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快诵网

北朝时期京津冀地区的陶器与佛造像

发布时间:2024-07-06 05:16:32作者:楞严经快诵网
北朝时期京津冀地区的陶器与佛造像

五胡乱华以后,最终由鲜卑族的拓跋氏统一华北,建立北魏。但北魏的汉化程度很低,为了争取汉族地主的支持,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北魏孝文帝对鲜卑贵族阶层进行了汉化改革,如易服、通婚、改姓等,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

鲜卑姓改为汉姓表

胡汉通婚表

在我国的历史上,通常把公元386年到581年在北方建立的北魏、东魏、北齐、北周等称为北朝。在这些割据政权中,北魏立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当时各割据政权间经常发生大小规模不等的战争,这件河北省河间市邢氏墓出土的北魏套衣持剑俑,就是当时战士的真实写照。

这一时期墓葬中,还出土了很多头戴盔,身穿光明甲(胸前背后有两面圆护铠甲)——这是一种比较精良、贵重的铠甲,腰束带下着裤,足穿靴的陶俑。

如这件河北省平山县崔昂墓出土北齐按盾武士俑,粗眉,圆睁双目,高鼻,胡须浓密,面部表情严肃。

左手持兵器(已佚);右手按盾牌,盾呈圆角长方形,其上饰虎头纹;形象威武、雄健。

从北京市海淀区出土的北朝褐釉陶俑,可以看到当时北方人的大体形象。只见他头戴尖顶帽,双眼突出,鼻梁高耸,脸向上扬。身穿长袖短衫,右手往前平伸,左手下垂,下穿长裤,两脚岔开站立。

虎子起源于战国,为溺器,风行于汉及两晋,因器形似虎而得名,融装饰与实用于一体。南北朝时的墓葬中也很常见,大多为青釉器,如这件河北省平山县崔昂墓出土的北齐铜虎子则比较少见。

天津市武清县齐庄遗址中发现的火葬墓,灰陶罐上压两块扣合的青砖与红砖,在墓志砖上明确刻有“大齐天保八年(公元557年)八月廿九日,仓州重合人赵××妻郑××”全文3行23字,明确说明墓主人的下葬年代、籍贯和姓名。北齐纪年墓葬的发现,在天津考古尚属首次。为建立天津地区北朝时期考古遗存的考古学年代标尺,提供了极为精准的考古学材料,揭开了天津地区北朝时期考古遗存的神秘面纱。

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混乱,人心惶惶,无所皈依;适逢佛教传入后,很快盛行民间。加之孝文改革后,摒弃原来的萨满信仰,开始接受佛教,使其在燕赵地区得到发展。

天津市大港区窦庄子出土的北魏铜观音像,为鲜卑拓跋氏北魏延兴五年(公元475年)的铜佛造像,是国内已知有纪年的较大的一件北魏造像。

河北省满城县孟村出土的北魏鎏金铜佛立像,通高35.2厘米,通体鎏金。整体而言风格较为华丽,是北魏中期佛教造像的精品。

高肉髻呈水波状,鼻梁挺直,鼻翼稍宽,大耳,短颈,面相丰圆,着袒肩式袈裟,衣纹以身体为中心呈圆弧状布列,衣襟自右掖斜搭于左肩,大腿处衣纹贴体,如出水状,两小腿处衣纹呈弧形排列。左手下垂,右手施无畏印,跣足立于莲座上,有舟形火焰背光。这种镂空火焰纹背屏极少,流行时间只有公元5世纪前后一百年左右的时间。

背光后面阴刻坐佛一尊,面相丰满,耳轮硕大,着袒右式袈裟,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握袈裟一角,坐于束腰方形台座上,头光及身光为素面,边缘饰火焰纹。

座下有一四足方床,明显继承了北魏太平真君年间铜佛像的底座样式,低矮而厚重。

但其正面及侧面足上有线刻坐佛和供养人,是北魏中期出现的新装饰样式,并成为这一时期河北铜佛像的典型特征。

背面刻“延兴五年 (475年)四月五日张次戴为佛造释迦门佛壹躯”铭文。

河北省满城县征集的北魏鎏金铜佛坐像,高18.1厘米,通体鎏金。

主尊磨光高肉髻,头顶发丝细密而齐整,面相饱满,额宽平,长眉细目,鼻梁挺直,鼻翼较宽,小口,长耳。身着通肩式袈裟,圆领上线刻卷草纹,胸前衣纹呈V字形。衣纹排列层次明显,疏密有致,刻画有力。双手结禅定印,掌心向内,捧于腹前。

颈后部位有榫孔,显示原应有背屏,已佚失。此像与后赵建武四年像及北宋村出土坐佛像相较,其坐姿、手印,发髻均相似,但衣纹流畅,颈部细长,面相更趋秀丽,年代应稍晚一些,当在十六国晚期或北魏早期。

注1:文中照片皆为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注2:文字参考展览说明等。

留言功能已开通

点击文末“写留言”,把你的想法告诉我!

如喜欢本文

请在页尾点击喜欢作者进行支持!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