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快诵网

念住呼吸与禅定开示 安止处

发布时间:2023-01-23 20:17:43作者:楞严经快诵网

  安止处

  1956年9月22日

  你在闭眼坐禅时,只需把眼皮合上。不要像入睡的人那样把视功能关闭。你必须保持眼神经的清醒与活力,否则将会使自己睡着。

  默想你的内在禅定所缘[对象] ——也就是出入息;接着默想把你的外在禅定所缘——『佛陀』,即觉醒,世尊的功德之一——把它带入、伴随呼吸。

  等到你能够舒适地专注呼吸之后,要让这股呼吸感传遍全身,直到你感觉轻质、柔软、自在。这叫做在修定中保持正确的品质。令心定驻、不让它脱离呼吸,这叫做保持正确的所缘。让念住牢牢盯着你的禅定用词、不出空档,这叫做保持正确的动机[意志] 。等到你能够让心固守这三个要素时,才可以说,自己是在禅修。

  我们一旦下决心以这种方式修善时,那些不良事物,也就是五盖,必然会偷偷地溜进心里来。如果按名字称呼它们,一共有五个。不过我们这里不谈名称,只说它们是什么:(1) 五盖是污染、腐败心的事物。(2) 它们使心暗昧、浑浊。(3) 它们是阻挡心固守禅定要素的障碍。

  五盖来自于向外攀缘。之所以向外攀缘,是因为我们的内在所缘之弱。内在所缘弱,意思是我们的心不能够牢牢固守它的对象。好比让水勺漂在一桶水里: 如果没有什么东西把它镇住,它必然会动摇、倾倒。正是心的动摇,开启了门户,各种障盖蜂拥而进,使心失去平衡。 我们应该使自己了解,心倾倒时,它可以朝两个方向倒:

  (1) 它可能倒向过去的念头,从两个钟头前发生的事、一直回到出生时吸进的第一口气。这种干扰在意义上分两类: 或者与世间事有关——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好事坏事;或者与法有关——已经发生的、我们注意到的好事坏事。(2) 或者我们的心,有可能倒向未来的念头——一样是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关涉世、关涉法、好事、坏事。

  我们的心这样开始漂移时,所得的果报必然是: 或者得意或者不满,这两种心态,一个是耽于享乐、一个是耽于自虐。因此,我们必须连续地把握住心,把它带入当下,使这些障盖不能渗透进来。不过即使那时,心也不真正平衡。它多少还会动摇。但这种动态也不真正算错( 如果我们知道怎样利用它,它就不是错;如果我们不会用,它就错了) ,因为心有所动时,它是在找一个停住处。巴利经典中这叫做求生者[saṃbhavesin,寻找投生处的有情] 。因此经上教导我们,要找一个禅定主题作为心的聚焦处,就好比用电影屏幕作为投影的聚焦面,使成像清晰可见。这是为了不让外缘闯进来。

  换句话说,经上教我们禅定时把心聚在一处,放在呼吸上。心想呼吸,叫做寻想——就像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入息时想『佛』、出息时想『陀』。至于心的摇动,那叫做评估。当我们引进评估时,就可以放开一部分寻想。换句话说,可以停下重复『佛陀』,接下来开始观察每一次出入息对身体有多少影响。出息时它感觉轻松自然吗? 入息时舒适吗? 如果不舒适,要作改进。

\

  当我们以这种方式引导心时,就不需要想『佛陀』了。入息将带着我们的念住与警觉感,渗透、传遍全身。当我们放开一部分寻想——也就是停止重复『佛陀』——只剩下跟緃呼吸的动作时,评估的动作就增加了。心的摇动本身,成为我们专注的一部分。对外的攀附寂止下来。『寂止』不是指耳聋了。寂止的意思是,我们不把心搅动起来,出去追逐外在对象,无论过去未来。我们让心完全停驻当下。

  心以这种方式入定时,它就培养起敏觉与知见。这种知见不来自课堂与书本。它来自践行——好比造瓦: 开始时,我们只会把粘土与沙掺起来做成平瓦。不过继续做下去,知见会多起来: 怎样做得美观,怎样做得坚固、耐久、不脆。接下来我们会考虑做成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越做越美观时,我们做成的产品本身会反过来成为老师。

  观呼吸也一样。随着连续地观察呼吸[气] 怎样流动,我们对入息会熟悉起来: 它是否舒适; 怎样入息才有舒适感; 怎样出息才有舒适感; 什么样的呼吸使我们感到紧张、局促; 什么样的呼吸使我们感到疲劳——因为呼吸可分四类。有时可以是长入息长出息、有时是长入息短出息、有时是短入息长出息、有时是短入息短出息。因此,我们应当观察这四种呼吸的每一种在体内的流动情形,了解它们对心、肺、及身体的其它部位有多少增。

  当我们以这种方式连续地审视与评估时,念住与警觉将会成为内在的主导。我们的内心将会升起定力、升起明辨、升起觉知。培养了这种技能的人,甚至有可能不必以鼻呼吸,而是透过眼或者耳呼吸。但是一开始,我们必须利用透过鼻腔的呼吸,因为它是外显的呼吸。我们必须首先学会观察外显的呼吸,之后才能够觉察体内更精细的呼吸[气] 。

  体内的气能,总的来说有五类:(1) 连续流入流出的『客居呼吸』[[āgantuka-vāyas,客居气] 。(2) 停留在体内、但能够渗透到各个部位的气能。(3) 原地转动的气能。(4) 能够来回流动的动态气能。(5) 滋养全身经络与血管的气能。

  一旦对各种气能与怎样利用它们、怎样改进它们给身体带来舒适感有了了解,我们将培育起专精。我们会更加熟练地调节身感。果报会升起来: 一股遍布全身的充沛与满足感,好比煤油渗透了汽化灯的每根灯芯,使它发出明亮的白光。

  『寻想』好比把泥沙放入筛盘; 『评估』好比滤沙。我们一开始把泥沙放入筛盘时,沙粒粗糙、成块,不过随着继续筛滤,沙粒会变得越来越精细,最后只剩下细沙。我们把心定在呼吸上时也一样: 最初阶段,呼吸仍然粗糙,不过随着我们继续运用越来越多的寻想与评估,呼吸[气] 会变得越来越精细,直到它渗透到每一个毛孔。粗色[oḷārika-rūpa]:多种多样的舒适体感[色] 将会显现——轻感、空旷感、休憩感、疼痛消失等等——我们只感到法的清新、喜乐,常有清凉、轻松。细色[sukhumāla-rūpa]: 这种乐感将会出现,像是细微的颗粒,像是构成空气的原子雾体,但肉眼是看不见的。不过,虽然到这一步时我们感到舒适轻松,这股渗透全身的雾状乐感仍然可以给心造起一个投生处,因此我们不能说已经超越了苦。

  这是我们修定时能够培育的觉知形式之一。凡是修得的人,将会升起一种内在的清新感: 轻如棉绒。这种轻感有着多种功力。劣[hinaṃ vā]: 粗显的体感将会消失,胜[paṇītaṃ vā]: 转变成一种更精细的体感,胜妙美好。

  这里的美好,不是那种来自艺术、装饰的美好。它的美好,在于明亮、清晰、新鲜。清新。安抚。宁静。这些素质会在体内形成一种光辉美好感[sobhaṇa] ,它是一种充满全身每一处的喜乐升华之感。身体的地、水、火、风四元素各自均衡、充沛。身感到美好,同样这也不是艺术上的美好。这一切叫做胜妙色[paṇīta-rūpa] 。

  当身体达到这个程度的充沛圆满时,四种元属性在各自域界中全部成熟起来,自司其责,可称为大种[mahābhūta-rūpa]。地自对地的事负责、水自对水的事负责、风自对风的事负责、火自对火的事负责。当四元素对各自的事务更加负责、成熟时,这就称粗色。空间性与意识性也成熟起来。好比它们都长大成熟。成年人同住时争吵、争执自然少。孩童们一起住时,倾向于吵闹不休。因此,当六元素全部成熟时,地与水不起冲突、水与风不起冲突、风与火不起冲突、火与空间不起冲突、空间与意识不起冲突。大家将和谐团结地活着。

  这就是所谓的 ekāyano ayaṃ maggo sattānaṃ visuddhiyā : 『这是净化众生的一乘道』[27]。四种物质元素全部成熟,体感合一。当心进入这条一乘道[合一道] 时,它能够熟知身体的事件。它感到这个身好比它的孩子;心好比父母。当父母看见孩子长大成熟时,必然自豪。当他们看见孩子能够照顾自己时,就可以放下养育的重担了。( 这时不需要谈五盖了,因为这时的心已经牢固入定。五盖没有机会溜进来。)

  心能够以这种形式放开身时,我们在身心两者之中都将感受到一团内在的光辉,所谓光辉,意思既在于它是一种不同于世间之乐的宁静之乐——譬如,身体的自在、放松,无倦、无痛——也在于它明亮四射。至于心,它既感受到宁静意义上的光辉,也感受到明亮的光辉。这团宁静的光辉,正是福德[puñña,内在价值] 精髓。它就好比水自冰体升华,聚成云雾,或者化雨而落、或者自由高飘。同样地,这股宁静的清凉感爆发成一团光雾。地、水、风、火、空间、意识这些属性,都成为一团雾。这就是六彩光芒[chabbaṇṇa-raṅsī] 升起之处。 体感似乎在放射光辉,像一枚熟桃。这团光的功力称为法光[dhammo padīpo] 。当我们修成这个素质时,身安稳、心完全清醒。有一团光雾——一种功能——在内心出现。这道光,随着它越来越有力,正是直觉智将会升起之处: 它是证悟四圣谛的工具。随着这股直觉感强大起来,它将会转成知见与觉性: 这类知见不是从别处学得,而是来自修练。

  凡是能做到这一步的人将会发现,心已证得佛、法、僧的功德,这些功德会进入、浸沐心。这样的人,可以说是真正达到了佛、法、僧的归依。无论谁,只要能做这么多,就能够证得觉醒,不需要去做太多别的。如果我们细心、慎密、精进、念住、明辨,就能够开启自己的耳目、获得多样知见——我们甚至也许再也不必重生,回来重新修定了。不过如果我们自满起来,粗心、疏忽、懒惰,就得回来重新开始修。

  * * *

  我们修定,是为了从内心消解五盖。五盖彻底静止时,心才能达到法住[vihāra-dhamma] ——即可以构成心之家的内在素质。那时候我们才能够完全脱离五盖。我们未来的重生域界将不会低于人界。我们不会被迫投生四恶趣[apāya] 。心一旦到达这个内在之家,它就有能力把自己提升到出世层次、进入涅槃的法流。如果我们不懒惰、不自满,如果我们精进禅修,就能够从世俗层次中解脱。如果我们的心证得入流的素质,就永远不必投生恶趣了。

  入流果者,用极其简单的话解释,是指那些心已经确定不疑、但还有某些形式的粗糙想法的人——不过他们永远不敢让那种粗糙表现在行动上。至于凡夫,他们一有粗糙念头,必然显现在言行上: 杀生、偷盗等等。虽然入流者也许仍有某些形式的粗糙,但他们在行动上绝不粗糙,好比某人手里有把刀,但他生气时不会用它来砍人脑袋。

  凡夫对自己的杂染通常是不能够说『不』的。他们的行动通常必须得服从升起的杂染。举例说,当他们大怒时是不能够忍耐的。他们非得发作起来,甚至于恶劣到违反道德准则的地步。初果者虽然有杂染,却能够对它们说『不』。为什么? 因为他们内心根植着正念,受它的监督,能够明辨是非。

  心朝善的方向动时,他们觉知。心朝恶的方向动时,他们觉知。他们看到、听到、嗅到、尝到、触到,像常人一样,但他们不让这些东西侵入内心。他们有自制力,能够抵制自己的杂染,好比一个人托着一碗水奔跑,能够滴水不洒。虽然入流者也许在『骑自行车』——坐、站、行、卧、说话、思考、吃饭、睁眼闭眼——但他们内心的永久素质从不翻倒。这是一种永不消失的素质,虽然它有时可能动摇一下。正是那种动摇可以导致他们重生。不过,即使重生,他们也将投生人天善趣。

  至于凡人,他们的投生没有什么真正的规律或者逻辑[28],而且一次又一次重复不息。然而入流者却懂得『生』。虽然经历『生』,而且一次又一次重复不息。然而入流者却懂得『生』。虽然经历『生』,他们却让它『灭』[消解] 。换句话说,他们不服从粗糙的冲动。他们对不良冲动响应微弱,对良善的冲动响应强烈。凡夫对不良冲动响应强烈,对良善的冲动却响应微弱。比方说,某人决定去寺院做福德,如果别人因此讥笑他说,去寺院的人是老脑筋,不然就是走投无路了,这个人于是根本不想去了。不过,别人再怎么劝他做善事,他很少响应。这是因为心已跌落到极其低下的层次。

  至于入流者,无论粗糙的冲动出现多少次,涅槃的善德始终像一块磁铁吸引着他们的心。正是这块磁铁吸引他们不停地修到终点。当他们到达终点时,就不再有生、不再有老、不再有病、不再有死。色寂止、受寂止、想寂止、行寂止、识寂止。至于六元素,它们也寂止了: 地寂止、水寂止、风寂止、火寂止、空寂止、识寂止。元素、蕴、处,都寂止了。不再有针对任何蕴的心理标记。心理标记正是让蕴跑进来的媒介。当心理标记停止时,谁也不跑了。大家都停止奔跑时,就没有推攘、没有冲撞、没有交谈。心自司其责,自己照顾自己。

  至于元素、蕴、处,每一项独立存在于各自区域里,每一项自管其事。没有侵入任何一方地盘的情形。一旦不存在侵入,会有什么麻烦? 好比一根火柴独自留在火柴盒里: 能起什么火?只要火柴头不磨擦粗糙平面,就没有机会起火。这不说明火柴里没有火。它一直就在那里,只要它不抓取任何可燃物,就不会烧起。

  不再抓取杂染的心,也一样。这就是涅槃的意义。它是至高的善德,是佛教的终极目标,也是我们个人的修持终点。不在戒德、定力、明辨这三重训练上进步,我们不会有机会到达终点。不过,如果我们在内心汇聚、增进它们,我们的心将培育起知见与觉性,把我们推向高等境界,推向涅槃。

  * * *

  圣弟子好比是懂得雨水由海水蒸发、聚落的人,知道雨水就是海水、海水就是雨水。凡夫好比那些不知雨水来源的人。他们以为雨水在天上,于是痴等着只喝雨水。如果天不下雨,必然会死。他们之所以无知,是自己愚蠢,不懂得找新的水源——即圣弟子的素质——因此只得收集旧水一遍遍地重复吃。他们就这样在轮回圈里一遍遍地重复转,不想法子摆脱这堆苦痛。他们好比沿着箩筐的边缘一圈又一圈探路的红蚁,那个圈子周长连两米都不到,这都是因为它没有意识到箩筐边是圆的。这就是我们无休无止地经历生老病死的缘故。

  至于圣者们,他们看见了世上的一切,就是那些陈年旧事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贫富、善恶、苦乐、毁誉等等,一轮又一轮地互换位置。这是杂染的轮回,它使无明者误解。世界本身在周转: 周日、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接着回到周日。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直到十一月、十二月,又回到一月。鼠年、牛年、虎年,直到猪年,又回到鼠年。事事如此,夜跟着日、日跟着夜。夜间也不确定,我们的白天是别人的夜间、他们的白天我们的夜间。世事就这样变化不息。这叫做世界的流转,它导致那些一知半解的人误解、相争。

  圣者们以这种方式观世时,他们就增长起离欲,再也不想重生于世界了——世界有各种各样: 有的世界只有冷,有的只有热: 众生不可能投生那里。有的世界只有日光、有的只有月光、还有的世界不见日月。这就是世间解[lokavidū] 的意思。

  因此,我们得知这些道理后,应当仔细思考。凡是觉得值得信赖的,要把它们用来修心,让道与果在内心升起来。做任何事,不可疏忽自满,因为生命如草间朝露: 日光触及之下,顷刻间消逝无形。

  我们随着每一次出入息,都在死亡。稍有大意,死期必至,因为死亡是极其容易发生的一件事。它每时每刻在等候着我们。有人死去,是因为睡眠过多、或者是: 吃多、吃少、受寒、受热、大喜、大悲。有人痛极而死、有人无痛而终。有时哪怕无事安坐,也不免一死。你要看见自己被死亡四面包围—— 因此精进努力,尽量培育世间与出世两方面的善德。

  --------------------------------------------------------------------------------

  [27] 见长部22 《大念处经》与中部10 《念处经》。。

  [28] 据英译者,指其重生境界随机上下,不能朝一个方向进步。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