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快诵网

佛教的几种造像方法

耀州药王山北周弥勒菩萨像  由于造像所用的材料不同,方法约可分为九种:  第一金鍱像,这是用薄铜板槌打成的。自西晋时即采用此种造像法。晋沙门竺道一名为“刹刹”。清...
佛教的几种造像方法

佛教部分有关"三"的名词简解

1、三学:戒、定、慧。(1)心地无非自性戒。戒分身戒和心戒,有相戒是身戒,戒身不妄做;无相戒是心戒,戒心不妄动。(2)心地无念自性定。3)心地无我自性慧。戒是佛身,经是佛语...
佛教部分有关"三"的名词简解

佛教科学论 — 佛教是人类最高

佛教科学论 — 佛教是人类最高文化的产物...
佛教科学论 — 佛教是人类最高

佛教禅宗创造了饮茶意境

有人反对“茶禅一味”说,认为僧人们“吃茶去”的口语犹如俗人“吃饭去”,“喝酒去”,“旁边呆着去”!至多也只能说明僧人有饮茶嗜好,大多是些“茶痴”、“茶迷”,谈不到茶与禅...
佛教禅宗创造了饮茶意境

佛教谈轮回是方便法

佛陀说轮回因果,说业力,都是按照印度原有的说法——当时印度人民的社会意识来说,可是把中心点放在善恶苦乐自作自受上,最后总结于法性。 首先就梵天来说吧,一、佛教不否定婆罗...
佛教谈轮回是方便法

佛教日常生活常用礼仪_1

1、合十...
佛教日常生活常用礼仪_1

佛教的念珠有哪些象征意义?

(二)aksa-ma^la^,音译阿叉摩罗,珠鬘之义。(三)japa-ma^la^,念诵鬘之义。(四)aksa-su^tra,意译为珠之贯线。“念珠”的种类,就质料而言:有菩提子珠、金刚子珠、莲华子珠、金珠、银珠、铜珠、...
佛教的念珠有哪些象征意义?

佛教的根本思想

水谷幸正,文学博士、教授,1928年生,1979年起任日本佛教大学校长。著有《佛教概论》、《善导大师的本愿》、《如来藏和信》、《中国佛教的开展和净土教思想》等。本文系演讲记录稿,...
佛教的根本思想

佛教的人生观

于凌波居士著述  在明白了我人本具的佛性,和因妄想执著而起的妄心;认识了生死流转的根本——阿赖耶识,和支配此识的力量——业力;了解了十二因缘,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后,再...
佛教的人生观

佛教礼仪学习

佛教礼仪学习  中国人素重礼仪,在称谓方面亦十分讲究。而佛教的称谓多属中印合璧,不仅特殊,而且颇具神秘色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各界人士与佛教徒的交往日益增多。...
佛教礼仪学习
  • 首页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尾页
  • 共 1000 页
  •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