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快诵网

佛教提不提倡吃三净肉呢

何为;三净肉,三净肉即三种清净的肉:一、不见,我眼不见它被杀时的情景;二、不闻,我耳不听它被杀时哀叫的声音;三、不疑,它之死不疑是为我而杀者。那么佛教到底提不提倡吃三净...
佛教提不提倡吃三净肉呢

佛教的“六和敬”是什么-

佛教的“六和敬”是什么? “六和敬”即是佛陀摄众的方法之一:  一、身和同住:在行为上,不侵犯人,就是相处的和乐。僧团大众,同作佛事,必须做到身业清净,讲求和谐...
佛教的“六和敬”是什么-

佛教信仰中是否存在迷信现象?

佛教信仰中是否存在迷信现象?佛法如何破除? 闻道:怎样看待“提倡科学、破除迷信”的说法呢?  济群法师:提倡科学能否破除迷信呢?事实上,在科学盛行的地区,在具有相当...
佛教信仰中是否存在迷信现象?

佛教基本教理

一、三印法...
佛教基本教理

佛教在商业浪潮中反思-寺院经

寺院的财物通称三宝物,也就是属于三宝所有,分别为佛物、法物、僧物。佛物是佛陀在世时信徒供养他老人家的,只有佛陀本人才有资格享用,现在则可用于庄严佛像;法物是用于佛法的流...
佛教在商业浪潮中反思-寺院经

佛教劝我们不杀生的四个意义

佛教劝我们不要杀生,其意义有四种:基于这四点,佛教是主张不杀生的,主旨在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一切众生都有生存的权利和自由,我们自己怕受伤害、畏惧死亡,众生无不皆然。众...
佛教劝我们不杀生的四个意义

佛教徒的称谓

佛弟子有四众之分。出家男女二众,即比丘、比丘尼。在家男女二众,即优婆塞、优婆夷。出家佛弟子又有四众、五众之分。四众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五众即比丘、比丘尼、式叉...
佛教徒的称谓

佛教如何看待吸烟?

在现代社会,有一种装潢精美的物品与我们每个人都会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无论是在机关、学校、医院、宾馆、影院、民宅,还是在车站码头、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乃至公共厕所,你都可...
佛教如何看待吸烟?

佛教承认神通吗?_3

佛教承认神通的事实,也承认神通的功用,并且,佛教的神通境界,远在其他的一切宗教之上。 佛教将神通分为六大类,那就是: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 佛教...
佛教承认神通吗?_3

佛教善恶的标准是什么_1

从善恶的概念界定讲,导致快乐的思想行为是善,导致苦难的思想行为是恶 。  从思想感情来说,贪心、嗔恨心、不分善恶的无明心,我执256、法执257等邪见,嫉妒心、傲慢、自私等属于...
佛教善恶的标准是什么_1
  • 首页
  • 131
  • 132
  • 133
  • 134
  • 135
  • 136
  • 137
  • 尾页
  • 共 1000 页
  •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