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快诵网

《第十八愿善导释》 39 天亲菩萨是如何解释念佛的

发布时间:2023-09-20 05:19:48作者:楞严经快诵网
《第十八愿善导释》 39 天亲菩萨是如何解释念佛的

第三节 天亲菩萨释“念”为称名念佛

我们这个法脉,由龙树菩萨下来是天亲菩萨,天亲菩萨对这个法门主要的著作就是《往生论》。其实“称名念佛”也是《往生论》的核心骨干。《往生论》的显义,也就是从字面上看,是强调观察、观想极乐世界依正二报的庄严;但其隐义,也就是文字背后的含义,其实是在强调称名念佛。所以,天亲菩萨也是注重、强调回归到称名念佛的。根据在哪里?就在下面的两段法语。这两段法语虽然简短,但是言约意丰,背后的含义很广,而且对我们这个法门很重要,因此这次就临时举出这两段法语并做了补充讲义,讲义题名“称名即是如实修行”(见附录四)。

这两段法语是说“称名即是如实修行”。念佛法门之所以称为易行道,就在于: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就完全具备了往生的正因、正业,就完全拥有往生极乐世界的功德资粮。方法很简单,而且能够获得“现当二益”。所以,对我们这个法门来讲,称名的本身就是“如实修行”,就是真正的修行。反之,如果发愿往生净土,但并不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就不是如实修行。

《往生论》言(《圣教集》214、284页):

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又言(《圣教集》225、331页):

称如来名,依如来光明智相修行。

这两段法语的意思一样。

此文教理,可谓本宗宗骨,简要不繁。

我们这个法脉的传承祖师,在他们著作中核心的地方,都是净土宗的骨干、骨髓,就好像第一段法语短短四句二十五个字,可说简洁扼要,不繁杂,不繁琐。这二十五个字简短浅白,一看就念得出来,但看了似乎了解,又似乎不太了解,好像简单,又好像不那么简单。但是,如果了解它的含义,就会觉得它是简单的,意义是很浅显的。

只要从字面读下来,顺着字面去理解,其实是很容易领悟的。

1977年,我在佛光山出家,那个时候读到《往生论》,觉得诗偈很优美,意境很高超,因此很喜爱,就把它背下来。当初读的版本是木刻版,没有分段,也没有标点,当然也没有边注、眉注和重点提示,只觉得意境很好,就试着做大纲小目,但那是将近三十年前的事,所做的现在也已不在了。那时对这句“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似乎有某种理解,但总觉得似懂非懂,好像雾里看花,不是很透彻。那时因为还没专修,还在杂修阶段,修行虽也偏于净土法门,可是还没接触到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那个时候出版的《往生论》有单行本,尤其是《净土十要》中也有收录,只是那时善导大师的《观经疏》在台湾的单行本很少。当时对这段法语印象比较深刻,隐约觉得这一段很重要。而现在已能够掌握它的要义,当然已晓得这段真的很重要,是本宗的骨髓。

举出本愿称名,是如实修行,易行功高,平生业成,不断得证。

这段法语完全契合根本愿,即第十八愿所强调的“乃至十念”——专称弥陀佛名。因为“乃至十念”是往生的正因、正业,也是阿弥陀佛正觉之身所换来的,所以举出“本愿称名”,而且标示出“如实修行”。反之,要想往生净土却不专称佛名,就不是如实修行。

“易行功高”,“称彼如来名”的本身是易行的法门,就像龙树菩萨所讲的“念我称名自归”是易行道;“易行”本身又是“功高”,功德殊胜高超。为什么?“平生业成”“不断得证”。专称弥陀佛名的念佛人,还没到临命终时,就确定必能往生极乐世界;还没有断除烦恼,就肯定可以证入涅槃。

《论注》于此,有“破暗满愿”之释、“实相为物”之议、“三不三信”之辨、“名体相即”之论。一论喉襟,三经眼目,群生升沉,亦系于此,宜详参究。

这段法语的重要性,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里特别以四个主题来发挥:也就是“破暗满愿、实相为物、三不三信、名体相即”。也就是昙鸾大师解释这句名号所含具的光明有破暗满愿的功能,能破众生无明之暗,能满众生往生成佛之愿;同时又阐释这句光明名号是实相身,也是为物身;劝勉我们要具足三信,也就是一个信,就是信受弥陀救度而不要怀疑,为什么?因为名即法,也就是名体相即不离。

这段精辟的解释,是很难得、很不容易的发挥,如果没能体会天亲菩萨所写《往生论》的用意,没能体会《往生论》的精髓,没能体会弥陀的悲心、名号的功德,是不可能作出这样的解释的。所以,昙鸾大师被称为“鸾菩萨”“神鸾”或“不测之人”,就是他的智慧、学识、修证不同寻常。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