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快诵网

佛教徒生活中的烦恼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真是五花八门:有的小,有的大;有的多才多艺,色彩缤纷,充满奇异的幻想,有的则单纯幼稚,老也难以成熟;有的心地善良而固执己见,有的则圆滑老道而善于见风使...
佛教徒生活中的烦恼

佛教徒特别需要学习佛法

作为一名佛教徒,应该多多学习佛法,尽量以佛教的思想智慧去指导自己的生活。现在虽然名闻一方的出家人与居士很多,但他们中有些人并不知道多少佛教的内容,这样在遇到一些违缘时,...
佛教徒特别需要学习佛法

佛教思想与中国文化

佛教思想与中国文化  佛教思想与中国文化  一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迄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行程中,佛教大体上经历了如下的几个阶段:  在汉代,佛教...
佛教思想与中国文化

佛教平等思想的现代意义

“平等观”是佛教的根本要义之一,它既是佛教的一个观照法门,也是开悟后的一种真实体验。究竟来说,佛教平等观是建立在佛教的“缘起论”之上,是“缘起论”的逻辑必然。随着佛教缘...
佛教平等思想的现代意义

佛教小故事:一与二

在中国佛教史上,道教的道士和佛教的出家法师,时常辩论、斗法。  有一个道士向法印禅师说道:“你们佛教怎么样也比不上我们的道教,因佛教最高的境界是“一心”,是“一乘”,是...
佛教小故事:一与二

佛教故事:动了淫念,就是大过

佛教故事:动了淫念,就是大过2018-03-12中国佛教佛陀正法本意佛教故事:动了淫念,就是大过  明朝正德年间,有个读书人,名叫赵永贞,他在少年的时候,曾经遇到一位异人告诉他说:...
佛教故事:动了淫念,就是大过

佛教忏悔之浅谈(释华藏)

佛教忏悔之浅谈   (二)两种忏悔法  两种忏悔指事忏和理忏。《法苑珠林》卷八十六云:“忏悔有二:一是迷心依事忏悔,谓佛像前行道礼敬发愿,要期断除事恶;二是智心依理忏悔,谓观...
佛教忏悔之浅谈(释华藏)

佛教四大吉花

佛教在线讯 佛教四大吉花 编辑:明娟...
佛教四大吉花

佛教所说“六道”概况

禅画——生死门 每个宗教对人的身后,各有独特的见解;有些宗教认为身后求生天堂是永生之处;又有宗教祈求身后回归天道的。种种的见解真是不胜枚举。然而,佛教对人生后亦有独...
佛教所说“六道”概况

佛教小故事:回向

有一个农夫,礼请无相禅师到家里来为他的亡妻诵经超度,佛事完毕以后,农夫问道:“禅师!你认为我的太太能从这次佛事中得到多少利益呢?”无相禅师照实的说道:“当然!佛法如慈航...
佛教小故事:回向
  • 首页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尾页
  • 共 1000 页
  •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