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快诵网

净土法门法师:真正想成就的,除非不出头

发布时间:2024-06-05 05:20:10作者:楞严经快诵网
净土法门法师:真正想成就的,除非不出头

一个用“色”代表物质现象,一个用“相”,“相”跟“色”都是属于物质。物质从哪来的?心生的。心就是念头。科学家听到这话非常讶异: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怎么会知道?科学用了四百多年,累积到今天才发现这个事实真相;释迦牟尼佛没有科学工具,没有这些精密仪器、设备,三千年前他怎么知道的?所以科学家根据这个事实推断,他说:人可能有一种本能,从前人有这种本能,现在人把这种本能丧失掉了。这个话说得没错。

本能是什么?本能是佛。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现在变成凡夫了,本能失掉了。不是真失掉了,真失掉,你用仪器也看不到,不是真失掉,佛说是“迷失”了。什么东西迷了?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你的心不清静了。如果你能把起心动念、分别执着通通放下,你就看到了,为什么?

真心、清净心、平等心看到了。心不清静,染污了,心不平等,波动了,看不到了。所以佛用的方法不是科学仪器,佛完全用禅定、用内功,定到一定的程度,宇宙的奥秘全揭穿了,根本没有奥秘。真正见到你本性里头有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才艺、无量相好,只要“见性”,你全都恢复了。像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的,他真见性了,五祖衣钵立刻就给他了,打发他走路,叫他躲避,免得被人害死。五祖衣钵传给他了,这不服,别人不相信。惠能走了、离开了,三天之后,五祖才出房门,跟大家见面,三天走得很远了,不容易追到了,走得很远了,才向大家宣布衣钵已经走了。大家心里有数,肯定惠能不见了,一定是他拿走的。这个寺庙里头发起:追!四面八方去追,要把衣钵抢回来,这是什么?嫉妒,不服。唐朝是中国佛教黄金时代,都有这种事情,何况现在!在那个时候,毁谤六祖的人有多少?太多了!

我们要了解这些现象,真正有成就的,除非不出头;你一出头,就有别人嫉妒,就有别人障碍,就有别人毁谤,肯定的,不能够避免的,这所谓是人之常情。从前的人确实都有过很好的家教,尚且如此;现在家教没有了,贡高我慢不晓得增长了多少倍。能大师那个时候是小风小浪;现在是大风巨浪,真难!

所以,传承,确实只有极少数的人,真正发菩提心,什么样苦难都甘心情愿来承受,把我们传统的好东西传下去。好在这些典籍还存在,要有人去学,要有人去做,要有人去传。再苦,只要有坚定的信心,能恢复。但是心里要有数,恢复不在我这一代,我看不到结果,我只是把这个火苗传下去,一代一代传下去。达摩祖师到中国传六代才开花结果。在开花结果之前,惠能大师要在猎人队里躲藏十几年,修“忍辱波罗蜜”。

对于任何一个毁谤的人,没有怨恨心,受尽屈辱,对于给予屈辱这些人,还要感恩,这个不容易,这是把菩萨“六波罗蜜”做得淋漓尽致,“布施”是舍;“持戒”是断惑;“忍辱”;再大的困扰,信心坚固不动,在戒、定、慧中,等待机缘成熟,这“精进”;念念没有离开戒、定、慧,心里头一念不生就是“禅定”,不是盘腿面壁。盘腿面壁,猎人队里不要他了,这些打猎的人是叫他来服务的,给他们烧饭、给他们做工,听使唤的,把他当仆人看待,他没有地位,伺候猎人队这些人。一个明心见性的佛菩萨,受这种奇耻大辱,没有丝毫怨恨,这就是一切境缘当中不起心、不动念,这“大定”。他那个“大定”,别人看不到的,他所表现的全是“般若波罗蜜”,每天从早到晚“六度”齐修。

十五年,缘成熟了,这个风潮平静了,他出来,遇到印宗法师。印宗是个真正修行人,跟他一见面,问了他几个问题,听到答复,知道他不是凡人,就向他请教:听说有个惠能大师,十几年前得五祖的衣钵。他就问他:“是不是你?”惠能承认了,他说:“我们想看看衣钵。”衣钵一打开,真的,不是假的。惠能这个时候就在印宗座下剃度出家了,印宗是他的剃度和尚,他是印宗法师的徒弟。可是剃度完之后,印宗法师拜他做师父,他又变成印宗的老师了。“法子”,传法的老师,佛门里面这个关系是最亲密,剃度不算亲密,剃度、受戒不算亲密,那是“师父引进门,修行的个人”,对于你成就的这个老师,这是真正和尚,这叫“法子”,这个传法的人叫“亲教师”,真正和尚。我的剃度师是白圣法师,传戒师是道源老和尚,接引我入门的。我佛法从哪里得来的?章嘉大师、李炳南老居士。在章嘉大师那里三年,在李老师那里十年,这个关系我一生有没有成就。佛家讲亲疏,这个关系亲;剃度、受戒,那个疏。传法的和尚重要!

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147集2013年1月26日讲于香港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