佛教界在佛像供奉方面要注意把事相设施上的差别性和理论体系上的完整性结合贯通起来,要注意保持像四大名山四大菩萨、五方五佛这种信仰的体系,让这种信仰体系在广大信徒的心目中形成一种稳定的依托,有助于信仰情感的落实,有助于整个教团的信仰上形成一种凝聚力。赵朴老号召中国佛教界从信仰体系的高度深入理解五方五佛和四大名山四大菩萨信仰的深刻意义,并保持这种信仰体系的格局。
四大名山之说在中国佛教传统信仰观念中历来有之。四大名山即是四大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代表了中国佛教的特质。明清之后,”金五台、银峨眉、铜普陀、铁九华”的说法一直在民间盛传。供奉菩萨分别为:五台文殊菩萨、峨眉普贤菩萨、普陀观音菩萨、九华地藏菩萨。
九华山在皖南池州市境内,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登上九华山后,对其赞叹不已,认为天下名山均不能与九华山争长。李白曾三上九华山。九华山的特点是山奇峰秀,佛寺众多。早在东晋年间(401年),山上就开始建寺庙,以后历代都增建、扩建,形成“三里一小庙,五里一大庙”,庙宇遍布全山,据说兴盛时期多达300余座,僧众四五千人。现在保存完整的寺庙尚有五六十座。游九华山,首先到九华街,这里海拔600多米,是九华山的中心,寺庙也主要集中在这里,因此有“莲花佛国”之称。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山上的村镇,除了庙宇外,还有商店、学校、旅店、农舍,游人可以在这里住宿,并以次为起点,游览山上的名胜。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峨眉山平畴突起,巍峨、秀丽、古老、神奇。它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而著称于世。被人们称之为“仙山佛国”、“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等,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唐代诗人李白诗曰:“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明代诗人周洪谟赞道:“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当代文豪郭沫若题书峨眉山为“天下名山”。古往今来,峨眉山就是人们礼佛朝拜、游览观光、科学考察和休闲疗养的胜地。峨眉山千百年来香火旺盛、游人不绝,永葆魅力。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五台县境内。五台山方圆约300公里,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崛起,巍然矗立,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五台山是驰名中外的佛教胜地,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而五台山又以其建寺历史之悠久和规模之宏大,而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在日本、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尼泊尔等国享有盛名。
普陀山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普陀山位于钱塘江口、舟山群岛东南部海域,系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景区包括普陀山、洛迦山、朱家尖,总面积41.95平方公里。其中普陀山本岛12.5平方公里,最高峰佛顶山海拔292米。既有悠久的佛教文化,又有丰富的海岛风光,古人称之为“海天佛国”、“人间第一清静境”。
“五方五佛”
高达88米的灵山大佛,相当于30层楼的高度,莲花座上的众多游客看起来非常之小。
东方—无锡灵山大佛
灵山大佛坐落于无锡马山秦履峰南侧的小灵山地区,该处原为唐宋千年名刹祥符寺的旧址,为保存古迹,弘扬文化,落实宗教政策,由修复祥符禅寺建造大佛立像筹建委筹划,在恢复祥符寺的同时,兴建八十八米高的露天青铜释迦牟尼佛立像。灵山大佛于1997年11月15日落成开光,海内外高僧大德及各地信众万余人亲临现场。大佛所在位置系唐玄奘命名的小灵山,故名灵山大佛。灵山大佛景区占地面积约30公顷。从灵山大型果园停车场步行至照壁广场,可见三山环抱,灵山大佛巍然屹立,气势雄伟壮观。大佛南面太湖,背倚灵山,左挽青龙(山),右牵白虎(山),地灵形胜,风水佳绝,为难得之佛国宝地。灵山大照壁可谓华夏第一壁,长39.8米,高7米,正面“灵山胜会”石刻组雕,神仙道伟,千人千面,栩栩如生;背面为“唐僧赐禅小灵山图”。
这尊宏伟庄严的大佛是中国佛教界近百年来最大的一件盛事。同时也将成为太湖明珠——无锡的标志之一。
大佛采用锡青铜材料铸造,除因青铜件持久永恒外,更重要的是青铜艺术是源于石器时代的古典艺术精粹,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极为灿烂的一部分.青铜艺术的古朴素雅和优美细致,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地位。大佛的铸造是一项大规模、高难度的工程,筹建委决定由南京晨光集团承建此项工程。南京晨光集团有令人信赖的技术,并曾在建造香港天坛大佛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佛的建筑结构设计由设计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而名闻海内外的华东建筑设计院承担
。大佛艺术造型由南京艺术家吴显林负责雕塑设计。灵山大佛的主要数据资料如下:1、灵山大佛通高88米,佛体79米,莲花瓣9米。2、灵山大佛佛体(不含莲花瓣)由1560块6-8毫米厚的铜壁板构成,焊缝长达30余公里。3、灵山大佛铸铜约700吨,铜板面积达九千多平方米,约一个半足球场大小。4、由于高科技的运用,灵山大佛能抵御14级台风和8级地震的侵袭。
灵山大佛的塑造,依据佛经如来三十二形相的记载完成。大佛慈颜微笑,广视众生,右手“施无畏印”代表除却痛苦,左手“与愿印”代表给予快乐,均为祝福之相,整个佛像形态庄严圆满,安详凝重而细致,显现佛陀慈悲的法相。
乐山大佛高达71米,相当于24层楼。
西方—四川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位于峨眉山东31公里的乐山市,依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又名凌云大佛,为弥勒坐像,乐山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当时,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于此汇合,水流直冲凌云山脚,势不可挡,洪水季节水势更猛,过往船只常触壁粉碎。凌云寺名僧海通见此甚为不安,于是发起修造大佛之念,一使石块坠江减缓水势,二借佛力镇水。海通募集20年,筹得一笔款项,当时有一地方官前来索贿,海通怒斥:“目可自剜,佛财难得!”遂“自抉其目,捧盘致之”。海通去世后,剑南川西节度使韦皋,征集工匠,继续开凿,朝廷也诏赐盐麻税款予以资助,历时90年大佛终告完成。
佛像高71米,是世界最高的大佛之一。大佛头长14.7米,头宽10米,肩宽24米,耳长7米,耳内可并立二人,脚背宽8.5米,可坐百余人,素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之称。
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远望看不出。衣领和衣纹皱折也有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孔壁湿润,底部积水,洞口不断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约有2米宽的浸水带。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沿大佛左侧的棱云栈道可直接到达大佛的底部。在此抬头仰望大佛,会有仰之弥高的感觉。坐像右侧有一条九曲古栈道。栈道沿著佛像的右侧绝壁开凿而成,奇陡无比,曲折九转,方能登上栈道的顶端。这里是大佛头部的右侧,也就是凌云山的山顶。此处可观赏到大佛头部的雕刻艺术。大佛顶上的头发,共有螺髻1021个。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长达7米的佛耳,不是原岩凿就,而是用木柱作结构,再抹以锤灰装饰而成。在大佛鼻孔下端亦发现窟窿,露出三截木头,成品字形。说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衬之,外饰锤灰而成。
大佛胸部有一封闭的藏脏洞。封门石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的纪事残碑。洞里面装着废铁、破旧铅皮、砖头等。据说唐代大佛竣工后,曾建有木阁覆盖保护,以免日晒雨淋。从大佛棱、腿臂胸和脚背上残存的许多柱础和桩洞,证明确曾有过大佛阁。宋代重建之,称为“天宁阁”,后遭毁。维修者将此残碑移到海师洞里保存,可惜于后来被毁。
大佛头部的右后方是建于唐代的凌云寺,即俗称的大佛寺。寺内有天王殿、大雄殿和藏经楼等三大建筑群。
自明、清以来的数百年间,大佛饱受自然风雨侵蚀,以致佛身千疮百孔,面目全非。1962年,中国政府拨专款对佛像作全面维修,它那端庄清秀的真容才重见天日,以后大佛又批准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和国内外文物保护专家的指导下,这座屹立了1200多年的世界大佛的进一步维修保护工作,正在有步骤地展开。
天坛大佛高达26米,相当于9层楼高。
南方—香港天坛大佛
天坛大佛座落在香港大屿山海拔520米的昂平,是香港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天坛大佛位于宝莲寺旁,于1990年动工,1993年12月开光,并开放给公众人士参观。佛像高26米,重220吨,坐于三层祭坛上,是全球最大的青铜座佛。佛像坐在268级的石阶上,端坐的佛像庄严肃穆,无论远观近看,都予人宁静祥和的感觉。拾级而上,到祭坛上远眺大屿山和南中国海的无际风光,更是令人神往。寺院附近有一茶庄,亦是香港唯一的茶庄。旅客可在此品茗,不妨在大清晨到大屿山的山峰--凤凰山观赏日出。凤凰山高934米,是本港第二高的山峰。政府兴建观光吊车连接东涌至昂平,于2006年落成,天坛大佛的座下设有资料馆,须于入口处购素斋券(入场券)方可内进。宝莲寺是本港的佛教胜地,藏经丰富,寺内还设有大型斋堂供善信享用斋菜。美国权威地理旅游杂志《国家地理旅行者》(NationalGeographicTraveller)亦极力推荐天坛大佛这项名胜。
云岗大佛高达17米
北方—山西云岗大佛
云岗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市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山的最高峰名云冈,因此原名武州云冈石窟。它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开大小佛龛2100多个,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石窟寺艺术从西域经河西走廊至内地最早开凿的石窟群,有“东方罗马石雕”之美誉。石窟始建于北魏文成年间(公元455年),当时有数万名石刻工匠师经40年的努力,于公元494年北魏迁都洛阳时,基本上完成主要部分。随后又零星开窟造像30年,至公元524年才告结束,开窟造像前后达70年。
云冈石窟现保存主要洞窟有53个,其中:大型21个,中型32个。另外还有数百个小型石窟。据统计,佛龛有2100多个,大小佛像5万尊,最大的高达17米,最小的不到2厘米。石窟雕刻题材主要是佛像和佛教故事,内容丰富,造像神态各异。
云冈石窟中最高的佛像17米,是第五窟“三世佛”中央的坐式佛像,其面部形象:额宽、眼大、鼻高、唇厚,具有古印度人特征。第二十窟中的释迦牟尼佛坐式雕塑像高13。7米,面部丰满,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面部、身材具有中原人特征。由于洞窟前壁倒塌,使洞窟大部分佛像外露,人们在远处就能看到这尊庄严雄伟的坐式大佛。他是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
卢舍那大佛高达17米
中方—河南洛阳龙门大佛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十三公里处,它同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1961年被國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30日洛阳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造像10万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极高的艺术造诣。
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长宽各30余米。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在位时期,于公元675年建成。供奉的主神为卢舍那佛,“卢舍那”的意思就是释迦牟尼的报身佛,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有人评论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卢舍那佛像两边还有二弟子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二菩萨和善开朗。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而力士像就更动人了,只见他右手叉腰,左手合十,威武雄壮。
五方五佛按建造年代排序为:
北方的云冈大佛,第20窟释迦牟尼座像,石料,通高17米,公元524年建成。
中原的龙门大佛,卢舍那佛,石料,通高17.14米,公元675年建成。
西方的乐山大佛,弥勒佛座像,石料,通高71米,公元803年建成。
南方香港的天坛大佛,释迦牟尼座像,锡青铜材料,通高26.4米,重220吨,公元1993年建成。
东方的灵山大佛,释迦牟尼立像,青铜材料,通高88米,重700吨,公元1997年建成。
附录:
鲁山大佛,神迹
高达168米的鲁山大佛,相当于50层楼高,直升飞机显得如此渺小。
世界最高铜铸大佛——鲁山大佛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上汤赵村佛泉寺内的铜制卢舍那大佛,总高168米(大佛身高108米,莲花宝座高20米,金刚座高25米,须弥座高15米),是全世界最大的佛像,称为“佛山金佛”。其中金刚座内分三层,每层有九个殿,三个拜佛台,每个拜佛台有300平方米,气势之宏伟是前所未有的。其外层上部是飞天造型,中部为万佛龛,下部正南为巨门三个。其下为须弥座,占地6680平方米。整座像总投资2.8亿元人民币。佛身用黄铜、紫铜2700吨、黄金100公斤,为抗震、防风、防灾内部用钢材3700吨支撑,其造型庄严、飘逸、气势独特,真乃“当惊世界殊”。敬建金佛的创意来自中国佛教协会已故会长赵朴初提出的“五方五佛会齐华夏”的构想。这五方五佛原本是江苏无锡的灵山大佛(东方佛)、四川乐山市的乐山大佛(西方佛)、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大佛(北方佛)、香港大屿山的天坛大佛(南方佛),以及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大佛(中方佛)。可是,龙门石窟大佛年代久远,双臂残缺、手印难以考证。在嵩山大法王寺方丈释延佛大和尚和河南民营企业家、汝州天瑞集团董事长李留法的多方奔走下,造型完整、有明确的说法手印的铜铸“佛山金佛”遂应运而生,成为新的中方佛。
三面观世音佛像高达108米,相当于36层楼。比自由女神像还要高15米。
海南三亚观音大佛立像
中国國务院宗教局暨海南人民政府于1993年正式批准兴建海南三亚南山寺,并批准在南山寺前的海中塑一百零八米高观音圣像。此像由海南三亚南海海上观音功德基金会发心敬建,三尊化一体,巍峨壮观,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欣然为圣像题名——“南海海上观音”。
三亚南山寺距市区30公里,海上观音位于寺前200米的海中,由栈桥相连。海上观音圣像高108米,比自由女神还要高15米,凌波伫立在直径120米的海上金刚洲(观音岛)上。像体为正观音的一体化三尊造型,宝相庄严,脚踏一百零八瓣莲花宝座,莲花座下为金刚台,金刚台内是面积达15000平方米的圆通宝殿。金刚洲由长280米的普济桥与陆岸相连,并与面积达60000平方米的观音广场及广场两侧主题公园,共同组成占地面积近30万平方米的“观音净苑”景区。南海观音还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法,组合运用声、光、电技术进行大型灯光夜景演示,充分展示了“佛光普照”、“踏海而来”等观音文化艺术效果。
海上观音由三面组成的观音.一面是手拿莲花,另一面是手拿金书,还有一面是手拿佛珠。观音菩萨有十二心愿,其第二愿就是“愿长居南海”。海南省素有“长寿岛”之称,而位于三亚市的南山,则是岛中长寿之最。南山地处我国最南端的山脉,古称“鳌山”,“鳌”是传说中观音菩萨的坐骑、也是长寿的象征;南山顶上生长着数万株“小花龙血树”,树龄最长已达6000多年。“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中的“不老松”,指的就是龙血树。南山脚下的村庄都是有名的“长寿村”,其中南山村4500多人,就有10位百岁以上老人!而联合国确定的长寿地区标准为100万人口中应有75位百岁老人,南山村的“寿星”比例是联合国标准的30倍!
观音是亚洲多数国家的信仰。亚洲到处都有信仰观音的国度,观音的寺庙和佛像随处可见,观音信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早已超越了宗教意蕴本身。
地藏王菩萨像高99米,相当于33层楼。
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
九华山是中国著名的四大佛教圣地之一,也是地藏菩萨的道场,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高99米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位于安徽池州市九华山下柯村景区,铜像背靠狮子峰,面对九华河。每至春分、秋分时,大铜像肩部以上还将出现“佛光”,既便于信徒们朝圣,又适合于游客观光。该铜像是原安徽省暨九华山佛教协会会长仁德大和尚倡导并发起建造的,总体高度为99米,为比丘立相,右手执锡杖,左手托摩尼宝珠,仪态安详,妙相庄严。铜像采用铸造方式,选用仿金铜,2003年11月13日开工,来自东南亚、韩国等地的佛教徒、居士及当地群众上千人到场朝拜。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