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教的根本来看,学佛的目的在于让我们获得像佛一样的解脱自在,像佛一样的智慧慈悲,像佛一样的福德圆满,像佛一样的明了事理,像佛一样的自度度他;换句话说,学佛就是让我们像佛一样的面对生活,提升生命的本质,升华自己的人格。那么,从我们凡夫的角度怎样去完成这个过程呢?
一、做本份事。本份事就是自己本来该做的事。一个人不管身在怎样的环境,处在那种地位,都有该尽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从出家人的角度来说,本份事贯穿在维护常住(寺院)、诵经、坐禅和弘化的几个方面:做好寺院所交代的不论是洒水扫地还是烧火做饭的事;在读诵经典的过程中,得到智慧和解脱的方法;在禅坐的功夫中,获得定慧均等,趋入解脱;根据自己的证得,去随缘度化。从在家人的方面来看,本份事就是学习、工作、养家和敬老抚小了:学习世间和出世间的所需学问;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尽职奉献;用工作所得的财物,满足家庭的需求;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孝养父母,从德智等方面教育子女。总之,做本份事就是让我们把身心安住在该做的事情上。
二、持平常心。
平常心就是活在当下的心。简单的来说,平常心也就是饿了吃饭,困了睡觉的心。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不嫉妒他人的成就超过了自己,全力以赴地做好该做的事;不羡慕别人的所得比自己多,用正当合法的手段来获取所得;于任何时间,任何状况都能保持一颗清净平等、正直善良的心,在荣不骄,在辱不卑;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假无常的,认识到这个缘起无常的空性,就能看破放下,放下就会活在当下,修在当下,悟在当下;其实,修行的原因也是让我们直面承担,保持这种平常心罢了,所以说“平常心就是道”。因此,持平常心就是让我们保持面对现实、了知空性的心。三、成自在人。成自在人就是让我们成为不为生死烦恼所系缚的人。在日常生活当中,由于在到财色名食睡等欲望方面的支使下,使人们不由自主地沉溺在烦恼的深渊里,欲出无能,欲休不止,心被环境所转,身心方面得不到自在;面对缤纷复杂的现象世界,用缘起的理念正确认识,不动念,不动心,不起相,就能不起像,不起想,不著相,不为任何的念所动,不为任何的心所动,不为任何的境界所动,这样环境就被心转;假如在这个基础上在“四圣谛”中了知集起痛苦的苦因,明了烦恼的苦果,找到灭苦的方法,就能得到究竟的自在。所以,成自在人就是让我们成为解脱生死、无碍自在的人。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