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快诵网

佛教文化

佛教(Buddhism):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传入我国。佛教与基督 基督教、伊...
佛教文化

佛教的基本教义及主要佛经简介

觉卧佛,即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拉萨大昭寺)  佛教的基本教义及主要佛经简介  一、基本教义  从某种意义上,佛教教义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因果与修行的理论...
佛教的基本教义及主要佛经简介

佛教新音乐演唱会唱响深圳

晶报讯(记者 尹维颖)9月14日晚,一场极具特色的“万佛之光”佛教新音乐演唱会在深圳中心书城激情唱响。据介绍,为声援云南彝良“9.7地震”灾区,传递鹏城大爱,活动主办...
佛教新音乐演唱会唱响深圳

佛教画家明长胜:创作宗教画是

佛教画家明长胜:创作宗教画是传播思想的过程概要:实际上,佛教绘画最吸引我的就是佛教思想。其次,作品所表现的具体人物,也许它是罗汉像,也许它是菩萨像,画上的每一个人物,他...
佛教画家明长胜:创作宗教画是

佛教礼仪的意义_1

佛教礼仪如偈云:  守口摄意身莫犯, 莫恼一切诸有情。  无益苦行当远离, 如是行者得解脱。  从这里可以看出,佛教的“守口摄意身莫犯”之礼仪,其目的就是“莫恼一...
佛教礼仪的意义_1

佛教禅理故事:生命中最重要的

佛教禅理故事: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攀崖选方丈http://www.sutra.org.cn/注:在微信里选择网址收藏或用浏览器打开即可浏览。佛学资料非常全的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账户:fojiaozhengfa名称:(中...
佛教禅理故事:生命中最重要的

佛教法器:锡杖

锡杖(梵khakkara),为比丘行路时所应携带的道具,属比丘十八物之一。梵名音译作吃弃罗、吃吉罗、隙弃罗;又称有声杖、声杖、禅杖、鸣杖、智杖、德杖、金锡、杖。关于锡杖的由来,在...
佛教法器:锡杖

佛教教学方针

佛教教学的方针是彻底破除“迷信”。佛门常讲:“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迷是什么呢?对自己、对生活环境的真相不了解。因为不了解真相,往往就看错了,也想错了;看错、想错,也就做...
佛教教学方针

佛教的修持

佛教认为休息也是精进,精进勇猛也要平衡、适度。修行其实就是自然、平衡、适当的生活。修持的类别除了行、立、坐、卧之外,并有止、观等,内容则不胜枚举,例如早晚课诵、禅七净七...
佛教的修持

佛教的心性论及其特色

一、前言本文引用南北传佛教共许的《阿含经》及相关的论典作为依据,来探索原始佛教的“心性论”。文中先厘清心的世俗性质和胜义性质,而后以缘起的动态过程来建立心识的流转和净化...
佛教的心性论及其特色
  • 首页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尾页
  • 共 1000 页
  •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