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快诵网

封建迷信要不得!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元节可是不得不说

发布时间:2025-01-11 05:17:55作者:楞严经快诵网
封建迷信要不得!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元节可是不得不说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就是传统的中元节,民间习惯称做七月半。人们口中常说的“七月半,鬼乱窜”,听起来有一些封建迷信的意味,自然是不能提倡的。不过,中元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是一个不得不说的节日。

三合一

中元节,源自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道教里,有着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三个重要的节日。农历正月十五称上元,农历七月十五称中元,农历十月十五则为下元。在这三个不同的节日里,会祭拜不同的“三官”之神,也就是天官、地官和水官,这三官也被称为三元。

而三元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管辖范围,其中上元节天官赐福,中元节地官赦罪,下元节水官解厄。因为中元节是赦罪的节日,人们便会在这一天祈求地官赦免大家的罪行,摆脱负罪感,开启全新的生活。

而在佛教当中,农历七月十五被称为盂兰盆节。盂兰盆节在佛家弟子之中,又被称为“僧自恣日”。这一天,僧人需要聚集在一起,接受其他人对自己罪过的揭发检举,而自己则需要进行真诚地忏悔。忏悔活动会让佛大为欢喜,所以这个节日也被称作“佛欢喜日”。

而盂兰盆节还源自于佛教典籍《佛说盂兰盆经》,“目连救母”的故事正是出自于此。

目连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他在经历苦难修行后,获得六通(六种智慧),就想要超度父母。但是,因为其母亲罪孽深重,单凭他一人之力难以解救。佛祖便告诉他方法:需要在七月十五的僧自恣日,为七世父母以及现在父母进行超度,准备好所需物品,同时供养十方大德众僧,方可解救其母。

在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在同泰寺举办了历史上第一次“盂兰盆斋”。此后,盂兰盆节就成为佛家固定的法会仪式,用以超度历代宗亲以及普度众生。

而除了来自宗教的影响之外,在民间传统习俗当中,农历七月也被成为鬼月,而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就是鬼节。

在七月初一,阎王就会将鬼门打开,让鬼魂重回人间,到了农历七月十五,再将鬼门关上。那些有家人的鬼魂,能够回家团聚,享用贡品和献祭。而对于那些没有归宿的孤魂野鬼,民间则会以点火堆、放河灯等方式来引领和超度。

在长时间的相互影响之后,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节,以及民间鬼节的习俗也逐渐杂糅混合,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元节。在2009年,由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提交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放河灯

要说中元节最重要的习俗,那必然就是燃放河灯了。河灯也被称为“荷灯”,因为其外形通常被做成莲花的形状,而且点亮之后放置于水面,因此而得名。古时候,人们对于燃放河灯这一习俗推崇备至,诗句“绕城秋水河灯满,今夜中元似上元”就非常形象地表明了中元节燃放河灯的盛况。

人们燃放河灯,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普度众生,也就是没有归宿,在外游荡的孤魂野鬼。河灯,作为照明之用,能够指引这些亡灵从幽冥的阴间来到光明的人世。这是对现世广大人民仁慈宽厚的一种表现。同时,河灯在秋季夜晚的出现,也成为了当前时令下的一种美好点缀。

送面羊

中元节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在不同的地区也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风俗,比如有在农历七月十四就过中元节的。而在北方地区,中元节则是要给小辈们送羊。起初可是真正的羊,之后演变为了面羊。

在中元节当天,用面粉做成羊的形状,然后上蒸笼蒸熟,送给外孙、外甥或者女儿。

之所以送羊,就是取羊的谐音“祥”,寓意吉祥如意。

而其他各地的相关习俗还有很多,使得中元节的意义已经不再局限于祭祀亡魂,而是变得愈加丰富多彩。而作为佛教重要的盂兰盆节,在佛教影响深远的东亚国家,也是非常盛行。特别是在日本,盂兰盆节期间会有非常长的假期,大家都纷纷返回故乡与家人团聚,举办各种祭祀和庆典活动。

而中元节的核心却一直没有改变,其一是缅怀先祖、孝敬父母的孝道,其二就是照冥救孤,普度众生的博爱。虽然被很多人解读为一种封建迷信,但事实上,去掉那些糟粕之后,中元节带给我们的,都是非常美好的现世。

因为和宗教的紧密联系,中元节还能够起到道德约束和道德自律的作用。同时,在被艺术化和审美化之后,中元节就更加值得现在的我们去传承和发扬光大。所以,这个中元节,你心中所谓的“鬼”必定不会再乱窜。

更多精彩,重庆游品(CQGAC023)等着你!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