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之所以被尊为“诗佛”,第一可说是上天注定,第二才是后人的极尽褒扬。
(一)
一个人总是首先对自己的名字感兴趣,“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东坡先生此语当然激愤,却未尝没有自矜之意。
王维,字摩诘,唐朝著名诗人。“维”与“摩诘”相连,是一部佛经的名字,《维摩诘经》。维摩诘本是长者(佛经谓有道德之人),居毗耶离城,供养无量诸佛,以无量方便饶益众生。
王维“九岁知属辞”,虽然比不了骆宾王等猛人,但比之如今的孩子也算早慧了。当他真正明了自己名字的含义,自会对其中之义生起无穷的兴趣。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二千,众所知识。大智本行,皆悉成就。
《新唐书》与《旧唐书》的《王维传》都有王维与王缙兄弟(弟兄五个,王维居长)信佛的记载:
《旧》云:“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
《新》云:“兄弟皆笃志奉佛,食不荤,衣不文彩”。
一个好的名字有时候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我从前极其不感冒古龙那些谐音名字,如李寻欢、楚留香、西门吹雪、司空摘星、花满楼什么的,以为雅则雅矣,但不贴合实际,试问谁家的爹娘会给孩子这么起名?“西门吹雪吹的不是雪,是血”,难道西门大妈当时就知道这孩子将来要杀人?
后来知道自己毕竟图样图森破,需知道中国姓氏的起源,便是远祖以地、以物、以意等为姓,古龙先生笔下的名字,其道理自与此相通。
(二)
王维给我们留下了407首诗,我没全读过,汗颜。仅以《唐诗三百首》之30首为样本,我个人把这些诗分成如下几类:
1、杂诗,如《杂诗》等;
2、赠诗,包括送别、忆人,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等;
3、颂诗,如《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等;
4、歌行,如《洛阳女儿行》、《西施咏》等;
5、侠客诗,如《老将行》、《少年行》等;
6、山水诗,这个还是不举例了吧……
个人觉得,其之所以被称为“诗佛”者,与且只与大量的山水诗有关。
他虽为我们留下了《少年行》中“纵死亦闻侠骨香”的豪情,然而教材上介绍他时总会将其与孟浩然并称,说是“山水田园诗人”。
寄情于山水之间,茕居于幽篁之里,这代表什么?
代表不禅也禅啊!
便不学禅,一举一动也自与禅合。
更况他最知名的诗委实可以称得上是“人诗合一”。
试举几例:
1、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青溪: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3、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4、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5、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我们再找几首历代高僧的悟道诗:
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己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3、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云才一风,回首舞三台。
4、实际从来不受尘,个中无旧亦无新。青山况是吾家物,不用寻家别问津。
5、千年苔树不成春,谁信幽香似玉魂?霁雪满林无月晒,点灯吹角做黄昏。
简单的对比一下,就会发现,王维的山水诗确与悟道诗简直逼肖:闲适的意趣与淡雅的机锋相得益彰。
其名如佛,其行如佛,其诗如佛,已有前贤称“诗仙”之下,后人誉其为“诗佛”实是水到渠成之事。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