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是一种在心平气和状态下的尚未平静的心情。欲静是为求静而生的一种静。真正的安静就是没有烦恼。欲静本身就是个烦恼,也是贪婪。一般佛经里讲首先要止静,然后入定,最后才能静,静了之后才能安详,安详之后才能生静虑,静虑之后才能得到自由等的观念,这些都是观察自然的结果,也是效法自然的法则而说的。
我们想成就佛,首先要学好“三无漏”学,那就是戒、定、慧。因戒生定,因定生慧,这是佛法的观点,也是次第修法的过程。人生也是这样,很多食物不能吃,就要戒掉,有些事情根本不能做,这也是戒。这样一来,对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也都有好处。而且在自然界中,任何动物的成长,都需要“安静和安详”。尤其是人类,更加不能没有心平气和的时间,人就是在动乱和安详交错之中成长的,安详也是定,是在清净之中培养人的意识和智慧。人类的知识都是从后天生命的本能中,利用聪明,动脑筋而得来的。“智慧”,是从“静”中的灵光一现而得的。
那么,用什么方法去求“静”呢?“静”其实不是求来的,但人们却都有“求静”的欲望。“静”本来就是“清净”,人们用心去求“静”,求“静”又加上方法,那岂不是越来越多一番动乱吗?“求”本身就是动乱的念头。再求“静”难道不是火上浇油吗?所以在修炼静坐之中“求静”乃是错误的观点。
那么,我们如何静坐呢?我举个例子来说明,比如说,如果你根本没有听说过鬼,或者鬼故事的时候,就算你遇见了真鬼也不会有任何的想法和恐惧,你的情绪还是稳定的。但倘若你知道了鬼是什么,或者听到了鬼的故事之后,不要说遇见鬼了,甚至连听到鬼的名字时,你的情绪都会开始不稳定,心里也一定有所恐惧。恐惧和妄想的来源是“我执”,我们没有能力超越自我的执着,所以心就不静。大圆满总讲静的基础是要先放下执着,心就能安静,心就能放松,就能开发自己的智慧。放下并不是求安静,更不是欲静。
一般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经常习惯于动态,我们可以把动态转化为无执着的动态,也就是无缘的动态;在心理方面,如思想、意识、知觉、情感等,就好比多头的瀑布、澎湃的江河,我们可以应用无执着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就像大圆满经里所说的将万法归还空中、万江归回海中一样。就是“无尽长江滚滚来、滚滚去”的趋势;在生理方面,血液的通行、神经的感受、气息的运行,时时刻刻都会发生苦乐的感受,尤其在静坐的时候,如果身体早已潜伏有病根,它可能会发生酸、痛、冷、热、痒等感觉,比起不静的时候还要强烈。如果我们遇到这些情绪时,必须要关注自心,情绪稳定,才能战胜自我,从烦恼的自心之中解脱出来,或者将一切烦恼再归回到空性之中。
如果你的心跟随求静与欲静,反而动乱会增多,所以一般初学静坐的人,往往发现自己的思绪万千,浮想联翩,非常杂乱,甚至比不静坐的时候还更加烦躁,更安不下心来。
那时候,也许有些人会感觉到恐慌,认为自己不应该“静坐”,或者有会不会“走火入魔”等的妄想,其实,这都是“执着”和“无明”造成的,也就是还没有明白“静”的道理,这就是在自己的头上再按一个头,错误加错乱,从而构成心理上的阴影。其实,当我们静坐时身体发生酸、痛、冷、热、痒的感觉都是正常的,妄想多也是正常的,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现象,或喜悦,或清明,或无思无念等。我们主要应做到“三不要”。(1)不要执着;安静和
(2)不要着相;
(3)不要去分别。
出现某个现象,从某个角度来看非常好,是禅修进步的象征。因为当你体验到喜悦时,这是欲望暂时消解的表征;当你体验到真正的清明时,这是侵扰已经暂时停止的表征。当你体验到无思无念的境界时,这是无明已经暂时消失的表征。但这些经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却是个陷阱,当你有了喜悦、清明和无思无念的体验时,如果你坚持执着它们,那还是会变成障碍。大圆满总讲放下执着,才能安静,才能放松,才能开放。所以,我们不要刻意地去追求“静”。如果我们能够真正控制住自己的欲望,那就不再会有烦恼,没有烦恼了,自然而然地就能够“静”下来。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