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当中观世音及诸菩萨为考验唐僧师徒三人取经是否心诚志坚,设下一美色“迷局”,师徒三人误入其中,反映却不尽相同,唐僧与沙僧不屑一顾,自然生起“抵触”;八戒色心萌动,丑态百出;孙悟空凭火眼金睛看出是菩萨设迷局,嬉笑自若。
生活当中我们常常身陷迷局而不知,反而贪恋迷局,也有自我防范而知烦恼,但我们少有一双“火眼金睛”,如果我们有了“火眼金睛”,那么,便可在迷局中而神态自若,以迷局为菩提。
我们身陷其中的迷局一般由“贪嗔痴”构成,由“执着”而迷失自己,对金钱的贪婪、对美色的欲望、对遭遇的痛恨、对无常的爱恋,从这个迷局还没有脱身,又陷入新的迷局,占有金钱,然后获取美色,再后来因得意而跋扈。所谓“迷局”就是身陷其中不知是苦,反以为乐,旦等一切尽失后,又跌入迷局,再去怨天尤人,抱怨命运不济、世道不公,在迷局中苦苦挣扎,没有出期,人们陷入迷局是把聪明当智慧、把虚妄的利益当成切实的利益、把无常的事物当作恒常的事物。猪八戒在“迷局”中认为万贯家财,妙龄美女从天而降,真是占了天大的便宜,何必西天路遥?终被“迷局”捆缚了自己,动弹不得;唐僧取经心切,力持戒律,美色现前岿然不动,“迷局”奈何不了他;孙悟空却识得“迷局”本是幻化,原本正常,迷局也就不成为“迷”了。我们修学佛法者,身陷迷局当然不可像猪八戒一样愚痴自迷,要如唐僧有一颗如如不动之心,面对迷局有自觉的防范意识,有自我保护能力,不论何时何地,修行佛道之心一丝不改,佛法的修学更是给了我们一双“火眼金睛”,认识迷局的实质,一是知道缘起性空,无常迅速;二是知道考验我们的时候到来了,人必须经受许多的考验,古来成就大事者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我们今生为人,已经说明还有业障未消,投生“火宅”,全当偿还业障,一帆风顺当思前途莫测,惊涛骇浪当待风平浪静,我们不必认为是佛菩萨考验我们,只是我们自己在完成一份份考卷,优、良、低、劣全在于自己去思考、下笔——思考即体悟、下笔即行动。三是在迷局中修正自己,历练自己,也就是说在痛苦中更加坚定修学之心。四是坚信因果理论,因缘果报丝毫不爽,我们一饮一啄莫不前定,贪得无厌,终有“弹尽粮绝”之日,我们知惜福,积攒的不仅是福德,更积攒了慧命,逆缘现前,当知是前世业力发作,由不得天地人我,如果肯持戒修善,奉持佛法,自然重业轻报。这便是佛法惠及我们的“火眼金睛”。
我亦凡夫,修学之路上,如沙僧任劳任怨、脚踏实地、自觉自愿,修学佛法一挑夫罢了。一双肉眼看世事沧桑,观春花含苞而知凋谢枯萎,观四季更替而知时不可待,借智者一句话“色不迷人人自迷”而知“局不迷人人自迷”啊。
版权所有:楞严经快诵网