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居士:为什么念佛的时候,念一念、退退进进,不得实益?
就是说念佛的时候,我们有时候念一念就不念了,或是念一念这心就退了,退一退呢,不一定什么时候又鼓了劲,又念一念,又退一退。
什么原因?第一点:不持戒,戒律不清净。虽然我们持点戒,但戒律不严哪。因为戒律是一切菩提之本,没有戒律不会生起菩提心,菩提心生起来才会不退转呢。所以说菩提心得靠戒律清净才起来。
如果戒律持到一定清净程度,菩提心就发起来了。它是发起来的,是自动生起来的,不是你口头说:“我发菩提心啊,我要如何如何……”那不叫发菩提心,那叫牙疼咒啊!这不是我说的,这是师父给讲的,(体清老和尚)他说那是牙疼咒。
真正的菩提心你得从心里发起来,自动发起来,遍虚空满法界,一切众生没有你不想度的,那个时候你才能不退转,而那个心才能有定力。
我们有时候修修佛道,这个心就往后使劲。有时候稍稍思惟,就容易退道,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戒律没有清净。戒律清净上去,菩提心发起来,你不会退道的。
为什么刚才我给大家就讲戒律?因为没有戒,有时候我们修一修就退了。师父一讲,大家勇气百倍;师父一走,又回到原来那个基础上去了。进进退退,就是因为戒律的关系。
戒律好像和你修行有一段距离,但你不知道它有直接的关系,你没看到这个问题。它就像一条保证,没有它的保证,你不会“安居乐业”的。没有这一个保证,这条路你不会走得彻底。
所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关,大家在修行中一定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不是让你用嘴去发,而是叫你从心里发。
戒律要从你自性发出,就像你的菩提心,从你自性里发出来的,那才不退转,而且永不退转。
不管在什么条件下,就天下只剩你一个人修行,你也不会退心的。至于别人修不修——都不修了,我也得自己走这条路;我死也得走这条路;就是我的骨头烂了,我也走这条路;化为灰尘,我还走这条路。
就这个世界上都成佛了,就剩我一个,我也要度众生,就像来果老和尚。为什么呢?因为外星球人还可能再来。就这个心,永远没有退道心,那才自在呢。什么都扛不住你这个菩提心哪。
所以说,行菩萨道必须得有菩提心,有了菩提心,就你说什么乘,它都是大乘,都是无上乘;没有菩提心,你讲什么都是小乘,你把三藏十二部背下来,也是小乘。
有了菩提心,你讲一切法都是佛法,你不讲法都度人;没有菩提心,你怎么讲,说得再好听,也是一片黑暗。
所以说我们大家一定设法发这个菩提心,想发菩提心的唯一一条路,就是把戒持好,没有第二条路可走。所以说想不退转,就是这一条路,这是我的看法。(摘自溯源佛教网《二〇〇一年行脚途中开示》)
一居士:修行的目的是断烦恼、了生死,在实践中如何达到这个目的?个人体会只靠念佛,还是无法降伏烦恼,应该怎么办?
在实践中如何去断掉烦恼?达到这个目的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戒定慧,从戒开始。这是一个最直接、最了当,也就是我们大家听惯的办法,这个办法才是最真实的。
不要存在幻想,说:“在这个办法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在我认为,没有别的办法,只有这一个办法。这就已经够真实的了,太真实了!
因为太真实了,有的人反而不愿意去接受,不愿意接受而失去了机会,等你明白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所以说我们想降伏烦恼,必须从戒律开始。
不管你念佛也好,还是修禅也好,都得从这儿开始,这是最好的办法。佛讲:“末法时期以戒为师。”就是告诉我们,你想了脱生死,在末法时期更应该靠戒律。
虚云老和尚是禅宗的大师了,而且是不可思议的,不管从哪方面修持来讲,都可以说是菩萨再来。经过四朝五帝这么多的佛教运动和变化,对挽救佛教的经验和举措,他最后总结一个字,就是“戒”!
临终的时候就讲了一个“戒”字,多一句话都没讲。他也没讲禅,也没讲念佛,也没讲密宗,就讲一个戒,和佛的意思是完全相同,这就说明这个戒的重要。
我们有的为什么体会不深?就是没有真正地去持戒,没有体会到里面真正的无价之宝。如果我们去做了,你会找到真正通向佛法的这条大道。
这条大道就是戒律,只有持戒才能找到佛法的大道,这个很重要。(摘自《二〇〇五年为大连居士开示》)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