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快诵网

《水浒传》中宋代度牒制度对后

一直到清朝乾隆三十九年(1774),度牒制度才永久废止(图片来源:资料图)...
《水浒传》中宋代度牒制度对后

“食存五观”中的智慧

二时过堂食存五观过堂,也是中国丛林中特有的仪制,它在僧伽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午斋的过堂,是出家人五堂功课中的两堂。  当云板响起,大众搭衣鱼贯进入五观堂,依序就坐...
“食存五观”中的智慧

《法华经》七喻

《法华经》七喻 《妙法莲华经》在大乘经典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它具有独特深远的哲理和文学艺术般的语言。所以自传人中国后,几乎所有研究佛学的人,无不对《法华经》另眼...
《法华经》七喻

“有漏皆苦‘的意义

漏’就是烦恼。佛教认为众生不明白一切法缘生缘灭,无常无我的道理,而在无常的法上贪受追求,在无我的法上执著为‘我’,或为‘我所有’,这叫做惑,惑使人烦恼,所...
“有漏皆苦‘的意义

“结缘”和“了缘”的意义何在

佛教只说结缘和了业,那是指结善缘了恶业,没有“了缘”的说法。   结缘的意思,是对没有善缘或善缘不足的人,使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世法的帮助和佛法的引导,大家增长善缘,...
“结缘”和“了缘”的意义何在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_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又称《仁王护国经》、《新译仁王经》、《仁王经》。二卷。唐代不空(705-774)三藏译。师为我国四大翻译家之一,密教付法第六祖,南印度师子国人,唐玄...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_

《楞伽经》

《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刘宋求那跋陀罗(394-468)译。师中印度人,因读《杂阿毘昙心论》,而崇信佛法,落发出家,受具足戒。师先习小乘教法,博通三藏,后转...
《楞伽经》

《金刚经》的实践――建立人间

作者简介:梁乃崇教授,原为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及清华大学物理系合聘教授。师承圆觉宗华藏上师,深心修持,体悟自性,得师印可。 1983年创立「新竹明星诺那精舍」,公余指导...
《金刚经》的实践――建立人间

《挽回劫运护国救民正本清源论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道德仁义,本来是我们自性具有的性德。因果报应,其实是天地教化孕育众生的大权巧。人类生于天地之间,以藐小的七尺身躯,却能够与广博浩瀚高不可测厚不...
《挽回劫运护国救民正本清源论

“飞”下去了

“飞”下去了...
“飞”下去了
  • 首页
  • 918
  • 919
  • 920
  • 921
  • 922
  • 923
  • 924
  • 尾页
  • 共 1000 页
  •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