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最近又发现几个很好的实例,证明布施行善可以帮助一个人解决问题,消除困恼获得福报。
今年二月各级学校纷纷开学之后,每天早晨笔者便经常听到隔壁邻居的小孩不断的尖声哭叫,而且夹杂着他妈妈的责骂声,有时还会伴上霹雳啪啦的鞭打声。由于连续将近一周每天都听到这种凄厉而尖锐的哭叫声,因此笔者在好奇心地驱使下,就趁这这位邻居的太太出外清扫门户的时候,问她为什么她的孩子每天早晨都要大声哭闹,到底是发生什么事。结果才知道,原来是她最小的一个男孩,今年要他到幼稚园念书,没想到竟然不愿意上学,而且不管是好言相劝或怒责打骂,他都只想在家,不愿上学。因此每天都要劳动娃娃车的保姆和司机两人合力押解才能上车,使她这个做妈妈的气得半死,真不知怎么办才好。
笔者听后就建议她,孩子第一次上幼稚园开始的几天,妈妈最好能陪他到幼稚园,慢慢帮助他适应环境,如果孩子适应有困难,还应该特别商请幼稚园园长和孩子的老师,多多给他照顾和辅导,这样相信便可以解决这一类的问题。这位邻居表示,这些方法都已经试过好几次,可是似乎都没有什么帮助,实在很伤脑筋。笔者接着就向她表示,如果这些应有的努力都无效,那么不妨尝试一下因果的方式,说不定会有帮助。一个人如果多行善,则可以消解冤孽,减少业报的程度,因此往往可以有效地帮我们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
她说她的先生平常也喜欢捐款建庙,及支持政党的许多活动,照理说也作了不少的善事,没想到孩子却这么不听话。笔者问她,她先生捐款行善都使用什么人的名义,她说一向都是用他自己的名义。笔者向她表示,由于她先生平时热心公益,功德不少,因此他的事业生意兴隆,做得很成功,这是他应有的福报。然而因为不曾使用孩子的名义行善,孩子如果有问题,仍然会令父母感到操心和困扰。因此如果要避免这些困难则应当替他孩子布施,因为“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造功各人得”。孩子现在还无力行善,父母便应该以其名义替他布施做功德,这样才能更平安顺利。她听了以后随即捐了一千元参加一个慈善团体,其中五百元使用其儿子的名义,其余则以全家的名义合捐行善。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