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茶起源于宋代, 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 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 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即使用乔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可以说, 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
工夫一词,在潮汕话中是作事方法讲究的意思,这里指烹茶品茶方法的讲究,潮汕工夫茶有一套讲究茶具、茶叶、用水、冲法、品味的茶经。工夫也作功夫,一般有四解:工程和劳力;素养;造诣,成就的程度;空闲时间。工夫与烹茶方法联袂,称工夫茶或功夫茶。故所谓的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
中国茶道形成于盛唐,《茶经》总其大成,简称茶经法。
潮汕功夫茶,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