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佛菩萨求愿有时无法成就之因
节录自:大智度论释初品中善根供养义第四十六(卷第三十)
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鳩摩罗什译
问曰:菩萨实能满一切众生愿不?若悉满眾生愿,餘佛菩萨何所利益?若不悉满,是中何故说「欲满一切众生愿,当学般若波罗蜜」?
答曰:有二种愿:一者、可得愿;二者、不可得愿。
不可得愿者,有人欲筹量虚空,尽其边际,及求时、方边际,如小儿求水中月,镜中像;如是等愿皆不可得。
可得愿者,钻木求火,穿地得水,修福得人天中生,及得阿罗汉、辟支佛果,乃至得诸佛法王;如是等名皆可得愿。
可得愿有二种:
一谓世间;二谓出世间。是中世间愿故,满眾生愿。云何得知 ?以饮食、床卧具,乃至灯烛所须之物皆给与之。
问曰:佛在时眾生尚有飢饿。天不降雨眾生困弊。佛犹不能满一切众生之愿。云何菩萨能满其愿?
答曰:菩萨住於十地。入首楞严三昧。於三千大千世界。或时现初发意行六波罗蜜。或现阿鞞跋致。或现一生补处。於兜率天上为诸天说法。或从兜率天上来下。生净饭王宫。或现出家成佛。或现大眾中转法轮,度无量眾生。或现入涅槃起七宝塔。遍诸国土令眾生供养舍利。或时法都灭尽。菩萨利益如是。何况於佛?
而佛身有二种。一者、真身,二者、化身。眾生见佛真身。无愿不满。
佛真身者。遍於虚空光明遍照十方。说法音声亦遍十方无量恆河沙等世界。满中大眾皆共听法说法不息。一时之顷各随所闻而得解悟。
如劫尽已。眾生行业因缘故。大雨澍下间无断绝。三大所不能制,惟有劫尽,十方风起,更互相对,能持此水。如是法性身佛有所说法。除十住菩萨。三乘之人皆不能持。惟有十住菩萨不可思议方便智力悉能听受。眾生其有见法身佛。无有三毒及眾烦恼寒热诸苦。一切皆灭无愿不满。如如意珠尚令眾生随愿皆得。岂况於佛?珠与一切世间之愿。佛与一切出世间愿。若言佛不能悉满眾生所愿。是语不然!
復次释迦文尼佛,王宫受身,现受人法。有寒、热、飢渴、睡眠,受诸诽谤、老、病、死等。内心智慧神德,真佛正觉,无有异也。欲满眾生所愿悉皆能满。而不满者,以无数世来,常满眾生衣食之愿,而不免苦。今但以涅槃无为常乐益之,如人怜愍所亲,不与杂毒美食。如是「世间愿」者,生诸结使,又復离时,心生大苦。是故不以为要。
復次有人言:「释迦牟尼佛,已满眾生所愿,而眾生自不能得。」如《毗摩罗詰经》说,佛以足指案地,即时国土七宝庄严,我佛国如是,为多怒害者现佛国异。又如龙王等心降雨,在人为水,饿鬼身上皆为炭火。
问曰:若能满一切众生愿者。则眾生有边无有受诸飢寒苦者。何以故?一切众生皆满所愿。愿离苦得乐故。
答曰:满一切者,名字一切。非实一切。
如法句偈说:「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恕己可为譬,勿杀勿行杖」虽言「一切」畏杖痛,如无色眾生,无身故则无杖痛;色界眾生,虽可有身亦无杖痛;欲界眾生亦有不受杖痛。
而言「一切」。谓应得杖者,说言「一切」,非实一切。以是故,菩萨满一切众生所愿,谓应可得者,然菩萨心无齐限,福德果报亦无有量,但眾生无量阿僧祇劫罪厚障故,而不能得。如舍利弗弟子---罗频周比丘,持戒精进,乞食六日而不能得,乃至七日命在不久。有同道者,乞食持与,鸟即持去。时舍利弗,语目揵连:「汝大神力,守护此食,令彼得之。」即时目连,持食往与,始欲向口,变成为泥。又舍利弗,乞食持与,而口自合。最后佛来,持食与之。以佛福德无量因缘故,令彼得食。是比丘食已。心生欢喜倍加信敬。佛告比丘:「有为之法,皆是苦相!」为说四諦。即时比丘漏尽意解。得阿罗汉道
有薄福眾生,罪甚此者,佛不能救。
又知眾生,「不可得」故。深达「法性」故。诸佛无有忆想、分别。是可度、是不可度。心常寂灭,意无增减。
以是故,菩萨欲满一切众生愿。彼以罪故而不能得。菩萨无咎。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