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了解金刚经六祖囗决时,需要让我们对金刚经有好的了解,这样我们才能对经文有更多的见解,也是能让我们明悟其中的道理,使我们能够见识到经文的智慧,从而能让我们拥有好的感悟。
1、〖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一切发菩提心的人。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须菩提见一切众生躁扰不停。犹如隙尘。摇动之心。起如飘风。念念相续。无有间歇。问欲修行。如何降伏。
2、〖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前念清净。后念清净。名为菩萨。念念不退。虽在尘劳。心常清净。名摩诃萨。又慈悲喜舍。种种方便。化度众生。名为菩萨。能化所化。心无取著。是名摩诃萨。恭敬一切众生。即是降伏自心处。真者不变。如者不异。遇诸境界。心无变异。名曰真如。亦云外不假曰真。内不虚曰如。念念无差。即是降伏其心也。(不虚一本作不乱。)
3、〖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
卵生者迷性也。胎生者习性也。湿生者随邪性也。化生者见趣性也。迷故造诸业。习故常流转。随邪心不定。见趣多沦坠。起心修心。妄见是非。内不契无相之理。名为有色。内心守直。不行恭敬供养。但言直心是佛。不修福慧。名为无色。不了中道。眼见耳闻。心想思惟。爱著法相。口说佛行。心不依行。名为有想。迷人坐禅。一向除妄。不学慈悲喜舍智慧方便。犹如木石。无有作用。名为无想。不著二法想。故名若非有想。求理心在。故名若非无想。烦恼万差。皆是垢心。身形无数。总名众生。如来大悲普化。皆令得入无余涅槃。(云多沦坠一作坠阿鼻也。)
4、〖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众生佛性无有异。缘有四相。不入无余涅槃。有四相即是众生。无四相即是佛。迷即佛是众生。悟即众生是佛。迷人恃有财宝学问族姓。轻慢一切人。名我相。虽行仁义礼智信。而意高自负。不行普敬。言我解行仁义礼智信。不合敬尔。名人相。好事归己。恶事施于人。名众生相。对境取舍分别。名寿者相。是谓凡夫人四相。修行人亦有四相。心有能所。轻慢众生。名我相。恃持戒。轻破戒者。名人相。厌三涂苦。愿生诸天。是众生相。心爱长年。而勤修福业。诸执不忘。是寿者相。有四相即是众生。无四相即是佛也。
5、〖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佛言虚空无有边际。不可度量。菩萨无住相布施。所得功德亦如虚空。不可度量。无边际也。世界中大者莫过虚空。一切性中大者莫过佛性。何以故。凡有形相者。不得名为大。虚空无形相。故得名为大。一切诸性。皆有限量。不得名为大。佛性无有限量。故名为大。此虚空中无东西南北。若见东西南北。亦是住相。不得解脱。佛性本无我人众生寿者。若有此四相可见。即是众生性。不名佛性。亦所谓住相布施也。虽于妄心中说有东西南北。在理则何有。所谓东西不真。南北曷异。自性本来空寂混融。无所分别。故如来深赞不生分别也。
6、〖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色身即有相。法身即无相。色身者。四大和合。父母所生。肉眼所见。法身者。无有形段。非有青黄赤白。无一切相貌。非肉眼能见。慧眼乃能见之。凡夫但见色身如来。不见法身如来。法身身等虚空。是故佛问须菩提。可以身相见如来不。须菩提知凡夫但见色身如来。不见法身如来。故言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色身是相。法身是性。一切善恶。尽由色身。不由法身。色若作恶。法身不生善处。色身作善。法身不堕恶处。凡夫唯见色身。不见法身。不能行无住相布施。不能于一切处行平等行。不能普敬一切众生。见法身者。即能行无住相布施。即能普敬一切众生。即能修般若波罗蜜行。方信一切众生。同一真性。本来清净。无有垢秽。具足恒沙妙用。
在我们去修行金刚经时,需要的是让我们拥有一颗敬畏的心,这样才会让我们对金刚经的作用有好的感触,也是能够使我们拥有好的修行。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