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快诵网

佛有千千万,中国人为什么最爱

佛有千千万,中国人为什么最爱观音菩萨?  “布呾洛迦”佛经里有时也译为补怛洛迦、补怛罗迦、布怛落伽或者普陀洛迦。依据玄奘这里的说法,布呾洛迦山在秣罗矩吒国南境,秣...
佛有千千万,中国人为什么最爱

佛法重在实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文/如瑞法师  注:食存五观  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5、为成道...
佛法重在实修

佛教的真理

何谓真理?在古希腊,「真理」是指公开展现在人的理智之前的东西,具有确实、符合事理原则的意思。在中国老子《道德经》中论及,「道」是自然与天命相合的精神境界,称之为「真理」...
佛教的真理

佛教的生命观

佛陀常用;盲龟浮木来比喻人生的珍贵。《阿含经》中说,人身极为难得,如大海盲龟,百年一现,有浮轭木有孔,在海上随风飘动,当盲龟浮出水面,其颈正好穿入孔中。这种机会少之又少...
佛教的生命观

佛法智慧与身心健康

据统计显示,近年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生活及各种压力的增大,中国精神类疾病患病率有大幅上升的趋势,特别在城市中,每6个市民中就有一个患有精神疾病,其中最常见的3种疾病为「心境...
佛法智慧与身心健康

佛法学习初步——弘一大师

佛法学习初步——弘一大师佛法学习初步——弘一大师...
佛法学习初步——弘一大师

佛教的养生理念

;养生一词始见于《庄子内篇》。所谓养,就是保养、养护的意思;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养生术,就是根据生命生存演化的规律,为达到保养身体、和谐精神、增进智慧、...
佛教的养生理念

佛教的称谓及职称

一般来说,提到佛教文化人们很少会想到称谓及职称与文化的关系。但读过《岳传》的我们知道牛皋向一老者问路是一声:“呔,老头”,而岳飞则下马拱手称其“长者”,说明...
佛教的称谓及职称

佛是平常心

佛是平常心 “道本无事人,佛是平常心”,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对“佛是平常心”这一观点的认识。 一、佛陀是人而不是神,佛教是不搞教主崇拜的。 传说佛陀出生时...
佛是平常心

佛有三不能

禅师元圭说佛有三不能:一不能即灭定业;二不能化导无缘;三不能尽众生界。一不能除去众生既定的业报,据《大智度论》记载,即使是佛陀自己,由于过去世所造之业障,成道后仍要受木...
佛有三不能
  • 首页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尾页
  • 共 1000 页
  •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