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前几天在你的谈话中,我相信你曾提到我们的本性是慈悲又温柔的。
答:是的。
问:那么嗔恨又来自于何处呢?
答:这问题需要花好几个小时来详尽讨论才行。由佛教的观点来看,简单的答案就是嗔心由无始以来即存在。而更进一步解释就是,佛教徒相信人的意识分成许多不同的层面,其中最精细的意识就是我们所视为前世、今生以及未来世的基础。这个精细意识是由因缘条件形成的结果所造成的一种过渡现象。佛教徒认为意识本身不能由物质中生,所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意识本身乃接续不绝的事实。这也是整个轮回理论的基础。
在有意识之处,无明和憎恨也自然随之而来。这些负面性的情绪,就和那些正面情感一样,都是由无始以来就已存在的。所有这些东西都是人类心识的一部分。但这些负面情绪实际上没有基础可言,它只是源自「无明」。无论负面情绪威力多么惊人,都只是镜花水月般的幻影。相反的,正面情绪──如慈悲或智慧,它们却有所本源:那是种源于人类理性和证悟而来的力量,是愤怒和憎恨的伤害力量所无法比拟的。
精细意识本身的基本质素是某种中性特质,所以这些负面情绪是可以净化或消灭的。这个本质我们称之为「佛性」。
嗔恨和负面情绪是由无始中生;它们虽由无始中来,却有结束之时。意识本身亦是无始终的,关于这点我们可以确定。问:我们要如何判断何时该采取强烈的反抗手段,以及该用什么样的手段?
答:我们在面对有人意图伤害时,必须采取强烈反制手段的原因是,若任由对方肆虐,那个人就有可能陷入危险,变得耽溺于极端暴力的负面行为中。就长远而言,这将对他﹙或她﹚造成极具毁灭性的后果及导致个人失败。因此,基于慈悲心或关切对方招致恶业的理由,采取强烈反制手段实有其必要性。
我们要有意不让自己被嗔恨心冲昏头,所以内心如果生起类似愤怒的感觉,就刻意自我观照省察、减缓那些负面情绪,甚至刻意培养自己对他人的慈悲心。我们之所以对敌人心存慈悲,原因之一是,这些犯下罪业的人实际上是处于致因次第,他们作为所累积的诸多恶业,将在来生中导致悲惨后果。由此观之,这些造业者的处境实在值得人怜悯和同情。
问:即使内心不怀憎恨地采取反制手段,似乎也会更加激化对方的恨意。我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答:我认为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在这种例子中,我们得视情况来决定当时该如何回应。达成这些判断有赖于对实际状况的前因后果和情境有精确灵敏度。有些情况正如你所言,虽然心中了无恨意地采取强烈反制手段,也可能激化对方的憎恨之情。若情况如此,那或许让事情随顺发展、不要激烈对抗为宜。
但是在这个时候,你必须衡量后果的得失轻重。如果不加以对抗会使对方将来耽溺于伤害他人的行为,也就是反而适得其反的话,那不妨采取激烈对抗手段。但若采激烈手段又会激化对方恨意、形成白热化冲突局面,那不妨先息事宁人,待事缓之后再说,切莫只图以暴制暴。因此轻重得失必须拿捏得宜。
这情形就像佛教教诲中所说的,若就个人需求层面而言,较理想的状况是尽量不涉入,不参与俗务和商业利益等行为。然而若是涉及对广大众生有益之事,那你就应抱持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心尽量参与。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