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快诵网

《六祖坛经》的般若思想

禅宗由达摩传入中国之初,以《楞伽》印心。自四祖后,《金刚经》逐渐取代了《楞伽经》的地位,据记载,四祖道信便常劝人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指月录·道信传》)。五祖弘忍创东...
《六祖坛经》的般若思想

《摄大乘论》

《摄大乘论》,又称《摄论》、《广包大义论》。三卷。无着菩萨造,唐代玄奘大师译。无着菩萨为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初于小乘萨婆多部出家,因思惟空义不能得入,欲自...
《摄大乘论》

“禅茶一味”中的“一味”究竟

...
“禅茶一味”中的“一味”究竟

《大乘百法明门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又称《大乘百法明门论略录》、《百法明门论》、《百法论》、《略陈名数论》。一卷。天亲菩萨造,唐代玄奘大师译。...
《大乘百法明门论》

《清明祭》-发丝招魂

《清明祭》:发丝招魂  这个社会有太多的倾轧,有太多的无奈,虽然生就在有地位人家却心中满是孤寂,最可悲的是人自己不能做自己喜欢的却偏偏要做自己厌恶的事情。生命的舟顺着宿命的...
《清明祭》-发丝招魂

《西游记》西天取经中隐形推手

《西游记》中有一首诗:  君王嘉会赛唐虞,取得真经福有余。    千古流传千古盛,佛光普照帝王居。    这是唐僧一行取经归国后,唐太宗为其庆功请宴时的写照。太宗思虑取...
《西游记》西天取经中隐形推手

“色”有两层含义

“色”有两层含义 每个佛都有他的色身。我们欲界的众生才有肉体,这个生命的存在是有血有肉的;色界的众生就不一定,不是像我们有血有肉,而只有光色;无色界的众生连光色都不是...
“色”有两层含义

《胜鬘经》

《胜鬘经》,全称《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又称《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经》、《师子吼经》、《胜鬘师子吼经》、《师子吼方广经》、《胜鬘师子吼经》、《胜鬘大方便方广经》...
《胜鬘经》

“贫”与“贪”的差别

“贫”与“贪”的差别 约有许多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为了三餐,沦为乞丐。近来,大概是觉得中国人较有善心,常见到有几位衣衫褴褛的白种人,默默地长跪在中国城的街头,胸...
“贫”与“贪”的差别

“西方四土”是什么_2

佛土有四。所谓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常寂光土。  (一)凡圣同居土者,娑婆世界虽属秽土,亦有佛菩萨二乘圣人,同生其间。然凡圣所见之境,与所受用,天渊悬殊...
“西方四土”是什么_2
  • 首页
  • 939
  • 940
  • 941
  • 942
  • 943
  • 944
  • 945
  • 尾页
  • 共 1000 页
  •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