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快诵网

戒除骄慢

发布时间:2023-03-05 15:08:19作者:楞严经快诵网

  正如法师:戒除骄慢

  经文:“汝等比丘,当自摩头,已舍饰好,着坏色衣,执持应器,以乞自活,自见如是。若起骄慢,当疾灭之。增长骄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况出家入道之人,为解脱故,自降其身而乞耶。”

  上一段经文讲“包容不嗔”。一般说来,人们生嗔发怒都是有原因的,因此,经文的侧重点在于“被辱不嗔”。“被辱不嗔”一般又被认为是针对于“弱势群体”而言,针对于所谓的“被欺负者”而说。在古代那种法制不健全的社会,“弱势群体”想要相对地平安生活着,确实多多少少需要有“被辱不嗔”的思想。

  社会“弱势群体”“被辱不嗔”,以减少屈辱在最小程度。那么,社会“强势者”对“弱势群体”就可以随意、变本加厉地发嗔?这显然也是佛教所要反对的。佛在上一段经文中也已说到:“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又说到“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等,这都说明了“有力大人”这一社会“强势者”也要忍辱不嗔。这也说明了人人都必须从本位下手,去除潜伏在内心的嗔这一根本烦恼。只有社会全体大众人人“包容不嗔”,实现和谐相处,这才是我佛说“戒嗔”的意义之所在。

  为了进一步强调“强者不嗔”,保护“弱势阶级”,所以,接下来,佛又讲“戒骄慢”。戒骄慢,更多的是对于社会“强势者”而说。因富而骄,因权而骄,乃至因有文化而骄,等等,无疑他们就是社会“强势”的代表者。从某个角度说,对他人生嗔发怒这里头也有骄慢的成份。但是,骄慢的心理与嗔恚心态还是有区别。

  一、骄慢怎么讲?

  我们明白,骄的意思是“自己以为自己了不起,比别人强,看不起别人”。比如有成语说:“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慢的意思,我们也知道,那就是形容一个人态度冷淡,没有礼貌。骄慢,在汉语中可以组成一个词组使用,意思就是傲慢。但是,在佛法中“骄”与“慢”的含义还有所不同。

  骄,在唯识宗“五位百法”中属于“随烦恼”之一。《成唯识论》卷第六说:“云何为骄?于自盛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能障不骄,染依为业。”意思是,对于自己的长处,心生执着,从而陶醉、骄傲。它能够障碍“不骄”,生长染污不净之法,这都是它的作用。

  为什么会有骄傲心态呢?依唯识学说称有八种原因而让人产生骄傲心态。它们是:

  (1)盛壮骄:因身强体壮精力旺盛而骄傲。

  (2)姓骄:因种姓、人种、血缘优越而骄傲。

  (3)富骄:因财物富裕而骄傲。

  (4)聪明骄:因聪明贤慧而骄傲。

  (5)色骄:因容貌端正而骄傲。

  (6)寿命骄:因寿命长而骄傲。

  (7)行善骄:因行善修德而骄傲。

  (8)自在骄:因事情顺心、心情自在而骄傲。

  (1)盛壮骄,这在动物界是最常见的一种。看《动物世界》节目便有深刻了解。动物就是以体力暴力称王称霸一方。(2)姓骄,生在贵族种姓家庭,这也有了骄傲的本钱。虽然现在社会比古时代文明许多,但是因种姓、肤色、性别所造成的等级在世界各国还是存在,并且在人们潜意识中存在。都是美国公民,可是有些黄种人在白种人面前就自觉矮人一级。种姓,在古印度就是地位阶级的象征。如今印度社会仍然有森严的种姓阶级观念。(3)富骄,古往今来,许多人不择手段掠取财富就是为了实现“富骄”梦。孔子说: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富而不骄傲,这个修养本来不容易,但是,比起“贫而无怨”来容易些,所以说易。的确,有许多人财富多了地位高了反而能平易近人,没有架子,“富而无骄”。然而,这毕竟还是不容易,所以自古就有“贫戒怨,富戒骄”的古训。

  (4)聪明骄,没有文化很苦恼,掌握了一些文化知识便又骄傲自满,觉得自己了不起。无知迷惑烦恼障。学会了知道了,而又生执着,陷入于所知障。(5)色骄,人长得漂亮,身材好,这自然也产生骄傲,是难免的。(6)寿命骄,长寿这也是骄傲的资本。短命,会被人瞧不起。(7)行善骄,行善作好事帮助他人本是件好事,但是,因此而骄傲,“好事就变坏”了。作好事本是好事,但是,许多人在这里头不知不觉中也弄起了名利来,结果好事成坏事,违背初衷,造下恶业。(8)自在骄,事情顺心,心情自在,因而骄傲,这就叫自在骄。这里说的“八骄”只是概括。

  依唯识学说法,慢是众生的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共称“六根本烦恼”。《成唯识论》中说:“云何为慢?恃己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什么是“慢”呢?慢,原来是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比较后,认为自己比他人强,于是傲慢,看不起他人。傲慢能障碍“不傲慢”,同时还能产生痛苦,这是它的作用。傲慢,带来的实质上的是痛苦的。千万不要以为他傲睨自若,不可一世,实则悲哀。读莎士比亚作品:《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的人们对那句:“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的名言应该印象深刻。其实,老祖宗也早就告诉我们,慢要曼,不可慢矣。曼,意为柔美,多美好的一个字眼,就同竖心旁组成慢,多好的一个预警字儿。不曼而慢,那决定不柔不美了。

  说慢,就是傲慢,很简单。但是,从唯识学看来,还有些盘根错节。据《俱舍论》卷第十九说,有七种慢的分别。七种慢是:“一慢、二过慢、三慢过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初看这段文字容易搞懵,解释一下还是可以理解。

  (1)慢,有两种原因造成,①认为自己胜过他人因而慢。这是很自然,谁叫我比你强?②认为自己与他人条件相等而生傲慢。这有些勉强,但现象还是很普遍。

  (2)过慢:也有两层含义,①认为自己与他人条件相等,而强说自己胜过他人。两个条件相等,但甲还向大众鼓吹比乙强。②自己不如他人,而又说自己同他人一样。来个平手,谁知也是“过慢”了。

  (3)慢过慢:自己完全不如他人,反说自己胜过他人。几乎是无颜。

  (4)我慢:执着“色受想行识”五蕴组合的这个身体为我,而产生傲慢。有我便有我慢,这是慢的根本原因。

  (5)增上慢:未证果而谓已证果,或已证少份果而说证得圆满菩提。说的是假造文凭,假造学历一类的。这也归属慢的范畴。

  (6)卑慢:①对于自己同他人的差距相当大,却说自己比他人差一点点。虽然骄慢,但还有点谦卑,不好意思,这叫卑慢。②承认自己同他人的程度的差距很大,但又不肯虚心向他人学习,这也叫卑慢。

  (7)邪慢:自己邪见还以为正见,自己缺德而以为修德,自己无德而以为有德,等等。

  《俱舍论》卷第十九中,还提到九种慢。九种慢是从前七种慢中分出的,内容大体相同。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明白“骄”与“慢”是有区别的。第一点区别是,骄是“二十随烦恼”之一,而慢是“六根本烦恼”之一,骄的心理是从慢的心理中所派生。第二点不同是,骄是指自己对自己的长处而产生骄傲;慢则是通过自他比较而产生。

  二、骄慢的过失

  谦虚骄傲,诚实虚伪,勇敢懦弱等等,说的都是人的性格特征。人的性格就是由许多性格特征所组成的统一体。按佛法说,一个人的性格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它逐渐而成,无始无明迷惑颠倒而来。有些性格特征,通过后天不断薰习成性,则成“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偶然一时表现的个性,不能视作是他的性格。只有经常性、习惯性表现的个性,才是他的性格。不良的个性,一时性的表现也好,习惯性的表现也罢,那都是烦恼的表露。佛告诉我们,固定成形的性格,虽然不易改变,但是,也不是一成不变,否则,成佛并不可能。只要我们认识到它的错误,努力修正,是可以培养出良好的性格。佛说,众生可成佛,就是这个道理。通过修行,将凡人的性格塑造成佛。

  一个人的性格所表现出来的也就是个性心理特征。骄慢,就是一种不良的个性心理特征。按佛教术语称,它有过失。现在,佛陀明白地告诉我们要戒除。本段经文中,佛说为“解脱故”,这也就是为什么要戒除骄慢的一个最根本原因。下面,为了加深了解骄慢的危害,我们对骄慢的过失作些说明。

  (一)骄慢是污染之法

  《成唯识论》卷第六中说:骄以“深生染着”为性。性,指本性、本质、特性。骄的本质,就是污染不净的,本身就是恶法。我们说,这个人很傲慢。这个傲慢,就是贬义词。按佛教说法,就是“染污不净之法”。所以,唯识学将它们归类为烦恼法。慢是六根本烦恼之一,而骄则是二十随烦恼之一。烦恼,在佛教中是指众生不良心理的总称。这些不良心理能够恼乱众生的身心,并且能够造惑结业又产生污染不净之法,造成痛苦。又,在各种心理作用中,觉悟为佛教最高目的,而妨碍实现觉悟的一切精神作用,都可以称为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这六类是一切烦恼的根本,因此,称六根本烦恼。随烦恼,是依根本烦恼而生,或者说它与根本烦恼同类等流,同是烦恼,但比根本烦恼要轻微些,所以,称忿、嫉、诳、骄等二十种为二十随烦恼。

  (二)骄慢能障谦恭

  骄慢,就是不谦虚,骄慢与谦虚是对立的,所以,《成唯识论》中说:骄“能障不骄”,慢“能障不慢”。人们一旦戴上了傲慢的高冠,给人的形象就是不谦恭。一个骄傲无礼的人,人们自然不喜欢见到他。傲慢障碍人性谦恭的优点。

  (三)骄慢生苦为业

  《成唯识论》中说:慢以“生苦为业”。业,这里意为作用。产生痛苦,这是慢的作用。骄慢,本身是染污的,并产生负面作用,甚至造成痛苦的结果。高老先生和高老太太在看电视剧,突然高先生说:

  “这个电视剧编得太差了,我来编剧一定比他强!”

  高太太对高先生说:“你小学文凭都是假的,你还会编电视剧?”

  高老先生最忌讳说他“小学文凭假的”,现在一听老伴说他,“小学文凭是假的”,让骄慢不得,这气啊,本来看这电视剧憋得一肚子气,现在听这话更气,于是骄慢且大声地说:“我明天就编给你看…”高老先生话还没说完,只见他傲气冲冠、讲话用力过度,血压上升,脑血管堵塞,送往医院,途中一命呜呼!

  “天地虽阔,何无一人也!”三国人物祢衡一见到曹操便仰天长叹:“天地虽大,怎么没有一个人?”典型的目中无人。自称“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上可以致君为尧、舜,下可以配德于孔、颜。”的祢衡,终因“狂病”而被黄祖所杀。呜呼哀哉!傲慢污染,污染情感,障碍进步,招致失败,产生痛苦,甚至足以危害生命。

  世俗上所谓的“骄傲使人失败”,“骄傲使人落后”,或者“骄兵必败”等,说的都是它的不良结果。

  (四)骄慢障碍解脱

  解脱,意思是指由烦恼束缚中解放,超脱迷苦的境地。从广义上讲,是指摆脱世俗上的任何束缚,于宗教精神上感到自由。在佛教中,解脱还有种种之区别,若从三界中获得的解脱上讲,则有欲缠解脱、色缠解脱、无色缠解脱;如果从修习所断的烦恼的不同的方面讲,则有见所断烦恼解脱、修所断烦恼解脱等。但一般情况下,解脱是指断绝生死原因,不再业报轮回。它同涅槃、圆寂意义相通。

  骄慢障碍解脱,有骄慢就无法走上解脱大道,到达涅槃彼岸。所以,“为解脱故”,必须戒除骄慢,这是很自然的。众生有我,因而有慢。我慢由于无明而增长,从而走向了众生生死轮回之路。它是众生生死轮回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读到《华严经·十地品》时,便有这方面的认识,经中说:“所谓业为田,识为种,无明暗覆,爱水为润,我慢溉灌,见网增长,生名色芽,名色增长生五根,诸根相对生触,触对生受,受后希求生爱,爱增长生取,取增长生有,有生已于诸趣中起五蕴身名生,生已衰变为老,终殁为死,于老死时生诸热恼,因热恼故忧愁悲叹,众苦皆集。”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十二缘起循环,因而众生生死轮转无有停息。其中,作为行支部分的我慢的不断溉灌,更促使众生生死轮回的流转和生命的向下沉沦。因此,我慢的铲除自然有利于生死的解脱。

  《大方等大集经》中告诉我们:“永断习气,推骄慢山”,才能“拔生死树”,“除无明暗”。骄慢的形态就好比一座高山,因此,说骄慢时常以山来形容。《释门归敬仪》中说到:“慢山上耸,俯视于人物。”这座可怕高山,它表现了人们精神世界的烦恼,它压垮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它障碍了学者前进的步伐,它阻挡了行者解脱的道路。所以,必须铲除。

  三、除骄慢方法

  如何铲除这座“骄慢大山”?这自然成了佛门弟子在修行路上急需找到的答案,也是佛陀必须要教导大家的问题。这段经文就这样应运而生。佛说:

  “汝等比丘,当自摩头,已舍饰好,着坏色衣,执持应器,以乞自活,自见如是。若起骄慢,当疾灭之。增长骄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况出家入道之人,为解脱故,自降其身而乞耶。”

\

  这段经文,佛陀教导我们从两个方面下手,来铲除这座骄慢大山。它是:(1)自我反省除骄慢;(2)为解脱故去傲慢。

  (1)自我反省除骄慢

  人们之所以骄慢,经中告诉我们那是因为人们不明白自己,没有弄清楚自己,当然,至少修行者是这样。我活了一辈子怎么会不明白自己?也许你明白自己,但当你骄慢的时候,就在那一刹那间你还是迷失了自己。不是有“得意忘形”之说。得意于“富骄”而忘其所以。但是,人们一旦真正认识了自己,也就不骄慢了,对一个人来说没有什么好骄慢的。你明白你是属于高尚人物,你是不敢骄慢的,你骄慢,就不是高尚了。你清楚你是总统,你也不能骄慢,骄慢有失身份。作为一个修行人,他明白自己的身份,明白自己本来是搞包括除骄慢在内的这一行业,他是不骄慢的!

  经文:“汝等比丘,当自摩头,已舍饰好,着坏色衣,执持应器,以乞自活,自见如是。若起骄慢,当疾灭之。”

  比丘,是出家人,当然是以灭除包括骄慢在内的所有烦恼为急务。断除骄慢是比丘必修的课程之一。如果比丘一旦骄慢,当然比丘还是在修行过程,还会有骄慢心理发生,有骄慢是正常。但是,当发现骄慢时,应当立即①“当自摩头”;②看身上“已舍饰好,着坏色衣”;③看手中“执持应器,以乞自活”。比丘从这三样最容易看到的摸到的地方下手,当下便找到了自己,明白到自己的身份,“骄慢当疾灭之”,骄慢很快就被消灭了。

  “当自摩头”。摩,是抚摩。“摩头”,就是用手轻轻按着头,并来回移动。摸摸自己的光脑袋,父母给的最宝贵的头发都剃掉不要了。在古时候,头发剃光,就等于杀头。这是个相当严重的问题。大家看《三国演义》,曹操损害农民麦田,就以割断头发以表砍头。头发剃掉,等于砍头,这也等于说过去的我已死,现在的我是重生,生命重新开始。出家人光头就取这个意含。有些女孩出家,虽意志坚强,但落发那一刻仍不免眼红泪下,可想感触深切。摸摸自己的光头,我生命都不要了,生命都舍弃了,生命都可以放下,那我还傲慢?真不应该。当清醒摸准这个光头,的确有许多不良的事情不会发生,也不会被误引而走向错误。

  头发剃光,又等于是自己给自己判刑改造,后来在中国判刑劳改的人也学着剃光头,是否也有这含义?但比丘剃光头,就是象征“修行改造”。修行就是改造,由凡人改造成佛。摸摸自己的光头,原来自己是在“修行改造”,改过自新,重新做人,还敢骄慢?又犯错误?改了又犯,犯了又改,那何时才能改造成功?!

  出家人把头发剃掉,剃得光光的,还有一层意思,那是表示“剃去”烦恼。剃去八万四千头发丝,象征断除八万四千烦恼。所谓“金刀剃下娘生发,除却尘劳不净身”。上面我们谈到:骄慢就是烦恼之一。头发又是我们最好的严身装饰物,现在也不要了,放下色身相,统统放下,骄慢放下。通过“摸光头”,这是比丘确认身份,自我反省去除骄慢的重要的第一步。

  第二步,看一看自己身上“已舍饰好,着坏色衣”。“坏色衣”,梵语叫做“袈裟”。比丘穿的衣服叫袈裟,现在汉地僧人一般在法会时才穿,成为“礼服”,且颜色、质料、制法等都有了变化。原始比丘穿的袈裟,是由破旧衣服、或破碎布块做成,因此一件袈裟中有许多不同颜色的布,而且这些布的颜色,都已脱变成不像颜色了,布的颜色已经不是原来的颜色,己经不是原来的正色,这样的衣服就称为“坏色衣”。现在,我们汉传比丘披的袈裟,虽然已经不是这个样子,已经演变了,但仍然保留由许多块布料制成。有关后世制造袈裟的颜色、质料、制法等都有一定的规定,这里就不多谈。

  袈裟,就是原始比丘的衣服,但与一般人的衣服不尽相同。尊重袈裟有许多功德。根据佛经说法,它有“五德十利”。这里也顺便说说。据《悲华经》说,袈裟有五德,这是:

  ①佛弟子恭敬尊重袈裟,一定能证得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果位而不退转。②人、天、龙、鬼、神等,能恭敬尊重袈裟,则于三乘果位中得不退转。③人、鬼、神等受饥渴、贫穷等所逼迫,若得袈裟少分,便能获得丰富饮食。④若有众生共相冲突,发生战争,念及袈裟,便生慈悲,解除怨恨对立。⑤若有人“持此袈裟少分”恭敬尊重,则能度过灾难。

  依《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五说,袈娑则有十利,十种利益:

  ①穿着袈娑能远离羞耻,具足惭愧,修行善法。

  ②远离寒热、蚊虫、恶兽,安稳修道。

  ③现沙门出家之相,见者欢喜,远离邪心。

  ④袈裟是人天宝幢之相,恭敬尊重可生天上。宝幢,又称法幢,上面常以诸宝装饰,是庄严殿堂的旗帜。人天宝幢,又指人天师表。

  ⑤穿着袈娑心生宝塔想,殊胜庄严,生诸福德。宝塔,指以珍宝装饰之塔,亦是对佛塔之美称。据《法华经·见宝塔品》记载,有一座宝塔在佛陀面前从地涌出,住于虚空之中。这座宝塔有五千栏楯,千万龛室,无数幢幡,幡盖由七宝合成,殊胜庄严。

  ⑥见袈裟坏色,能离财色名食睡五欲想,不生贪爱。

  ⑦提醒穿袈裟者永断烦恼而作良田,利乐群生。袈裟由一块块小布制成,其条形相好比世间良田。良田可以生产粮食养育众生肉身,袈裟之田可以出生福德善法,养育法身慧命。因此,袈裟又有一个美好的名称叫“福田衣”。

  ⑧穿着袈娑,能消除罪业,增长十善。

  ⑨袈娑良田,能生菩提资粮。

  ⑩袈娑如铠甲,烦恼毒箭不能害。

  出家为比丘了,世俗人常说我们:好吃的不能吃了,好看的不能看了,好享受的也不享受了。我们又好穿的也不穿了,该打扮也不打扮了,“已舍饰好,着坏色衣”,已经舍弃世俗所谓的漂亮的时尚的服装和珍珠首饰打扮,穿上“坏色衣”,降低身份,目的为了消除贪爱,还有为了消除傲慢。当然,现在僧人的服装发生了变化,但是,消除傲慢则不变。为了提高警惕,出家人必须养成经常看看自己身上的服装。

  第三步,看看自己手中“执持应器,以乞自活”,乞丐一个,如此身份,岂能傲慢?

  “应器”,梵语钵多罗,汉译叫“应量器”,俗称钵盂,是出家人盛饮食的器具,一般圆型、稍扁、腹大、上下略小。钵盂的材料有两种,铁制成的,称铁钵;陶土制成的,则称瓦钵、泥钵、土钵。钵盂的颜色,只能用赤、黑色,不得用青、黄、白、紫等鲜艳色彩。钵盂的容量,是依照使用者的食量大小而定,因此,称应量器。又,含有比丘理应受到大家供养之意。

  梵语比丘,译成中文,又叫乞士。这是文雅称谓,其实说白了就是乞丐的意思。现在,你看看自己,本来是王子不做,释迦佛本是王子,现在手持“应器”,向人要饭,以维持生命,做起乞丐,“自见如是”,看看自己这种情形,“若起骄慢,当疾灭之” ,如果说还会生起骄慢,那么骄慢应当赶紧消灭,骄慢应该很快被消除。

  比丘称乞士,而不叫乞丐,两者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第一,比丘不是以乞食为职业,不积蓄除“三衣一钵”外的任何财物。第二,比丘乞食有一定的规矩。按“十二头陀行”说法,有“常行乞食”,就是对于所得到的饮食,以平常心行对待,不能有好恶的想法。有“次第乞食”,就是沿街依次第不择贫富平等乞食。有“受一食法”,就是一天食一餐,不贪。这是比丘乞食的基本要求。

  一个人的服装穿着、社会身份确定,的确能够影响一个人。就以出家人为例,头光光,身穿和尚衫,的确对出家人的思想行为有影响。我们从“头光光,身穿和尚衫”以来,比如乘坐公共汽车,见到身旁有老弱病残人士站着,我们看到自己的和尚衫,想及出家身份,尽管我们也很疲倦,但是我们会自动向他们让座。“瞻前顾后轻移步”,从看前面突然要往后看时,我们也会轻轻地移动脚步缓慢转身。向左右看时,我们还要“左右回施半展眸”等等,规矩挺多。

  当要骄慢,想起自己是出家人,众生个个都是佛时,得罪不起,当下即除骄慢。认识自己的身份来消除骄慢,的确是个好办法。我是三宝弟子,谨守三宝的教导,断恶行善,除烦恼证菩提,为三宝争荣光,“若起骄慢,当疾灭之”。“自见如是。若起骄慢,当疾灭之”。

  “自见如是”一句,按《佛遗教经论疏节要》说法,是“智慧成就”。智慧,有觉察反省、断恶修善的能力。看似简单的摸摸光脑门,看看僧装,而能起觉察作用,而去除骄慢,确实还是需要很高的智慧、很高的悟性、很高的道德观念,很高的团体意识。这里头所表现的,就是“智慧成就”。简简单单的“自见如是”四个字便告诉人们要修习智慧,提高悟性,“常当惭耻”,心存道德,才能够迅速反省,回光返照,戒除骄慢。

  (2)为解脱故除骄慢

  经云:“增长骄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况出家入道之人?为解脱故,自降其身而乞耶。”

  一旦生起骄慢,就应当马上予以消除。如果不消除,还让骄慢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或者骄慢越来越大,这就叫“增长骄慢”。完了!“增长骄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宜,意思是适宜、相宜。白衣,古印度世俗人崇尚穿白衣。因此,佛经常用白衣,泛指世俗人。有骄慢,这对世俗人来说是难免的。但是“增长骄慢”,也是世俗人所不适宜的,是世俗人所不高兴看到的。大家都熟悉这些平常用语,诸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骄兵必败”、“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等等,都说明了骄慢确实为世人所讨厌。讨厌他人骄慢,自个难免骄慢。

  我们看《易经》六十四卦中,只有一卦--六爻全吉,其它没有一卦全好。这是很特殊的一卦。这六爻全吉的一卦,就是“谦卦”。可见“谦卦”的特殊意义。卦文说:“满招损,谦受益。”满,谓自己学问已经爆满,没有办法再添加了,意思是天下学问都知晓,这种态度就是骄慢。骄慢必然招至损害,谦虚自然受益。道家老子向世人展示宝物:“我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世人以为金银真珠是宝,在老子看来世间一切宝物都没有比这三样更宝。这个“不敢为天下先”,说的就是谦卑、谦虚。理想、创意等可以为天下先,但是骄慢不得,老子都不敢,你敢!孔夫子在《论语》中也讲述:“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何为君子?这里有三个标准,其中一个标准就是不敢骄慢。为人谦虚不骄慢, 这是世间圣贤共同遵循的。所以,佛说,骄慢,或增长骄慢,尚且不是世间人所适宜、所鼓励的。“何况出家入道之人?为解脱故,自降其身而乞耶。”

  “出家入道之人”,出家入佛道修行人,为了解脱生死痛苦烦恼,“自降其身”,自己降低自己的身份而为乞丐,不应该有骄慢。为什么出家人要饭当乞丐?是为了降低身份,为了去除贪心,也是为了消除骄慢。佛在世时,出家人中,有许多是王族出身,也有许多是婆罗门等贵族出身。他们为了解脱,为了修行,统统降低身份,变贵族身份成乞丐身份。要饭当乞丐,这在当时社会应该是生活在最低层的民众,身份当然低。看来,出家人特意降低身份,其中有一重要意义那就是为了消除骄慢。

  比丘托钵乞食,现在东南亚一些国家还保留这一传统。中国僧人早已是从事劳动生产,自给自养,以免招来社会讥谦。中国僧人自力更生,自起伙食,但“为解脱故”,一样戒除骄慢。戒除骄慢的精神没有变。

  出家为解脱故,不敢傲慢。不要说不如对方不能傲慢,就是证得果位也不敢傲慢。《金刚经》中佛问:“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陀洹能不能想“我证得须陀洹果”吗?你看须菩提是怎么回答的?须菩提言:“不也!”不这样想。虽然,证得须陀洹果,但从不执着。正因为没有执着,因而不标榜不骄慢。

  我慢是慢之根本,断我慢则除一切慢。

  四、我不敢轻慢

  佛陀舍弃王位出家,托钵乞食,“自降其身”,自动放弃社会最高阶层的太子身份,当“乞士”比丘,身份比平民还要低,放低身段,这其中一个意义就是为了去除骄慢。我是比丘,我不敢轻慢。

  佛教徒都知道拜佛,也都有拜佛的经验,而大多数佛徒每天都有拜佛的常课,更有佛徒以拜佛为修行功课。至于为什么要拜佛?拜佛人常说,“那是消业培福开智慧”的法门。其实,拜佛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去除骄慢。

  拜佛,我用我吃饭用的手去接对方走路的脚板,我俯低我尊贵的高高在上的头抵触到地上拜你,用这种方式就是形象地告诉拜者要去除我慢。这是最典型的谦卑。拜佛礼佛,天天拜佛礼佛,恭敬虔诚得不得了,但是心中骄慢有没有减少?心中骄慢有没有消除?这不得不引起反思!否则,就是被莲池大师说中了:“五体虚悬空费力,骷髅磕破也徒然。”通过礼佛,这便是一堂“除傲慢”的品德教育课。在佛教中每尊塑像每样法具每种仪规,那都是一种教育。

  说起“我不敢轻慢”,让我们想起了佛教中在这方面最典范的一位人物,那便是《法华经》中的常不轻菩萨。在《法华经·常不轻菩萨品》中佛说,在“乃往古昔”,威音王如来时代的像法期间,有一菩萨比丘名常不轻。这位常不轻比丘,后来成佛了,就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能够成佛呢?在《法华经》中,我们得知这与常不轻比丘的修行有关系。常不轻比丘修什么法门?这从他的名号中就告诉了我们一切。

  他“以何因缘,名常不轻?”佛告诉我们,“时有四众,计着于法。”当时,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人等“计着于法”,理论多于实践,或光有理论没有真修,沉迷于纸上谈兵滔滔空谈。而他呢!凡遇见“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悉礼拜赞叹。”并且说“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为什么呢?常不轻说,“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他不仅这样,还前往各地向以上四众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常不轻比丘用实际行动来影响他们,但是,许多人便不领情,还以为他神经有病。还有人骂他“白痴无智”。而常不轻比丘,遭受如此恶言羞辱,心仍“不生嗔恚”,更加礼拜赞叹对方。更有甚者,“或以杖木瓦石”打他,他虽然远走躲避,但犹高声唱说:“我不敢轻慢你们,你们都能作佛。”就因为这样,他被“号之为常不轻”!释迦佛祖的前身是这样修行的。

  经中特别讲到,常不轻菩萨比丘,“不专读诵经典,但行礼拜赞叹”,“常作是言:我不敢轻视汝等”,修谦恭法门,更大力宣扬“谦虚不傲慢”、“恭敬赞叹他人”这个法门的功德利益,最终修成了释迦牟尼佛。为什么称常不轻为菩萨比丘呢?因为他虽是比丘,但他所作所为是菩萨行。

  当时,那些打骂轻视常不轻比丘的傲慢人们结果怎么样呢?《法华经》中,佛告诉我们:他们中有些人后来受感动“信伏随从”,也开始谦虚不傲慢,加入了这个修行行列,最终也一一成佛;而那些不思悔改,“以嗔恚意,轻贱我故,二百亿劫,常不值佛,不闻法,不见僧,千劫于阿鼻地狱受大苦恼,毕是罪己,复遇常不轻菩萨教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大势”,而成无上菩提。为何这些傲慢的人们最终也能成佛呢?因为:第一,他们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人等,虽有傲慢,但读诵经文有些善根;第二,常不轻比丘礼拜赞叹他们的同时还趁机为他们讲述《法华经》。虽然,这些傲慢的四众人最终也成佛,但是,因傲慢而遭受了“二百亿劫”“千劫”的漫长的“大苦恼”。傲慢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我不敢轻视汝!”智参禅师对一位名为雷卒的乞丐说。雷卒是乞丐,是一个到处流浪的孤老乞丐,70多岁了还挑着破旧被褥床垫衣服到处流浪乞食,很是可怜。他每到这一地区乞讨,便住宿福建兴庆寺,一年要来好几趟。寺中各位都对他很客气。一日,寺主智参禅师又将好饭好菜款待他,他嫌饭菜来迟了,发起脾气,他脾气很怪,禅师说:“我们还未用餐。”又说:“你息怒,我不敢轻视汝!汝是佛!”佛经中说的“常不轻比丘”,现实生活中也有人在效法,智参禅师就是一位。人们都说佛法离现实生活很遥远,其实,只要人们用心乐意去作还是可以在现实人生中展现佛法意境。

  下级对上级,自然谦卑。上级对下级,也需要谦卑。乞者对施者,自然谦卑。施者对乞者,更要谦卑。否则,付出很多,帮助人很多,也许到头来是“好事变坏了”。以傲慢心作好事是结不出清净果实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