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是佛的通号,所有的佛都具足这个通号的。
如来,《成实论》中说:“如来者,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曰如来”。佛与众生都具足真如之性,唯有佛实证真如之性,佛因为已亲证真如之性,所以才能乘如实之道来此世间,自利利他的事都能圆满,所以称为如来。
应供,就是诸佛世尊诸漏已尽,堪为世间的福田,而应受人天的供养,所以名为应供。
正遍知,佛对于十法界的事理,性相,因果,无所不知,正遍知。
明行足,足是具足,明是光明,是指的智慧,行是指的福,修福的福,这是指福具足。我们在讲三归依的时候,我们讲“归依佛、两足尊”,这两足就是福慧具足。佛的福与慧都圆满具足,所以称为明行足。
善逝,这个逝就是逝去的意思,离去,善逝,就是指佛离开世间时,是入于涅槃法性,所以佛的离去是善的境界。而我们众生报尽命终离去之后,多数还是在六道轮回当中,稀里糊涂的轮回、轮转不息,受苦无尽,所以称为不善逝。
如来我们刚才讲的,如来和善逝正好是一对。如来是指乘着佛的真如之性而来。真如之性,无来无不来,无来无去,佛大慈大悲为度化世间的众生,性上无来,性入于涅槃,相上有来,虽无来而现有来。善逝是乘着真如之性而去。而实际上是无去而去,这个要是理解了非常有意义的,能够帮助你理解我们的这个自性的,这讲的就是我们的性德。
世间解,世间有这个有情世间和无情世间两种。佛对于所有世间、一切凡圣、染净、事理、因缘果报、本末究竟悉知悉解,所以得号世间解。
无上士,佛在十法界中,最尊最贵,没有能够超过的,所以称为无上士。
调御丈夫,佛应机说法,能够调伏教化众生至于善道。《法蕴具足论》中说:“调御士者,谓佛世尊,略以三种巧调御事,调化一切所化有情。一,于一类,一向柔软。二,于一类,一向粗犷。三,于一类,柔软粗犷。”这就是说,佛教化不同根机的众生,用的方法不同,时而以柔软语,时而用严厉的语言,时而恩威并施。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是为了帮助众生,息灭贪嗔痴这些烦恼,心得清凉,永离众苦,获得解脱。
天人师,佛是人天的导师,所以称为天人师。当然包括六道一切众生,天人师是略讲,天人包括六道一切众生。
佛是梵语,译为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称为佛。
世尊,佛具足一切大功德、大威神力,为一切世间的众生恭敬尊奉,所以称为世尊。从如来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共十一种称号。《瑜伽论》和《成实论》中,把无上士和调御丈夫合为一个名号。《大智度论》中则把无上士和调御丈夫分为两种,而把世尊作为特别的尊称,因为具有前面十号之德,所以为一切世间所尊敬,称为世尊。所以我们通常都说佛有十种通号。
摘自宏圆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