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线1月10日消息 据哈尔滨极乐寺报道:2007年1月26日(农历12月初8)中午12点至下午3点,哈尔滨极乐寺将举行三皈五戒法会。联系电话:82561019
相关链接
三皈:三皈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是皈向、依是依靠。但凡是信仰佛教,受了三皈依法,才算是一个真正皈依佛教的信徒,是佛门的三宝弟子。以佛法僧三宝为师,佛是天中之天,圣中之圣,三界导师,四生慈父。
五戒:佛教的五戒,是在家优婆塞、优婆夷的受戒条。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出家为不淫戒)四、不妄语,五、不饮酒。而杀盗淫妄四条属于性戒。酒是属于遮戒。这五戒并不仅是在家人应遵守的戒,而是一般佛教信徒应守之道德,不过后来却把这五戒、与出家的戒律对比,而认为它是在家的佛教徒之戒。其实正是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戒和菩萨戒的基础。真所谓‘戒为无上菩提本,能生一切诸善法’。以菩萨六度万行、诸善功德,都由受持戒法而产生出来的。‘优婆塞’翻为‘近事男’。‘优婆夷’翻为‘近事女’。意思是亲近承事佛法僧三宝的善男子、善女人。能亲近承事三宝就会广修众善,植种福田,行时时之方便,积种种之阴功。
在印度男众佛教徒,称为‘邬婆斯迦’。五戒按律称为‘学处’,是信佛教徒所应学之处,又称为‘学迹’。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由此便升大智慧殿。五戒又称为‘路’。就是一切律仪、妙行善法皆由此运转而成。又称为学本。就是诸所应学、此为本故。又名为‘五大施’,就是以摄取无量众生故,成就无量功德故。以能增长种种功德故,这就是三皈五戒的名德行相的道理。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